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空调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889805发布日期:2023-10-28 19:31阅读:3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厨房空调。


背景技术:

2.目前,空调安装在厨房内使用时,由于厨房油烟重的特性,很快空调就会被烟油污染而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提高厨房空调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厨房空调,能够阻挡油烟进入空调内。
4.一种厨房空调,包括:出风面板;出风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其上设有送风口;导风板,可转动地连接在送风口处,导风板具有引导位置和关闭位置,在引导位置中送风口处的送风方向受到控制,在关闭位置中送风口关闭;盖板,可活动地连接于面板主体上,具有露出位置和遮盖位置,其中在露出位置中导风板露出,在遮盖位置中导风板和送风口被遮挡。
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引导位置时,导风板的自由端旋转到送风口的外部;当盖板处于遮盖位置时导风板处于关闭位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盖板由露出位置向遮盖位置变换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盖板由遮盖位置向露出位置变换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遮盖位置时盖板同时将面板主体遮挡。
8.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主体上设有贯穿的第一避让槽;出风面板还包括:齿条,与盖板连接,齿条穿设于第一避让槽;盖板电机,连接在面板主体的上端,电机输出端的齿轮与齿条啮合。
9.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与面板主体之间设有导向机构,用于引导盖板相对面板主体的滑动方向;导向机构包括:导轨,设于盖板与面板主体中的其一上;滑块,设于盖板与面板主体中的另一上,滑块适配于导轨;盖板滑动时,滑块相对导轨滑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主体上设有第二避让槽,导轨对应第二避让槽连接于面板主体的上端;滑块连接于盖板上,滑块的上端从第二避让槽处穿出并插接于导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上形成滑槽,滑槽的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形成缩口;盖板通过导向机构挂接于面板主体上。
12.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主体和盖板之间设有密封条,密封条连接在盖板的边缘。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上设有凸出的筋条,筋条与面板主体接触。
附图说明
14.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的示意图;
15.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中室内主机的示意图;
16.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中换热器的示意图;
17.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中回风面板的立体图;
18.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中回风面板的爆炸图;
19.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中回风格栅的立体图;
20.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中回风面板的俯视图;
21.图9示出了图8中a-a向的剖视图;
22.图10示出了图9中b向放大图;
23.图11示出了图9中c向放大图;
24.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回风面板中限位装置的立体图;
25.图1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回风面板去除盖板的立体图;
26.图1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回风面板中盖板的立体图;
27.图1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回风面板在操作盖板时的立体图;
28.图16示出了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中回风面板的立体图;
29.图1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中出风面板在工作状态的立体图;
30.图1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中出风面板在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31.图19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中出风面板的爆炸图;
32.图2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中出风面板的局部图;
33.图2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出风面板中电机组件的示意图;
34.图2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出风面板中面板主体的局部图;
35.图23示出了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出风面板立体图;
36.图24示出了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的示意图;
37.图2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的应用场景图;
38.以上各图中,100、面板组件;200、回风面板;210、回风口;300、出风面板;310、送风口;1、面板主体;11、风道部;111、挂槽;112、第一螺接柱;113、安装部;12、卡位槽;121、避让口;13、滑块;14、翻边;14a、安装空间;15、第二螺接柱;16、第一避让槽;17、安装台;18、第二避让槽;2、回风格栅;21、框部;211、限位槽;22、格条;23、卡勾;24、挂钩部;3、除油滤网;4、限位装置;41、弹性件;411、本体部;412、弹性臂;42、限位销;421、解除部;5、盖板;5a、第一回风盖板;5b、第二回风盖板;51、螺钉柱;52、止挡部;53、筋条;61、导轨;610、滑槽;62、齿条;63、传动块;7、导风板;8、电机组件;81、固定座;811、第一定位部;812、第二定位部;813、挡部;814、定位腔;815、螺接体;816、螺接腔;817、螺钉孔;82、风板电机;821、第一安装耳;822、第二安装耳;91、盖板电机;92、齿轮;93、曲柄;94、连杆;20、法兰框;20a、第一侧面;20b、第二侧面;20c、第三侧面;20d、第四侧面;201、吊钩;202、螺接部;203、定位部;2031、台阶面;2032、外扩面;204、第一转接风口;205、第二转接风口;30、油烟传感器;40、火焰传感器;400、室内主机;410、机壳;4101、入口;4102、出口;420、换热器;421、冷媒管;422、翅片;430、风机组件;431、蜗壳;432、风扇;440、室外开关装置;500、天花板;600、基建层。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
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中心



























竖直



水平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1.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合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合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

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3.本技术中空调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44.压缩机压缩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45.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46.空调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47.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4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49.参照1至图3,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厨房空调,包括室内主机400。
50.室内主机400通常吊装在厨房天花板的内部,即天花板500与基建层600之间。
51.室内主机400包括具有入口4101和出口4102的机壳410,与引入到机壳410中的空气执行热交换的换热器420,以及使得空气循环的风机组件430。
52.机壳410形成室内主机400的整体外观。机壳410上的入口4101和出口4102之间形成风道。
53.换热器420设置在风道内,用于与经过其的空气交换热量。
54.换热器420包括冷媒管421和翅片422,冷媒管421穿设于翅片422。相邻两个翅片422之间的距离≥1.6mm。
55.目前现有空调中的翅片间距一般都是1.4mm,应用在厨房环境中时,由于厨房油烟重,空气中的油污很容易凝结在翅片间的缝隙中,从而影响空调的性能。本技术将翅片间距设置在1.6mm及以上,可以很好地减少油污凝结在翅片间,同时,本技术只是稍加大了翅片间隙,对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影响甚微,保证了基本的换热性能。
56.另外,现有空调中翅片422上多冲压有褶皱的沟槽,不平整的外表面也易造成油污挂壁的现象,因此,本技术中将翅片422的外表面设置为光滑的平面,可以有效避免油污挂在翅片上。
57.本技术通过对换热器中翅片间距,翅片表面的光滑性进行改进,使其不易粘连油污,更加适用于厨房环境中,保证空调性能和寿命不受油污影响,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可靠性高的优点。
58.风机组件430设置在风道内,用于驱动空气流动。
59.风机组件430包括蜗壳431和风扇432。其中,风扇432设置在蜗壳431内。
6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风机组件430设置成金属材质,即,风扇432和蜗壳431选用金属材质,这样,即使有油污附着后也不易开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塑料材质的风机组件附着油污后在高速运转下易开裂失效的问题,本技术保证了风机组件430在油污环境中依然能够可靠工作。
61.厨房空调可包括面板组件100,面板组件100上设有风口;当面板组件100用于回风时称作回风面板200,其上的风口称为回风口210,当面板组件100用于送风时称作出风面板300,其上的风口称为送风口310。
62.面板组件设于天花板500上,回风口210连通天花板500的内外,使得室内空气可从回风口210流入天花板500内。同理,送风口310连通天花板500的内外,使得天花板500内的空气可由送风口310送向室内。
63.在一种实施例中,回风面板200靠近室内主机400的入口4101侧设置,出风面板300靠近室内主机400的出口4102侧设置。
64.在风机组件430的驱动作用下,室内空气由回风口210进入,经入口4101进入室内主机400内,在与换热器420交换热量后,流向出口4102,最后由送风口310循环到室内,由此,实现室内空气的制冷/制热循环。
65.在本实施例中,回风面板200与室内主机400之间、室内主机400与出风面板300之间的空气通过吊顶内的空间流动,空气中油烟可能会附着在吊顶的内部。
66.在另一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回风面板200通过进风管道与室内主机400的入口4101连接,室内主机400的出口4102通过送风管道与出风面板300连接,从而通过进风管道实现回风口210与入口4101的连通,通过送风管道实现出口4102与送风口310的连通。空气沿着管道流动,从而避免了油烟附着在吊顶内部。
67.参照图4和图17,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面板组件100包括面板主体1。
68.面板主体1的中部设有竖向延伸的风道部11,风道部11上下贯通,使得天花板内外的空气可以流通。风道部11的底端为风口。
69.具体的,风道部11呈长方体框状。其在安装使用时穿设于天花板500。
70.结合图5至图7,当面板组件100用于回风时,回风面板200可包括回风格栅2和除油滤网3。
71.回风格栅2的形状与回风口210相应,其连接在回风口210处。厨房内的空气通过回风格栅2上的孔进入风道部11内。
72.回风格栅2包括位于外周的框部21,以及位于框部21内的格条22。横竖交错的格条22形成格栅孔,空气从格栅孔流通。
73.除油滤网3设于风道部11内并且位于回风格栅2的内侧(上方)。空气从回风格栅2进入回风面板200内,再通过除油滤网3过滤。除油滤网3可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部分油烟,从而使得进入到室内主机400的油烟大大减少,有效避免了油烟对空调性能的影响。
74.本技术的回风面板200通过设置除油滤网3,起到过滤油烟的作用,有效阻挡了油烟继续进入空调内。
7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回风格栅2的上端周部设有多个向上延伸的卡勾23。在装配状态下,卡勾23可以从周向勾住除油滤网3,从而实现了除油滤网3在回风格栅2上的限位。
76.示例性地,卡勾23具有四个,分别对应于回风格栅2的四个边。卡勾23上端的勾部从上下方向形成对除油滤网3的限位,四个卡扣121的竖向的部分对除油滤网3形成前后和左右的限位。
77.由于除油滤网3只通过卡勾23限位,所以也很容易将其从回风格栅2上取放,以便于清理更换。
78.另外,卡勾23可与回风格栅2一体成型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也不会增加成本。
79.回风格栅2与面板主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螺钉或卡扣等形式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将回风格栅2从面板主体1上拆下来,以方便清洗回风格栅2,以及取放除油滤网3等操作,即方便用户从回风格栅2上取下除油滤网3,待对除油滤网3进行清理或更换后再放入回风格栅2上。
8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至图11,回风格栅2上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回风格栅2的第一端与面板主体1活动连接,回风格栅2的第二端与面板主体1可拆卸连接。
81.当解除第二端的连接后,回风格栅2的第一端可相对面板主体1活动,从而可实现在不拆除回风格栅2的情况下实现对除油滤网3的更换,提高了更换除油滤网3时的操作性和效率,更加节省时间。
8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回风格栅2的第一端挂接于面板主体1上,这样,在解除第二端的连接后,回风格栅2依靠其第一端挂于面板主体1上。挂接的结构比较简单,同时,将挂接解除时,回风格栅2可以被取下来,方便了拆卸回风格栅2的操作。
83.本实施例中,回风格栅2的第一端挂接于面板主体1的连接形式,实现了在不拆下回风格栅2的情况下对除油滤网3更换,以及可以完全取下回风格栅2对其本身进行清理;整体上方便了回风格栅2和除油滤网3的更换操作。
84.具体地,参照图11,风道部11的侧壁上设有挂槽111;相应地,回风格栅2的第一端设有挂钩部24,挂钩部24挂接于挂槽111内。
85.挂钩部24呈弧状,弧状的设置可以实现挂钩部24相对挂槽111的转动,使得回风格栅2可相对面板主体1转动。
86.挂钩部24的圆心角不小于90
°
,从而使得回风格栅2可实现在横向状态和竖向状态
之间转动。装配时回风格栅2转动到横向状态,更换时将回风格栅2转动到竖向状态。
87.在其他实施例中,挂钩部24还可以呈现为其他形式弯折状态,只要能实现回风格栅2的挂接即可。
8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参照图10和图12,回风格栅2的第二端设有限位槽211,面板主体1上设有可伸缩的限位装置4,从而限位装置4具有伸出状态和回缩状态,伸出状态时限位装置4的端部伸入限位槽211内,回缩状态时限位装置4的端部脱离限位槽211,从而解除回风格栅2的第二端在面板主体1上的连接。
8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限位装置4的伸缩通过弹性结构实现。限位装置4包括弹性件41和限位销42。
90.弹性件41和限位销42连接,其中,在弹性件41的弹力作用下,限位销42受到弹性件41向右的推动而插接于限位槽211内;当向左反作用力于限位销42或弹性件41时,限位销42压缩弹性件41而向左移动,脱离限位槽211,从而解除限位装置4对回风格栅2的限位。
91.具体地,弹性件41包括本体部411和弹性臂412。本体部411大致呈长方体块状,弹性臂412连接在本体部411的左端,限位销42连接在本体部411的右端,即限位销42连接在本体部411上靠近限位槽211的一端,弹性臂412连接在本体部411上远离限位槽211的一端。
92.参照图8和图12,面板主体1的上表面设有与弹性件41形状相应的卡位槽12,弹性件41安装在卡位槽12内。
93.弹性臂412具有相对本体部411伸缩方向对称分布的两个。弹性臂412由本体部411向远离限位销42的方向倾斜延伸,且两个弹性臂412相对本体部411呈钝角张开。弹性臂412与卡位槽12的槽壁相抵,从而使得弹性臂412在卡位槽12内受力变形。
94.本技术的示例中,弹性臂412呈弧状,弧形的两端与卡位槽12的右侧壁相抵,弧形的中部与卡位槽12的左侧壁相抵,从而使得弹性臂412受力均匀而稳定,不易发生断裂。
95.结合图10,限位销42的右端用于插接限位槽211,限位销42的左端与本体部411连接。限位销42的下表面设有凸出的解除部421,相应地,在卡位槽12的槽底设有避让口121,限位销42伸缩时,解除部421在避让口121内移动。
96.向左侧拨动解除部421,可推动限位装置4向左移动,使得限位销42脱出限位槽211,从而解除限位装置4对回风格栅2的限位。
97.停止作用于解除部421以后,限位销42在弹性件41的弹力作用下向右侧移动插入限位槽211内。
9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在伸出状态时,解除部421与避让口121的右侧壁之间具有间距,从而方便手指或工具等从该间距向解除部421施加向左的作用力,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99.弹性件41和限位销4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是两体连接结构。在本技术的示例中,两者为两体结构,限位销42连接在弹性件41的右下侧。
100.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41还可以是弹簧。
10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13至图15,面板组件1还包括盖板5,盖板5连接在面板主体1的下侧。盖板5可做装饰板用,用于遮挡面板主体1上除去回风口210的部分。例如,盖板5可以将面板主体1上的解除部421、避让口121等遮盖,从而提高回风面板200外观的一体性,进而提高美观度。
102.盖板5可相对面板主体1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可露出解除部421,从而方便对解除部421进行操作。
103.[导向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
[0104]
盖板5与面板主体1之间可设置导向机构,具体地,盖板5的上表面设有滑槽610,面板主体1的下表面设有滑块13,滑块13适配于滑槽610内。
[0105]
滑槽610的上部相对于滑槽610的下部形成缩口,这样,通过滑块13与滑槽610的配合就可以将盖板5挂在面板主体1上。也就是说滑块13与滑槽610的配合不但可以引导盖板5的滑行路径,还可以实现盖板15在面板主体1上的连接。
[0106]
具体地,滑槽610由导轨61形成。其中,盖板5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上延伸的螺钉柱51,导轨61通过螺钉与螺钉柱51连接。同样地,滑块13与面板主体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0107]
由于塑料材质的导向机构很容易被油烟附着,继而会因为阻力增大而出现卡死失效、腐蚀等问题,因此,在本技术中导轨61和滑块13可以采用金属材质,有效保证了在油烟环境下可靠运行。
[0108]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滑槽610和滑块13之间的位置可以互换。
[0109]
上述的导向机构(滑槽610和滑块13)是设于面板主体1和盖板5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机构还可以设于面板主体1的上侧,这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下文中的导向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处。
[0110]
盖板5可具有两个,分别为位于风口左侧的第一盖板5a,以及位于风口右侧的第二盖板5b,这样对称式的设置可以提高回风面板200整体的美观性。
[0111]
其中,限位装置4设于回风格栅2的左侧,那么,参照图15,图中箭头示意第一盖板5a的滑动方向,向左侧推动第一盖板5a,可露出解除部421,然后向左侧拨动解除部421,就可以解除回风格栅2的左端(第二端)的连接,回风格栅2的左端相对其右端(第一端)向下转动,就可以露出除油滤网3。
[0112]
更换除油滤网3后,向左侧拨动解除部421,同时向上推动回风格栅2的左端,待回风格栅2复位到连接状态时,释放解除部421,限位销42在弹性件41的弹力作用下插入限位槽211内,从而将回风格栅2固定在面板主体1上;最后,向右侧推动第一盖板5a,使其复位。
[0113]
回风格栅2的下表面可以凸出于面板主体1的下表面,即,回风格栅2的下表面低于面板主体1的下表面。在正常情况下,第一盖板5a的右端与回风格栅2的左端面相抵,第二盖板5b的左端与回风格栅2的右端相抵。
[0114]
盖板5在远离风口的一端设有竖向延伸的止挡部52,在正常情况下,盖板5的止挡部52与面板主体1的侧面相抵。
[011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正常情况下是指不需要对限位装置4进行操作的时候。
[0116]
面板主体1与盖板5之间设有密封条,密封条围绕在盖板5的边缘,主要用于密封,可以有效防止油烟进入到面板主体1与盖板5之间。
[0117]
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参照图16,盖板5可以将面板主体1的下表面以及回风格栅2的下表面全部遮挡;即,盖板5具有露出位置和遮盖位置,在空调不工作的时候,盖板5处于遮盖位置,将回风格栅2完全遮挡,可以避免空气中的油烟通过回风格栅2进入回风面板200的内部;在空调工作的时候,盖板5向远离回风格栅2
的方向滑行,处于露出位置,从而将回风格栅2露出。
[0118]
回风格栅2的下端不凸出面板主体1的下表面。第一盖板5a和第二盖板5b相对面板主体1分别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时将回风格栅2遮盖。此时,第一盖板5a的右端和第二盖板5b的左端相抵;第一盖板5a和第二盖板5b相对回风板本体11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时将回风格栅2露出。这种情况下,盖板5的移动可通过驱动装置来实现。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在下文中进行阐述。
[0119]
参照图17至图19,面板组件100用作送风时,出风面板300可包括导风板7。
[0120]
导风板7可转动地设置在送风口310处。具体在关闭位置和引导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关闭位置处导风板7将送风口310关闭,在引导位置中导风板7将送风口310打开并且可控制送风口310处的送风方向,即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引导送风位置。
[0121]
送风口310可并排设置多个,相应地,导风板7也具有多个。在本技术的示例中,送风口310左右并排设置了两个,导风板7具有两个。
[0122]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0至图22,导风板7的转动可通过电机组件8来实现。
[0123]
具体地,面板主体1的边缘具有竖向的翻边14,翻边14与风道部11之间的间隔形成安装空间14a,电机组件8安装在该安装空间14a内。
[0124]
电机组件8包括固定座81和风板电机82。固定座81与面板主体1连接,风板电机82安装在固定座81上。风板电机82的输出轴穿设风道部11的侧壁与导风板7连接。
[0125]
相关技术中,直接将电机安装到风道部11的侧壁上,这种情况下,由于电机的轴向水平,必须采用横向打螺钉的方式来固定,然而又由于翻边14通常具有一定的高度,这时就必须将安装空间14a设置的比较宽,才能预留出安装螺钉的操作空间,不可避免的会加大面板本体1的尺寸;而本技术中采用将风板电机82先安装在固定座81上,再将固定座81安装到安装空间14a内。固定座81的连接方式比较灵活,例如,采用竖向打螺钉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减小安装空间14a的宽度尺寸,从而减小面板本体1的尺寸,使得产品结构更加紧凑。
[0126]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风板电机82具有两个安装耳,分别为第一安装耳821和第二安装耳822。
[0127]
固定座81上设有定位结构,用于将风板电机82定位在固定座81上。具体地,固定座81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定位部811和第二定位部812,第一定位部811围绕在第一安装耳821的外周,第二定位部812围绕在第二安装耳822的外周,从而实现风板电机82在竖向的定位。
[0128]
第一安装耳821在高度上低于翻边14,第二安装耳822在高度上高于翻边14。
[0129]
第一定位部811上还连接有挡部813,挡部813与固定座81平行,且挡部813、固定座81和第一定位部811之间围成定位腔814。第一安装耳821插在定位腔814内,从而通过挡部813实现风板电机82在横向的定位。
[0130]
第二安装耳822与固定座81通过螺钉连接,从而实现风板电机82与固定座81的紧固连接。
[0131]
固定座81上对应第二安装耳822的位置设有向风道部11方向延伸的螺纹部,螺钉横向依次穿设于第二安装耳822和螺纹部。
[0132]
本技术中通过定位腔814将一个安装耳固定,可以减少一个螺钉的使用,简化产品
的结构。另外,由于第二安装耳822高于翻边14,所以可以横向打螺钉至第二安装耳822处,避免了螺钉位置低于翻边14时,翻边会对打螺钉操作造成干涉的问题。
[0133]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风道部11的外侧壁上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一螺接柱112且第一螺接柱112的高度高于翻边14,固定座81上设有螺钉孔817,螺钉从横向依次穿设于螺钉孔817、第一螺接柱112。
[0134]
另外,螺钉孔817可以设置成台阶孔的形式,第一螺接柱112的端部插入螺钉孔817的大孔内,从而可实现固定座81相对面板主体1的定位。螺钉依次穿设于螺钉孔817的小孔和第一螺接柱112。
[0135]
安装空间14a的底壁上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螺接柱15,第二螺接柱15和第一螺接柱112分别位于固定座81的两侧;固定座81上设有螺接体815,螺接体815与第二螺接柱15的顶端相抵,螺钉从上到下依次穿设于螺接体815、第二螺接柱15。
[0136]
螺接体815与固定座81之间围成螺接腔816,第二螺接柱15位于螺接腔816内。
[0137]
由于导风板7即使在关闭时其与送风口310的侧壁之间也会存在有缝隙,不可避免的,厨房内的油烟会通过该缝隙进入出风面板300内。
[0138]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盖板5可活动地连接在面板主体1上。在露出位置中盖板5将送风口310露出,在遮盖位置中盖板5将送风口310遮挡。
[0139]
当空调工作时,参照图17,第一盖板5a、第二盖板5b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滑动,将送风口310露出;参照图18,当空调不工作时,第一盖板5a、第二盖板5b分别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滑动,将送风口310遮盖。
[0140]
盖板5在遮盖送风口310的同时还将面板主体1遮盖。
[0141]
另外,空调工作时,导风板7的自由端可能会旋转到送风口310的下方,如果此时盖板5执行遮盖操作,会与导风板7发生干涉,因此,空调不工作时,导风板7先转动到关闭位置,然后盖板5再将送风口310遮盖。
[0142]
[驱动装置]
[014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0,面板组件100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于面板主体1上,用于驱动盖板5滑动。本实施例中采用盖板电机91提供动力,齿轮齿条来传动的驱动方式。
[0144]
面板主体1上设有第一避让槽16,第一避让槽16沿着盖板5的滑动方向延伸。例如,当前示例中,盖板5在左右方向滑动,那么第一避让槽16沿左右方向延伸。
[0145]
齿条62连接在盖板5上并且穿设于第一避让槽16。
[0146]
驱动装置包括盖板电机91和齿轮92,盖板电机91连接在面板主体1的上侧,且盖板电机91的输出端与齿轮92连接,齿轮92又与齿条62啮合。
[0147]
盖板电机91工作时,齿轮92带动齿条62在第一避让槽16内移动,从而实现盖板5的移动。
[0148]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3,由盖板电机91提供动力,连杆传动的驱动方式。
[0149]
盖板5的上侧连接有传动块63,传动块63穿设于第一避让槽16内。
[0150]
驱动装置包括盖板电机91、曲柄93和连杆94。曲柄93的一端与盖板电机91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曲柄93的另一端与连杆94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94的另一端与传动块63转动连接。
[0151]
盖板电机91工作时,通过曲柄93和连杆94的传动,将旋转运动转换为传动块63在第一避让槽16内的直线移动,从而实现盖板5的移动。
[0152]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风道部11的侧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台17;盖板电机91安装在安装台17上,盖板电机91的输出轴竖向朝下,曲柄93套在输出轴上。曲柄93与连杆94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传动块63上设有销钉,连杆94套设在销钉上。
[0153]
如果将驱动装置设置在面板主体1和盖板5之间(面板主体1的下方、盖板5的上方),势必会造成盖板5与面板主体1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这样就加大了盖板5与面板主体1之间的竖向尺寸;而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避让槽16,使得齿条62、传动块63的上端伸出到面板主体1的上侧,从而实现驱动装置可设置在面板主体1的上侧,进而使得盖板5和面板主体1之间尽可能的紧凑。
[0154]
[导向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
[0155]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同驱动装置类似,导向机构也可位于面板主体1的上侧。
[0156]
具体地,参照图20、图23,面板主体1上设有第二避让槽18;第二避让槽18沿着盖板5的移动方向延伸。
[0157]
滑块13连接于盖板5上,并且滑块13的上端从第二避让槽18中穿出。导轨61设于面板主体1的上端。
[0158]
滑块13的上端插入导轨61形成的滑槽610内,滑块13在滑槽610内滑行时引导盖板5相对面板主体1的移动。
[0159]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避让槽18使得导向机构设于面板主体1的上侧,从而使得盖板5和面板主体1之间尽可能的紧凑。
[0160]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9,盖板5的上表面可设有多个凸出的筋条53,由筋条53与面板主体1接触,在盖板5移动的时候,筋条53与面板主体1之间接触形成小面积的摩擦,从而可以减少磨损,以及减少摩擦力,保证盖板5的顺畅滑行。可以理解的是,筋条53也可以是设置在面板主体1的下表面,这时,由筋条53与盖板5的上表面接触。
[0161]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6和图19,面板组件1可包括法兰框20,法兰框20连接在风道部11的上端,用于实现面板组件1的吊装。
[0162]
法兰框20的外周设有吊钩201,通过吊钩201可以将法兰框20与基建层600吊装。
[0163]
先将法兰框20吊装在天花板500的内部,然后再将面板主体1连接在法兰框20的下侧,从而实现回风面板200在天花板500处的安装。
[0164]
如果采用直接将面板主体1吊装的方式,那么就需要拆卸部分天花板500来释放安装空间,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而本技术通过设置法兰框20,将面板主体1与法兰框20连接时可以从风道部11的内腔进行操作,不需要拆卸天花板500,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
[0165]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风道部11的顶端设有安装部113。安装部113由风道部11的侧壁处向内侧(风道部11的中心)横向延伸;也就是说,在风道部11的顶端面的投影上,安装部113位于风口内。
[0166]
法兰框20上具有向内横向折弯的螺接部202。螺接部202与安装部113上下相抵,螺接部202上设有螺纹孔,螺钉从下向上依次穿设安装部113、螺纹孔,从而面板主体1与法兰框20紧固连接。在安装操作时,可以从风口处去打螺钉操作;即使在已装配回风格栅2的情
况下,也可以从格栅孔处打螺钉,或者在已装配导风板7的情况下,将导风板7转动至露出送风口310再打螺钉,因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方便了面板组件100的安装。
[0167]
具体地,安装部113可位于风道部11的四个拐角处,这样,可以尽量的减少安装部113对进风的影响。
[0168]
安装部113可与风道部11一体成型,制作比较简单,成本也比较低。
[0169]
法兰框20的下端相对的两侧设有向外扩的定位部203,风道部11的顶端位于定位部203之间,如此,在安装时,可以先将面板主体1的上端插入定位部203内,有利于面板主体1与法兰框20之间的对准,实现面板主体1的预定位,提高了安装操作的便利性。
[0170]
具体地,定位部203包括横向延伸的台阶面2031,以及竖向的外扩面2032。其中,台阶面2031与风道部11的顶端相抵,可避免面板主体1在对准螺接部202时用力过猛而使螺接部202向上变形。
[0171]
法兰框20可以是钣金件,定位部203和螺接部202都可以通过折弯的工艺制作而成。
[0172]
定位部203位于法兰框20上相对的一侧,螺接部202位于法兰框20上相对的另一侧。即,法兰框20的四个侧面顺次为第一侧面20a、第二侧面20b、第三侧面20c和第四侧面20d。第一侧面20a和第三侧面20c的下端形成定位部203,第二侧面20b和第四侧面20d的下端形成螺接部202。
[0173]
在一些实施例中,法兰框20的下端面设有第一转接风口204,法兰框20的上端面设有第二转接风口205,第一转接风口204和第二转接风口205连通形成转接风道。室内主机400的入口4101通过送风管道连接到法兰框20的上端,实现转接风道与入口4101的连通。
[0174]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接风口205设于法兰框20的侧面上,送风管道对应第二转接风口205连接到法兰框20的侧面,通过法兰框20实现90
°
的风向改变,以适应多种场景的需求,例如,在天花板500与基建层600之间较窄时,送风管道连接于法兰框20的侧面,可以避免送风管道的过度弯折。
[0175]
除去安装部113和螺接部202,在风道部11顶端的投影上,风口位于法兰框20内,也就是说,法兰框20的内壁位于风道部11的内壁的延长线上,或者,法兰框20的内轮廓相对风道部11的内轮廓形成外扩状,这样,可以避免转接风道变小而增大风阻。
[0176]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4,回风面板200与室内主机400的入口4101之间连通形成室内流路;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入口4101与室外连通的室外流路。
[0177]
入口4101具有两个,分别为室内入口和室外入口。回风面板200与室内入口之间通过室内进风管道连接;室外入口通过室外进风管道延伸到室内。
[0178]
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厨房空调还包括由管道三通构成管道系统,其中,管道三通的第一接口连向入口4101,管道三通的第二接口连向回风面板200,管道三通的第三接口连向室外。
[0179]
厨房空调可包括室外开关装置440和室内开关装置。室外开关装置设于室外流路上,用于使室外流路流通或断开,室内开关装置设于室内流路上,用于使室内流路流通或断开。
[0180]
当室外开关装置440关闭,室内开关装置开启时,室外流路断开,室内流路连通,室内空气由回风面板200进入室内主机400,实现室内空气循环;当室外开关装置440开启,室
内开关装置关闭时,室外流路连通,室内流路断开,室外空气进入室内主机400,实现向室内引入新风的功能。
[0181]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外开关装置440为风阀。室外进风管道为穿墙管,风阀设于穿墙管的室外端。
[0182]
另外,穿墙管的室外端还可设置进风格栅,用于对室外空气进行过滤。风阀设于进风格栅的内侧。
[0183]
室内开关装置也可以是风阀,该风阀可设于室内进风管道内。
[0184]
室内开关装置还可以是上述盖板5。当盖板5将回风面板200的回风口210遮盖时,室内流路断开;当盖板5活动至将回风口210露出时,室内流路连通。
[0185]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厨房空调可包括油烟检测装置,例如油烟传感器30,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油烟信息。
[0186]
具体地,油烟传感器30可设于回风面板200的回风格栅2处。在空调工作时,当室内空气经过回风格栅2进入回风面板200时,油烟传感器30可检测到室内空气中的气味信息,例如油烟,异味等。
[0187]
通常情况下,油烟传感器通过检测厨房内有气味物质的颗粒度输出
″0″

″1″
信号,当厨房内空气无异味或者异味很轻时输出
″0″
,当厨房内空气有异味或者异味较重时输出
″1″
,异味包括油烟、饭菜味、变质味道等。
[0188]
下文的描述中,用有异味来代替油烟传感器输出
″1″
,用无异味来代替油烟传感器输出
″0″

[0189]
当油烟传感器检测到无异味时,室内开关装置保持打开,室外开关装置保持关闭,进行室内风循环;当油烟传感器检测到有异味时,控制器控制室内开关装置关闭,室外开关装置打开,进行室外进风,通过室外新风来冲淡异味,实现除异味的目的。
[0190]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5,厨房空调可包括火焰检测装置,例如火焰传感器40,设于导风板7上,用于检测送风范围内有无炉火。
[0191]
火焰传感器40跟随导风板7的摆动能够探测送风范围内有无火焰,然后输出
″0″

″1″
的信号,
″0″
代表前方未测到火焰,
″1″
代表前方检测到火焰。在下文的描述,用有火焰来代替输出
″1″
,用无火焰代替输出
″0″

[0192]
当检测到有火焰时,控制风板电机82旋转,以使送风避开炉火,达到防止空调风吹到炉火的目的。
[0193]
空调启动时,导风板7会摆动打开,在导风板运动的过程中火焰传感器会检测炉火信息,如果检测不到火焰,则导风板7不受影响,按照原设定进行运动;如果火焰传感器检测到炉火信息,则控制风板电机82反向旋转,以使得导风板7向开度减小的方向摆动,直到检测不到火焰时,风板电机82停机,此时导风板7保持在此开度不动。
[0194]
火焰传感器可以设于导风板7的外表面。导风板7在旋转使得送风范围开度变大的过程中,由于送风的最大角度线位于导风板的内侧,而火焰传感器位于导风板的外侧,从而火焰传感器检测时间会稍超前于送风,在检测到炉火信息的第一时间,送风还未达到,从而可以比较及时的控制导风板,使得不会吹到炉火。
[0195]
在其他实施例中,火焰传感器可以设于导风板7的内表面,这样,火焰传感器能够实现隐藏式的安装,提高导风板处的外形美观度;这种实施例中,火焰传感器的检测与送风
同时到达,所以在检测到炉火的第一时间,送风也会有片刻吹到炉火,而后导风板才会反向转动,避开炉火。
[0196]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口310的外周附近设有加热丝,加热丝开启时可对送风口附近进行加热,以防止出风面板300上产生凝露。
[0197]
加热丝可以内置于面板本体1内。具体地,面板本体1上设有内陷的安置槽,加热丝安装在安置槽内。另外,由封板与面板本体1卡扣连接,以将安装槽封闭。
[0198]
以下结合工作模式对本技术的控制流程进行介绍:
[0199]
为方便描述,将导风板开度变大的转动方向称为第一方向,导风板开度变小的转动方向成为第二方向。
[0200]
厨房空调还包括湿度传感器,设于回风面板200上,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湿度。
[0201]
制冷模式下
[0202]
当油烟传感器检测到无异味时,室内开关装置打开,室外开关装置关闭,使得室内流路连通;当油烟传感器检测到有异味时,室外开关装置打开,室内开关装置关闭,使得室外流路连通。
[0203]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小于预设湿度值,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无火焰时,导风板7的开度、以及风扇432的风档都按照用户在线控器上的设定执行,加热丝保持在关闭状态。
[0204]
预设湿度值是按照送风口310处凝露产生的湿度条件进行的设置,因此,当室内湿度值小于预设湿度值时说明凝露产生的可能比较低,加热丝不需加热来防凝露;同时火焰传感器40检测到无火焰,则导风板7、风扇432等按照用户的设定正常执行即可。
[0205]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小于预设湿度值,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火焰时,导风板7按照第二方向转动直至火焰传感器检测不到火焰时停止,同时风扇432的风档按照用户在线控器上的设定执行,加热丝保持在关闭状态。
[0206]
此条件下,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火焰时,说明送风范围内有火焰,为了防止送风吹火,导风板7的角度不能再按照线控器的设定进行,此时需要减小导风板7的开度,以避开火焰。同时,由于室内湿度比较小,空调即使在送风口打开减小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凝露,因此,可以不必启动加热丝来防凝露。
[0207]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无火焰时,导风板7的开度开至最大,风扇432按照最大风档工作,加热丝保持在关闭状态。
[0208]
此条件下,由于室内湿度比较大,送风口310处很容易产生凝露,此时,采用将导风板7、风扇432都开至最大的方式来防止凝露的产生,而不启动加热丝,可以节省能源。
[0209]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火焰时,导风板7按照第二方向转动直至火焰传感器检测不到火焰时停止,同时风扇432按照最大风档工作,加热丝打开。
[0210]
此条件下,室内空气湿度比较大,产生凝露的可能比较大,而为了防吹炉火,导风板7的开度比较小进一步增加了产生凝露的概率,此时,通过开启加热丝来以防止凝露的产生。
[0211]
送风模式下,
[0212]
此模式下,可以采用与制冷模式下相同的控制方式。
[0213]
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送风模式下仅是进行送风,不进行制冷或制热,所以理论上送风温度与室内的温度相差不大,凝露产生的概率较制冷模式降低,但是,在厨房湿度较大,而送风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依然会产生凝露,所以在送风模式下引入了送风温度t0这一条件。
[0214]
例如,当室外温度较低且引入室外新风时,会导致送风温度比较低。
[0215]
具体地,厨房空调包括温度传动器,温度传感器具体可设有送风口310的内侧,用于检测空调的送风温度。
[0216]
当油烟传感器检测到无异味时,室内开关装置打开,室外开关装置关闭,使得室内流路连通;当油烟传感器检测到有异味时,室外开关装置打开,室内开关装置关闭,使得室外流路连通。
[0217]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空气的湿度值小于预设湿度值,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无火焰时,导风板7的开度、以及风扇432的风档都按照用户在线控器上的设定执行,加热丝保持在关闭状态。
[0218]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小于预设湿度值,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火焰时,导风板7按照第二方向转动直至火焰传感器检测不到火焰时停止,同时风扇432的风档按照用户在线控器上的设定执行,加热丝保持在关闭状态。
[0219]
这两个条件下的控制与制冷模式相同。由于室内湿度比较小,不论送风温度t0大小,产生凝露可能都特别小,所以可以忽略送风温度t0。
[0220]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送风温度t0>t1,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无火焰时,导风板7的开度、风扇432的风档均按照用户在线控器上的设定执行,加热丝保持在关闭状态。
[0221]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送风温度t0>t1,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火焰时,导风板7按照第二方向转动直至火焰传感器检测不到火焰,同时风扇432的风档均按照用户在线控器上的设定执行,加热丝保持在关闭状态。
[0222]
在这两个条件下,t1为预设温度值,例如,t1=0,送风温度在零度以上,即使室内湿度比较大,导风板开度比较小,凝露产生的可能还是特别小,所以在此条件下无需开启加热丝来防凝露。
[0223]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送风温度满足t2<t0≤t1,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无火焰时,导风板7转动至最大角度,加热丝保持在关闭状态。
[0224]
在此条件下,t2为预设温度值,例如,t2=-5℃,室内湿度比较大,且送风温度t0在此范围内产生凝露的可能比较大,此时,将导风板7开至最大,就可以减少凝露的产生,所以无需开启加热丝,可以节省能源。
[0225]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送风温度满足t2<t0≤t1,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火焰时,导风板7按照第二方向转动直至火焰传感器检测不到火焰时停止,加热丝开启。
[0226]
此条件下,室内湿度比较大,且送风温度t0在此范围内产生凝露的可能比较大,但是为了兼顾防吹炉火,导风板无法开至最大,所以需要开启加热丝来防凝露。
[0227]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送风温度
t0≤t2,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无火焰时,导风板7开至最大,加热丝开启。
[0228]
在此条件下,室内湿度比较大,同时送风温度特别低,极易产生凝露,导风板开至最大已无法避免凝露的产生,因此,需要开启加热丝来防凝露。
[0229]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送风温度t0≤t2,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火焰时,导风板7按照第二方向转动直至火焰传感器检测不到火焰时停止,加热丝开启。
[0230]
在此条件下,室内湿度比较大,同时送风温度特别低,导风板的开度又比较小,这三个方面都加剧了凝露的产生,需要加热丝加热来防凝露。
[0231]
制热模式下
[0232]
由于制热时空调吹的热风,所以无需考虑出风面板300上会产生凝露的问题。
[0233]
当油烟传感器检测到无异味时,室内开关装置打开,室外开关装置关闭,使得室内流路连通;当油烟传感器检测到有异味时,室外开关装置打开,室内开关装置关闭,使得室外流路连通。
[0234]
当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无火焰时,导风板7的开度、以及风扇432的风档都按照用户在线控器上的设定执行,加热丝保持在关闭状态。
[0235]
当火焰传感器检测到有火焰时,导风板7按照第二方向转动直至火焰传感器检测不到火焰时停止,同时风扇432的风档按照用户在线控器上的设定执行,加热丝保持在关闭状态。
[0236]
本技术的第一构思,由于在室内主机400与回风面板200之间、室内主机400与出风面板300之间分别设置管道连接,从而空气沿着管道流动,有效避免了厨房内油烟通过面板进入到天花板500内。
[0237]
本技术的第二构思,由于加大了室内主机400内换热器的翅片422间距,从而减少了油污在翅片422上的附着。
[0238]
本技术的第三构思,由于风机组件430中蜗壳431、风扇432都采用了金属材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塑料材质的风机组件附着油污后在高速运转下易开裂失效的问题,保证了风机组件430在油污环境中依然能够可靠工作。
[0239]
本技术的第四构思,由于将回风格栅2的一端挂接于面板主体1,另一端由可以伸缩的限位装置来限位,从而方便了打开回风格栅2来清理更换滤网的操作,具有操作便利的优点。
[0240]
本技术的第五构思,由于在面板主体1的下端设置了可活动的盖板5,一方面可以遮挡面板主体1外表面的连接结构,提高美观度,另一方面,可以阻挡油烟,提高了空调在厨房环境下使用的可靠性。
[0241]
本技术的第六构思,由于在出风面板300上设置可活动盖板5和导风板7结构,导风板7关闭时可以阻挡油烟,盖板5关闭时可以阻挡油烟,实现了对油烟的双重阻挡效果,提高了空调在油烟环境下的可靠性。
[0242]
本技术的第七构思,由于将盖板5的驱动装置和/或导向机构设置在了面板主体1的上端,从而可以使得盖板5与面板主体1在竖向的尺寸更加紧凑。
[0243]
本技术的第八构思,由于在面板主体1的顶端设置法兰框20,可以先将法兰框20安装于天花板500,而面板主体1等可以在天花板500装修后再安装,提高了面板组件100安装
的便捷度。
[0244]
本技术的第九构思,由于设有将室内主机400连通室外的室外流路,从而可以在室内空间异味较重时向室内引入新风,来减少异味。
[0245]
本技术的第十构思,由于在导风板7上设置了火焰传感器,在检测到火焰,及时调整导风板7的角度,可以有效避免送风吹到炉火。
[0246]
本技术的第十一构思,由于在送风口的附近设有加热丝,可以通过加热丝加热来防凝露。
[024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0248]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