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
背景技术:
2.铁路上的各种土木工程设施,同时也指修建铁路各阶段(勘测设计、施工、养护、改建)所运用的技术,铁路工程最初包括与铁路有关的土木(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站场)、机械(机车、车辆)和信号等工程,随着建设的发展和技术的进一步分工,其中一些工程逐渐形成为独立的学科,如机车工程、车辆工程、信号工程;另外一些工程逐渐归入各自的本门学科,如桥梁工程,隧道工程。
3.目前,公告号为cn2111669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施工用运输平车,包括平车本体,平车本体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侧板,且侧板与平车本体之间通过调控机构相连接;调控机构包括开设在平车本体内的第一滑腔和第二滑腔,且第一滑腔位于第二滑腔的上方设置,第二滑腔的外侧壁上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且丝杆上设有两种方向相反的螺纹,丝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第二滑腔的侧壁并延伸至其内腔,且丝杆与第二滑腔的侧壁转动连接,此实用新型使铁路施工用运输平车在搬运重量较小的物品时可以避免使用吊车进行搬运,从而使得运输平车使用更加方便。
4.铁路在使用中经常会使用到临时运输平车,而现有的临时运输平车的运载能力有限,当需要运输体型较大的货物时,会出现放置范围过小或无法放置的情况,运输能力较弱,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旨在解决现有的临时运输平车的运载能力有限,当需要运输体型较大的货物时,会出现放置范围过小或无法放置的情况,运输能力较弱,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包括小车本体,所述小车本体的左侧栓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栓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小车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小车本体的顶部紧密接触;
7.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柱、活动块和防滑块,防滑块的底部与活动块的顶部栓接,所述活动块的顶部与螺柱的顶部栓接,所述螺柱的表面与固定板的内壁螺纹连接。
8.为了达到防滑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优选的,所述防滑块的顶部与延伸板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防滑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9.为了达到固定板在螺柱表面进行转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开设有与螺柱配合使用的螺纹孔,所述小车
本体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孔。
10.为了达到挡板位置固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优选的,所述延伸板的顶部栓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壁栓接有栏杆,两个延伸板相对的一侧栓接有连接板。
11.为了达到延伸板在小车本体内壁滑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优选的,所述小车本体的内壁开设有与延伸板配合使用的活动槽,所述延伸板的内壁开设有与活动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12.为了达到放置块位置固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优选的,所述小车本体的顶部栓接有放置块,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栓接有防护板。
13.为了达到固定轴位置固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栓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栓接有转动结构。
14.为了达到固定块位置固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优选的,所述转动结构的底部栓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栓接有驱动结构。
15.为了达到转轴在驱动结构内壁转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栓接有车轮组件。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该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通过设置小车本体、支撑板、驱动电机、延伸板、限位机构和固定板,使用时通过支撑板与小车本体的位置进行固定,螺柱与活动块的位置进行固定,活动块与防滑块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运输体型较大的货物时,通过固定板在螺柱的表面进行转动,使防滑块的表面与延伸板的内壁解除接触状态,接着通过拉动延伸板,使延伸板伸缩至合适位置,接着通过固定板在螺柱的表面进行转动,使活动块缓缓上升,活动块上升时会带动防滑块与延伸板紧密接触,将延伸板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延伸板在使用中出现脱轨的情况,增加了小车本体的运输能力,便于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的整体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小车本体的结构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的结构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轮组件的结构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机构的结构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结构的结构图。
24.图中,1、小车本体;2、限位机构;201、螺柱;202、活动块;203、防滑块;3、支撑板;4、驱动电机;5、延伸板;6、固定板;7、螺纹孔;8、定位孔;9、挡板;10、栏杆;11、连接板;12、活动槽;13、滑槽;14、放置块;15、防护板;16、固定轴;17、转动结构;18、固定块;19、驱动结构;20、转轴;21、车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包括小车本体1,小车本体1的左侧栓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顶部栓接有驱动电机4,小车本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延伸板5,延伸板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2,限位机构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底部与小车本体1的顶部紧密接触;
28.限位机构2包括螺柱201、活动块202和防滑块203,防滑块203的底部与活动块202的顶部栓接,活动块202的顶部与螺柱201的顶部栓接,螺柱201的表面与固定板6的内壁螺纹连接。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小车本体1、支撑板3、驱动电机4、延伸板5、限位机构2和固定板6,使用时通过支撑板3与小车本体1的位置进行固定,螺柱201与活动块202的位置进行固定,活动块202与防滑块203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运输体型较大的货物时,通过固定板6在螺柱201的表面进行转动,使防滑块203的表面与延伸板5的内壁解除接触状态,接着通过拉动延伸板5,使延伸板5伸缩至合适位置,接着通过固定板6在螺柱201的表面进行转动,使活动块202缓缓上升,活动块202上升时会带动防滑块203与延伸板5紧密接触,将延伸板5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延伸板5在使用中出现脱轨的情况,增加了小车本体1的运输能力,便于使用者使用。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防滑块203的顶部与延伸板5的内壁紧密接触,防滑块203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滑块203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并且防滑块203与延伸板5紧密接触,可以便于将延伸板5的位置进行限制。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固定板6的内壁开设有与螺柱201配合使用的螺纹孔7,小车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孔8。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板6内壁开设的螺纹孔7,可以便于螺柱201与固定板6螺纹连接,通过小车本体1内壁开设的定位孔8,可以便于螺柱201与小车本体1活动连接。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延伸板5的顶部栓接有挡板9,挡板9的内壁栓接有栏杆10,两个延伸板5相对的一侧栓接有连接板11。
3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挡板9、栏杆10和连接板11,使用时通过挡板9与延伸板5的位置进行固定,栏杆10与挡板9的位置进行固定,可以避免货物因惯性出现掉落的情况,通过连接板11与延伸板5的位置进行固定,可以避免延伸板5出现随意晃动的情况。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小车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延伸板5配合使用的活动槽12,延伸板5的内壁开设有与活动块202配合使用的滑槽13。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小车本体1内壁开设的活动槽12,可以便于延伸板5通过活动
槽12在小车本体1的内壁进行滑动,通过延伸板5内壁开设的滑槽13,可以便于滑动块与延伸板5滑动连接。
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小车本体1的顶部栓接有放置块14,支撑板3的顶部栓接有防护板15。
3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放置块14和防护板15,使用时通过放置块14与小车本体1的位置进行固定,可以便于货物放置在放置块14的顶部,便于后续进行卸货的工作,通过防护板15固定在支撑板3的顶部,可以避免货物碰撞到驱动电机4。
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连接板11的底部栓接有固定轴16,固定轴16的表面栓接有转动结构17。
4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轴16和转动结构17,使用时通过固定轴16与连接板11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轴16与转动结构17的位置进行固定,可以便于固定轴16在转动结构17的表面进行转动。
4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转动结构17的底部栓接有固定块18,固定块18的底部栓接有驱动结构19。
4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块18和驱动结构19,使用时通过固定块18与转动结构17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通过固定块18与驱动结构19结构的位置进行固定,可以便于将转动结构17进行固定,便于连接板11进行转动的工作。
4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驱动结构19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20,转轴20的表面栓接有车轮组件21。
4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轴20和车轮组件21,使用时通过转轴20与驱动结构19的位置进行固定,车轮组件21与转轴20的位置进行固定,可以便于驱动结构19带动转轴20进行转动,转轴20转动的同时会带动车轮组件21进行活动。
46.工作原理:首先,使用时通过支撑板3与小车本体1的位置进行固定,螺柱201与活动块202的位置进行固定,活动块202与防滑块203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运输体型较大的货物时,通过固定板6在螺柱201的表面进行转动,使防滑块203的表面与延伸板5的内壁解除接触状态,接着通过拉动延伸板5,使延伸板5伸缩至合适位置,接着通过固定板6在螺柱201的表面进行转动,使活动块202缓缓上升,活动块202上升时会带动防滑块203与延伸板5紧密接触,将延伸板5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延伸板5在使用中出现脱轨的情况,增加了小车本体1的运输能力,便于使用者使用。
4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