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跟鞋的防磨脚装置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890000发布日期:2023-10-28 19:37阅读: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跟鞋的防磨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女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跟鞋的防磨脚装置。


背景技术:

2.高跟鞋由于其美观性和时尚性,成为深受女式喜爱的女鞋款式,高跟鞋在穿着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于一些不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消费者来说,每当穿高跟鞋时,脚后跟位置容易被鞋跟位置磨损,其主要磨损位置在于脚踝位置,长时间使用甚至会导致用户脚踝处磨破皮;第二,为了保护脚踝位置,部分女性会使用防护贴来进行保护,但是,这样会影响穿高跟鞋的美观性,因此,部分女性用户会选择美丽而忍受疼痛如果选择在高跟鞋的脚后跟位置放置防护贴,同样也会影响高跟鞋的整体外观,从而影响鞋子的销量;第三,如果用户已经适应了高跟鞋的穿着,不会产生磨脚问题,这时放置在高跟鞋后跟上的防护装置反而会成为累赘影响用户的穿鞋体验,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高跟鞋。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用户穿鞋行走时脚踝磨破、不影响高跟鞋外观的用于高跟鞋的防磨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跟鞋的防磨脚装置,包括鞋底、连接于鞋底的鞋面前包部件和连接于鞋底的鞋面后包部件,所述鞋面前包部件和鞋面后包部件一体成型,所述鞋面后包部件包括连接部和后跟部,所述后跟部的位置对应用户穿上高跟鞋时的脚踝位置,所述后跟部包括后跟本体、连接于后跟本体的防护层和滑动连接于后跟本体与防护层之间的填充块,所述填充块呈圆弧状,所述后跟本体与防护层之间设有滑动凹槽,所述填充块滑动连接于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的长度大于填充块的长度,当填充块位于后跟本体的中心位置时,所述防护层会被挤压向外凸出,所述滑动凹槽中没有填充块填充的位置,所述防护层与后跟本体贴合。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需要开启本高跟鞋的防磨脚功能时,将填充块滑动至滑动凹槽的中心位置,使得防护层被填充块挤压向外凸出,防护层与用户的脚踝位置接触,起到保护用户脚踝位置不受磨损的作用,当用户已经适应了本高跟鞋,不需要高跟鞋的防磨脚功能后,可以通过将填充块取出或将填充块滑动至滑动凹槽的侧边,此时,后跟本体会与防护层贴合,这样就使得高跟鞋的后包部的包边保持轻薄,保证高跟鞋的外观美观性。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后跟本体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磁铁元件,所述防护层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磁铁元件,所述第一磁铁元件和第二磁铁元件分别位于滑动凹槽内壁,所述第一磁铁元件可与第二磁铁元件相互吸引。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不需要防护层的防护功能时,将填充块滑动至滑动凹槽的侧边,此时,第一磁铁元件和第二磁铁元件没了填充块的隔绝,会互相吸引在一起,使得后跟本体与防护层贴合在一起,同时避免用户在行走过程中,后跟本体与防护层分离,进一步保证本高跟鞋的美观性。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后跟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海绵层,两个海绵
层以后跟本体的中心轴为轴心对称设置。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后跟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海绵层,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本高跟鞋的防磨脚功能时,可以将填充块滑动至滑动凹槽的侧边,使得海绵层凸出,海绵层从侧边的包裹,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穿着高跟鞋时的舒适度。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填充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填充块以后跟本体的中心轴为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填充块上分别设有魔术贴公面和魔术贴母面,当两个填充块贴合在一起时,所述魔术贴公面和魔术贴母面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魔术贴公面和魔术贴母面粘合在一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填充块的数量为两个,当不需要使用本高跟鞋的防磨脚功能时,将两个填充块分别滑动至滑动凹槽的左右两侧,使得两侧的海绵层同时凸出,从而提高高跟鞋上的后跟部对用户足部的包裹性,提高用户穿鞋时的舒适度,当用户需要使用防磨脚功能时,需要将填充块均向滑动凹槽的中心方向滑动,此时,魔术贴公面和魔术贴母面会贴合在一起,使得两个填充块的位置保持固定,避免在行走过程中填充块发生相对位移,导致防磨脚效果下降。
附图说明
1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高跟鞋的防磨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1.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高跟鞋的防磨脚装置中后跟部的剖视图。
12.1-鞋底,2-鞋面前包部件,3-鞋面后包部件,4-连接部,5-后跟部,6-后跟本体,7-防护层,8-填充块,9-滑动凹槽,10-第一磁铁元件,11-第二磁铁元件,12-海绵层,13-魔术贴公面,14-魔术贴母面。
具体实施方式
13.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高跟鞋的防磨脚装置,包括鞋底1、连接于鞋底1的鞋面前包部件2和连接于鞋底1的鞋面后包部件3,所述鞋面前包部件2和鞋面后包部件3一体成型,所述鞋面后包部件3包括连接部4和后跟部5,所述后跟部5的位置对应用户穿上高跟鞋时的脚踝位置,所述后跟部5包括后跟本体6、连接于后跟本体6的防护层7和滑动连接于后跟本体6与防护层7之间的填充块8,所述填充块8呈圆弧状,所述后跟本体6与防护层7之间设有滑动凹槽9,所述填充块8滑动连接于滑动凹槽9,所述滑动凹槽9的长度大于填充块8的长度,当填充块8位于后跟本体6的中心位置时,所述防护层7会被挤压向外凸出,所述滑动凹槽9中没有填充块8填充的位置,所述防护层7与后跟本体6贴合。
14.当用户需要开启本高跟鞋的防磨脚功能时,将填充块8滑动至滑动凹槽9的中心位置,使得防护层7被填充块8挤压向外凸出,防护层7与用户的脚踝位置接触,起到保护用户脚踝位置不受磨损的作用,当用户已经适应了本高跟鞋,不需要高跟鞋的防磨脚功能后,可以通过将填充块8取出或将填充块8滑动至滑动凹槽9的侧边,此时,后跟本体6会与防护层7贴合,这样就使得高跟鞋的后包部的包边保持轻薄,保证高跟鞋的外观美观性。
15.所述后跟本体6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磁铁元件10,所述防护层7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磁铁元件11,所述第一磁铁元件10和第二磁铁元件11分别位于滑动凹槽9内壁,所述第一磁铁元件10可与第二磁铁元件11相互吸引。
16.当用户不需要防护层7的防护功能时,将填充块8滑动至滑动凹槽9的侧边,此时,第一磁铁元件10和第二磁铁元件11没了填充块8的隔绝,会互相吸引在一起,使得后跟本体6与防护层7贴合在一起,同时避免用户在行走过程中,后跟本体6与防护层7分离,进一步保证本高跟鞋的美观性。
17.所述后跟本体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海绵层12,两个海绵层12以后跟本体6的中心轴为轴心对称设置。
18.由于后跟本体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海绵层12,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本高跟鞋的防磨脚功能时,可以将填充块8滑动至滑动凹槽9的侧边,使得海绵层12凸出,海绵层12从侧边的包裹,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穿着高跟鞋时的舒适度。
19.所述填充块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填充块8以后跟本体6的中心轴为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填充块8上分别设有魔术贴公面13和魔术贴母面14,当两个填充块8贴合在一起时,所述魔术贴公面13和魔术贴母面1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魔术贴公面13和魔术贴母面14粘合在一起。
20.由于填充块8的数量为两个,当不需要使用本高跟鞋的防磨脚功能时,将两个填充块8分别滑动至滑动凹槽9的左右两侧,使得两侧的海绵层12同时凸出,从而提高高跟鞋上的后跟部5对用户足部的包裹性,提高用户穿鞋时的舒适度,当用户需要使用防磨脚功能时,需要将填充块8均向滑动凹槽9的中心方向滑动,此时,魔术贴公面13和魔术贴母面14会贴合在一起,使得两个填充块8的位置保持固定,避免在行走过程中填充块8发生相对位移,导致防磨脚效果下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