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汽车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子数控差速器。
背景技术:
2.汽车差速器是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的一种装置,汽车差速器功能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
3.现有常见的差速器有:
4.1、自由差速器,其为一种不受控制的差速器,缺点:不可控;
5.2、可控制多片摩擦片差速器,其承受的扭矩有限,也无法准确分配差速比例;
6.3、可控卡扣差速器,其需要停车人为操作来实现,也无法准确分配差速比例;
7.4、自锁摩擦片差速器,其一侧车轮打滑到一定转速时,自动锁止,会出现顿挫撞击等不利因素,也无法准确分配差速比例;
8.5.阻尼差速器,也叫拓森差速器,是把普通差速器的差速齿轮设计成螺旋结构,从中得到一个阻尼的力,利用自身阻尼的力锁止差速器,阻尼的力是永久固定的,但行车中,一侧轮胎突然发生爆胎时,由于差速器阻尼锁止加大侧向的力导致车辆失控,但车辆拐弯需要差速时需要外加一个大于阻尼的力才能实现差速器差速工作,造成动力损耗,会加大车辆油耗。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电子数控差速器,解决了的问题。
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1.电子数控差速器,包括齿轮组和用于齿轮组装载的差速箱,齿轮组包括:
12.驱动机构,其配置为动力输入源,用于为齿轮组提供动力;
13.上层行星齿轮组,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行星齿轮支架,行星齿轮支架通过轴承盘与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行星齿轮支架通过环形设置的连接轴连接,两个所述行星齿轮支架的外边缘设置有齿轮盘一和齿轮盘二,所述齿轮盘一与上侧的行星齿轮支架通过轴承盘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盘二与差速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表面上下配置有行星齿轮一、行星齿轮二,行星齿轮一,所述行星齿轮二分别与齿轮盘一和齿轮盘二的内壁啮合,所述行星齿轮一、行星齿轮二的太阳点上设置有太阳齿轮一、太阳齿轮二,所述太阳齿轮一与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固定连接,所述太阳齿轮二与连接套筒固定连接,且连接套筒与位于下侧的行星齿轮支架转动连接并延伸而出;
14.中层连接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连接套筒的伸出端固接,且传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多个环形设置的从齿轮一;
15.下层连接齿轮组,包括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所述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输出轴一、输出轴二,输出轴一和输出轴二反向延伸而出,并通过所述传动齿
轮组转动,所述传动齿轮组与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转动连接,且传动齿轮组与从齿轮一连接。
16.输出轴二与驱动齿轮二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二的另一端穿过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从底部延伸而出,连接车轮;
17.所述驱动齿轮一和驱动齿轮二均与传动齿轮组啮合,所述传动齿轮组与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转动连接,且传动齿轮组的顶端与从齿轮一固定连接。
1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输入轴和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与齿轮盘一的外表面啮合,所述输出轴与外部控制电机固定连接。
19.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设置在同一中心轴上的跟随齿轮一和跟随齿轮二、设置在同一中心轴上的跟随齿轮三和跟随齿轮四,所述跟随齿轮一和跟随齿轮二与从齿轮一同轴设置,且跟随齿轮一与驱动齿轮一啮合,所述跟随齿轮二与跟随齿轮三啮合,跟随齿轮四与驱动齿轮二啮合。
20.优选的,齿轮盘二的外表面与支撑盘固定连接,且支撑盘的外表面与差速箱固定连接。
21.优选的,所述输出轴一与驱动齿轮一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一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所述连接套筒和行星齿轮支架从顶部延伸而出,连接车轮。
22.优选的,所述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动力输入齿轮,且差速箱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使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一段带有输出齿轮端穿入差速箱内并与输入齿轮啮合,驱动差速器旋转鼓转动,使车辆正常行驶。
23.本发明提供了电子数控差速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电子数控差速器,利用电子数控电机通过多种砸的齿轮结构和行星齿轮组结构,与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内部差速工作小齿轮连接,以达到电子数控电机对差速器差速小齿轮的自身转动状况进行状态监管,实现电子数控电机通过齿轮和行星齿轮组连接机构推动差速器差速小齿轮自身转动,实现差速器按一定比例差速工作,但不影响差速小齿轮在任何状态下随差速器鼓自动转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中电子数控差速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中电子数控差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中电子数控差速器的齿轮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中电子数控差速器的齿轮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中上层齿轮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中上层齿轮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中上层齿轮组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32.图8为本发明中下层齿轮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发明中下层齿轮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发明中下层齿轮组的内部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35.图11为本发明中单独的传动齿轮组与驱动齿轮一和驱动齿轮二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00-差速箱、102-支撑盘、103-上盖、201-输入轴、202-主齿轮、203-行星齿轮支架一、204-输出轴一、205-齿轮盘一、206-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7-动力输入齿轮、209-输出轴二、210-行星齿轮一、212-传动齿轮、213-连接套筒、214-太阳齿轮一、215-从齿轮一、216-跟随齿轮一、217-跟随齿轮二、218-跟随齿轮三、219-跟随齿轮四、220-驱动齿轮一、221-驱动齿轮二、230-行星齿轮二、233-连接轴、234-太阳齿轮二、235-齿轮盘二。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0.请参阅图1-11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41.电子数控差速器,包括齿轮组和用于齿轮组装载的差速箱100,齿轮组包括:
42.驱动机构,其配置为动力输入源,用于为齿轮组提供动力;
43.上层两组变速比例相等的行星齿轮组,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行星齿轮支架203,行星齿轮支架203通过轴承盘与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转动连接,两个行星齿轮支架203通过环形设置的连接轴233连接,使其可以同步转动,两个行星齿轮支架203的外边缘设置有齿轮盘一205和齿轮盘二235,齿轮盘一205与上侧的行星齿轮支架203通过轴承盘转动连接,齿轮盘二235与差速箱100固定连接,连接轴233表面上下配置有行星齿轮一210、行星齿轮二230,行星齿轮一210、行星齿轮二230分别与齿轮盘一205和齿轮盘二235的内壁啮合,行星齿轮一210、行星齿轮二230的太阳点上设置有太阳齿轮一214、太阳齿轮二234,太阳齿轮一214与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固定连接,太阳齿轮二234与连接套筒213上侧固定连接,且连接套筒213外侧与位于下侧的行星齿轮支架203转动连接内侧与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转动连接与并延伸而出。
44.中层连接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212,传动齿轮212与连接套筒213的伸出端固接,且传动齿轮212的外表面啮合连接多个环形设置的从齿轮一215;
45.下层连接齿轮组,包括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输出轴一204、输出轴二209,输出轴一204和输出轴二209反向延伸而出,并通过传动齿轮组转动,传动齿轮组与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转动连接,且传动齿轮组与从齿轮一215连接,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的两端用轴承连接安装在差速箱100内。
46.上述中,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齿轮盘一205旋转,在太阳齿轮一214的反作用力的推
动下,推动行星齿轮一210位移,又因为行星齿轮一210和行星齿轮二230共有一组行星齿轮支架203,使行星齿轮二230同时发生位移,齿轮盘二235固定在差速箱100上,保持静止状态,因此在齿轮盘二235的反转用下,行星齿轮二230推动太阳齿轮234旋转,进而带动连接套筒213旋转,连接套筒213带动传动齿轮212和从齿轮一215旋转,并通过传动齿轮组带动输出轴一204和输出轴二209向反方向旋转,实现差速自动调节的功能。
47.具体的,如图3-4中所示:驱动机构,包括输入轴201和主齿轮202,主齿轮202与齿轮盘一205的外表面啮合,输出轴201与外部控制电机固定连接,通过外部控制电机带动输出轴201旋转,进而带动齿轮盘一205旋转,带动行走齿轮支架203旋转。
48.具体的,如图4中所示:输出轴一204与驱动齿轮一220固定连接,输出轴一20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连接套筒213和行星齿轮支架203从顶部延伸而出;
49.输出轴二209与驱动齿轮二221固定连接,输出轴二209的另一端穿过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从底部延伸而出;
50.驱动齿轮一220和驱动齿轮二221均与传动齿轮组啮合,传动齿轮组与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转动连接,且传动齿轮组的顶端与从齿轮一215固定连接。
51.具体的,如图11中所示:传动齿轮组,包括设置在同一中心轴上的跟随齿轮一216和跟随齿轮二217、设置在同一中心轴上的跟随齿轮三218和跟随齿轮四219,跟随齿轮一216和跟随齿轮二217与从齿轮一215同轴设置,且跟随齿轮一216与驱动齿轮一220啮合,跟随齿轮二217与跟随齿轮三218啮合,跟随齿轮四219与驱动齿轮二221啮合。
52.具体的,如图3中所示: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的外表面设置有动力输入齿轮207,且差速箱100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动力输入单元通过通孔与齿轮207啮合,进而带动差速器旋转鼓伸出套206旋转,实现输出轴一204和输出轴二209的同向旋转。
53.具体的,如图2-3中所示:齿轮盘二235的外表面与支撑盘102固定连接,且支撑盘102的外表面与差速箱100固定连接。
54.工作原理:使用时,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入齿轮207,动力输入齿轮207驱动差速器旋转鼓206转动,由于从动齿轮一215、跟随齿轮一216、跟随齿轮二217固定在同一根轴上,从齿轮218、跟随齿轮三219固定在一根轴上,当跟随齿轮二217与从动齿轮二218咬合作用下,跟随齿轮四219带动驱动齿轮二221、跟随齿轮一216带动驱动齿轮一220、从齿轮一215带动传动齿轮212三个齿轮一起跟随差速器旋转股伸出套206转动,同时第一组行星齿轮组太阳齿214固定在差速器转动鼓伸出套206上同步转动,第二组行星齿轮组太阳齿234由套筒213固定连接在传动齿轮212上,使得第二组行星齿轮组太阳齿234也同步转动。
55.当两个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214和234同速同向与差速器旋转鼓206同步转动时,驱动两组行星齿轮组的共同行星齿轮支架在外齿圈内自由转动,此状态为差速器,不差速时驱动,两个驱动齿轮220、221时状态,当两个驱动齿轮220、221当中有一个受到外界的阻力转慢或者完全停止转动时,与两个驱动齿轮咬合的跟随齿轮一216和跟随齿轮四219当中有一个会围绕着转慢或不转的驱动齿轮转动时,自身也在转动,在跟随齿轮二217和跟随齿轮三218啮合的作用下加快速度推动转动的驱动齿轮转动,同时跟随齿轮一216连动从动齿轮一215,驱动传动齿轮212自身旋转,带动第二行星齿轮组太阳齿轮234一起转动,此时,第二行星齿轮组太阳齿轮234的转数是自身不定向的转数加上差速器旋转鼓的转数之和,在外齿圈齿轮盘二235不转动的作用下,推动共同的行星齿轮支架按一定轨迹旋转,共同行星
齿轮架203运转在第一组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与差速器旋转鼓206转动的转速与第二组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的转速不等的原因,共同行星齿轮组支架推动第一组行星齿轮组外齿圈不定项转动(外齿圈转动方向取决于两个驱动传动齿轮当中某一个受到阻力),第一组行星行星齿轮组外齿圈转动推动主齿轮202和输出轴201连接数控阻尼电机转动,阻尼电机不参与刹车阻尼时跟随转动,为差速器自由差速状态。
56.当数控阻尼电机参与阻尼刹车减慢或者停止输入轴201和主齿轮202转动时,第一组行星齿轮外齿轮也跟随减速转速或停止转动。
57.当第一组行星齿轮组外齿圈停止转动,与第二组行星齿轮外圈同为禁止转动时,固定在差速器旋转鼓206的第一组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214,在共同支架的作用下锁止第二组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234跟随差速器旋转鼓206一起转动在第二组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234连接套筒213连接传动齿轮212,传动齿轮212啮合从齿轮一215,从齿轮215连动跟随齿轮一216和跟随齿轮二217、跟随齿轮一216啮合驱动齿轮一220、跟随齿轮二217啮合跟随齿轮三218连动跟随齿轮四219、跟随齿轮四219啮合驱动齿轮二221,在齿轮之间的啮合与周向连接的作用下,齿轮自身不可转动,只能跟第二组行星齿轮组太阳池轮234与差速器旋转鼓206一同转动,此时差速器为锁止状态。
58.在停止状态差速器差速工作原理:在停止状态差速器旋转鼓206与第一组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214为静止状态,数控阻尼电机连动输出轴201带动主齿轮202旋转,推动第一组行星齿轮组外齿圈转动,在第一组行星齿轮组太阳齿轮214为静止的作用下,推动共同的行星齿轮架转动,共用行星齿轮架在第二组行星齿轮组外齿圈为静止的作用下推动第二组行星齿轮的太阳齿轮234转动,同时连动连接套筒213带动传动齿轮212,传动齿轮212推动从齿轮一215,从齿轮一215连动跟随齿轮一216和跟随齿轮二217,跟随齿轮一216推动驱动齿轮一220按一定的方向转动,跟随齿轮二217推动跟随齿轮三218转动、跟随齿轮四219推动驱动齿轮二221与驱动齿轮一220相反额方向转动,在驱动齿轮一220与驱动齿轮221各自连接车轮,可实现以前以后相反方向转动,可实现原地打转的状态。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