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锅炉吸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引风机富余能力建立负压的吸尘系统。
背景技术:
2.火力发电厂的锅炉通常采用煤炭作为燃料,煤炭在锅炉内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底渣和飞灰。这些底渣和飞灰会先输送到罐中存储,然后在运输出厂进行处置。因为底渣和飞灰颗粒小、质量轻,所以在输送和运输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粉尘泄漏,导致现场设备和道路、建筑物表面被污染。这其中火电厂的煤炭接卸系统和皮带传输系统上粉尘的泄漏点最多,受粉尘污染也最为严重。
3.现有技术中处理这些泄露粉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清扫,但是清扫中存在扬尘大,不能持续清扫的问题,而且清扫的方式工作效率较低,满足不了工业需求。另一种是采用水冲洗的方式,水冲洗泄露粉尘虽然不存在扬尘问题,但是冲洗过粉尘的水不能够回收再次利用,应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所有冲洗水必须全部回收再次利用,这就需要火电厂增加含煤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需要人员进行运行维护,同时需要购置pac和pam等废水处理试剂,同时定期还需清理沉淀池的淤泥,每年费用巨大。因此,使用水冲洗泄露粉尘的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成本高,不够经济。
4.另一方面,发电厂锅炉的烟气一般要经过除尘器,除掉99%的粉尘后用引风机抽至烟囱进行高空排放。其中引风机压力一般为静压7000~4000kpa,流量为100~50nm,所以引风机压力余量都较大,加之目前引风机都采用变频调节方式,所以实际电厂的引风机提供的抽吸压力有部分被浪费,没有合理高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引风机多余的负压力来实现粉尘的清洁,合理的利用了资源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引风机富余能力建立负压的吸尘系统,应用于锅炉的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除尘器,与所述除尘器连接的引风机,安装在所述引风机和所述除尘器之间的引风机进口挡板,以及与引风机出口连通的与烟囱;包括:吸尘负压主管、负压系统总阀、出口压力表、集尘罐、进口压力表、吸尘负压支管、负压系统调节阀;
7.所述吸尘负压主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引风机的烟气进口处,一端连接在所述集尘罐的出口处;所述吸尘负压主管管路上设有所述负压系统总阀;
8.所述吸尘负压支管为多路,且多路吸尘负压支管合并为一路连接在所述集尘罐的进口处;所述吸尘负压支管合并为一路的管路上设有负压系统调节阀;
9.所述集尘罐的出口处的吸尘负压主管设有所述出口压力表,所述集尘罐的进口处的管路上设有所述进口压力表。
10.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在所述负压系统总阀与所述集尘罐之间的所述负压吸尘主管管路上设有支路,在该支路上设置一台备用引风机。所述备用引风机用于引风机停止运行时提供负压。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备用引风机的进风支路上设有备用负压阀。
12.所述引风机正常运行时所述备用负压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负压系统总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备用引风机运行时所述备用负压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负压系统总阀处于关闭状态。
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尘负压支管上设有支管负压阀,所述吸尘负压支管的进口端设有吸尘头。所述吸尘负压支管可以分别布置到需要进行除尘的位置,如飞灰库现场、底渣库现场、输煤设备、卸煤设备现场。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多路吸尘负压支管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法兰连接。所述法兰连接方便于管道堵塞时进行拆卸检修。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靠近所述集尘罐进口处的所述多路吸尘负压支管还分流一路用作微负压管,所述微负压管上设有微负压调节阀。所述微负压管用于接至飞灰罐和底渣罐中建立微负压,防止粉尘向外逃逸,起到一定的抑尘效果,所述微负压调节阀用于调节建立的微负压大小,所述微负压大小可以根据抑尘效果调节。
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负压系统调节阀可以调节整个负压吸尘系统的负压值大小,使得引风机提供给整个负压吸尘系统的负压值小于引风机提供给除尘器的负压值,保证了负压吸尘系统应用于风道系统时不会影响烟气的正常流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吸尘系统应用与锅炉的风道系统,利用了引风机运行时富余的做功压力来建立负压,合理、高效的利用这部分多余压力实现了粉尘的清洁,且清洁效率高,无扬尘现象。
19.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吸尘系统在集尘罐进出口分别设有进口压力表和出口压力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进口压力表和出口压力的压力差来判断集尘罐内滤网的脏堵情况,若出现压力差较大,则需要对滤网进行清理。同时,进口压力表还可以用作为负压吸尘系统运行的压力监控器,通过进口压力表的数值判断负压吸尘系统出力是否正常。
20.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吸尘系统设有一路微负压管可以接入到飞灰罐和底渣罐中建立微负压环境,防止粉尘向外逃逸,起到一定的抑尘效果。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一种利用引风机富余能力建立负压的吸尘系统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吸尘负压主管;2、负压系统总阀;3、出口压力表;4、集尘罐;5、进口压力表;6、吸尘负压支管;61、支管负压阀;62、吸尘头;7、微负压管;71、微负压调节阀;8、备用引风机;9、
备用负压阀;10、法兰;11、除尘器;12、引风机进口挡板;13、引风机;14、烟囱;15、负压系统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本技术中管道之间的连接应做广义的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引风机富余能力建立负压的吸尘系统,应用于锅炉的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除尘器11,与所述除尘器连接的引风机13,安装在所述引风机和所述除尘器之间的引风机进口挡板12,以及与引风机13出口连通的与烟囱14;包括:吸尘负压主管1、负压系统总阀2、出口压力表3、集尘罐4、进口压力表5、吸尘负压支管6、负压系统调节阀15;
29.所述吸尘负压主管1一端连接在所述引风机13的烟气进口处,一端连接在所述集尘罐4的出口处;所述吸尘负压主管1管路上设有所述负压系统总阀2;
30.所述吸尘负压支管6为多路,且多路吸尘负压支管合并为一路连接在所述集尘罐4的进口处;所述吸尘负压支管6合并为一路的管路上设有负压系统调节阀15;
31.所述集尘罐的4出口处设有所述出口压力表3,所述集尘罐4的进口处设有所述进口压力表5。
3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负压系统总阀2与所述集尘罐4之间的所述负压吸尘主管1管路上设有支路,在该支路上设置一台备用引风机(8)。所述备用引风机8用于引风机13停止运行时提供负压。
3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备用引风机8的进风支路上设有备用负压阀9。
34.所述引风机正常运行时所述备用负压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负压系统总阀2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备用引风机运行时所述备用负压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负压系统总阀2处于关闭状态。
3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尘负压支管6上设有支管负压阀61,所述吸尘负压支管6的进口端设有吸尘头62。所述吸尘负压支管6可以分别布置到需要进行除尘的位置,如飞灰库现场、底渣库现场、输煤设备、卸煤设备现场。
3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多路吸尘负压支管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法兰10连接。所述法兰10连接方便于管道堵塞时进行拆卸检修。
3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靠近所述集尘罐4进口处的所述多路吸尘负压支管还
分流一路用作微负压管7,所述微负压管7上设有微负压调节阀71。所述微负压管7用于接至飞灰罐和底渣罐中建立微负压,防止粉尘向外逃逸,起到一定的抑尘效果,所述微负压调节阀71用于调节建立的微负压大小,所述微负压大小可以根据抑尘效果调节。
3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负压系统调节阀15可以调节整个负压吸尘系统的负压值大小,使得引风机13提供给整个负压吸尘系统的负压值小于引风机提供给除尘器11的负压值,保证了负压吸尘系统应用于风道系统时不会影响烟气的正常流通。
39.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40.在引风机13正常运行时,关闭备用负压阀9,将吸尘负压支管6接至需要吸尘的地方,开启吸尘负压支管6上的支管负压阀61和吸尘负压主管1上的负压系统总阀2,粉尘从吸尘负压支管6吸至集尘罐4,经集尘罐旋风分离,被分离的固体粉尘进入集尘罐下部的集尘箱收集,其余气体由引风机13吹至烟囱14排放,当收集的粉尘达到一定量的时候,需要进行清理。工作中可以通过进口压力表5和出口压力表3的压力差来判断集尘罐4内滤网的脏堵情况,若出现压力差较大,则需要对滤网进行清理。同时,进口压力表5还可以用作为负压吸尘系统运行的压力监控器,通过进口压力表5的数值判断负压吸尘系统出力是否正常。
41.在电厂锅炉机组停运时引风机13也会退出运行,此时负压吸尘系统就需要所述备用引风机8提供负压。关闭负压系统总阀2,将吸尘负压支管6接至需要吸尘的地方,开启吸尘负压支管6上的支管负压阀61,开启备用负压阀9,粉尘从吸尘负压支管6吸至集尘罐4,经集尘罐旋风分离,被分离的固体粉尘进入集尘罐下部的集尘箱收集,其余气体从备用引风机8出风口排放,此时可实现通过备用引风机8提供负压源吸尘的效果。
4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