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101913发布日期:2023-08-10 09:0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

1.本发明涉及医疗复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


背景技术:

2.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没有血液和氧气供应,部分的脑组织就会因为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损伤甚至坏死,坏死脑组织所支配的躯体部分就会出现功能异常。
3.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以吞咽障碍为主,现有设备可以实现带动患者上下颚运动,同时可以控制舌头顶颚动作配合吞咽,通过抽气泵控制咬合板移动,进而控制上下齿之间的相对运动,同时通过气仓充气使舌头上顶,这种设备中需要很多电控设备的参与,不然无法控制气仓的充气周期,同时无法有效进行主动咬合锻炼的计数,也无法有效模拟咀嚼动作,严重限制了该设备的使用,也局限了锻炼的效果,只能用于前期被动锻炼脸部肌肉,而无法运用到主动进行的咬合动作中,锻炼效果差。
4.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对现有锻炼设备进行结构的改进,使设备更贴近咀嚼动作模拟,并有效使用在主动与被动两种模式的锻炼使用中。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锻炼装置不能有效模拟咀嚼动作中上下齿之间相对运动的训练,同时设备只能用于被动带动上下齿运动,而不能用于主动的咀嚼训练,另外提舌囊腔与气仓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电控设备控制通断,可靠性较低等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包括气仓和气泵,所述气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仓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咀嚼肌复健组件,所述咀嚼肌复健组件包括导向仓、咬合板和复位连杆,所述导向仓固定连接在气仓的侧面,所述导向仓的内侧滑动设置有咬合板,所述咬合板与气仓之间设置有复位连杆,通过牙齿对所述咬合板施加咬力可以作用在气仓的表面。
9.优选的,所述气仓的内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仓的侧面贯穿设置有透明观察管,所述气泵通过软管固定连接在透明观察管的端部,所述气仓的内侧滑动卡接有与咬合板相对应的底板,所述导向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与底板相适配的限位块。
10.优选的,所述透明观察管靠近气仓一端的内侧滑动卡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透明观察管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电子计数器,所述活塞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电子计数器相适配的接触金属片。
11.优选的,所述透明观察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贯穿且螺
纹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轴承设置有抵紧块,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活塞的一端与抵紧块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透明观察管的侧面贯穿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置在固定板和活塞之间位置。
13.优选的,所述导向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楔块,所述咬合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楔块相适配的滑块,且所述咬合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所述复位连杆铰接在咬合板的侧面。
14.优选的,所述复位连杆包括铰杆和l形固定杆,所述铰杆铰接设置在咬合板的侧面,所述铰杆的另一端铰接设置有l形固定杆。
15.优选的,所述l形固定杆和铰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16.优选的,所述气仓的侧面贯穿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气仓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提舌腔囊。
17.优选的,所述气仓的内侧滑动设置有与连接管相适配的控制簧片,且所述气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控制簧片相适配的导轨,所述气仓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与控制簧片啮合连接的控制钮。
18.本发明公开了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该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在现有设备侧面设置有咀嚼肌复健组件,可以模拟咀嚼时上下齿之间的研磨动作,比现有设备的动作模拟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在气仓侧面设置有一段透明观察管,通过透明观察管可以实现脱离气泵后,由咀嚼肌控制的主动锻炼测算,避免现有技术中设备只能用于主动带动的康复锻炼,提高了设备锻炼的实际效果,同时在透明观察管内设置有可调节的调节螺栓,方便对设备使用模式的切换,另外通过机械结构的控制钮进行控制簧片的移动,实现对提舌腔囊的周期控制。
20.2、该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气仓内设置气囊,通过气泵控制气囊的主动充气与放气,进而通过气囊控制底板的移动,再通过底板带动复位连杆和咬合板沿着导向楔块模拟咀嚼动作的运动,实现带动上下齿的相对运动,同时还可以避免设备气密性故障导致设备难以使用的问题。
21.3、该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气仓通过透明观察管连接气泵,可以通过气泵的主动控制进行咬合板的上下控制,也可以平衡透明观察管中气压后,通过牙床对咬合板施加力的作用,透过透明观察管中活塞的运动进行患者主动的康复锻炼,同时通过设置在透明观察管中的电子计数器进行锻炼计数,方便切换主动与被动锻炼两种使用模式,更加有利于锻炼装置的使用效果。
22.4、该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设置在透明观察管中的活塞受到第一弹簧弹力的控制,而第一弹簧的弹力可以通过调节螺杆进行调节,在不同锻炼时期以不同松紧度进行使用,能更有效地发挥设备锻炼作用。
23.5、该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气仓侧面通过连接管连接提舌腔囊,不同于现有技术设备中需要通过电控设备控制连接管通断来控制提舌腔囊作用周期,本装置在气仓内侧滑动设置对连接管作用的控制簧片,通过控制钮方便控制簧片的进位,从而控制连接管的通断,进而控制提舌腔囊的充气周期,使用机械控制结构比电控结构更加准确不易出现误差。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咀嚼肌复健组件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透明观察管结构剖视图;
28.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咀嚼肌复健组件结构剖视图;
31.图7为本发明图6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2.图8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视图。
33.图中:1、气仓;2、气泵;3、咀嚼肌复健组件;301、导向仓;302、咬合板;303、复位连杆;3031、铰杆;3032、l形固定杆;4、气囊;5、透明观察管;6、底板;7、限位块;8、活塞;9、第一弹簧;10、电子计数器;11、接触金属片;12、固定板;13、调节螺杆;14、抵紧块;15、出气孔;16、导向楔块;17、滑块;18、防滑橡胶垫;19、第二弹簧;20、连接管;21、提舌腔囊;22、控制簧片;23、导轨;24、控制钮。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
36.根据附图1所示,包括气仓1、气泵2和咀嚼肌复健组件3,气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气泵2,气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咀嚼肌复健组件3,气仓1通过气泵2进行充气和放气的间隔操作,实现气泵2主导的被动锻炼,通过气仓1侧面设置的咀嚼肌复健组件3实现仿照咀嚼动作的训练,比现有技术中的复健设备更具仿真性。
37.根据附图2-3所示,气仓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咀嚼肌复健组件3,咀嚼肌复健组件3包括导向仓301、咬合板302和复位连杆303,导向仓301固定连接在气仓1的侧面,导向仓30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咬合板302,咬合板302与气仓1之间设置有复位连杆303,通过牙齿对咬合板302施加咬力可以作用在气仓1的表面。
38.导向仓301主要作用是引导咬合板302沿着导向仓301方向的移动,而咬合板302通过复位连杆303与气仓1进行连接,并在进行吞咽训练时提供复位作用。
39.气仓1的内侧设置有气囊4,气仓1的侧面贯穿设置有透明观察管5,气泵2通过软管固定连接在透明观察管5的端部,在气仓1内部设置气囊4,可以避免直接向气仓1内注入空气时容易出现设备气密性的问题,同时方便设备根据气囊4周期性变化相应产生训练的作用,在气仓1的侧面通过透明观察管5与气泵2进行连接,硬质的透明观察管5方便设备脱离
气泵2后进行使用者主动的吞咽训练。
40.根据附图3-4所示,气仓1的内侧滑动卡接有与咬合板302相对应的底板6,导向仓30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与底板6相适配的限位块7,底板6随着气囊4的充放气相应在气仓1内滑动变化,设置限位块7对底板6进行限位,防止底板6脱离气仓1范围。
41.复位连杆303包括铰杆3031和l形固定杆3032,铰杆3031铰接设置在咬合板302的侧面,铰杆3031的另一端铰接设置有l形固定杆3032。
42.l形固定杆3032和铰杆303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9,设置l形固定杆3032与铰杆3031的多段铰接方式,方便咬合板302与底板6之间的角度变化性移动,同时设置第二弹簧19保证咬合板302的自动复位。
43.根据附图3和附图5所示,透明观察管5靠近气仓1一端的内侧滑动卡接有活塞8,活塞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透明观察管5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电子计数器10,活塞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电子计数器10相适配的接触金属片11。
44.在脱离气泵2后,气泵2对设备内施加一定的空气,使透明观察管5内有一定的气压强度,后进行设备脱离气泵2的主动式锻炼,使用者通过对咬合板302施加压力,使气囊4中的空气向透明观察管5中输入,随着空气的输入,活塞8克服第一弹簧9的作用在透明观察管5中发生位移,并通过设置在活塞8侧面的接触金属片11接通电子计数器10,通过电子计数器10的示数变化读取训练周期。
45.透明观察管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侧面贯穿且螺纹设置有调节螺杆13,调节螺杆13的端部轴承设置有抵紧块14,第一弹簧9远离活塞8的一端与抵紧块14固定连接。
46.调节螺杆13通过固定板12与透明观察管5进行定位,并可根据固定板12相应对第一弹簧9的弹力进行调节,并由此对活塞8的弹力进行调节,设置抵紧块14可以避免调节螺杆13转动时造成第一弹簧9的损坏。
47.透明观察管5的侧面贯穿开设有出气孔15,出气孔15设置在固定板12和活塞8之间位置,出气孔15设置在固定板12和活塞8之间位置方便对活塞8的调节,同时可以避免活塞8堵塞出气孔15。
48.根据附图6-8所示,导向仓30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楔块16,咬合板3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楔块16相适配的滑块17,且咬合板3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18,复位连杆303铰接在咬合板302的侧面。
49.导向楔块16可以引导咬合板302沿着导向楔块16发生上下研磨动作,设置滑块17可以避免咬合板302与导向楔块16发生脱离,并且设置在防滑橡胶垫18可以增加牙齿和咬合板30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滑动导致设备失去研磨训练作用。
50.气仓1的侧面贯穿连接有连接管20,气仓1通过连接管20固定连接有提舌腔囊21,连接管20是软质中空管,用于连接气囊4与提舌腔囊21,引导气囊4中的空气进入提舌腔囊21中起提舌作用。
51.气仓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与连接管20相适配的控制簧片22,且气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控制簧片22相适配的导轨23,气仓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与控制簧片22啮合连接的控制钮24。
52.气仓1的内侧滑动设置控制簧片22,通过控制簧片22对连接管20进行周期性封堵,
代替现有技术中设备需要通过电控设备周期性进行提舌腔囊21控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相比较而言机械结构更具稳定性。
53.并且还设置有帮助控制簧片22移动的导轨23,避免控制簧片22无法进行连接管20封堵的问题,贯穿气仓1侧壁设置的控制钮24用于控制簧片22的移动控制,方便自外部对提舌腔囊21的周期控制。
54.实施例1: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包括气仓1和气泵2,气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泵2,气仓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咀嚼肌复健组件3,咀嚼肌复健组件3包括导向仓301、咬合板302和复位连杆303,导向仓301固定连接在气仓1的侧面,导向仓30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咬合板302,咬合板302与气仓1之间设置有复位连杆303,通过牙齿对咬合板302施加咬力可以作用在气仓1的表面。
55.气仓1的内侧设置有气囊4,气仓1的侧面贯穿设置有透明观察管5,气泵2通过软管固定连接在透明观察管5的端部,气仓1的内侧滑动卡接有与咬合板302相对应的底板6,导向仓30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与底板6相适配的限位块7。
56.导向仓30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楔块16,咬合板3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楔块16相适配的滑块17,且咬合板3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18,复位连杆303铰接在咬合板302的侧面。
57.复位连杆303包括铰杆3031和l形固定杆3032,铰杆3031铰接设置在咬合板302的侧面,铰杆3031的另一端铰接设置有l形固定杆3032。
58.l形固定杆3032和铰杆303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9。
5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锻炼设备更加贴近实际咀嚼效果,在气仓1的侧面设置咀嚼肌复健组件3,通过复位连杆303实现咬合板302沿着导向楔块16模仿上下齿研磨咀嚼动作,并且通过气囊4代替现有技术中直接向气仓1中注入空气的方式,可以避免设备气密性的问题。
60.实施例2: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包括气仓1和气泵2,气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泵2,气仓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咀嚼肌复健组件3,咀嚼肌复健组件3包括导向仓301、咬合板302和复位连杆303,导向仓301固定连接在气仓1的侧面,导向仓30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咬合板302,咬合板302与气仓1之间设置有复位连杆303,通过牙齿对咬合板302施加咬力可以作用在气仓1的表面。
61.透明观察管5靠近气仓1一端的内侧滑动卡接有活塞8,活塞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透明观察管5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电子计数器10,活塞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电子计数器10相适配的接触金属片11。
62.透明观察管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侧面贯穿且螺纹设置有调节螺杆13,调节螺杆13的端部轴承设置有抵紧块14,第一弹簧9远离活塞8的一端与抵紧块14固定连接。
63.透明观察管5的侧面贯穿开设有出气孔15,出气孔15设置在固定板12和活塞8之间位置。
6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透明观察管5连接气仓1与气泵2,实现气仓1脱离气泵2的单独使用,实现本设备由气泵2主导以及由使用者主导的两种锻炼方式,避免现有设备只能使用在由气泵2主导的训练,具有更好的训练效果,并且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透明观察管5进行
主动训练的直接观察与计数。另外,活塞8可以通过调节螺杆13进行第二弹簧19松紧度的调节,使设备更好地适用在不同训练阶段,得到最适合该阶段的训练效果。
65.实施例3:气仓1的侧面贯穿连接有连接管20,气仓1通过连接管20固定连接有提舌腔囊21。
66.气仓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与连接管20相适配的控制簧片22,且气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控制簧片22相适配的导轨23,气仓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与控制簧片22啮合连接的控制钮24。
67.在本实施例中,将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电控设备进行控制的提舌腔囊21周期替换成通过控制钮24进行控制的控制簧片22,一方面机械结构比电控结构成本更低而实用性更强,另一方面能更加方便地控制提舌腔囊21使用周期,同时能更好地保证控制簧片22对连接管20的堵塞效果。
6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