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顶灯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890202发布日期:2023-10-28 19:44阅读:4来源:国知局
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尤其涉及一种全方位光照的吸顶灯。


背景技术:

2.如今家庭内装照明灯时,更多的采用吸顶灯提供室内照明。吸顶灯吸附或嵌入屋顶天花板上作为灯饰,是室内的主体照明设备。现有使用的家用吸顶灯,多为单一的光源板作为光源向下出光照射,照射角度向下至地面范围,室内空间的光照效果集中且存在暗角,照明效果不佳。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吸顶灯,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顶灯,其能够通过三层光结构的搭配实现三层光线适用不同角度及场景。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顶灯,包括:第一层光结构,具有第一光源,该第一光源经该第一层光结构发出第一光线束,该第一光线束具有第一光轴,该第一光轴具有第一方向;第二层光结构,具有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经该第二层光结构发出第二光线束,该第二光线束具有第二光轴,该第二光轴具有第二方向;以及第三层光结构,具有第三光源,该第三光源经该第三层光结构发出第三光线束,该第三光线束具有第三光轴,该第三光轴具有的第三方向;其中,该第一层光结构位于该第二层光结构及第三层光结构的同侧,该第二层光结构围设该第三层光结构,其中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及该第三方向互不相同。
6.较佳的,该第一层光结构具有第一壳体,该第二层光结构具有第二壳体,该第三层光结构具有第三壳体,该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二光源设置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三光源设置于该第三壳体,该第一壳体位于该第二壳体及该第三壳体的同侧,该第二壳体围设该第三壳体。
7.较佳的,该第一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该第一光源于该第一侧出光,该第二壳体组装于该第一壳体的该第二侧,该第三壳体组装于该第一壳体的该第二侧,该第三壳体组装于该第二壳体内。
8.较佳的,该第一层光结构还包括第一反光片,该第一反光片设置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呈锐角,该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第一部分,该反光片设置于该第二部分,该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该第一反光片反射后形成该第一光线束;该第二壳体具有第三部分,该第二光源设置于该第三部分;该第三层光结构还包括第二反光片,该第二反光片设置于该第三壳体,该第三壳体具有第四部分及第五部分,该第四部分与该第五部分不平行,该第三光源设置于该第四部分,该第二反光片设置于该第五部分,该第三光源发光经该第二反光片形成该第三光线束。
9.较佳的,该第一壳体具有第一灯罩,该第一灯罩罩住该第一光源,该第二壳体具有
第二灯罩,该第二灯罩罩住该第二光源,该第三壳体具有第三灯罩,该第三灯罩罩住该第三光源,该第一灯罩位于该第二灯罩及该第三灯罩的同侧,该第二灯罩包围该第三灯罩,该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经该第一灯罩沿该第一方向出光形成该第一光线束,该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经该第二灯罩沿该第二方向出光形成该第二光线束,该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经第三灯罩沿该第三方向出光形成该第三光线束。
10.较佳的,该第二光线束具有介於110
°
至130
°
的照射角度范围。
11.较佳的,该第一灯罩、该第二灯罩及该第三灯罩均为透光灯罩。
12.较佳的,该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部分,该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第一部分;该第二壳体具有第三部分,该第二光源设置于该第三部分;该第三壳体具有第四部分,该第三光源设置于该第四部分;
13.其中,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一灯罩呈钝角,该第三部分与该第二灯罩呈锐角,该第四部分与该第三灯罩呈锐角。
14.较佳的,该第一光源呈第一环形配置,该第二光源呈第二环形配置,该第三光源呈第三环形配置,该第二环形圈住该第一环形及该第三环形,该第一环形及该第三环形于该第二环形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位于该第二环形围设的区域内。
15.较佳的,该第一光源具有第一亮度,该第二光源具有第二亮度,该第三光源具有第三亮度,该第一亮度大于该第二亮度,该第二亮度大于该第三亮度,该第一光源及该第二光源的色温为2600k至6600k,该第三光源的色温为1700k至1900k。
16.较佳的,该第一光源具有第一led灯,该第二光源具有第二led灯,该第三光源具有第三led灯,该第一led灯的数量大于该第二led灯的数量,该第二led灯的数量大于该第三led灯的数量。
17.较佳的,还包括控制模组,该控制模组分别与该第一光源、该第二光源及该第三光源耦接,该控制模组控制该第一光源单独发光或该第一光源及该第二光源同时发光使该吸顶灯处于第一发光状态,该控制模组控制该第二光源单独发光使该吸顶灯处于第二发光状态,该控制模组控制该第三光源单独发光使该吸顶灯处于第三发光状态,该第一发光状态、该第二发光状态及该第三发光状态的发光亮度均不同。
18.较佳的,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为钝角,该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的夹角为锐角,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的夹角为钝角。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吸顶灯可设置于天花板,吸顶灯包括第一层光结构、第二层光结构及第三层光结构,第一层光结构具有第一光源,第一光源经第一层光结构发出第一光线束,第一光线束具有第一光轴,第一光轴具有第一方向;第二层光结构具有第二光源,第二光源经第二层光结构发出第二光线束,第二光线束具有第二光轴,第二光轴具有第二方向;第三层光结构具有第三光源,第三光源经第三层光结构发出第三光线束,第三光线束具有第三光轴,第三光轴具有第三方向;其中,第一层光结构位于第二层光结构及第三层光结构的同侧,第二层光结构围设第三层光结构,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互不相同。如此,第一层光结构提供主光、第二层光结构提供间接光及第三层光结构提供小夜灯形成无死角照射,能够通过三层光结构的搭配实现三层光线适用不同角度及场景。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顶灯的爆炸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顶灯的剖面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顶灯的出光示意图;
23.图4为图2的p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25.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顶灯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顶灯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顶灯的出光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顶灯100,吸顶灯100可设置于天花板,吸顶灯100包括第一层光结构11、第二层光结构12及第三层光结构13,第一层光结构11具有第一光源111,第一光源111经第一层光结构11发出第一光线束1111,第一光线束1111具有第一光轴a1,第一光轴a1具有第一方向1001;第二层光结构12具有第二光源121,第二光源121经第二层光结构12发出第二光线束1211,第二光线束1211具有第二光轴a2,第二光轴a2具有第二方向1002;第三层光结构13具有第三光源131,第三光源131经第三层光结构13发出第三光线束1311,第三光线束1311具有第三光轴a3,第三光轴a3具有第三方向1003;其中,第一层光结构11位于第二层光结构12及第三层光结构13的同侧,第二层光结构12围设第三层光结构13,其中第一光线束1111、第二光线束1211及第三光线束1311均为各层光结构最终出光光线束,第一方向1001、第二方向1002及第三方向1003互不相同。如此,能够通过三层光结构的搭配实现三层光线适用不同角度及场景。
26.一并参照图4所示,图4为图2的p处放大图。吸顶灯100的第一层光结构11具有第一壳体112,第一光源111设置于第一壳体112。第二层光结构12具有第二壳体122,第二光源121设置于第二壳体122。第三层光结构13具有第三壳体132,第三光源131设置于第三壳体132。第一壳体112位于第二壳体122及第三壳体132的同侧,第二壳体122围住第三壳体132,使得第一光源111经第一壳体112朝第一方向1001出光形成第一光线束1111,第二光源121经第二壳体122朝第二方向1002出光形成第二光线束1211,第三光源121经第三壳体132朝第三方向1003出光形成第三光线束1311。较佳的实施方式,吸顶灯100设置于天花板101后,第一光线束1111朝向第一方向1001接近垂直方向向下出光,第二光线束1211朝向第二方向1002接近水平方向出光,第三光线束1211朝向第三方向1001斜向上至天花板101,如此,第一层光结构11提供主光照至室内空间,第二层光结构12提供间接光照至室内空间,第三层光结构13提供弱光向上经天花板反射后照至室内空间,三层搭配的光结构实现室内无死角照明效果。
27.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层光结构11的第一壳体112具有第一部分1121及第二部分1122,第一部分1121与第二部分1122呈锐角,第一光源111设置于第一部分1121;第二层光结构12的第二壳体122具有第三部分1221,第二光源121设置于第三部分1221;第三层光结构13的第三壳体132具有第四部分1321及第五部分1322,第四部分1321与第五部分1322不平行,第三光源131设置于第四部分1321。如此,第一光源111出光经第二部
分1122形成的第一光束线1111出光效率提高,第三光源131出光经过第五部分1322反射光路改变形成第三光束线1311而向上照射。较好的实施方式,第一层光结构11还包括第一发光片113,第一反光片113设置于第二部分1122以使第一光源111出光经第二部分1122形成的第一光束线1111出光效率更高。第三层光结构13还包括第二反光片133,第三反光片133设置于第五部分1322以使第三光源131出光经过第五部分1322反射光路改变形成第三光束线1311而向上照射的光亮提升。于组装时,第一壳体112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第一光源111于第一侧出光,第二壳体122组装于第一壳体112的第二侧,第三壳体132组装于第一壳体的第二侧,第三壳体132组装于第二壳体122内。也就是说,第一壳体112的上方外圈组装有第二壳体122且上方内圈组装有第三壳体132,使得吸顶灯100的结构有层次且美观。
28.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层光结构11的第一壳体112还包括第一灯罩1123,第一灯罩1123罩住第一光源111。第二层光结构12的第二壳体122还包括第二灯罩1223,第二灯罩1223罩住第二光源121。第三层光结构13的第三壳体132还包括第三灯罩1323,第三灯罩罩住第三光源131,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经第一灯罩1123沿第一方向1001出光形成第一光线束1111,第二光源121发出的光经第二灯罩1223沿第二方向1002出光形成第二光线束1211,第三光源131发出的光经第三灯罩1323沿第三方向1003出光形成第三光线束1311。较好的实施方式,第一灯罩1123、第二灯罩1223及第三灯罩1323均为透光灯罩的材质。第一光源111经过第一灯罩1123出光形成高亮度主光照射,第二光源121经第二灯罩1223出光形成柔和补光的间接光照射,第三光源131经第三灯罩1323出光形成柔和低亮度夜灯照射,满足室内空间不同层次的光照亮度及不同场景照射。较好的实施方式,第二光线束1211可具有介於110
°
至130
°
的照射角度范围,较佳为120
°
,且部分的第二光线束1211可射向天花板101再向下反射至室内空间。较好的实施方式,第二光源121发出的光线经第二灯罩1223折射形成照射角度范围120
°
的第二光线束1211。此时,第二壳体122的第三部分1221沿垂直方向小角度斜向上,使得第二光源121设置于第三部分1221后出光小角度斜向上,第二方向1002沿水平方向小角度斜向上,小角度小于5
°
,视实际应用室内空间决定设计,不以此为限。
29.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层光结构11的第一光源111呈第一环形s1,第二层光结构12的第二光源121呈第二环形s2,第三层光结构13的第三光源131呈第三环形s3,第二环形圈s2住第一环形s1及第三环形s2,第一环形s1及第三环形s3于第二环形s2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位于第二环形s2围设的区域内。较好的实施方式,第一环形s1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环形s2沿垂直方向小角度倾斜向下延伸,第三环形s3沿垂直方向延伸,如此形成三层环形光圈提供三个水平层的光照。
30.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光源111具有第一亮度,第二光源121具有第二亮度,第三光源131具有第三亮度,第一亮度大于第二亮度,第二亮度大于第三亮度,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的色温为2600k至6600k,第三光源131的色温为1700k至1900k。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色温分别介于2700k至6500k最佳,第三光源131色温为1800k最佳。较好的实施方式,第一光源111、第二光源121及第三光源131均可为灯带,第一光源111提供最大照度的白光,第二光源121提供柔和的第二强度的白光对第一光源111提供补光效果,第三光源131提供最小照度柔和暖光。
31.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光源111具有第一led灯,第二光源121具有第二led
灯,第三光源131具有第三led灯,第一led灯的数量大于第二led灯的数量,第二led灯的数量大于第三led灯的数量。较好的实施方式,第一led灯的数量大于300颗,第二led灯的数量介于200颗至300颗之间,第三led灯的数量小于100颗,实际数量视设计需求而定,不以此为限。
32.参照图1所示,吸顶灯100还包括控制模组,控制模组分别与第一光源111、第二光源121及第三光源131耦接,控制模组控制第一光源111单独发光或第一光源111及第二光源121同时发光使吸顶灯100处于第一发光状态,控制模组控制第二光源121发光使吸顶灯100处于第二发光状态,控制模组控制第三光源131发光使吸顶灯100处于第三发光状态,第一发光状态、第二发光状态及第三发光状态的发光亮度均不同。较好的实施方式,第一发光状态为阅读模式,第二发光状态为休闲模式,第三发光状态为小夜灯模式,具体增加其他发光状态视应用场景而定,不以此为限。
33.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层光结构11的第一壳体112的第一部分1121与第一灯罩1123呈钝角,第二层光结构12的第二壳体122的第三部分1221与第二灯罩1223呈锐角,第三层光结构13的第三壳体132的第四部分1321与第三灯罩1323呈锐角。也就是说,第一层光结构11的第一光源111位于第一部分1121与第一灯罩1123呈钝角,第一灯罩1123沿第一方向1001远离第一光源111延伸使得第一光束线1111的出光角度更大。第二层光结构12的第二光源121位于第三部分1221与第二灯罩1223呈锐角,第二灯罩1223沿第一方向1001远离第二光源121延伸使得第二光线束1211的出光角度范围介於110
°
至130
°
。第三层光结构13的第三光源131位于第四部分1321与第三灯罩1323呈锐角,第三灯罩1323沿第一方向1001靠近第三光源131延伸使得第三光束线1311向上出光的角度更佳。
34.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层光结构13的第三光源131设置于第三壳体132的第四部分1321,第四部分1321沿第二方向1002延伸形成第五部分1322,第五部分1322上设置第二反光片133,第三灯罩1323罩住第三光源131及第四部分1321,第二反光片133与第三光源131分部位于灯罩133的两侧,第三光源131出光经第三灯罩1323及第二反光片133直接出光或一次或多次反射以第三光线束1311出光至天花板101小面积反射。第二层光结构12套住第三层光结构13与其连接,第二层光结构12的第二光源121设置于第二壳体122的第三部分1221,第二灯罩1223罩住第二光源121及第三部分1221,第二光源121出光经第一灯罩1123及第二灯罩1223直接出光或一次或多次反射以指向性第二光线束1211出光至天花板101大面积反射。第一层光结构11位于第二层光结构12及第三层光结构13的同侧,且第二层光结构12及第三层光结构13设置于第一层光结构11上侧,第一层光结构11的第一光源111设置于第一壳体112的第一部分1121,且第二层光结构12及第三层光结构13设置于第一部分1121上侧,第一部分1121的内端沿第一方向1001延伸形成第二部分1122,第一反光片113设置于第二部分1122,第二部分1122沿第一方向1001向外倾斜,第一灯罩1123罩住第一光源111、第一部分1121、第二部分1122及第一反光片113,第一灯罩1123外缘壁位于第二灯罩1223沿第一方向1001延伸方向,第一光源111直接出光或经第一反光片113反射及第一灯罩1123以第一光线束1111出光至室内空间,其中,第一方向1001与第二方向1002的夹角为钝角,第二方向1002与第三方向1003的夹角为锐角,第一方向1001与第三方向1003的夹角为钝角。如此,第二层光结构12套住第三层光结构13且光束方向不同搭配位于另一方向的第一层光结构11不同方向光束,形成三层光束无死角照射室内空间,同时拆装及清洗也便捷。
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顶灯,吸顶灯可设置于天花板,吸顶灯包括第一层光结构、第二层光结构及第三层光结构,第一层光结构具有第一光源,第一光源经第一层光结构发出第一光线束,第一光线束具有第一光轴,第一光轴具有第一方向;第二层光结构具有第二光源,第二光源经第二层光结构发出第二光线束,第二光线束具有第二光轴,第二光轴具有第二方向;第三层光结构具有第三光源,第三光源经第三层光结构发出第三光线束,第三光线束具有第三光轴,第三光轴具有第三方向;其中,第一层光结构位于第二层光结构及第三层光结构的同侧,第二层光结构围设第三层光结构,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互不相同。如此,能够通过三层光结构的搭配实现三层光线适用不同角度及场景。
36.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为了清楚描述所需的部件,示意性附图中的比例并不表示实际部件的比例关系。
37.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