1.本技术涉及海绵座垫加工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海绵座垫发泡模架。
背景技术:2.发泡棉用聚醚发泡成型,像发泡面包一样,海绵发泡生产是在海绵发泡模具的模腔内注入海绵发泡材料,然后合模、加热发泡材料使之发泡制得海绵产品。
3.申请号为202222841475.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海绵坐垫发泡模架,包括设备架,设备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设备架的顶侧壁上通过插销转动连诶有密封盖,密封盖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辅助气缸,该申请是通过固定框不断地上升,解除固定框对固定板的固定,固定板解除固定后,辅助板向上推动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与辅助板中的滚轮相互接触,人工拉动固定板即完成下模板的拆卸,通过固定机构便于下模板的更换,增强下模板清洁的便捷性,减少杂质存在下模板上影响生产产品的质量。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该申请便于工作人员拆卸清洗下模板,但是当上模板长时间翻转与下模板贴合,上模板下降时会产生冲击力,上模板和下模板贴合时可能会产生偏移,不仅可能会损伤设备,且降低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海绵座垫发泡模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海绵座垫发泡模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模,且所述下模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侧壁套设有上模,所述转动杆两端均贯穿安装框,且所述转动杆侧壁设有旋转组件,所述上模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支块,且两个所述支块和底座之间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底座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截面呈“l”形,所述安装板竖直段靠近下模一侧设有清洁组件,所述支撑架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顶端设有顶出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备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物料注入下模内,随后,通过旋转组件驱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驱动上模旋转,使上模和下模贴合,即可达到加工产品的效果,且当上模旋转时,上模带着支块同步旋转,支块推动缓冲组件移动,通过缓冲组件的设置,可起到缓冲的作用,有利于降低上模和下模贴合时产生的冲击力,达到防护设备的效果,且可起到定位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上模和下模贴合的精准性,当产品加工完成后,通过旋转组件反向驱动上模移动,使上模和下模脱离卡合,随后,通过顶出组件推动产品脱离下模,即可达到脱模的效果,便于工作人员取料,当工作人员将产品取下后,通过清洁组件清洁设备,有助于避免设备表面残留有物料,便于设备下次加工产品,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杆两端均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底座顶端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两段输出轴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且两个所述支撑杆侧壁均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两个所述驱动齿轮与同侧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轴电机驱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驱动同组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驱动同组从动齿轮转动,两个从动齿轮同步驱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驱动上模旋转,即可起到调节上模位置的作用,便于上模和下模贴合和脱离。
10.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板,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双轴电机一端与同组所述支板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支板的设置,支撑杆与同组支板转动连接,起到稳固支撑杆的作用,有利于保持驱动齿轮旋转的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个铰接于底座顶端的支柱,两个所述支柱位于底座顶端呈对称分布,且两个所述支柱顶端均开设有活动槽,两个所述活动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支杆,且两个所述支杆底端与同组所述活动槽底端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支杆顶端与同组所述支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旋转时,上模通过支块推动支杆位于同组活动槽内滑动,且活动槽内部通过缓冲弹簧的设备,可起到降低上模和下模贴合时产生的冲击力,达到防护设备的效果,且通过支杆和支柱的配合,可起到定位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上模和下模贴合的精准性,有利于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
1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杆底端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块,两个所述活动槽内壁开设有与同组所述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杆位于活动槽内滑动时,支杆带着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滑动,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有助于避免支杆与同组限位槽脱离。
16.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竖直段靠近下模一侧的吹风机,所述吹风机靠近下模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软管,所述安装板输出段靠近下模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端部固定安装有出风框,所述伸缩软管端部与出风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出风框底端固定安装有呈直线分布的软毛刷。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产品取下后,通过伸缩杆驱动出风框移动至下模上方,通过吹风机产生风力,风力通过伸缩软管和出风框吹至下模表面,即可起到清洁下模表面残渣的作用,且出风框底端通过软毛刷的设置,起到进一步清洁下模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下模表面残留有物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18.进一步的,所述顶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下模顶端开设有模腔,且所述模腔内滑动安装有顶出板,所述气缸活塞轴滑动贯穿下模,且所述气缸活塞轴端部与下模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出板侧壁固定安装有密封垫。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产品加工完成后,通过气缸推动顶出板位于模腔内移动,通过顶出板将产品顶出模腔,即可达到脱模的效果,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取料。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1.(1)在本技术中,通过缓冲组件的设置,通过支杆、支柱和缓冲弹簧的配合,可起到缓冲的作用,有利于降低上模和下模贴合时产生的冲击力,达到防护设备的效果,且可起到定位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上模和下模贴合的精准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22.(2)在本技术中,通过顶出组件的设置,当产品加工完成后,通过气缸推动顶出板上升,顶出板将产品顶出模腔,即可达到脱模的效果,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取料,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一种海绵座垫发泡模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26.图4为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
27.图中标号说明:
28.1、底座;2、下模;3、顶出板;4、安装框;5、从动齿轮;6、支柱;7、支杆;8、上模;9、支块;10、出风框;11、转动杆;12、伸缩软管;13、吹风机;14、安装板;15、伸缩杆;16、支撑板;17、气缸;18、凹槽;19、驱动齿轮;20、双轴电机;21、支撑杆;22、缓冲弹簧;23、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请参阅图1-4,一种海绵座垫发泡模架,包括底座1,底座1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底座1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模2,且下模2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框4,安装框4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1,且转动杆11侧壁套设有上模8,转动杆11两端均贯穿安装框4,且转动杆11侧壁设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转动杆11两端均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5,底座1顶端开设有凹槽18,且凹槽18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20,双轴电机20两段输出轴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1,且两个支撑杆21侧壁均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19,两个驱动齿轮19与同侧从动齿轮5啮合,该设备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物料注入下模2内,随后,通过双轴电机20驱动支撑杆21转动,支撑杆21驱动同组驱动齿轮19转动,驱动齿轮19驱动同组从动齿轮5转动,两个从动齿轮5同步驱动转动杆11转动,转动杆11驱动上模8旋转,即可起到调节上模8位置的作用,便于上模8和下模2贴合和脱离。
34.凹槽18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板,两个支撑杆21远离双轴电机20一端与同组支板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通过两个支板的设置,支撑杆21与同组支板转动连接,起到稳固支撑杆21的作用,有利于保持驱动齿轮19旋转的稳定性。
35.上模8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支块9,且两个支块9和底座1之间均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两个铰接于底座1顶端的支柱6,两个支柱6位于底座1顶端呈对称分布,且两个支柱6顶端均开设有活动槽23,两个活动槽23内均滑动安装有支杆7,且两个支杆7底端与同组活动槽23底端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22,两个支杆7顶端与同组支块9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当上模8旋转时,上模8通过支块9推动支杆7位于同组活动槽23内滑动,且活动槽23内部通过缓冲弹簧22的设备,可起到降低上模8和下模2贴合时产生的冲击力,达到防护设备的效果,且通过支杆7和支柱6的配合,可起到定位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上模8和下模2贴合的精准性,有利于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
36.两个支杆7底端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块,两个活动槽23内壁开设有与同组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当支杆7位于活动槽23内滑动时,支杆7带着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滑动,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有助于避免支杆7与同组限位槽脱离。
37.支撑架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6,且支撑板16顶端设有顶出组件,顶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有气缸17,下模2顶端开设有模腔,且模腔内滑动安装有顶出板3,气缸17活塞轴滑动贯穿下模2,且气缸17活塞轴端部与下模2底端固定连接,顶出板3侧壁固定安装有密封垫,当产品加工完成后,通过气缸17推动顶出板3位于模腔内移动,通过顶出板3将产品顶出模腔,即可达到脱模的效果,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取料。
38.底座1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4,且安装板14截面呈“l”形,安装板14竖直段靠近下模2一侧设有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4竖直段靠近下模2一侧的吹风机13,吹风机13靠近下模2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软管12,安装板14输出段靠近下模2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5,且伸缩杆15端部固定安装有出风框10,伸缩软管12端部与出风框10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出风框10底端固定安装有呈直线分布的软毛刷,当工作人员将产品取下后,通过伸缩杆15驱动出风框10移动至下模2上方,通过吹风机13产生风力,风力通过伸缩软管12和出风框10吹至下模2表面,即可起到清洁下模2表面残渣的作用,且出风框10底端通过软毛刷的设置,起到进一步清洁下模2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下模2表面残留有物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39.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该设备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物料注入下模2内,随后,通过旋转组件驱动转动杆11转动,转动杆11驱动上模8旋转,使上模8和下模2贴合,即可达到加工产品的效果,且当上模8旋转时,上模8带着支块9同步旋转,支块9推动缓冲组件移动,通过缓冲组件的设置,可起到缓冲的作用,有利于降低上模8和下模2贴合时产生的冲击力,达到防护设备的效果,且可起到定位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上模8和下模2贴合的精准性,当产品加工完成后,通过旋转组件反向驱动上模8移动,使上模8和下模2脱离卡合,随后,通过顶出组件推动产品脱离下模2,即可达到脱模的效果,便于工作人员取料,当工作人员将产品取下后,通过清洁组件清洁设备,有助于避免设备表面残留有物料,便于设备下次加工产品,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