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后背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有该车辆后背门的车辆。
背景技术:2.汽车后背门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后背门造型设计越来越饱满,导致后背门钣金成型工艺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现有的侧开式后背门一般由后背门内板、后背门外板、后背门铰链加强板等部件组成。但是,后背门外板作为外露件,其通常为面积较大的薄板件,而且,为保证后背门外板的美观性,一般不会在后背门外板上设置较多的加强结构,导致后背门外板的强度弱,存在易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后背门,其可有效防止后背门外板变形。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车辆后背门,所述车辆后背门上设有位于后背门内板和后背门外板之间的限位块安装板,以及铰链加强板和外板支撑板;
6.所述限位块安装板用于安装后背门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安装板上设有外伸设置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铰链加强板和所述外板支撑板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为沿所述限位块安装板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一部分所述连接臂与所述铰链加强板相连,另一部分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外板支撑板相连。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安装板呈“y”字形,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臂,以及两个第二连接臂;
9.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外板支撑板相连,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铰链加强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相连。
10.进一步的,至少其一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铰链加强板相连的一端具有两个分臂,两个所述分臂均与所述铰链加强板相连。
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后背门限位块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
12.多个所述连接臂围绕所述安装孔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安装板上设有向所述后背门外板一侧凸出的凸出部分;
14.所述凸出部分与所述后背门外板抵接,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凸出部分上。
1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安装板上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对所述限位块安装板与所述铰链加强板和/或所述外板支撑板的连接进行定位。
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向远离所述后背门外板的方向弯折,且所述连接臂的自由端设有翻边,所述连接臂通过所述翻边与所述铰链加强板和所述外板支撑板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的弯折部位设有加强筋。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后背门,通过在后背门内板和后背门外板之间设置限位块安装板、铰链加强板和外板支撑板,可对后背门外板起到支撑作用;另外,通过在限位块安装板上设置连接臂,且使得该连接臂与铰链加强板和外板支撑板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可通过限位块安装板将后背门外板受到的外力向铰链加强板和/或外板支撑板上传递,进而传递到周边件,能够有效防止后背门外板受力变形。
20.此外,通过将连接臂设为多个,并使一部分连接臂与铰链加强板相连,另一部分连接臂与外板支撑板相连,可在限位块安装板与铰接加强板和外板支撑板之间形成多条传力路径,能够更好地防止后背门外板变形。在第二连接臂上设置两个分臂,不仅可提高第二连接臂与铰链加强板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同时也可形成两条传力路径。
21.其次,将多个连接臂围绕安装孔设置,可通过限位块安装板将后背门外板受到的外力向周边分散传递,避免出现局部应力过大。通过在限位块安装板上设置凸出部分,有利于提高其结构强度,而通过凸出部分与后背门外板抵接,则利于后背门外板的外力向限位块安装板上传递。设置定位部,可提高限位块安装板与铰链加强板和/或外板支撑板的连接效率。
22.另外,通过将连接臂向远离后背门外板的方向弯折,不仅可提高限位块安装板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便于连接臂与铰链加强板或外板支撑板相连。在连接臂的弯折部位设有加强筋,能够提高连接臂的结构强度,可提高对后背门外板的支撑效果。
2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车辆后背门。
2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与上述车辆后背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后背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后背去除后背门内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板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铰链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块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块安装板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块安装板在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后背门外板;2、后背门内板;3、限位块安装板;4、外板支撑板;5、铰链加强板;6、后背门限位块;
36.3a、翻边;3b、加强筋;
37.301、第一连接臂;302、第二连接臂;3021、分臂;303、安装孔;304、定位孔;305、凸出部分;
38.401、连接边;
39.501、主体;502、第一横向臂;503、第二横向臂;504、第一凸起;505、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4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是以汽车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其中,汽车的上下方向也即汽车的高度方向(z向),汽车的前后方向也即汽车的长度方向(x向),汽车的左右方向也即汽车的宽度方向(y向)。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2.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4.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后背门,其发明目的在于防止后背门外板1变形,并且尤其适用于防止侧开式后背门的后背门外板1变形,当然,其他类型的后背门也可根据设计需要采用如下结构。
45.在整体构成上,本实施例的车辆后背门上设有位于后背门内板2和后背门外板1之间的限位块安装板3,以及铰链加强板5和外板支撑板4。其中,限位块安装板3用于安装后背门限位块6,限位块安装板3上设有外伸设置的连接臂,连接臂与铰链加强板5和外板支撑板4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46.本实施例的车辆后背门,通过设置限位块安装板3、铰链加强板5和外板支撑板4,可对后背门外板1起到支撑作用。另外,通过在限位块安装板3上设置连接臂,且使得该连接臂与铰链加强板5和外板支撑板4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可使限位块安装板3将后背门外板1受到的外力向铰链加强板5和/或外板支撑板4上传递,进而传递到周边件,能够有效防止后背门外板1变形。
47.基于如上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车辆后背门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参照图1至图3中所示,其中,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先对后背门限位块6的结构进行介绍,其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后背门限位块6具有位于后背门外板1外侧的限位部分,以及位于后背门外板1内侧的连接部分。而且,限位部分的一端与后背门外板1抵接,另一端用于和储物包支架抵接。另外,一般地,在连接部分上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安装在限位块安装板3上。
48.本实施例的后背门外板1、后背门内板2参照现有技术即可,在此不再赘述。如图4
中所示,为提高对后背门外板1的支撑效果,外板支撑板4呈半盒状结构,其具有向后背门外板1一侧拱出的拱出部分,且该拱出部分与后背面外板相连。与此同时,外板支撑板4的边缘具有沿自身周向设置的连接边401,且该连接边401向外板支撑板4外侧翻折。此外,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如图4中所示,在连接边40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以增加连接边401的结构强度。
4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铰链加强板5的结构如图5中所示,其整体呈倒置的“f”形,并包括沿整车高度方向延伸的主体501,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横向臂502和第二横向臂503,且两个横向臂均沿整车宽度方向延伸。
50.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臂为沿限位块安装板3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一部分连接臂与铰链加强板5相连,另一部分连接臂与外板支撑板4相连。通过设置多个连接臂,可在限位块安装板3与铰接加强板和外板支撑板4之间形成多条传力路径,能够更好地防止后背门外板1变形。
51.另外,结合图5至图7中所示在限位块安装板3上设有安装孔303,后背门限位块6安装在该安装孔303中,也即后背门限位块6通过上述外螺纹螺接在该安装孔303内。并且,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连接臂围绕安装孔303设置,这样设计,可以使得限位块安装板3将后背门外板1受到的外力向周边分散传递,避免出现局部应力过大。
52.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结合图6至图8中所示,限位块安装板3上设有向后背门外板1一侧凸出的凸出部分305。该凸出部分305与后背门外板1抵接,安装孔303即设置在凸出部分305上。通过在限位块安装板3上设置凸出部分305,有利于提高其结构强度,而通过凸出部分305与后背门外板1抵接,则利于后背门外板1的外力向限位块安装板3上传递。此外,为提高后背门限位块6的安装强度,继续结合图6至图8中所示,在凸出部分305上设有凹槽,安装孔303即设于凹槽的底部。通过设置凹槽,可进一步提高安装孔303位置的结构强度,从而可提高后背门限位块6的安装强度。
5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臂向远离后背门外板1的方向弯折,且连接臂的自由端设有翻边3a,该翻边3a向限位块安装板3外侧翻折。连接臂通过翻边3a与铰链加强板5和外板支撑板4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如此设置,不仅可提高限位块安装板3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便于连接臂与铰链加强板5或外板支撑板4相连。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各连接臂的弯折部位设有加强筋3b,以能够提高连接臂的结构强度,可提高对后背门外板1的支撑效果。
54.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结合图3、图5至图7中所示,限位块安装板3呈“y”字形,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臂301,以及两个第二连接臂302。其中,第一连接臂301与外板支撑板4相连,两个第二连接臂302与铰链加强板5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相连。如此设置,可通过限位块安装板3将后背门外板1上的外力向铰链加强板5的上下两端分散传递,从而可有效防止后背门外板1变形。
55.具体来讲,第一连接臂301通过其端部的翻边3a与上述外板支撑板4的连接边401相连,并且如图6至图8中所示,在第一连接臂30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3b。另外,其一第二连接臂302连接在第一横向臂502与主体501相交的部位,并在该第二连接臂30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3b。并且,为提高连接强度,在铰链加强板5上的该部分形成有第一凸起504,该第二连接臂302即通过其端部的翻边3a与该第二凸起505焊接相
连。
56.此外,另一个第二连接臂302具体连接在第二横向臂503与主体501相交的部位,其上也设有加强筋3b。并且,相类似地,在该部位设有第二凸起505,该第二连接臂302与第二凸起505焊接相连,以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保证向铰链加强板5的传力效果。此时,为进一步提高传力效果,以更好地防止后背门外板1变形,下部的第二连接臂302与铰链加强板5相连的一端具有两个分臂3021,两个分臂3021均与铰链加强板5相连。并且,各分臂3021上均设有加强筋3b,以提高分臂3021的结构强度。
57.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在下部的第二连接臂302上设置两个分臂3021,还可以在上部的第二连接臂302上设置两个分臂3021,或者在两个第二连接臂302上均设置两个分臂3021,并通过两个分臂3021与铰链加强板5相连。
58.除此以外,为了提高限位块安装板3与铰链加强板5和外板支撑板4之间的连接效率,限位块安装板3上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用于对限位块安装板3与铰链加强板5和/或外板支撑板4的连接进行定位。其中,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定位部包括设置在限位块安装板3上下两端的两个定位孔304。通过设计这两个定位孔304,可快速将限位块安装板3定位在安装位置,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59.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够提高对后背门外板1的支撑效果,同时,还可以将后背门外板1受到的外力,通过上述多个连接臂向铰链加强板5和外板支撑板4分散传递,从而可有效防止后背门外板1发生变形。
60.此外,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辆后背门。
61.本实施例的车辆具有上述车辆后背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