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重接式推进列车的可动翼结构,涉及重接式推进列车动力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电磁推进技术是一种利用导电气体中电流和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气体高速喷射而产生推力的一种推进方法,以前电磁推进技术常应用于火箭、航母弹射中,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将电磁推进技术应用于列车动力的相关研究开始增多。
3.电磁鞘技术在电磁推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由于地面轨道可以持续对列车提供重接力(即间隔一段距离在轨道旁设置电磁推动装置提供动力),因此电磁鞘列车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2022年10月,世界上首个电磁橇列车在我国成功运行,对吨级或以上物体最高推进速度可达每小时1030公里。
4.为了匹配设置在地面的电磁推动装置,在列车两侧设置动力翼是一种能提高列车运行效率的方式,现有技术中的专利(cn 108407824b)(cn 108680058a)以及文件1,2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5.基于前述内容,不难发现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翼无法对自身结构进行调节,这就导致在不同的工作情况下列车的动力只能通过调节电磁推动装置调节。
6.文件1:李海涛,董亮,王亮,等.多模块脉冲变压器并联驱动电磁推进系统仿真[j].弹道学报,2012,24(3):6.
[0007]
文件2:付磊,蒋启龙,朱英伟,董亮,等.同步感应电磁推进系统中电枢制造材料的选择[j].微特电机,2011,39(4):4.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接式推进列车的可动翼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翼无法对自身结构进行调节的问题。
[0009]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
一种重接式推进列车的可动翼结构,包括:设置在列车两侧的动力翼、设置在轨道两侧的电磁动力组,所述电磁动力组对所述动力翼施加动力。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翼旋转连接在列车的两侧,所述旋转连接位置位于列车外,所述动力翼包括若干凸起的接触点,所述接触点连通有设置在所述动力翼内的断开的电路。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磁组包括若干个动力件,所述动力件设有若干凸起的连接点,每个所述连接点分别在所述动力件内对应接通有单独的电磁线圈。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点与所述连接点接触后设置于所述动力件内的电磁线圈与所述动力翼内的断开电路连通,连通后形成闭合回路。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翼旋转连接方式为,所述动力翼包括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动力翼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列车上的连接件,所述接触点中的一对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同
轴位置上。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点中的一对为连接同一电磁线圈两端的两个所述接触点。
[0016]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件内包括多个电磁线圈,每个所述电磁线圈均连接有与之匹配的一对所述接触点。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点与所述连接点均为两个,所述动力翼在所述转轴旋转带动下隐藏入列车内。
[0018]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线圈共两个,两个所述电磁线圈之间保留通过所述动力翼的间隔空间,所述电磁线圈对所述动力翼产生的作用力在所述间隔空间位置产生叠加。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翼以所述转轴为轴产生旋转后,除设置在所述转轴位置的一对所述接触点外其余的所述接触点均与所述连接点断开连接。
[0020]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列车连接位置设有可以平行移动的轨道,所述连接件沿所述轨道滑动时所述接触点与所述连接点位置错开,所述动力组件在没有回路闭合的情况下不再工作。
[0021]
有益效果:
[0022]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动力翼上设置所述接触点并在所述电磁动力组上设置与之对应的所述连接点,每次所述动力翼接入所述电磁动力组后都产生额外动力,提高了列车运行效率。
[002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翼产生旋转后改变所述接触点与所述连接点的接触情况,所述连接点与所述接触点连接后控制设置在所述电磁动力组内的电磁线圈开始工作或者控制设置在所述动力翼内的电磁线圈开始工作,通过控制不同线圈的通电情况进而控制列车动力情况。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重接式推进列车的可动翼结构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动力翼展开与收拢状态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重接式推进列车的可动翼结构列车运行状态图;
[0027]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接触点与所述连接点接触时状态图;
[0028]
附图中:
[0029]
1-电磁线圈,2-旋转连接,3-动力翼,4-轨道,5-接触点,6-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31]
实施例1
[0032]
应用电磁鞘技术的列车依赖的动力来源为沿轨道(4)设置的电磁力组,列车运行速度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电磁力组的电流大小控制,实际上除了对所述电磁力组的电流大小控制外,还可以直接通过控制所述电磁力组的连通与否调节受力情况,而这种方式是未提及的。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重接式推进列车的可动翼结构,包括:设置在列车两侧的动力翼(3)、设置在轨道(4)两侧的电磁动力组,所述电磁动力组对所述动力翼(3)施加动力。
[0034]
所述的列车可以是任意一种列车,所述电磁动力组连通电源产生动力,所述电磁动力组可以外接控制终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动力翼(3)与所述电磁动力组均为在所述终端控制下进行各种操作。
[0035]
所述动力翼(3)旋转连接(2)在列车的两侧,所述旋转连接(2)位置位于列车外,所述动力翼(3)包括若干凸起的接触点(5),所述接触点(5)连通有设置在所述动力翼(3)内的断开的电路。所述动力电磁组包括若干个动力件,所述动力件设有若干凸起的连接点(6),每个所述连接点(6)分别在所述动力件内对应接通有单独的电磁线圈(1)。所述接触点(5)与所述连接点(6)接触后设置于所述动力件内的电磁线圈(1)与所述动力翼(3)内的断开电路连通,连通后形成闭合回路。
[0036]
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动力翼(3)内的断开电路的断开位置与所述接触点(5)连接,所述接触点(5)与所述连接点(6)接触后,所述断开电路的断开位置连接入所述连接点(6)的回路。
[0037]
实际上,在所述动力翼(3)与所述电磁动力组件之间设置互相对应的所述接触点(5)与连接点(6)能产生两个效果,其一为可以在所述动力翼(3)内增设电磁线圈(1)或者其他能与已有磁场产生作用的结构,即所述动力翼(3)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线圈时,所述闭合回路形成后即可产生相应的推动效果,提高动力效果。
[0038]
另外,所述动力翼(3)与列车之间旋转连接(2),在旋转产生后实际上可以对所述动力翼(3)的推动效果产生影响。实施例2中详细说明了关于所述动力翼(3)产生旋转后影响推动效果的内容。
[0039]
实施例2
[0040]
根据实施例1提及的内容可知,所述动力翼(3)产生旋转可以影响其推力,在本实施例中其表现形式为通过断开一个或者几个所述连接点(6)与所述接触点(5)之间的接触实现。
[0041]
首先申请人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一种连接方式,所述动力翼(3)旋转连接(2)方式为,所述动力翼(3)包括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动力翼(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列车上的连接件,所述接触点(5)中的一对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同轴位置上,所述接触点(5)中的一对为连接同一电磁线圈(1)两端的两个所述接触点(5)。
[0042]
则设置在所述转轴同轴位置上的所述接触点(5)在所述动力翼(3)产生旋转时也不会导致其与所述连接点(6)无法接触,基于此,所述动力件内包括多个电磁线圈(1),每个所述电磁线圈(1)均连接有与之匹配的一对所述接触点(5)。
[0043]
所述动力翼(3)以所述转轴为轴产生旋转后,除设置在所述转轴位置的一对所述接触点(5)外其余的所述接触点(5)均与所述连接点(6)断开连接。
[0044]
结合图1-2进行理解,要调节列车受到的动力实际上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动力翼(3)的旋转情况进行调节。
[004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点(5)与所述连接点(6)布质位置与所述动力翼(3)旋转产生的轨道(4)重合,具体形式参考图3,则对应所述接触点(5)与所述连接点(6)的动力件
依据其接通与不接通开始工作与停止工作。
[0046]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点(5)与所述连接点(6)均为两个,所述动力翼(3)在所述转轴旋转带动下隐藏入列车内。
[0047]
实施例3
[0048]
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2中的各项功能,本实施例对所述电磁动力组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动力件中电磁线圈(1)共两个,两个所述电磁线圈(1)之间保留通过所述动力翼(3)的间隔空间,所述电磁线圈(1)对所述动力翼(3)产生的作用力在所述间隔空间位置产生叠加。
[0049]
具体结构参考图4,在前述结构的情况下,所述接触点(5)与所述连接点(6)接触后,图示中的电路连通,且其效果为两倍,在所述动力翼(3)产生旋转后,一对所述接触点(5)与所述连接点(6)断开只有一对工作,效果减弱。
[0050]
在一实施例中,申请人还考虑到实际上可以将所述动力翼(3)完全收起,所述连接件与列车连接位置设有可以平行移动的轨道(4),所述连接件沿所述轨道(4)滑动时所述接触点(5)与所述连接点(6)位置错开,所述动力组件在没有回路闭合的情况下不再工作。
[0051]
结合前述内容不难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实际上提供了除控制电流外的一种电磁鞘技术列车动力控制方法,在电流控制的基础上叠加本实施例中装置通过调节接触位置进而调节动力的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虽然只具备可行的理论内容,但是为未来电磁鞘技术列车的控制方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0052]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