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压设备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889926发布日期:2023-10-28 19:34阅读:2来源:国知局
模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压设备。


背景技术:

2.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应用非常广泛,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之一。纯聚四氟乙烯材料的硬度低,质地较软,具有吸收与包容异物的能力,易于机械加工。但因强底低、耐磨性差以及耐蠕变性不好,通常要在聚四氟乙烯材料中按照一定比例添加一些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材料,如白钢粉、铜粉、石墨、二硫化钼、玻璃纤维、碳纤维、聚苯酯等来提高其力学性能,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不同领域与环境。
3.现阶段获取高分子聚四氟乙烯材料与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毛坯,主要采用模压成型工艺、等压成型工艺以及挤出成型工艺三种方式实现。对于模压成型工艺,由于进行模压过程中,原料中的空气包含一定的水分,因此,在模压成型后的烧结阶段,产品易出现断层开裂的问题,影响成品质量。
4.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模压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压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模压过程中排气效果不佳,导致制品出现断层开裂,影响成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压设备,包括基台、模具组件、压制组件以及抽气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呈筒状,形成有用于承装物料的压制空间,所述模具组件的一端与基台相连接,所述抽气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模具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抽气组件与所述压制空间相连通;所述压制组件设置于所述抽气组件远离所述模具组件的一端,且所述压制组件的压制端穿过所述抽气组件进入所述压制空间内,并能够在所述压制空间内往复运动。
7.其中,所述模具组件包括第一套管、第一垫件和第二垫件;所述第一垫件垫设于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基台之间,所述第二垫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内,且所述第二垫件的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套管,以使所述第二垫件的端面与所述基台相接触;所述抽气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远离基台的一端,且所述抽气组件与所述第一套管可拆卸连接。
8.具体地,所述模具组件还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远离基台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形成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可拆卸连接;所述抽气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远离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且所述抽气组件与所述第二套管可拆卸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组件内形成有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配合部能够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或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配合,以使所述抽气组件与所述第二套管或所述第一套管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压设备,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抽气组件内,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
间。
11.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压设备,还包括第三密封件和第四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垫件和所述第一套管之间,所述第四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压制组件与所述抽气组件之间,且所述第四密封件与所述抽气组件相连接。
12.其中,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抽气泵、连接管以及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模具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密封构件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抽气泵相连通。
13.具体地,所述抽气组件还包括抽气阀、检测构件以及过滤构件;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密封构件的一端与所述过滤构件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过滤构件的一端与所述检测构件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检测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气阀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抽气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气泵相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组件还包括注气阀,所述注气阀的一端与所述密封构件相连通,另一端与大气相连通。
15.更进一步地,所述压制组件包括驱动构件、压制构件以及压制垫件,所述驱动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压制构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压制垫件位于所述压制空间内,所述压制构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抽气组件进入所述压制空间内与所述压制垫件的一侧相抵接,所述压制垫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压制空间内的物料相抵接。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压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压设备,包括基台、模具组件、压制组件以及抽气组件;模具组件呈筒状,形成有用于承装物料的压制空间,模具组件的一端与基台相连接,抽气组件的一端与模具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抽气组件与压制空间相连通;压制组件设置于抽气组件远离模具组件的一端,且压制组件的压制端穿过抽气组件进入压制空间内,并能够在压制空间内往复运动。
18.由此分析可知,通过基台能够为模具组件提供稳定的设置位置,由于模具组件呈筒状,因此,能够形成用于承装物料的压制空间,通过在模具组件远离基台的一端设置抽气组件,且使抽气组件与压制空间相连通,从而能够通过抽气组件将压制空间内的气体抽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制空间内承装的原料中所包含的空气以及空气内携带的水分,避免压制成型后的产品在烧结过程中因空气及水分含量超标导致断层开裂的问题。
19.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本技术提供的设置在抽气组件远离模具组件的一端的压制组件,且压制组件的压制端能够穿过抽气组件进入压制空间内并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对压制空间内承装的原料进行压制成型。
20.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模压设备在实际作业时,先通过将原料装入模具组件的压制空间内,再通过抽气组件将压制空间内的气体抽出,且优选达到真空状态,之后压制组件的压制端向接近基台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压制空间内的原料进行压制。通过压制组件的不断施压,能够将原料压紧成型,由于抽气组件将压制空间内以及原料内存留的空气抽出,因此,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压产品的密度,提高压制产品的成型率和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压设备中模具组件和机台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压设备中模具组件、抽气组件以及压制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第一套管;101-第一配合部;2-第二套管;201-第二配合部;3-第一垫件;4-第二垫件;5-基台;6-抽气泵;7-连接管;8-密封构件;801-第三配合部;9-抽气阀;10-检测构件;11-过滤构件;12-注气阀;13-压制构件;14-原料;15-压制垫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31.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
……
之上”、“上部”、“在
……
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32.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
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3.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34.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压设备,包括基台5、模具组件、压制组件以及抽气组件;模具组件呈筒状,形成有用于承装物料的压制空间,模具组件的一端与基台5相连接,抽气组件的一端与模具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抽气组件与压制空间相连通;压制组件设置于抽气组件远离模具组件的一端,且压制组件的压制端穿过抽气组件进入压制空间内,并能够在压制空间内往复运动。
3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压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压设备,通过基台5能够为模具组件提供稳定的设置位置,由于模具组件呈筒状,因此,能够形成用于承装物料的压制空间,通过在模具组件远离基台5的一端设置抽气组件,且使抽气组件与压制空间相连通,从而能够通过抽气组件将压制空间内的气体抽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制空间内承装的原料14中所包含的空气以及空气内携带的水分,避免压制成型后的产品在烧结过程中因空气及水分含量超标导致断层开裂的问题。
3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本技术提供的设置在抽气组件远离模具组件的一端的压制组件,且压制组件的压制端能够穿过抽气组件进入压制空间内并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对压制空间内承装的原料14进行压制成型。
39.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模压设备在实际作业时,先通过将原料14装入模具组件的压制空间内,再通过抽气组件将压制空间内的气体抽出,且优选达到真空状态,之后压制组件的压制端向接近基台5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压制空间内的原料14进行压制。通过压制组件的不断施压,能够将原料14压紧成型,由于抽气组件将压制空间内以及原料14内存留的空气抽出,因此,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压产品的密度,提高压制产品的成型率和成型质量。
40.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中的模具组件包括第一套管1、第一垫件3和第二垫件4;第一垫件3垫设于第一套管1与基台5之间,第二垫件4设置于第一套管1内,且第二垫件4的部分凸出于第一套管1,以使第二垫件4的端面与基台5相接触;抽气组件设置于第一套管1远离基台5的一端,且抽气组件与第一套管1可拆卸连接。
41.本技术中第一垫件3的作用为将第一套管1的一端支离基台5,即通过第一垫件3使第一套管1的端部与基台5之间形成设置间隔,从而能够使设置在第一套管1内的第二垫件4的部分能够露出第一套管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套管1与基台5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垫件3的厚度,因此,第二垫件4凸出第一套管1端部的尺寸与第一垫件3的厚度相同。
42.通过使第二垫件4的部分凸出于第一套管1设置,当压制组件对压制空间内的原料14进行压制初步成型后,还可将第一垫件3撤离,而撤出第一垫件3后,第一套管1的端部与基台5之间具有设置间隔,从而通过压制组件的进一步施压,能够使第二垫件4逐渐向第一套管1内移动,使原料14的两端均能够获得压力,从而提高原料14成型密度和压制效果。
43.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第一垫件3可为环状结构,第一垫件3中间形成有用于第一套管1端部穿过的穿孔,第一套管1穿过第一垫件3的穿孔,且第一套管1的端面与第一垫件3相抵接。当第一垫件3为环状结构时,第一垫件3的拆除需要将第一套管1抬起,因此,在此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管1与基台5为可拆卸连接,而为保证第一套管1的稳定定位,可在基台5上增设支撑架或支撑夹爪等支撑定位结构,通过支撑架或支撑夹爪将第一套管1进行定位。
44.此处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第一垫件3也可为多个呈扇形的垫片或垫块绕第一套管1的周向设置,从而能够将第一套管1撑起。在此种实施方式中,由于垫片或垫块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可无需移动第一套管1,直接将第一垫件3由侧部拆离即可。
45.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技术中在进行压制前需要通过抽气组件对压制空间内进行抽真空操作,因此,为保证压制空间内的密封性,本技术中第二垫件4与第一套管1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且第三密封件实际由密封带缠绕形成,从而能够提供所需的密封效果。
46.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中模具组件还包括第二套管2,第一套管1远离基台5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配合部101,第二套管2的一端形成有第二配合部201,第一配合部101与第二配合部201相配合,以使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可拆卸连接;抽气组件设置于第二套管2远离第一套管1的一端,且抽气组件与第二套管2可拆卸连接。
4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所需成型的产品长度较大,仅通过第一套管1的尺寸无法满足,因此,在此种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在第一套管1远离产品尺寸需求。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中的套管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增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而多个套管之间的连接可通过焊接,也可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连接。
48.优选地,本技术中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之间通过第一套管1的端部形成的第一配合部101和第二套管2的端部形成的第二配合部201实现可拆卸连接,且本技术中的第一配合部101和第二配合部201为互补的阶梯式结构,从而通过插接即可实现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49.相应地,为保证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之间的密封程度和连接的紧密程度,本技术中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从而通过第二密封件能够使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连接位置达到所需的密封程度。
50.可选地,如图2结合图3所示,本技术中抽气组件内形成有第三配合部801,第三配合部801能够与第二配合部201或第一配合部101相配合,以使抽气组件与第二套管2或第一套管1可拆卸连接。
51.由于本技术中的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外径尺寸相同,因此,本技术中抽气组件内的第三配合部801可以分别与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外径相插接,实现抽气组件与第一套管1或第二套管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52.可以理解的是,为保证抽气组件与第一套管1或第二套管2之间的密封程度,本技术中抽气组件内还设有第一密封件,通过在抽气组件内设置第一密封件,无论是第一套管1
还是第二套管2,均能够相应适配,从而保证连接位置的密封程度。
53.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抽气组件包括抽气泵6、连接管7以及密封构件8;密封构件8与模具组件相连接,连接管7的一端与密封构件8相连通,另一端与抽气泵6相连通。
54.本技术中的连接管7为软管,抽气泵6为真空泵,密封构件8与第一套管1或第二套管2相连接,因此,本技术上述的第三配合部801形成与密封构件8内,且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密封构件8内,从而能够提高密封构件8与第一套管1或第二套管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程度。
55.真空泵通过连接管7与密封构件8相连通,从而与压制空间相连通,进而当真空泵开启时,能够对压制空间内进行抽真空作业。
56.为保证整体抽真空作业的稳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抽气组件还包括抽气阀9、检测构件10以及过滤构件11;连接管7远离密封构件8的一端与过滤构件11的一端相连通,过滤构件11的一端与检测构件10的一端相连通,检测构件10的另一端与抽气阀9的一端相连通,抽气阀9的另一端与抽气泵6相连通。
57.本技术中的检测构件10为真空表,通过检测构件10能够实时监测压制空间内的真空度,从而保证原料14压制和成型质量,而通过设置的抽气阀9能够控制抽真空速度,进而提高整体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58.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本技术中的原料14呈粉末状,因此,为避免将布置物料时悬浮于压制空间内的物料颗粒吸入抽气泵6内,聚集后影响抽气泵6的使用寿命,在抽真空时,通过控制抽气阀9的开度,以较为缓慢的速度进行抽真空,从而能够保证抽取真空过程的稳定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料悬浮颗粒的吸入。并且,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构件11,能够对吸入连接管7内的物料悬浮颗粒进行过滤,从而能够进一步地避免物料悬浮颗粒进入抽气泵6影响抽气泵6寿命的问题。
59.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抽气组件还包括注气阀12,注气阀12的一端与密封构件8相连通,另一端与大气相连通。
60.当原料14压制完成后,开启注气阀12,从而能够使外部空气快速进入压制空间内,使压制空间内的气压与大气压保持一致,便于后续成型产品与模具组件的脱模。
61.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中的压制组件包括驱动构件、压制构件13以及压制垫件15,驱动构件的驱动端与压制构件13的一端相连接,压制垫件15位于压制空间内,压制构件13的另一端穿过抽气组件进入压制空间内与压制垫件15的一侧相抵接,压制垫件15的另一侧与压制空间内的物料相抵接。
62.本技术中的压制构件13为压棒,而驱动构件可以为油缸等结构,通过油缸的伸缩带动压棒往复运动,实现对压制空间内原料14的压制。
63.并且,由于本技术中压制空间内设有压制垫件15,因此,本技术中的压制构件13对压制垫件15施加压力,通过压制垫件15实现对压制空间内原料14的压制。
64.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压制构件13的长度较大,因此,通过压制构件13直接对原料14施加压力,当在下移的过程中压制构件13一旦出现相对轴线偏离的情况时,则不仅会对原料14的压制效果产生影响,而且会对模具组件的内壁产生磨损,降低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
65.因此,优选地,本技术中压制垫件15的直径略小于模具组件的内壁面直径,压制构
件13的直径小于压制垫件15的直径,如图3所示,由于压制垫件15的厚度较小,且压制构件13与密封构件8之间设有第四密封件,因此,既能够通过第四密封件起到密封的作用,也能够避免压制构件13对模具组件内壁面的磨损,并且,由于压制构件13的直径小于压制垫件15的直径,因此,即使压制构件13在下压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离,也不会影响压制效果和模具组件的内壁面。
66.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密封构件8形成有容纳槽,第四密封件为密封圈嵌设于容纳槽内,从而能够实现压制构件13相对第四密封件的运动,保证密封效果。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