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889835发布日期:2023-10-28 19:31阅读:5来源:国知局
头枕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枕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通常车辆座椅的头枕无法调节,因座椅的头枕位置较高,后排和副驾的头枕会影响驾驶员视野,副驾的头枕会影响后排乘员视野,从而影响驾驶员及乘员的驾驶安全及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头枕总成,所述头枕总成的头枕实现从竖直状态转变为卧倒状态,以满足用户对头枕的不同需求。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头枕总成。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枕总成,包括:固定支架;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头枕,所述头枕与所述转轴连接且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套设于所述转轴上;锁钩,所述锁钩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锁钩的背离所述锁钩转动轴线的一端与所述解锁机构止抵,所述锁钩具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配合状态和与所述转轴脱离的脱离状态,在所述配合状态,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脱离状态,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可转动;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解锁机构转动,所述解锁机构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锁钩处于所述配合状态,所述头枕处于竖起状态,在所述解锁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解锁机构相对所述转轴转动,所述锁钩由所述配合状态向所述脱离状态转换,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锁钩处于所述脱离状态,所述头枕处于所述竖起状态,在所述解锁机构由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解锁机构和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锁钩处于所述脱离状态,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头枕处于卧倒状态,所述锁钩处所述于所述脱离状态。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枕总成,转轴可转动地设于固定支架上,头枕与转轴连接且与转轴同步转动,解锁机构套设于转轴上,锁钩可转动地设于固定支架上,锁钩的背离锁钩转动轴线的一端与解锁机构止抵,锁钩具有与转轴配合的配合状态和与转轴脱离的脱离状态,在配合状态,转轴相对固定支架固定,在脱离状态,转轴相对固定支架可转动,驱动机构与固定支架连接,用于驱动解锁机构转动,通过解锁机构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在第一位置锁钩处于配合状态,头枕处于竖起状态,在解锁机构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相对转轴转动,锁钩由配合状态向脱离状态转换,在第二位置,锁钩处于脱离状态,头枕处于竖起状态,在解锁机构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和转轴同步转动,锁钩处于脱离状
态,在第三位置,头枕处于卧倒状态,锁钩处于脱离状态,从而实现头枕从竖直状态转变为卧倒状态,进而实现头枕的翻折,以满足用户对头枕的不同需求。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解锁机构还具有第四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在所述解锁机构由所述第三位置转动至所述第四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解锁机构相对所述转轴转动,所述锁钩处于所述脱离状态,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锁钩处于所述脱离状态,所述头枕处于所述卧倒状态,在所述解锁机构由所述第四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解锁机构和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锁钩由所述脱离状态向所述配合状态转换。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轮和驱动轮,所述解锁轮和所述驱动轮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排布,所述解锁轮和所述驱动轮均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解锁轮上设有解锁凸起,所述锁钩与所述解锁凸起止抵。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解锁凸起沿所述解锁轮的周向方向延伸,沿所述解锁轮的周向方向,所述解锁凸起包括第一段,沿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所述第一段的外周壁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所述解锁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锁钩与所述第一段止抵。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钩的背离所述锁钩转动轴线的一端具有锁止凸起,所述转轴具有与所述锁止凸起配合的锁止槽,所述锁钩处于所述配合状态时,所述锁止凸起位于所述锁止槽内,所述锁钩处于所述脱离状态,所述锁止凸起与所述锁止槽分离。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轴上具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与所述转轴连接且同步转动,所述锁止槽设于所述限位轮上。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解锁轮的周向方向,所述解锁凸起还包括第二段和第三段,沿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所述第三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一段依次排布,沿所述解锁轮的周向方向,所述第二段的外周壁与所述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变,所述第三段的外周壁与所述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周壁与所述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所述限位轮的外周壁与所述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解锁机构由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锁钩先与所述第二段止抵,再与所述限位轮止抵。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轮上开设沿所述驱动轮周向方向延伸的驱动槽,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驱动槽内,所述驱动槽沿所述转动轴周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紧固件,在所述解锁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紧固件由所述驱动槽沿转动方向的前端移动至后端。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轮包括沿所述转轴轴向方向排布的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轮转动,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三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轮轴向方向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二轮连接,所述解锁轮与所述第一轮连接,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三轮上均设有所述驱动槽,所述紧固件为两个,两个紧固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驱动槽内。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轴具有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锁钩与所述限位凸起止抵以限制所述转轴转动。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设于所述锁钩和所述固定支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锁钩的远离所述锁钩转动轴线的一端朝向所述转轴的转动轴线方向转动。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钩上具有固定槽,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锁钩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片簧和阻尼块,所述片簧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阻尼块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片簧和所述转轴止抵,所述片簧用于驱动所述阻尼块朝向所述转轴运动。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齿轮组件转动,所述齿轮组件驱动所述解锁机构转动。
2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头枕总成。
2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头枕总成,转轴可转动地设于固定支架上,头枕与转轴连接且与转轴同步转动,解锁机构套设于转轴上,锁钩可转动地设于固定支架上,锁钩的背离锁钩转动轴线的一端与解锁机构止抵,锁钩具有与转轴配合的配合状态和与转轴脱离的脱离状态,在配合状态,转轴相对固定支架固定,在脱离状态,转轴相对固定支架可转动,驱动机构与固定支架连接,用于驱动解锁机构转动,通过解锁机构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在第一位置锁钩处于配合状态,头枕处于竖起状态,在解锁机构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相对转轴转动,锁钩由配合状态向脱离状态转换,在第二位置,锁钩处于脱离状态,头枕处于竖起状态,在解锁机构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和转轴同步转动,锁钩处于脱离状态,在第三位置,头枕处于卧倒状态,锁钩处于脱离状态,从而实现头枕从竖直状态转变为卧倒状态,进而实现头枕的翻折,以满足用户对头枕的不同需求。
2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枕总成的立体图;
2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枕总成的立体图,其中,固定支架未示出;
26.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枕总成的局部立体图,其中,解锁机构位于第一位置;
27.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枕总成的局部立体图,其中,解锁机构位于第二位置;
28.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
29.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枕总成的局部立体图,其中,解锁机构位于第三位置。
30.附图标记:
31.100、头枕总成;
32.1、固定支架;
33.2、转轴;21、限位轮;211、锁止槽;212、限位凸起;22、紧固件;
34.3、头枕;31、头枕支架;
35.4、解锁机构;41、解锁轮;411、解锁凸起;4111、第一段;4112、第二段;4113、第三段;42、驱动轮;421、第一轮;4211、驱动槽;422、第二轮;423、第三轮;
36.5、锁钩;51、锁止凸起;52、固定槽;
37.6、驱动机构;61、驱动电机;62、齿轮组件;63、蜗杆;
38.7、第一扭簧;
39.81、片簧;82、阻尼块;
40.9、第二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4.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枕总成100。
45.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头枕总成100,包括固定支架1、转轴2、头枕3、解锁机构4、锁钩5和驱动机构6。
46.其中,转轴2可转动地设于固定支架1上,头枕3与转轴2连接且与转轴2同步转动,解锁机构4套设于转轴2上,锁钩5可转动地设于固定支架1上,锁钩5的背离锁钩5转动轴线的一端与解锁机构4止抵,锁钩5具有与转轴2配合的配合状态和与转轴2脱离的脱离状态,在配合状态,转轴2相对固定支架1固定,在脱离状态,转轴2相对固定支架1可转动,驱动机构6与固定支架1连接,用于驱动解锁机构4转动,解锁机构4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在第一位置锁钩5处于配合状态,头枕3处于竖起状态,在解锁机构4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4相对转轴2转动,
锁钩5由配合状态向脱离状态转换,在第二位置,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头枕3处于竖起状态,在解锁机构4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4和转轴2同步转动,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在第三位置,头枕3处于卧倒状态,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
47.可以理解的是,在头枕3处于竖直状态、锁钩5与转轴2处于配合状态、以及解锁机构4位于第一位置时,头枕3可对乘客的头部进行支撑,为乘驾人员提供舒适的坐感,且在车辆行驶时减少意外发生时对乘客造成的颈部伤害。
48.通过驱动机构6驱动解锁机构4转动,以使解锁机构4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在解锁机构4转动过程中解锁机构4相对转轴2转动并将锁钩5与转轴2的配合状态向脱离状态转换,直至解锁机构4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锁钩5与转轴2处于脱离状态,此时,头枕3仍处于竖起状态。通过驱动机构6继续驱动解锁机构4转动,以使解锁机构4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在解锁机构4转动过程中锁钩5继续处于脱离状态,解锁机构4和转轴2同步转动以带动头枕3由竖直状态向卧倒状态转换,直至解锁机构4转动至第三位置时,头枕3处于卧倒状态,从而实现头枕3从竖直状态转变为卧倒状态,进而实现头枕3的翻折,以满足用户对头枕3的不同需求。
49.同时,通过转轴2带动头枕3同步转动,在解锁机构4带动转轴2以带动头枕3转动的过程中保证头枕3转动过程的稳定,提高头枕总成100的可靠性。另外,通过锁钩5的背离锁钩5转动轴线的一端与解锁机构4止抵,保证在解锁机构4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锁钩5与转轴2的配合状态向脱离状态转换。
50.进一步地,头枕3包括两个头枕支架31,两个头枕支架31分别与转轴2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连接,从而实现转轴2带动头枕3同步转动。
5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枕总成100,转轴2可转动地设于固定支架1上,头枕3与转轴2连接且与转轴2同步转动,解锁机构4套设于转轴2上,锁钩5可转动地设于固定支架1上,锁钩5的背离锁钩5转动轴线的一端与解锁机构4止抵,锁钩5具有与转轴2配合的配合状态和与转轴2脱离的脱离状态,在配合状态,转轴2相对固定支架1固定,在脱离状态,转轴2相对固定支架1可转动,驱动机构6与固定支架1连接,用于驱动解锁机构4转动,通过解锁机构4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在第一位置锁钩5处于配合状态,头枕3处于竖起状态,在解锁机构4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4相对转轴2转动,锁钩5由配合状态向脱离状态转换,在第二位置,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头枕3处于竖起状态,在解锁机构4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4和转轴2同步转动,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在第三位置,头枕3处于卧倒状态,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从而实现头枕3从竖直状态转变为卧倒状态,进而实现头枕3的翻折,以满足用户对头枕3的不同需求。
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解锁机构4还具有第四位置,第四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在解锁机构4由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4相对转轴2转动,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在第四位置,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头枕3处于卧倒状态,在解锁机构4由第四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4和转轴2同步转动,锁钩5由脱离状态向配合状态转换。
53.由此,通过驱动机构6带动解锁机构4反向转动,以使解锁机构4由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在解锁机构4转动过程中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解锁机构4带动转轴2转动以带动
头枕3由卧倒状态向竖直状态转换,直至解锁机构4转动至第四位置时,头枕3处于竖直状态。通过驱动机构6继续带动解锁机构4继续反向转动,以使解锁机构4由第四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在解锁机构4转动过程中头枕3处于竖直状态,转轴2相对转轴2转动并将锁钩5与转轴2的脱离状态向配合状态转换,直至解锁机构4转动至第一位置时,锁钩5与转轴2处于配合状态,头枕3处于竖直状态,从而实现头枕3从卧倒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进而实现头枕3的复位,进一步提高头枕总成100的可靠性。
54.需要说明的是,解锁机构4的第四位置可以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或解锁机构4的第四位置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或解锁机构4的第四位置与第二位置相同,在此不做限制。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解锁机构4包括解锁轮41和驱动轮42,解锁轮41和驱动轮42沿转轴2的轴向方向排布,解锁轮41和驱动轮42均套设于转轴2上且同步转动,驱动轮42与驱动机构6连接,解锁轮41上设有解锁凸起411,锁钩5与解锁凸起411止抵。由此,在解锁轮41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通过驱动机构6驱动驱动轮42转动以带动解锁轮41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解锁凸起411将锁钩5与转轴2从配合的配合状态向脱离状态转换。
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解锁凸起411沿解锁轮41的周向方向延伸,沿解锁轮41的周向方向,解锁凸起411包括第一段4111,沿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方向,第一段4111的外周壁与转轴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解锁机构4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锁钩5与第一段4111止抵。
57.由此,在解锁轮41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沿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方向上第一段4111的外周壁与转轴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锁钩5与锁止凸起51止抵的部分朝向远离转轴2的转轴2轴线方向转动,从而实现锁钩5与转轴2从配合状态转向脱离状态,进一步提高头枕总成100的可靠性。
5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锁钩5的背离锁钩5转动轴线的一端具有锁止凸起51,转轴2具有与锁止凸起51配合的锁止槽211,锁钩5处于配合状态时,锁止凸起51位于锁止槽211内,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锁止凸起51与锁止槽211分离。
59.可以理解的是,解锁机构4位于第一位置时,锁止凸起51位于锁止槽211内以使锁钩5具有与转轴2配合的配合状态,在解锁机构4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通过解锁凸起411的第一段4111推动锁钩5与锁止凸起51止抵的部分朝向远离转轴2的转轴2轴线方向转动,实现解锁机构4位于第二位置时,锁止凸起51与锁止槽211分离以使锁钩5具有与转轴2脱离的脱离状态。
6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转轴2上具有限位轮21,限位轮21与转轴2连接且同步转动,锁止槽211设于限位轮21上。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锁止凸起51与设置在限位轮21上的锁止槽211配合,进一步提高头枕总成100的可靠性。
6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沿解锁轮41的周向方向,解锁凸起411还包括第二段4112和第三段4113,沿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方向,第三段4113、第二段4112和第一段4111依次排布,沿解锁轮41的周向方向,第二段4112的外周壁与转轴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变,第三段4113的外周壁与转轴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段4112的外周壁与转轴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限位轮21的外周壁与转轴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在解
锁机构4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三位置的过程中,锁钩5先与第二段4112止抵,再与限位轮21止抵。
62.由此,通过第一段4111的设置使得解锁机构4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锁钩5由配合状态向脱离状态转换。在解锁机构4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段4112的外周壁与转轴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变,锁钩5与第二段4112止抵以保证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通过第三段4113的外周壁与转轴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段4112的外周壁与转轴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限位轮21的外周壁与转轴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实现锁钩5与第二段4112止抵后与限位轮21止抵进一步保证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
63.在解锁机构4由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的过程中,通过第三段4113的外周壁与转轴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段4112的外周壁与转轴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限位轮21的外周壁与转轴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实现锁钩5先与限位轮21止抵,再与第三段4113止抵,最后与第二段4112止抵,以保证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在解锁机构4由第四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沿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方向,第一段4111的外周壁与转轴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锁止凸起51朝向靠近转轴2的转轴2轴线方向运动至锁止凸起51位于锁止槽211内,从而实现解锁机构4位于第一位置时,锁钩5与转轴2处于配合状态。
64.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头枕总成100结构简单,在实现头枕3翻折的同时占用车辆的空间较小。
6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驱动轮42上开设沿驱动轮42周向方向延伸的驱动槽4211,转轴2的外周壁上设有紧固件22,紧固件22位于驱动槽4211内,驱动槽4211沿转动轴周向方向的长度大于紧固件22,在解锁机构4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紧固件22由驱动槽4211沿转动方向的前端移动至后端。
66.由此,通过在解锁机构4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紧固件22由驱动槽4211沿转动方向的前端移动至后端,以使解锁机构4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的过程中,通过解锁机构4推动紧固件22转动,从而实现转轴2随解锁机构4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头枕3从竖直状态转至卧倒状态。
67.同时,在解锁机构4由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紧固件22由驱动槽4211沿转动方向的后端移动至前端,此时,头枕3为卧倒状态,在紧固件22移动至前端时,解锁机构4推动紧固件22转动,从而实现转轴2随解锁机构4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头枕3从卧倒状态转至竖直状态。
6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驱动轮42包括沿转轴2轴向方向排布的第一轮421、第二轮422和第三轮423,驱动机构6驱动第二轮422转动,第一轮421和第三轮423分别位于第二轮422轴向方向的两侧且与第二轮422连接,解锁轮41与第一轮421连接,第一轮421和第三轮423上均设有驱动槽4211,紧固件22为两个,两个紧固件22分别位于两个驱动槽4211内。由此,通过驱动机构6驱动第二轮422转动以使第一轮421和第三轮423同步转动,通过设置分别位于两个驱动槽4211内的两个紧固件22进一步保证解锁机构4与转轴2同步转动的可靠性,提高头枕总成100的可靠性。
6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转轴2具有限位凸起212,在第三位置,锁钩5与限位凸起212止抵以限制转轴2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在解锁机构4位于第三位置时,头枕3位于卧倒状态,为了保证头枕3的卧倒状态,通过在转轴2上设置与锁钩5止抵得
限位凸起212以限制转轴2随解锁机构4继续转动,提高头枕总成100的可靠性。
70.进一步地,转轴2上具有限位轮21,限位轮21与转轴2连接且同步转动,锁止槽211和限位凸起212设于限位轮21上且沿限位轮21的周向间隔开。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锁止凸起51与设置在限位轮21上的锁止槽211配合,以及限位凸起212与锁钩5止抵,从而进一步提高头枕总成100的可靠性。
7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头枕总成100还包括第一扭簧7。其中,第一扭簧7设于锁钩5和固定支架1之间,用于驱动锁钩5的远离锁钩5转动轴线的一端朝向转轴2的转动轴线方向转动。由此,在解锁机构4由第四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扭簧7驱动锁钩5的远离锁钩5转动轴线的一端朝向转轴2的转动轴线方向转动,以使锁钩5与转轴2处于配合状态。
72.具体地,在解锁机构4由第四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沿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方向上第一段4111的外周壁与转轴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以及第一扭簧7的设置,以使锁止凸起51朝向靠近转轴2的转轴2轴线方向运动至锁止凸起51位于锁止槽211内,从而实现解锁机构4位于第一位置时,锁钩5与转轴2处于配合状态。
7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锁钩5上具有固定槽52,第一扭簧7的一端设于固定槽52内,固定槽52位于锁钩5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由此,通过固定槽52的设置便于第一扭簧7设于锁钩5上以驱动锁钩5的远离锁钩5转动轴线的一端朝向转轴2的转动轴线方向转动。同时,固定槽52在锁钩5长度方向对第一扭簧7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第一扭簧7的可靠性。
7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片簧81和阻尼块82,片簧81与固定支架1连接,阻尼块82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片簧81和转轴2止抵,片簧81用于驱动阻尼块82朝向转轴2运动。由此,通过片簧81驱动阻尼块82朝向转轴2运动,阻尼块82与转轴2之间具有摩擦力,以使转轴2带动头枕3由竖直状态和卧倒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消除因制作工差造成的配合间隙使头枕3晃动问题,进一步提高头枕3运动过程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7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61和齿轮组件62。其中,驱动电机61设于固定支架1上,齿轮组件62与固定支架1连接,驱动电机61驱动齿轮组件62转动,齿轮组件62驱动解锁机构4转动。由此,通过驱动电机61驱动齿轮组件62转动,齿轮组件62驱动解锁机构4转动,从而实现驱动机构6驱动解锁机构4转动。
76.进一步地,驱动机构6还包括蜗杆63,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与蜗杆63转动连接,蜗杆63与驱动齿轮组件62转动。由此,通过驱动电机61驱动蜗杆63转动,蜗杆63驱动齿轮组件62转动,齿轮组件62驱动解锁机构4转动,从而实现驱动机构6驱动解锁机构4转动。
77.更进一步地,驱动轮42包括沿转轴2轴向方向排布的第一轮421、第二轮422和第三轮423,第一轮421和第三轮423分别位于第二轮422轴向方向的两侧且与第二轮422连接,齿轮组件62驱动第二轮422转动。需要说明的是,齿轮组件62驱动第二轮422转动可以是齿轮组件62的输出轴与第二轮422转动连接,也可以是齿轮组件62的输出齿轮与第二轮422啮合。
7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头枕总成100还包括第二扭簧9,第二扭簧9设于转轴2固定支架1之间,由此,通过第二扭簧9在转轴2带动头枕3由竖直状态
和卧倒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消除因制作工差造成的配合间隙使头枕3晃动问题,进一步提高头枕3运动过程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79.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8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头枕总成100。
8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头枕总成100,转轴2可转动地设于固定支架1上,头枕3与转轴2连接且与转轴2同步转动,解锁机构4套设于转轴2上,锁钩5可转动地设于固定支架1上,锁钩5的背离锁钩5转动轴线的一端与解锁机构4止抵,锁钩5具有与转轴2配合的配合状态和与转轴2脱离的脱离状态,在配合状态,转轴2相对固定支架1固定,在脱离状态,转轴2相对固定支架1可转动,驱动机构6与固定支架1连接,用于驱动解锁机构4转动,通过解锁机构4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在第一位置锁钩5处于配合状态,头枕3处于竖起状态,在解锁机构4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4相对转轴2转动,锁钩5由配合状态向脱离状态转换,在第二位置,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头枕3处于竖起状态,在解锁机构4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的过程中,解锁机构4和转轴2同步转动,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在第三位置,头枕3处于卧倒状态,锁钩5处于脱离状态,从而实现头枕3从竖直状态转变为卧倒状态,进而实现头枕3的翻折,以满足用户对头枕3的不同需求。
8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