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水处理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养殖尾水循环净化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2.牛蛙养殖尾水是一种污染比较严重的尾水,在众多养殖行业中,牛蛙养殖业尾水占比也是比较重的;因此牛蛙养殖的尾水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是大批量的牛蛙污染会比较大,因为大量的尾水中可能有病死蛙体以及其他污染物。如果这些尾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公共水域,会造成严重水质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净化上述牛蛙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4.一种养殖尾水循环净化回用系统,包括加药装置、加药池,所述加药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加药装置连通;
5.固液分离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加药池连通,所述固液分离池的底部由四周逐渐向中心呈缩小趋势,以形成渣水浓缩区;
6.富氧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固液分离池连通,所述富氧池包括溶氧装置,所述溶氧装置设于富氧池的内部;
7.滤网,设于富氧池内;
8.生物净化池,通过所述滤网与所述富氧池连通;
9.消毒池,通过管道与所述生物净化池连通。
10.为了使加药池中的水能够快速的进入固液分离池中,所述加药池包括药池进水口和抽水装置,所述抽水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固液分离池连通。
11.为了确保已去除掉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的水能够进入富氧池进行进一步净化,所述固液分离池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管道延伸至富氧池内。
12.为了将密度比水小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处理,所述固液分离池的池口设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用于滤除漂浮物。所述隔离件沿池口的四周均匀等间隔分布。所述隔离件为栅栏、三角形挡板或弧形挡板。
13.为了使固液分离池的出水更洁净,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隔离件的一侧,所述固液分离池的底部设于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渣水浓缩区连通。所述固液分离池的底部呈漏斗状。
14.为了使氧气等气体在水中停留的时间更久,进而能够充分的与尾水中的有机物以及微生物进行融合,所述溶氧装置设于富氧池的底部,所述滤网与所述溶氧装置相对设置。
15.为了使尾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所述生物净化池设于滤网的顶部。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采用加药装置、加药池、固液分离池、富氧池、生物净化池、消毒池一系列净化手段能够有效清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污染物、杀灭有害细菌和病毒,同时不产生二次污染物,所
形成的循环水具有不含氨氮和亚盐,富含溶解氧和微生物有益源等优点,可再次投入养殖使用,改善牛蛙养殖的生存环境,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18.在此基础上,加药池抽水装置,抽水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固液分离池连通。该抽水装置的设置使水流均匀地流过固液分离池,避免短流和絮流对沉渣分离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固液分离池的容积利用率;另外固液分离池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管道延伸至富氧池内,能够确保得到无固渣物的水,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下一步的污水净化工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养殖尾水循环净化回用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养殖尾水循环净化回用系统整体结构透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养殖尾水循环净化回用系统整体结构俯视图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养殖尾水循环净化回用系统整体结构主视图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固液分离池的隔离件为栅栏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固液分离池的隔离件为三角形挡板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固液分离池的隔离件为波浪形挡板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加药装置、2、加药池;3、固液分离池;31、渣水浓缩区;4、富氧池;5、生物净化池;6、消毒池;7、滤网;21、抽水装置;32、第一出水口;33、第二出水口;34、隔离件;42、溶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及说明,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易于理解,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30.如图1-3所示,一种养殖尾水循环净化回用系统,包括加药装置1、加药池2,加药池2通过管道与加药装置1连通;固液分离池3,通过管道与加药池2连通,固液分离池3的底部由四周逐渐向中心呈缩小趋势,以形成渣水浓缩区31;富氧池4,通过管道与固液分离池3连通,富氧池4包括溶氧装置42,溶氧装置42设于富氧池4的内部;滤网7,设于富氧池4内;生物净化池5,通过滤网7与所述富氧池4连通;消毒池6,通过管道与生物净化池5连通。
31.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加药池2包括抽水装置21,抽水装置2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固液分离池3连通(如图2所示),具体地,该抽水装置21的出水管口设于固液分离池3的中部,出水口的尾水在固液分离池3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微渣物沉降进入池底呈漏斗形的渣水浓缩区31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而出。
32.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固液分离池3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口32,第一出水口32通过管道延伸至富氧池4内(如图2-4所示),由于固液分离池3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原理,控制尾水上升的速度使之小于微渣自然沉降速度来实现固液分离,固液分离池3的顶部是已经过固液分离后溢出的清水,因此将第一出水口32设于该固液分离池3的顶部,进而能够确保得到较为洁净的清水来进行下一步的净化。
33.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固液分离池3的池口设有隔离件34(如图2-7所示),隔离件34用于滤除漂浮物,进一步地,第一出水口32设于隔离件34的一侧,固液分离池3的底部设于第二出水口33,第二出水口33与所述渣水浓缩区31连通。由于尾水中还存在比水密度更低的杂质,因此会随着清水溢出停留在固液分离池3的水面上,在固液分离池3的池口设置隔离件34,有效的滤除该漂浮物,对该尾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
34.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件34可沿池口的四周均匀等间隔分布(如图2-7所示),固液分离池3的池边向上延伸与隔离件34共同构成蓄水池,固液分离池3的第一出水口32设于该蓄水池的一侧;进而能够较好的将清水引流至下一净化程序中。
35.如图5-7所示,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件34为栅栏、三角形挡板或波浪形挡板;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种结构进行滤除漂浮物,例如在固液分离池3的池口设置滤网结构,该滤网结构与池口边缘牢固地附接,能够将池口的漂浮物进行较好的清除,只要是能够将漂浮物进行滤除的方式都是可以的。
36.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溶氧装置42设于富氧池4的底部(如图2所示),滤网7与溶氧装置42相对设置,通过将溶氧装置42设于富氧池4的底部,增加气体与水的混合时间,使污水与气泡混合更充分,充分溶解尾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降解,提高水中的含氧量,改善水质。
37.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生物净化池5设于滤网7的顶部,由于富氧过程中会含有弱氧化有机分解物产生,因此气泡与尾水中的有机分解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悬浮物絮团相结合,降低其密度,并且形成的气泡群能够对悬浮絮团产生一种浮升作用,使悬浮絮团浮上液面形成浮渣,通过将滤网7设于富氧池4的顶部,在滤网7的过滤作用下,进一步将该悬浮絮状物团阻挡于滤网7的另一面。另外将生物净化池5设于滤网7的顶部,使得生物净化池中的生物净化组合物能够直接与富氧池4中的水进行充分的接触,减少了引流结构的设置,进一步简化了结构,降低了该系统的整体费用,更利于推广和使用。
38.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固液分离池3的底部呈漏斗状,使固液分离下来的污泥集中到漏斗底部,进而从第二出水口33排出。
39.本发明/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发明/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发明/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发明/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