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骼肌训练器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骨骼肌向心离心收缩训练器。
背景技术:2.在抗阻力训练中产生的肌肉收缩形式包括等长收缩、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向心收缩:是指在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缩短的收缩形式,例如,在进行哑铃弯举练习时,当肱二头肌将哑铃移向肩膀,肌肉的收缩就是向心收缩。离心收缩:是指在肌肉张力增大,但长度却被拉长的肌肉动作,例如在进行哑铃弯举练习时,在开始下放哑铃阶段,肱二头肌的离心动作会控制哑铃下降,此时肱二头肌仍然存在张力,此时肌肉的收缩就是离心收缩。
3.现有技术中的骨骼肌向心离心收缩训练器,在使用时,不论是向心收缩阶段还是离心收缩阶段,使用者主要靠自身的肌肉力量控制器材的升降(例如哑铃),但是当使用者在挑战大重量器材时,在离心收缩阶段由于力量不够或者抓握不稳,容易导致肌肉拉伤。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骼肌向心离心收缩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骨骼肌向心离心收缩训练器,包括两个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活动设置有支杆和限位杆,支杆和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训练座,训练座上开设有弧形槽,在两个训练座之间设置有训练机构,且训练机构穿过弧形槽的内部,训练机构包括横杆,横杆的中部活动设置有压块,横杆的两端在位于弧形槽内部的位置均滑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压块传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弧形槽上开设有若干个齿槽,齿槽沿弧形槽的弧线方向均匀分布,且齿槽的大小与限位块相适配。
8.优选的,所述弧形槽内在相对于齿槽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横杆的两端在位于弧形槽内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横杆通过滑块、滑槽与训练座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横杆内在压块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块,限位块与横杆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横杆的内壁固定连接,移动块与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绳索,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上,绳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块的侧部。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杆、支杆均与底座滑动连接,限位杆上沿限位杆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底座的外壁上在靠近限位孔的位置处螺纹连接有捏手。
11.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段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两端均铰接有移动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训练座和训练机构,使用者在进行向心离心收缩训练时,
不论是遇到力量不足或者未抓稳横杆的情况,只要手指主动或被动脱离压块,限位块就会立即自动弹出并将横杆固定在当前位置,对使用者进行保护,防止肌肉拉伤。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和捏手,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训练座的高度,使得本训练器材能够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当需要移动本训练器材时,只需抬起底座并将移动轮转动至底座下方即可,能够方便将训练器材移动到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训练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训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训练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a部放大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压块和移动块的传动示意图。
23.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底座;2、移动轮;3、支杆;4、限位杆;5、训练座;6、限位孔;7、捏手;8、弧形槽;9、训练机构;91、横杆;92、压块;93、滑块;94、限位块;95、螺纹杆;96、螺母;97、移动块;98、绳索;99、弹簧;10、滑槽;11、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6所示,一种骨骼肌向心离心收缩训练器,包括两个底座1,底座1的顶端活动设置有支杆3和限位杆4,支杆3和限位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训练座5,训练座5上开设有弧形槽8,在两个训练座5之间设置有训练机构9,且训练机构9穿过弧形槽8的内部,训练机构9包括横杆91,横杆91的中部活动设置有压块92,横杆91的两端在位于弧形槽8内部的位置均滑动设置有限位块94,限位块94与压块92传动连接。
26.具体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骨骼肌向心离心收缩训练时,先在横杆91的两端添加重量,然后身体靠近训练座5,手握横杆91的中部,并用手指将压块92推入横杆91内,通过一系列传动使得限位块94也进入横杆91的内部,然后使用者可按照弧形槽8的弧度方向举起或者放下横杆91,进行训练,如果使用者在进行离心收缩训练时感受自身肌肉力量不足,立即松开压在压块92上的手指,限位块94自动弹出并卡接在弧形槽8上,对横杆91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横杆91继续下移拉伤使用者的肌肉,通过设置训练座5和训练机构9,使用者在进行向心离心收缩训练时,不论是遇到力量不足或者未抓稳横杆91的情况,只要手指主动或被动脱离压块92,限位块94就会立即自动弹出并将横杆91固定在当前位置,对使用者进行保护,防止肌肉拉伤。
27.进一步地,弧形槽8上开设有若干个齿槽11,齿槽11沿弧形槽8的弧线方向均匀分布,且齿槽11的大小与限位块94相适配。限位块94从横杆91内弹出时会插入齿槽11内,对横杆91的位置进行固定。
28.进一步地,弧形槽8内在相对于齿槽1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0,横杆91的两端在位于弧形槽8内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滑块93,横杆91通过滑块93、滑槽10与训练座5滑动连接。
29.进一步地,横杆91内在压块92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块97,限位块94与横杆9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99,弹簧99的一端与限位块94固定连接,弹簧99的另一端与横杆91的内壁固定连接,移动块97与限位块94之间设置有绳索98,绳索9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94上,绳索9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块97的侧部。移动块97与压块92的接触面设置为斜面,且压块92的底部设置有降低摩擦的滚轮,用手指按压压块92时,压块92推动移动块97移动,移动块97通过绳索98拉动限位块94回到横杆91的内部,松开手指后,通过弹簧99的弹力作用将限位块94弹出至横杆91外,限位块94通过绳索98拉动移动块97复位,移动块97将压块92从横杆91内推出。
30.进一步地,限位杆4、支杆3均与底座1滑动连接,限位杆4上沿限位杆4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6,底座1的外壁上在靠近限位孔6的位置处螺纹连接有捏手7。捏手7的端部能够透过底座1的外壁螺进限位孔6内,需要调节训练座5的高度时,只需转动捏手7将限位杆4松开即可,通过设置限位杆4和捏手7,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训练座5的高度,使得本训练器材能够适用于大部分人群。
31.进一步地,横杆9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段螺纹杆95,螺纹杆95上螺纹连接有螺母96。通过螺纹杆95和螺母96可以在横杆91上加减铁饼。
32.进一步地,底座1的底部两端均铰接有移动轮2。当需要移动本训练器材时,只需抬起底座1并将移动轮2转动至底座1下方即可,能够方便将训练器材移动到指定位置。
3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在横杆91的两端添加重量,然后身体靠近训练座5,手握横杆91的中部,并用手指将压块92推入横杆91内,通过一系列传动使得限位块94也进入横杆91的内部,然后使用者可按照弧形槽8的弧度方向举起或者放下横杆91,进行训练,如果使用者在进行离心收缩训练时感受自身肌肉力量不足,立即松开压在压块92上的手指,限位块94自动弹出并卡接在弧形槽8上,对横杆91的位置进行固定。需要调节训练座5的高度时,只需转动捏手7将限位杆4松开即可,待调节到合适位置后重新将捏手7的端部螺进限位孔6内,训练座5的高度即被固定。当需要移动本训练器材时,只需抬起底座1并将移动轮2转动至底座1下方即可,能够方便将训练器材移动到指定位置。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