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清洗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鞋内洗涤装置以及洗鞋机。
背景技术:2.现有洗鞋机多采用鞋刷和高压水流结合的方式,通过鞋刷对鞋子外部进行刷洗,通过向鞋子内部喷射高压水流以对鞋子内部进行清洗。对于一些经常运动的人来说,鞋子内部反而更脏,因为长时间的出汗导致鞋子内部脏污严重,鞋子内部仅依靠水流冲洗, 其实很难清洗干净。
3.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鞋内洗涤装置以及洗鞋机,通过内置于鞋子内部的洗涤装置,提高鞋子内部的清洗效果。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内洗涤装置,用于放置在鞋子内部以对鞋子内部进行摩擦式清洗,所述鞋内洗涤装置包括:
7.骨架部,其具有柔性,所述骨架部用于撑在鞋子内部,以将所述鞋内洗涤装置放置于鞋子内部,所述骨架部在洗涤鞋子时与鞋子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8.外摩擦部,其设于所述骨架部的外部,用于摩擦鞋子的内表面以清洗鞋子内部。
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骨架部的外部轮廓呈前端宽、后端窄,所述骨架部的前端撑在鞋子的内部前端,所述骨架部的后端撑在鞋子的内部后端。
1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骨架部包括环向壁,所述环向壁呈前端宽、后端窄,所述环向壁的外侧、上侧以及下侧设有所述外摩擦部,所述环向壁受压缩产生形变以放置于鞋子内部,所述环向壁回弹以固定撑在鞋子内部。
1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向壁的前端为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两端分别设有直线段,两个所述直线段朝向所述环向壁的后端相向靠近延伸交汇;
12.所述弧形段的前侧、上侧以及下侧设有所述外摩擦部,所述直线段的外侧设有所述外摩擦部。
1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直线段的后端通过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后端设有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外周面上设有所述外摩擦部,所述抵靠部用于与鞋子的内部后端抵靠。
1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靠部为球形结构。
1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段的相对两侧之间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上侧和下侧设有所述外摩擦部。
1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摩擦部为刷毛结构、或者凸起结构。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洗鞋机,其包括用于向鞋子进行喷水冲洗的喷水部,所述洗鞋机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鞋内洗涤装置。
1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洗鞋机还包括用于对鞋子的外表面进行刷洗的鞋刷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0.本技术所公开的鞋内洗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将其放置到鞋子内部即可,不会引起现有洗鞋机已有结构的变化,便于广泛应用。
21.借助鞋子在洗鞋机内的翻转,引起鞋内洗涤装置与鞋子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外摩擦部不断地与鞋子内表面进行摩擦,此摩擦过程在鞋子洗涤过程中始终进行,不需要额外动力,保证了鞋内洗涤效果。
22.洗涤鞋子时,鞋内洗涤装置放置在鞋子内部,利用骨架部的柔性变形,骨架部固定撑在鞋子内部,以将鞋内洗涤装置可靠地放置在鞋子内部,避免鞋内洗涤装置从鞋内脱出,再将鞋子放置到波轮洗鞋机内,通过高压水流对鞋子进行喷洗,鞋子在洗鞋机内翻转,此时鞋子会产生变形,使得鞋内洗涤装置与鞋子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外摩擦部不断地与鞋子内表面进行摩擦接触,以对鞋子内部进行摩擦式清洗,如此鞋子的内外部都可以得到有效清洗,尤其是鞋子内部通过鞋内洗涤装置进一步加强清洗,提高鞋内洗涤效果。
23.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鞋内洗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鞋内洗涤装置的俯视图;
27.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鞋内洗涤装置的侧视图;
28.附图标记:
29.1-鞋内洗涤装置;
30.100-骨架部,110-环向壁,111-弧形段,112-直线段,113-第一连接段,114-第二连接段,120-抵靠部;
31.200-外摩擦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4.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38.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鞋内洗涤装置1,鞋内洗涤装1置应用于波轮洗鞋机中,用于放置在鞋子内部,以对鞋子内部进行摩擦式清洗。
39.现有洗鞋机多采用鞋刷和高压水流结合的方式,通过鞋刷对鞋子外部进行刷洗,通过向鞋子内部喷射高压水流以对鞋子内部进行清洗。对于一些经常运动的人来说,鞋子内部反而更脏,因为长时间的出汗导致鞋子内部脏污严重,鞋子内部仅依靠水流冲洗, 其实很难清洗干净。
40.所以本技术通过在鞋子内部放置鞋内洗涤装置1,辅助加强鞋子内部的清洗。
41.参照图1至图3,鞋内洗涤装置1主要包括骨架部100和外摩擦部200。
42.骨架部100由柔性材料制成,骨架部100具有柔性,骨架部100用于撑在鞋子内部,以将鞋内洗涤装置1放置于鞋子内部,骨架部100在洗涤鞋子时与鞋子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43.外摩擦部200设于骨架部100的外部,用于摩擦鞋子的内表面以清洗鞋子内部。
44.洗涤鞋子时,鞋内洗涤装置1放置在鞋子内部,利用骨架部100的柔性变形,骨架部100固定撑在鞋子内部,以将鞋内洗涤装置1可靠地放置在鞋子内部,避免鞋内洗涤装置1从鞋内脱出,再将鞋子放置到波轮洗鞋机内,通过高压水流对鞋子进行喷洗,鞋子在洗鞋机内
翻转,此时鞋子会产生变形,使得鞋内洗涤装置1与鞋子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外摩擦部200不断地与鞋子内表面进行摩擦接触,以对鞋子内部进行摩擦式清洗,如此鞋子的内外部都可以得到有效清洗,尤其是鞋子内部通过鞋内洗涤装置1进一步加强清洗,提高鞋内洗涤效果。
45.鞋内洗涤装置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将其放置到鞋子内部即可,不会引起现有洗鞋机已有结构的变化,便于广泛应用。
46.借助鞋子在洗鞋机内的翻转,引起鞋内洗涤装置1与鞋子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外摩擦部200不断地与鞋子内表面进行摩擦,此摩擦过程在鞋子洗涤过程中始终进行,不需要额外动力,保证了鞋内洗涤效果。
4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骨架部100的外部轮廓呈前端宽、后端窄,骨架部100的前端撑在鞋子的内部前端,骨架部100的后端撑在鞋子的内部后端。
48.将鞋内洗涤装置1向鞋内放置时,用手捏住骨架部100的前端,骨架部100的前端变窄,此时将骨架部100向鞋子的内部前端伸入,然后松开骨架部100的前部,骨架部100的前端回弹,骨架部100的前端撑在鞋子的内部前端,骨架部100的后端撑在鞋子的内部后端,由于鞋子的内部也呈前端宽、后端窄的结构形式,使得骨架部100回弹后不会从鞋内脱出,提高鞋内洗涤装置1在鞋内的放置可靠性。
4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骨架部100包括环向壁110,环向壁110呈前端宽、后端窄,环向壁110的外侧、上侧以及下侧设有外摩擦部200,环向壁110受压缩产生形变以放置于鞋子内部,环向壁110回弹以固定撑在鞋子内部。
50.环向壁110构成骨架部100的主体结构,环向壁110的外部轮廓构成了骨架部100的整体外部轮廓。将鞋内洗涤装置1向鞋内放置时,用手捏住环向壁110的前部,环向壁110受力发生形变,环向壁110的前部变窄,此时将环向壁110向鞋子的内部前端伸入,然后松开环向壁110的前部,环向壁110的前端回弹,环向壁110的前端撑在鞋子的内部前端,环向壁110的后端撑在鞋子的内部后端,由于鞋子的内部也呈前端宽、后端窄的结构形式,使得环向壁110回弹后不会从鞋内脱出,提高鞋内洗涤装置1在鞋内的放置可靠性。
5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环向壁110的前端为弧形段111,弧形段111的两端分别设有直线段112,两个直线段112朝向环向壁110的后端相向靠近延伸交汇。
52.弧形段111的前侧、上侧以及下侧设有外摩擦部200,直线段112的外侧设有外摩擦部200。
53.弧形段111和两个直线段112为一体结构,简洁的结构形式便于环向壁110的形变和回弹。
5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直线段112的后端通过第一连接段113连接,第一连接段113的后端设有抵靠部120,抵靠部120的外周面上设有外摩擦部200,抵靠部120用于与鞋子的内部后端抵靠。
55.两个直线段112的后端通过第一连接段113连接,便于两个直线段112之间的交汇连接,提高结构可靠性,同时第一连接段113也便于抵靠部120的固定设置,通过抵靠部120与鞋跟内部的抵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鞋内洗涤装置1在鞋内的放置可靠性。
56.抵靠部120为球形结构,将鞋内洗涤装置1向鞋内放置时,当环向壁110推入到鞋内后,此时环向壁110的后端位置略高,向下按压抵靠部120,即可轻松将环向壁110和抵靠部
120完全放入到鞋内,抵靠部120便于与鞋跟内部的弧形内面抵靠。
5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弧形段111的相对两侧之间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连接段114,提高骨架部100的整体结构可靠性。
58.第二连接段114的上侧和下侧也设有外摩擦部200,提高与鞋子间的接触摩擦面积,提高鞋内清洗效果。
5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外摩擦部200为刷毛结构、或者凸起结构,便于加工制作。
6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波轮洗鞋机,其包括用于向鞋子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喷水冲洗的喷水部,还包括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鞋内洗涤装置1。
61.洗鞋机还包括用于对鞋子的外表面进行刷洗的鞋刷部。
62.洗涤鞋子时,将鞋内洗涤装置1放置在鞋子内部,利用骨架部100的柔性变形,骨架部100固定撑在鞋子内部,以将鞋内洗涤装置1可靠地放置在鞋子内部,避免鞋内洗涤装置1从鞋内脱出,再将鞋子放置到波轮洗鞋机内,喷水部和鞋刷部启动,利用喷水部对鞋子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喷洗,实现水流冲刷式清洗,利用鞋刷部对鞋子的外表面进行刷洗,随着洗鞋机内波轮的转动,鞋子在洗鞋机内翻转,此时鞋子会产生变形,使得鞋内洗涤装置1与鞋子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外摩擦部200不断地与鞋子内表面进行摩擦接触,以对鞋子内部进行摩擦式清洗,如此鞋子的内外部都可以得到有效清洗,尤其是鞋子内部通过鞋内洗涤装置1进一步加强清洗,提高鞋内洗涤效果。
6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