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薄壁钢管脚手架。
背景技术:2.脚手架是工程建设中为满足施工作业需要而临时搭设的构架体系,钢管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普遍采用的脚手架形式,脚手架的稳定关乎工作人员安全、施工进度质量、工程造价;
3.在山体的修建中需要通过安装脚手架以便工作人员进行修建,同时对山体进行防护以免发生坍塌;
4.但是现有的脚手架支撑能力差,当脚手架过大时容易引发坍塌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轻质薄壁钢管脚手架。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薄壁钢管脚手架,其针对轻质薄壁钢管脚手架,该轻质薄壁钢管脚手架解决了脚手架支撑能力差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轻质薄壁钢管脚手架,包括:
8.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位于山体上,用于固定脚手架,该支撑机构包括工字钢和斜撑杆,该工字钢固定于山体,该斜撑杆位于工字钢的末端底面,该斜撑杆的底端与山体连接;
9.脚手架,该脚手架位于支撑机构上。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工字钢分为悬挑段和入岩段两部分,位于山体内的为入岩段,位于山体外的为悬挑段,脚手架位于悬挑段上。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入岩段与悬挑段的长度比例为1: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连接锚杆,该连接锚杆的一端位于山体内,该连接锚杆的另一端位于山体外,该连接锚杆的一端设有钢绳,该钢绳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其中一个连接环与连接锚杆的一端固定,另一个连接坏套接在脚手架最外部。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脚手架上设有工作平台,该悬挑段的顶面设有若干个脚架,该工作平台位于脚架的顶端,该工作平台的一端与脚手架固定。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斜撑杆的内部灌溉有混凝土。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脚手架为若干个横向杆和纵向杆组成,每个横向杆和纵向杆之间通过连接扣件连接。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支撑机构工字钢插入山体内,将脚手架固定在工字钢内,使脚手架安装在山体上,然后通过斜撑杆来增加工字钢的支撑能力,让支撑机构的支撑能力
强,让脚手架不会发生滑动。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标:1-工字钢,101-斜撑杆,2-脚手架,3-连接锚杆,301-钢绳,302-连接环,4-工作平台,401-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配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请参照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轻质薄壁钢管脚手架结构,其包括支撑机构和脚手架2;
29.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位于山体上,用于固定脚手架,该支撑机构包括工字钢1和斜撑杆101,该工字钢1固定于山体,该斜撑杆101位于工字钢1的末端底面,该斜撑杆101的底端与山体连接,斜撑杆101的内部灌溉有混凝土,安装时先在山体上打孔,然后将工字钢1
插入孔内,再往孔内注入混凝土,让工字钢1固定在山体上,工字钢1分为悬挑段和入岩段两部分,位于山体内的为入岩段,位于山体外的为悬挑段,入岩段与悬挑段的长度比例为1:2,让入岩段的重力比悬挑段重,使悬挑段具有足够的能力支撑脚手架2,再通过斜撑杆101来增强悬挑段的支撑能力,让悬挑段不会发生变形。
30.脚手架2,该脚手架2的一端与工字钢1的悬挑段连接,脚手架2为若干个横向杆和纵向杆组成,每个横向杆和纵向杆之间通过连接扣件连接,将脚手架2固定在悬挑段上,使脚手架2安装在山体上,让支撑能够通过工字钢1具有足够的支撑能力,让脚手架2不会发生滑落。
31.支撑机构上设有连接锚杆3,该连接锚杆3的一端位于山体内,该连接锚杆3的另一端位于山体外,该连接锚杆3的一端设有钢绳301,该钢绳30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302,其中一个连接环302与连接锚杆3的一端固定,另一个连接坏套接在脚手架2最外部的钢管外,通过连接锚杆3带动钢绳301让连接环302将脚手架2最外部的钢管连接对脚手架2进行锁定,让脚手架2不会发生变形。
32.脚手架2上设有工作平台4,该悬挑段的顶面设有若干个脚架401,该工作平台4位于脚架401的顶端,该工作平台4的一端与脚手架2固定,将工作平台4安装至脚手架2上,将工作平台4的一端与脚手架2连接,再通过脚架401与工字钢1的悬挑段的顶面连接进行支撑,让工作人员便于在工作平台4上作业。
33.工作原理;该装置安装时先在山体上打孔,然后将工字钢1插入孔内,再往孔内注入混凝土,让工字钢1固定在山体上,工字钢1分为悬挑段和入岩段两部分,位于山体内的为入岩段,位于山体外的为悬挑段,入岩段与悬挑段的长度比例为1:2,让入岩段的重力比悬挑段重,使悬挑段具有足够的能力支撑脚手架2,再通过斜撑杆101来增强悬挑段的支撑能力,让悬挑段不会发生变形,接着将脚手架2固定在悬挑段上,使脚手架2安装在山体上,让支撑能够通过工字钢1具有足够的支撑能力,让脚手架2不会发生滑落,然后通过连接锚杆3带动钢绳301让连接环302将脚手架2最外部的钢管连接对脚手架2进行锁定,让脚手架2不会发生变形,最后将工作平台4安装至脚手架2上,将工作平台4的一端与脚手架2连接,再通过脚架401与工字钢1的悬挑段的顶面连接进行支撑,让工作人员便于在工作平台4上作业。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