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淤泥处修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淤泥生态修复的菌种胶囊发射组件。
背景技术:2.目前河流湖泊淤泥的修复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物理方式和生物方式。物理修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机械干化、土工布袋干化或者淤泥自然干化的方法对河流湖泊淤泥进行脱水处理,然后进行后续处理。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植物等的生命代谢活动来降解、吸收、转化河流湖泊淤泥中有害物质,从而达到河流湖泊淤泥中有害物质去除的目的。微生物治理技术操作简单,可以进行大量的河流湖泊淤泥治理。
3.申请号为cn202010299465.7的一种用于水生态治理的微生物投放装置,微生物菌种投放单元通过gps定位模块、动力模块将该装置移动至设定的微生物菌种投放位置,移动到位后控制电磁阀进行微生物菌种投放。
4.但是,现有的投放结构通常通过喷射枪对微生物菌种进行投放,但是在水中,使用喷射枪投放不能确保微生物菌种准确投放在所需区域,并且若喷射枪喷射作用力较大,微生物菌种作用在淤泥上时,容易对微生物菌种造成损坏,进而影响后续的淤泥处理效果,若喷射枪喷射作用力较小,则存在不能确保微生物菌种插入淤泥中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淤泥生态修复的菌种胶囊发射组件,通过伸缩机构将连接有微生物菌体的载物板移动到投放位置,再通过投放腔内的调节机构使载物板与本装置分离,能够确保微生物菌种插入所需区域中,提高使用效率。
6.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发射组件的下端与微生物菌种连接,发射组件包括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用于将投放腔移动到需要投放的位置,进而不需要使用喷射枪进行喷射,也不存在微生物菌种在水流作用下发生投射路线偏移的现象,能确保微生物菌种插入所需区域中。
8.具体的,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旋转齿轮,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旋转齿轮,两个第一旋转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作用杆的一端连接,两个第一作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作用杆的一端铰链连接,两个第二作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旋转齿轮连接,第一旋转齿轮上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用于带动第一旋转齿轮周向旋转,第一旋转齿轮旋转带动伸缩机构伸缩。旋转杆旋转时带动第一旋转齿轮一起旋转,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旋转齿轮一起旋转,第一旋转齿轮带动第一作用杆旋转,第一作用杆由于与第二作用杆铰链连接,当第一作用杆在第一旋转齿轮作用下旋转时,使第二作用杆一起旋转,第一作用杆和第二作用杆之间的距离伸长,实现伸缩机构伸长,第一旋转齿轮反向旋转,带动第一作用杆和第二作用杆一起旋转,第一作用杆和第二作用杆之间的距离缩短,实现伸缩机构缩短。
9.同时,根据不同深度的河道,发射组件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伸缩机构。若干伸缩机构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相邻两个伸缩机构中,两个第一旋转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旋转齿轮啮合,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淤泥处理。
10.其次,在伸缩机构带动载物板插入淤泥中后,需要分离本装置与微生物菌体,若是直接扯出分离,容易将微生物菌体从淤泥中取出,影响淤泥与微生物菌种连接的稳固性,进而影响后期对淤泥处理的效率。
11.基于此,本发明人还设计了一种投放腔,投放腔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杆和两个第二移动杆,在连接时,第一移动杆的下端穿过载物板与载物板连接,载物板与微生物菌种连接;伸缩机构伸缩时,能够带动载物板一起移动,当载物板移动到所需位置,微生物菌体插入淤泥中后,投放腔内的调节机构使两个第二移动杆向下移动,第一移动杆向上移动,当第一移动杆向上移动时,在第二移动杆的作用下,载物板不会随第一移动杆一起向上移动,因此在第二移动杆的作用下,载物板保持插入淤泥中,不会随第一移动杆的移动而移动。
12.与现有的结构相比,本装置能够直接将微生物菌种投放到投放区域,不会在投放时受到水流影响,且当微生物菌种插入淤泥中时,本装置与微生物菌种能够快速分离,且在分离的过程中不会将微生物菌种从淤泥中抽出,影响后续的淤泥处理效率。
13.进一步的,调节机构用于带动两个第二移动杆同时向下移动,第一移动杆同时向上移动,在原始状态时,第一移动杆的下端穿过载物板与载物板连接,当需要分离时,第二移动杆向下移动与载物板的上端相接触,对载物板形成向下的压力,同时第一移动杆向上移动,对载物板造成向上的压力,向上和向下的压力抵消,进而使第一移动杆在与载物板分离的过程中时,载物板不会与淤泥分离,保证载物板与淤泥连接的稳固性。
14.其中,调节机构可以为多种结构,例如调节结构为分别连接在第一移动杆和两个第二移动杆上的伸缩杆,通过三个伸缩杆的伸缩分别控制第二移动杆向下移动、第一移动杆向上移动。但是三个伸缩杆需要分别进行控制,不仅结构麻烦且不利于操作,本发明人提供一种调节机构,能够同时作用在第一移动杆和两个第二移动杆上,使其同时进行移动,确保同步性,提高使用效率,具体的,调节机构包括所述伸缩杆和调节台,伸缩杆用于带动调节台在投放腔内移动,调节台的下端面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依次连接,原始状态时,第一移动杆的下端穿过投放腔的下端、载物板,并与载物板连接,第二移动杆的下端在投放腔内,此时,两个第二移动杆的上端分别位于第二滑道和第四滑道上,第一移动杆的上端位于第三滑道上;当载物板插入淤泥中后,伸缩杆伸长,伸缩杆带动调节台在投放腔内移动,其中一个第二移动杆的上端从第二滑道移动到第一滑道上,另一个第二移动杆的上端从第四滑道上移动到第三滑道上,第一移动杆从第三滑道上移动到第二滑道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二移动杆同时向下移动,第一移动杆向上移动,第一移动杆向上移动与载物板分离的过程中,第二移动杆的下端与载物板的上端相接触,加速第一移动杆与载物板之间的分离。
15.进一步的,两个第二移动杆上均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移动杆上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使两个第二移动杆、第一移动杆的上端均与调节台的下端面相接触,当第一移动杆的下端与载物板连接时,第一移动杆的上端在弹簧作用下依然保持与调节台相接触,确保分离时,第二移动杆能够作用在载物板上。
16.优选的,载物板上设置有连接槽,第一移动杆上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外径
大于连接槽的内径,第一移动杆穿过连接槽,通过橡胶层与载物板连接,橡胶层具有弹力,当第一移动杆的下端插入连接槽内时,连接槽对橡胶层进行挤压,橡胶层变形插入连接槽中,实现本结构与载物板的连接,因此当需要分离载物板时,通过第二移动杆的作用能够快速直接的分离,便于操作。
17.更进一步的,发射组件包括浮板,浮板上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与旋转杆连接,并带动旋转杆周向旋转。传动杆与旋转杆之间通过齿轮连接。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道淤泥生态修复的菌种胶囊发射组件,本装置通过伸缩机构能够直接将微生物菌种通过载物板投放到投放区域,不会在投放时受到水流影响,能够准确的将微生物菌种投入淤泥中;同时,当微生物菌种插入淤泥中时,本装置与微生物菌种能够快速分离,且在分离的过程中不会将微生物菌种从淤泥中抽出,影响后续的淤泥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实施例1中第三齿轮盘与第一齿轮盘啮合时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实施例1中一个伸缩机构原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实施例1中一个伸缩机构缩短时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实施例2中多个伸缩机构原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实施例2中多个伸缩机构缩短时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实施例3中第一移动杆与载物板连接时投放腔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实施例3中伸缩杆伸长后,第一移动杆与载物板分离时投放腔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实施例4中菌种壳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0.1-浮板,2-传动杆,3-第一齿轮盘,4-第二齿轮盘,5-螺旋桨,6-连接杆,7-旋转杆,8-第三齿轮盘,9-第一旋转齿轮,10-第一作用杆,11-第二作用杆,12-第一滑道,13-第二滑道,14-第三滑道,15-第四滑道,16-载物板,17-第二连接板,18-第二旋转齿轮,19-投放腔,20-伸缩杆,21-调节台,12-第一滑道,13-第二滑道,14-第三滑道,15-第四滑道,22-第二移动杆,23-第一移动杆,24-连接槽,25-第三齿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
围的限制。
33.实施例1
34.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浮板1、浮板1设置有传动杆2和螺旋桨5,传动杆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齿轮盘3,螺旋桨5上设置有第二齿轮盘4,第一齿轮盘3能够与第二齿轮盘4啮合,带动螺旋桨5周向旋转。
35.传动杆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当需要将本装置移动到所需位置时,控制传动杆旋转,传动杆带动第一齿轮盘3旋转,当第一齿轮盘3旋转时,带动螺旋桨5旋转,实现本装置移动。
36.浮板1上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上设置有旋转杆7,旋转杆7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盘25,第三齿轮盘25能够与第一齿轮盘3啮合,带动旋转杆7周向旋转,旋转杆7的另一端与伸缩机构连接,旋转杆7周向旋转带动伸缩机构伸缩。
37.当移动到所需位置后,第一齿轮盘3与第二齿轮盘4分离,不啮合,第三齿轮盘25与第一齿轮盘3啮合,传动杆旋转带动旋转杆7周向旋转。
38.如图2所示,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17,第一连接板8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旋转齿轮9,第二连接板17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旋转齿轮18,第一旋转齿轮9与第一作用杆10的一端连接,第一作用杆10的另一端与第二作用杆11的一端铰链连接,第二作用杆11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齿轮18连接,旋转杆7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旋转齿轮9连接。原始状态时,伸缩机构缩短如图2所示,当需要伸长时,旋转杆伸长,使第三齿轮盘25与第一齿轮盘3啮合,第一齿轮盘3旋转,带动第三齿轮盘和第一旋转齿轮9旋转,第一旋转齿轮旋转的过程中,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旋转齿轮一起旋转,第一旋转齿轮带动第一作用杆旋转,第一作用杆由于与第二作用杆铰链连接,两个第二旋转齿轮相互啮合,并随第二作用杆一起旋转,第一作用杆和第二作用杆之间的距离缩短,如图3所示。
39.实施例2
40.在部分实施例中,包括多个伸缩机构,相邻两个伸缩机构的第一旋转齿轮9与第二旋转齿轮18啮合。原始状态时,如图4所示,包括二个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个伸缩机构的第二连接板17与第二伸缩机构的第一连接板8连接,其上的两个第一旋转齿轮9和两个第二旋转齿轮18相互啮合的。原始状态时,伸缩机构缩短如图4所示,当需要伸长时,旋转杆伸长,使第三齿轮盘25与第一齿轮盘3啮合,第一齿轮盘3旋转,带动第三齿轮盘和第一旋转齿轮9旋转,第一旋转齿轮旋转的过程中,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旋转齿轮一起旋转,第一旋转齿轮带动第一作用杆旋转,第一作用杆由于与第二作用杆铰链连接,两个第二旋转齿轮相互啮合,并随第二作用杆一起旋转,两个第二旋转齿轮与两个第一旋转齿轮啮合带动第二个伸缩机构的第一作用杆旋转,并带动第二个伸缩机构的第二作用杆旋转,两个伸缩机构的第一作用杆和第二作用杆之间的距离缩短,如图5所示。
41.实施例3
4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伸缩机构的下端设置有投放腔19,投放腔19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杆23和两个第二移动杆22,第一移动杆23的下端穿过载物板16,载物板16与微生物菌种连接;投放腔19内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所述伸缩杆20和调节台21,伸缩杆20用于带动调节台21在投放腔19内移动,调节台21的下端面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滑道12、第二滑道13、第三滑道14和第四滑道15;
43.原始状态时,如图6所示,第一移动杆23的下端穿过载物板16,两个第二移动杆的
下端位于投放腔内,两个第二移动杆22的上端分别位于第二滑道13和第四滑道15上,第一移动杆23的上端位于第三滑道14上;
44.当需要分离载物板时,伸缩杆20伸长,如图7所示,其中一个第二移动杆22的上端从第二滑道13移动到第一滑道12上,另一个第二移动杆22的上端从第四滑道15上移动到第三滑道14上,第一移动杆从第三滑道14上移动到第二滑道13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二移动杆同时向下移动,与载物板的上端面相接触,第一移动杆向上移动,第一移动杆向上移动与载物板分离的过程中,确保载物板插入淤泥中。
45.在部分实施例中,两个第二移动杆22上均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移动杆23上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使两个第二移动杆22、第一移动杆23的上端均与调节台21的下端面相接触,当第一移动杆的下端与载物板连接时,第一移动杆的上端在弹簧作用下依然保持与调节台相接触,确保分离时,第二移动杆能够作用在载物板上。
46.实施例4
4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载物板16上设置有连接槽,第一移动杆23上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外径大于连接槽的内径,第一移动杆23穿过连接槽,通过橡胶层与载物板16连接,橡胶层具有弹力,当第一移动杆的下端插入连接槽内时,连接槽对橡胶层进行挤压,橡胶层变形插入连接槽中,实现本结构与载物板的连接,当需要分离载物板时,通过第二移动杆的作用能够快速直接的分离。
48.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载物板16与菌种壳体连接,所述微生物菌种位于菌种壳体内,菌种壳体包括壳体层,壳体层内设置有网状骨架和设置在网状骨架内的微生物菌种,网状骨架和设置在网状骨架内的微生物菌种均为现有的结构。壳体层一端设置有连接槽24,所述连接槽24与壳体层内连通,连接槽24上设置有保护膜,在投放时,保护膜对壳体层内的微生物菌种进行保护,避免微生物菌种流出壳体层,当接头插入淤泥的过程中,淤泥的作用力将保护膜刺破,因此接头插入淤泥中进行固定时,网状骨架内的微生物菌种也能直接释放在淤泥中。
49.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5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