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2.车辆的中控台上集成有车载显示屏、仪表盘、空调出风口、控制按钮等功能部件,结构复杂,视觉上不够美观大方,并且空调出风口的角落容易积灰,给用户带来的观感并不好。
3.相关技术中,部分车型采用超大车载显示屏,仪表盘的显示以及对操作按钮的控制均基于该车载显示屏实现,使得中控台的结构复杂度降低。
4.然而,超大车载显示屏容易积灰,操作时也容易在屏幕上留下汗液和污渍,空调出风口依旧暴露在用户的视觉中,还是很容易看到角落和缝隙处的灰尘,因而中控台在视觉上不够整洁和干净;并且,超大车载显示屏也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及车辆,能够提高中控台的整洁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6.具体而言,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7.本技术的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出风组件和空中成像组件;
8.所述出风组件具有容纳腔和风道,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风道相邻;所述风道具有出风口和透光口,所述透光口开设在所述风道的侧壁上,所述风道通过所述透光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9.所述空中成像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空中成像组件用于将待显示界面经所述透光口投射至所述出风口,并在所述出风口处显示所述待显示界面的悬浮虚拟图像,所述悬浮虚拟图像遮蔽所述出风口的至少一部分。
10.可选地,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透光板件,所述透光板件的边缘与所述风道的用于围成所述透光口的侧壁相连,以封闭所述透光口;所述空中成像组件与所述透光板件相连或相抵;
11.或者,
12.所述空中成像组件包括所述透光板件,所述透光板件位于所述透光口内,并与所述风道的用于围成所述透光口的侧壁相连,以封闭所述透光口。
13.可选地,所述透光板件的内表面与所述风道的位于所述透光口边缘的内壁相接,所述内表面为所述透光板件靠近所述风道内部的表面。
14.可选地,所述空中成像组件包括像源和光学器件;
15.所述像源用于发出包含所述待显示界面的图像信息的光线;
16.所述光学器件位于所述光线的出射方向上,用于使所述光线发生偏折并经过所述
出风口。
17.可选地,所述光学器件被配置为使经所述光学器件折射或反射的光线以与入射角相同的角度出射,且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
18.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透光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第一倾斜角,所述像源的出光平面与所述透光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第二倾斜角,所述第二倾斜角等于所述第一倾斜角。
19.可选地,经过所述出风口的所述光线的出射方向垂直于所述悬浮虚拟图像的成像平面。
20.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红外感应组件,所述红外感应组件与出风组件或所述空中成像组件相连,用于提供红外感应区域;
21.其中,所述红外感应区域位于所述悬浮虚拟图像远离所述风道的一侧,并与所述悬浮虚拟图像之间具有间距;或者,所述红外感应区域经过所述悬浮虚拟图像。
22.可选地,所述红外感应组件包括多个红外感应器,所述多个红外感应器呈直线阵列分布,以提供所述红外感应区域。
23.可选地,所述红外感应区域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悬浮虚拟图像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或重合。
24.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在出风组件的风道外侧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安装有空中成像组件,该空中成像组件通过开设在风道上的透光口将待显示界面投射至该风道的出风口,以在出风口处显示与该待显示界面相对应的悬浮虚拟图像,从而实现不依赖于实体介质的悬浮显示效果,并且由于该悬浮虚拟图像能够遮蔽出风口,因此出风口不会暴露在用户的视觉中,提高了中控台的整洁度,也降低了采用实体显示屏所导致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风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0.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31.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出风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感应区域和悬浮虚拟图像的布置关系示意图。
35.附图标记:
36.1、出风组件;11、风道;12、进风口;13、风机;14、容纳腔;111、出风口;112、透光口;113、侧壁;114、透光板件;1141、内表面;
37.2、空中成像组件;21、像源;22、光学器件;
38.3、悬浮虚拟图像;
39.4、红外感应组件;41、红外感应区域;42、红外感应器;
40.a、第一倾斜角;b、第二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该车辆旋钮换挡的试验方法、装置及系统等进行详细描述。
42.车辆的中控台上集成有车载显示屏、仪表盘、空调出风口、控制按钮等功能部件,结构复杂,视觉上不够美观大方,并且空调出风口的角落容易积灰,给用户带来的观感并不好。
43.相关技术中,部分车型采用超大车载显示屏,仪表盘的显示以及对操作按钮的控制均基于该车载显示屏实现,使得中控台的结构复杂度降低。
44.然而,超大车载显示屏容易积灰,操作时也容易在屏幕上留下汗液和污渍,空调出风口依旧暴露在用户的视觉中,还是很容易看到角落和缝隙处的灰尘,因而中控台在视觉上不够整洁和干净;并且,超大车载显示屏也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4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能够提高中控台的整洁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4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包括出风组件1和空中成像组件2;出风组件1具有容纳腔14和风道11,容纳腔14与风道11相邻;风道11具有出风口111和透光口112,透光口112开设在风道11的侧壁113上,风道11通过透光口112与容纳腔14连通;空中成像组件2位于容纳腔14内,空中成像组件2用于将待显示界面经透光口112投射至出风口111,并在出风口111处显示待显示界面的悬浮虚拟图像3,悬浮虚拟图像3遮蔽出风口111的至少一部分。
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出风组件1例如可以为空调系统。出风组件1具有风道11,风道11具有进风口12、出风口111,以及位于进风口12和出风口111之间的壁体。风机13通过与风道11的进风口12连接,用于向风道11内输送气流,气流沿风道11的壁体的延伸方向流动,并从出风口111吹出。
48.空中成像组件2布置在出风组件1的容纳腔14内,用于将待显示界面投射到空中形成悬浮虚拟图像3,悬浮虚拟图像3能够替代实体车载显示屏幕,对信息进行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像源21所提供的待显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如图3所示,例如,该界面上可以显示有出
风装置的开关按键,用于对风量、温度、风向等参数的调节按键,显示功能(用于显示悬浮虚拟图像3)的启动或者关闭按键,对悬浮虚拟图像3的显示亮度的调节按键,以及待显示界面上的功能选择按键中的至少一项。
49.空中成像组件2通过开设在风道11的壁体上的透光口112,将待显示界面投射到风道11的出风口111处,从而在出风口111处形成与待显示界面的显示内容相同的悬浮虚拟图像3。悬浮虚拟图像3能够遮蔽出风口111的至少一部分,但是不会影响出风口111的出风效果,因而实现了在保证出风的基础上提高出风口111在视觉上的整洁性,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50.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在出风组件1的风道11外侧具有容纳腔14,容纳腔14内安装有空中成像组件2,该空中成像组件2通过开设在风道11上的透光口112将待显示界面投射至该风道11的出风口111,以在出风口111处显示与该待显示界面相对应的悬浮虚拟图像3,从而实现不依赖于介质的悬浮显示效果,并且由于该悬浮虚拟图像3能够遮蔽出风口111,因此出风口111不会暴露在用户的视觉中,提高了中控台的整洁度,也降低了采用实体显示屏所导致的生产成本。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出风组件1还包括透光板件114,透光板件114的边缘与风道11的用于围成透光口112的侧壁113相连,以封闭透光口112;空中成像组件2与透光板件114相连或相抵。透光板件114能够封闭透光口112,防止风道11中的气流从透光口112吹出,保障了出风口111的气体流量。
5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空中成像组件2包括透光板件114,透光板件114位于透光口112内,并与风道11的用于围成透光口112的侧壁113相连,以封闭透光口112。
53.可选地,透光板件114的内表面1141与风道11的位于透光口112边缘的内壁相接,以避免对风道11内的气流形成阻挡,或者扰动气流的流向,其中内表面1141为透光板件114靠近风道11内部的表面。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中成像组件2包括像源21和光学器件22;像源21用于发出包含待显示的交互界面的图像信息的光线;光学器件22位于光线的出射方向上,用于使光线发生偏折并经过出风口111。
55.示例性地,光学器件2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折射光学元件和/或至少一个反射光学元件,使光线经至少一次折射和/或反射后以与入射方向不同的方向射出,从而达到偏折光线的效果。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光学器件22被配置为使经光学器件22折射或反射的光线以与入射角相同的角度出射,且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出风口111所在的平面与透光口112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第一倾斜角a,像源21的出光平面与透光口112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第二倾斜角b,第二倾斜角b等于第一倾斜角a。
57.由于像源21的出光平面和出风口111所在的平面相对于透光口112所在的平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且经过光学器件22的光线入射角和出射角相同,因此能够使悬浮虚拟图像3准确地投射至风道11的出风口111,并保证成像平面与出风口111贴合,从而更好地达到对出风口111的遮挡效果。
58.可选地,光学器件22可以采用负折射率材料件,或者,光学器件22可以包括多个反
射镜。
59.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过出风口111的光线的出射方向垂直于悬浮虚拟图像3的成像平面。如图1所示,当出射光线与悬浮虚拟图像3之间的夹角c为90度时,悬浮虚拟图像3不变形,成像效果最好,悬浮虚拟图像3的显示内容更清晰。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还包括红外感应组件4,红外感应组件4与出风组件1或空中成像组件2相连,用于提供红外感应区域41;其中,红外感应区域41位于悬浮虚拟图像3远离风道11的一侧,并与悬浮虚拟图像3之间具有间距;或者,红外感应区域41经过悬浮虚拟图像3。
61.红外感应组件4能够提供红外感应区域,该区域用于检测用户在悬浮虚拟图像3上的触摸位置。其中,当用户想要与出风装置进行人机交互时,可以触摸(例如点击或滑动)悬浮虚拟图像3上所显示的按键,从而实现对该按键所对应的功能触发。用户的手指在触摸悬浮虚拟图像3时,会经过红外感应区域41,此时红外感应区域41能够检测到用户在悬浮虚拟图像3上的触摸位置。示例性的,红外感应组件4通过tof(飞行时差测距,time of flight measurement)技术检测用户在悬浮虚拟图像3上的触摸位置。
62.可选地,红外感应区域41可以位于悬浮虚拟图像3远离风道11的一侧,也即悬浮虚拟图像3更靠近用户的一侧;或者,红外感应区域41可以经过悬浮虚拟图像3,从而仅对应悬浮虚拟图像3的局部区域,例如红外感应区域41仅在悬浮虚拟图像3上具有按键的部分进行触摸检测。
63.该出风装置还包括处理器,红外感应组件4将检测到的触摸位置发送至处理器后,处理器能够对触摸位置进行识别,从而确定用户在待显示界面上实际想要操作的对象,从而便于触发该对象执行对应的功能。其中,触摸位置例如可以是触摸点在悬浮虚拟图像3上对应的坐标,操作对象例如可以是待显示界面上所显示的虚拟按键。其中,处理器根据红外感应组件4发送的用户在悬浮虚拟图像3上的触摸位置确定在待显示界面上实际想要操作的对象,并触发该对象执行对应的功能在显示技术领域已属于成熟的技术,在此就不多作说明。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述,红外感应组件4包括多个红外感应器42,多个红外感应器42呈直线阵列分布,以提供红外感应区域41。多个红外感应器42呈直线阵列分布并形成连续的红外感应面或三维的红外感应空间,该红外感应面或者红外感应空间即为红外感应区域41。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红外感应区域41所在的平面与悬浮虚拟图像3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或重合,以使得红外感应区域41与悬浮虚拟图像3贴合或更准确地对应,从而提高触摸感应效果和识别精度。
66.其中,当红外感应区域41为红外感应面时,该红外感应面所在的平面与悬浮虚拟图像3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或重合;当红外感应区域41为红外感应空间时,悬浮虚拟图像3位于该红外感应空间内。
6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
68.该具备空中成像功能的出风装置,在出风组件1的风道11外侧具有容纳腔14,容纳腔14内安装有空中成像组件2,该空中成像组件2通过开设在风道11上的透光口112将待显示界面投射至该风道11的出风口111,以在出风口111处显示与该待显示界面相对应的悬浮
虚拟图像3,从而实现不依赖于实体介质的悬浮显示效果,并且由于该悬浮虚拟图像3能够遮蔽出风口111,因此出风口111不会暴露在用户的视觉中,提高了车辆中控台的整洁度,也降低了采用实体显示屏所导致的生产成本。
69.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70.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71.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