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侧板顶侧梁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2.集装箱作为一种通用的运输工具,已在全球范围的各个行业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一般,在集装箱的顶部安装有连接集装箱的顶板和侧板的顶侧梁,顶侧梁对顶板和侧板具有一定的支撑和防护作用。
3.通常,在在集装箱制造生产流程中,当侧板拼接完成后,需要将顶侧梁焊接到侧板的一侧,在焊接时,对侧板与顶侧梁的焊缝位置有一定的要求,采用传统的人工定位不仅效率低,同时焊接后的位置精度难以保证。为此需要设计一套定位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集装箱侧板顶侧梁定位工装,能够完成侧板与顶侧梁的自动定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操作工人的技能要求,提高生产质量。
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集装箱侧板顶侧梁定位工装,包括平行设置的侧板输送台和定位台,所述定位台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正对侧板输送台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的上方设有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下方设有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适于推动侧板和顶侧梁靠近第二限位组件,所述侧板输送台远离定位台的一侧设有侧板推动台,所述侧板推动台适于于推动侧板并带动顶侧梁靠近第一限位组件。
7.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梁以及沿第一机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的多个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顶升杆,所述顶升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另一端与顶升梁固定相连,所述顶升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分别与侧板和顶侧梁相对应的伸缩顶针和第一定位块。
8.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杆的两侧对称设有导向轮座,所述导向轮座沿竖直方向排列设有多个与顶升杆相接触的导向轮。
9.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顶针包括套筒、插设于套筒内的顶销以及连接于顶销和套筒之间的弹簧。
10.进一步地,所述侧板推动台包括第二机架以及平行于侧板输送台且滑动设于第二机架顶部的推紧梁,所述推紧梁远离侧板输送台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并与推紧梁固定相连。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水平固定设有多个垂直于推紧梁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轮座,所述推紧梁与滑轮座固定相连。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定位支座以及可拆卸固定设于定位支座底部两端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定位块,所述定位支座通过第一底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底部设有与侧板和顶侧梁高度差相适配的台阶。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可拆卸固定相连的第三定位块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定位块的一侧通过第二底板与第一机架固定相连,另一侧正对顶侧梁并与顶侧梁的表面相适配。
1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侧板输送台实现侧板的自动传输,在侧板输送台一侧设置由用于限定顶侧梁沿宽度方向位置的第一限位组件和用于限制顶侧梁和侧板沿高度方向位置的第二限位组件组成的定位台,并在侧板输送台的另一侧设置侧板推动台,在第二限位组件的下方设置顶升机构,通过顶升机构和侧板推动台的共同作用,将侧板和顶侧梁自动推至定位台所限定的位置处,实现自动定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操作工人的技能要求,提高生产质量。
16.(2)本实用新型顶升机构采用油缸作为动力源,结构简洁、控制方便,通过第一油缸带动顶升梁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定位块和伸缩顶针分别顶住顶侧梁和侧板,进而实现高度方向的定位。
17.(3)本实用新型顶升机构在顶升杆的两侧设有导向轮,从而保证顶升杆能够沿直线运动。
18.(4)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顶针采用弹簧连接套筒和顶销,使得顶销在受力状态下能够上下移动,保证每一个伸缩顶针均能与侧板有效接触。
19.(5)本实用新型侧板推动台同样采用油缸来驱动推紧梁,结构简洁、控制方便。
20.(6)本实用新型侧板推动台通过导轨与滑轮座的组合实现推紧梁滑动安装在第二机架的顶部,结构简洁,采用滚轮的结构摩擦力小,确保推紧梁移动顺畅。
21.(7)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均未可拆卸结构,满足不同规格的侧板和顶侧梁的限位需求,只需要更换对应的定位块即可,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4.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油缸未示出)。
27.附图中的标号为:
28.侧板输送台1、定位台2、第一机架2-1、第一限位组件2-2、第三定位块2-2-1、第二底板2-2-2、第二限位组件2-3、定位支座2-3-1、第一底板2-3-2、第二定位块2-3-3、顶升机构3、顶升梁3-1、顶升杆3-2、伸缩顶针3-3、套筒3-3-1、顶销3-3-2、弹簧3-3-3、第一定位块3-4、导向轮座3-5、导向轮3-6、侧板推动台4、第二机架4-1、推紧梁4-2、第二油缸4-3、导轨4-4、滑轮座4-5。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30.(实施例1)
31.如图1至图4所示的集装箱侧板顶侧梁定位工装,包括侧板输送台1、定位台2、顶升机构3和侧板推动台4,其中定位台2和侧板推动台4分别位于侧板输送台1的两侧且平行设置。定位台2包括第一机架2-1、第一限位组件2-2和第二限位组件2-3,第一限位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1的前侧且沿第一机架2-1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限位组件2-3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限位组件2-2的上方。通过侧板输送台1来传输和放置侧板,通过第一机架2-1来放置顶侧梁,通过第一限位组件2-2来限定顶侧梁和侧板宽度方向的位置,通过第二限位组件2-3来限定顶侧梁和侧板高度方向的位置。顶升机构3安装在第一机架2-1上且位于第二限位组件2-3的正下方,用于推动侧板和顶侧梁靠近第二限位组件2-3,实现高度方向的自动定位,通过侧板推动台4来推动侧板和顶侧梁靠近第一限位组件2-2,实现水平方向的自动定位,无需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操作工人的技能要求,提高生产质量。
32.具体地,第一限位组件2-3包括可拆卸固定相连的第三定位块2-2-1和第二底板2-2-2,第三定位块2-2-1的一侧通过第二底板2-2-2与第一机架2-1固定相连,另一侧正对顶侧梁并与顶侧梁的表面相适配。第二限位组件2-3包括定位支座2-3-1以及可拆卸固定设于定位支座2-3-1底部两端的第一底板2-3-2和第二定位块2-3-3,定位支座2-3-1通过第一底板2-3-2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1上,第二定位块2-3-3的底部设有与侧板和顶侧梁高度差相适配的台阶。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组件2-2和第二限位组件2-3均为可拆卸的结构,满足不同规格的侧板和顶侧梁的限位需求,只需要更换对应的定位块即可,通用性好。
33.顶升机构3包括顶升梁3-1、第一油缸和顶升杆3-2,第一油缸沿第一机架2-1的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多个且活塞杆沿竖直方向设置,顶升杆3-2的下端与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固定相连,上端与顶升梁3-1固定相连,顶升梁3-1平行于侧板输送台1的输送方向设置,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分别与侧板和顶侧梁相对应的伸缩顶针3-3和第一定位块3-4。通过第一油缸推动顶升杆3-2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顶升梁3-1升降,从而实现伸缩顶针3-3和第一定位块3-4分别将顶侧梁和侧板推至第二限位组件2-3并压紧。伸缩顶针3-3包括套筒3-3-1、顶销3-3-2和弹簧3-3-3,顶销3-3-2插设于套筒3-3-1内并通过弹簧3-3-3连接与套筒相连,使得顶销3-3-2在受力状态下可以上下调节,保证每一个伸缩顶针3-3均能与侧板有效接触。顶升杆3-3的两侧对称设有导向轮座3-5,导向轮座3-5沿竖直方向排列设有多个与顶升杆3-3相接触的导向轮3-6,从而保证顶升杆3-3能够沿直线运动。
34.侧板推动台4包括第二机架4-1、推紧梁4-2、第二油缸4-3、导轨4-4和滑轮座4-5。导轨4-4设有多个,水平固定于第二机架4-1的顶部且垂直于侧板输送台1的输送方向设置,滑轮座4-5与导轨4-4相对应并滑动安装在导轨4-4上,第二油缸4-3固定安装在导轨4-4远离侧板输送台1的一侧,活塞杆端部与推紧梁4-2固定相连,推紧梁4-2的底部与滑轮座4-5固定相连,从而实现通过第二油缸4-3推动推紧梁4-2靠近和远离侧板,进而实现推动侧板并带动顶侧梁压紧在第一限位组件2-2上。
35.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侧板输送台1实现侧板的自动传输,在侧板输送台一侧设置由
用于限定顶侧梁沿宽度方向位置的第一限位组件2-2和用于限制顶侧梁和侧板沿高度方向位置的第二限位组件2-3组成的定位台2,并在侧板输送台1的另一侧设置侧板推动台4,在第二限位组件2-3的下方设置顶升机构3,通过顶升机构3和侧板推动台4的共同作用,将侧板和顶侧梁自动推至定位台2所限定的位置处,实现自动定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操作工人的技能要求,提高生产质量。
3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