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4956435发布日期:2023-07-29 14:1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酸枣汁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


背景技术:

2.酸枣是我国栽培最古老的果树之一,与柿子、板栗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酸枣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它的成分中。它不仅像其他水果一样,含有钾、钠、铁、锌、磷、硒等多种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新鲜的酸枣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其含量是红枣的2-3倍、柑橘的20-30倍,在人体中的利用率可达到86.3%,是所有水果中的佼佼者。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口感酸甜适度,色泽均一,柔软细腻,生津止渴,营养丰富。
3.因此在饮料加工行业,酸枣汁的研发与生产也在逐步的扩大,与常规提取方式相似,酸枣的提取主要由破碎、中温浸渍、原汁分离、二次浸渍、二次分离原汁、压榨等工序组成,其中中温浸渍是主要的提取方式和耗能设备,由于酸枣需要多次浸渍和过滤,原搅拌过滤的形式,在完成浸渍后将酸枣和汁液全部取出过滤,离心后,再将离心后的酸枣投入搅拌罐中进行二次浸渍,在该环节下,增加了与外界接触的风险,容易导致酸枣果皮污染浪费,且处理时间长,如若进行自动化改造,收集传送成本高,运行状况复杂,为此基于已有的罐体,我们设计了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解决了酸枣汁提取过程中多次浸渍酸枣,在外部过滤导致生产效率低,且回填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加热机构,所述罐体内的底部安装有筛网,所述筛网上安装有调节高度的升降机构,对应的位于所述罐体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筛网上设有和所述出料管对应的豁口,所述罐体内还安装有使得水体流动的水循环结构。
6.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为安装在所述罐体底部的加热板。
7.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为安装在所述罐体下端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罐体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罐体内,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调节支撑螺杆,所述筛网上固定有调节套,所述调节支撑螺杆贯穿所述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和所述调节支撑螺杆螺纹配合。
8.优选地,所述水循环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罐体上的水泵和喷头,所述喷头内嵌于所述罐体的内壁上,所述水泵的抽水管贯穿所述罐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罐体内的底部,所述水泵的供水管连接在所述喷头上。
9.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所述筛网的边缘上设有和所述限位凸起对应的限位槽。
10.优选地,所述筛网为不锈钢筛网。
11.优选地,所述调节支撑螺杆为梯形螺纹。
12.优选地,所述罐体为平底不锈钢罐。
1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本技术安装于酸枣汁提取生产线中,加工时,将打好的酸枣汁通过罐体顶部的进料口泵入罐体内,加入50-75℃的温水,通过加热机构进行保温,或者直接加入常温水通过加热机构进行加热,筛网向上抬起,高度高于出料管和抽水管的高度即可,同时开启水循环结构,达到设定的浸渍时间后,出料管正常出料,将第一次浸渍的酸枣汁排出,进行二次浸渍,根据工艺要求只需两次浸渍时,在二次浸渍完成后将筛网降下,将酸枣汁和果肉籽皮全部排出,进行下一批次浸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加热机构的设置,能够保持设定温度,对酸枣汁进行浸渍提取,最大程度的提高提取率;
16.2、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可调节酸枣果肉的在罐体的位置,在正常浸渍过程中,能够控制是否排出酸枣,从而达到了多次浸渍无需将酸枣果肉回填至罐体能力,提高浸渍的安全性和效率;
17.3、通过水循环结构的设置,为保证维生素c不被破坏,本技术采用50-75℃的中温浸渍,因此水体不会沸腾流动性差,通过水循环加速水体流动,提高提取效果。
18.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控制酸枣是否跟随汁液流出,从而控制了酸枣在罐体内的浸渍次数,无需进行酸枣回填,同时也改进了罐体内的温度和水体流动环境,提高了酸枣的提取效率,提高酸枣汁提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的筛网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的限位凸起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的筛网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的a处结构放大图。
25.图中:1罐体、2出料管、3加热板、4筛网、5水泵、6抽水管、7供水管、8喷头、9限位凸起、10限位槽、11豁口、12调节支撑螺杆、13调节套、14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参见图1-5,一种酸枣高效提取罐,在酸枣提取生产线上,原设计为水浴加热的搅拌罐,每次浸渍完成后,排入离心机处理后,按照要求,将酸枣籽皮重新收集投入搅拌罐中进行二次浸渍,目前酸枣在离心机中的收集已经可以通过吊带离心机进行快速的回收,由于回收的酸枣还需要二次浸渍,因此还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下,通过工人进行清理收集,回填到搅拌罐中进行二次回用,期间耗时高,且工作环境高温高湿,而酸枣汁提取生产线已经趋
于全自动化运行,如果不能尽快的提高酸枣回收的效率,解决人工收集二次回用酸枣固体物的问题,生产线就不能做到高效的运行,因此设计本技术,包括罐体1,本技术中,为了保证底部液体能够较完全的流出,罐体1为平底不锈钢罐,且罐体1的底部设有加热机构,由于本生产所使用的生产线并未设计温水管道,因此加热机构为安装在罐体1底部的加热板3,相较于水浴加热,升温速度快,且技术成熟度高,控温性能高于水浴加热,且热损失小,由于本技术中酸枣不与罐体1的底部接触,因此在快速升温过程中也不会造成糊底的情况,具体的,罐体1内的底部安装有筛网4,筛网4将酸枣与隔离在筛网4的上层,由于筛网4的过滤能力达不到包装的质量要求,因此本技术中筛网4仅用于粗过滤,较细的过滤通过离心机过滤,同时也提高了筛网4的通透性,在首次浸渍结束后,即可快速的过滤酸枣进行排水,少量较细的残渣在首次浸渍后已经没有了二次浸渍的必要,因此可由首次浸渍的酸枣汁带出进去离心机,在筛网4的使用过程中,筛网4上安装有调节高度的升降机构,调节筛网4的高度,对应的位于罐体1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料管2,用于排出酸枣汁和酸枣果肉,筛网4上设有和出料管2对应的豁口11,当筛网4降至最低位置后,筛网4上层的酸枣果肉可通过豁口11流出,流入出料管2,用于末次浸渍完成后连同酸枣汁和酸枣果肉一同排出,在具体应用时,在处末次浸渍完成后的排汁,其他时间筛网4的高度使用高于出料管2的高度,用于控制酸枣的位置,为达到末次浸泡的酸枣位于出料管2上方,便于下次浸渍,当末次浸渍完成后酸枣连同酸枣汁一同流入吊带离心机中,离心完成后,可直接将残渣取出,放置冷却后送至果核提取车间,将酸枣核取出用于制备中药,其他残渣交由饲料厂用于制备饲料的原料,达到酸枣的完全利用,同时,罐体1内还安装有使得水体流动的水循环结构,由于本技术浸渍温度无法达到水的沸点,因此通过水循环结构,加速水体流动,提高浸渍效率,本技术减少了二次回填浪费的时间和人力,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
28.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为安装在罐体1下端的驱动机构14,驱动机构14由电机和变速箱组成,驱动机构14的输出轴贯穿罐体1的底部延伸至罐体1内,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轴封,密封有轴封进行密封,驱动机构1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调节支撑螺杆12,筛网4上固定有调节套13,调节支撑螺杆12贯穿调节套13,调节套13和调节支撑螺杆12螺纹配合,在调节时,通过转动调节支撑螺杆12带动调节套13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了调节筛网4的目的,且本技术中,调节支撑螺杆12为梯形螺纹能够在复杂环境下使得调节支撑螺杆12和调节套13的相互转动,且不易进入残渣。
29.本实用新型中,水循环结构包括安装在罐体1上的水泵5和喷头8,水泵5安装于罐体1的外部,喷头8内嵌于罐体1的内壁上,由于筛网4需要定时的更换和清洗,因此安装时喷头8不能突出罐体1的内表面,不能影响筛网4的正常拆卸,水泵5的抽水管6贯穿罐体1的侧壁延伸至罐体1内的底部,抽水管6和出料管2的安装高度相同,循环罐体1内的水时,抽取筛网4底部的清液进行循环,提高循环效率,必要时可在抽水管6处安装滤网,避免酸枣核进入水泵5,水泵5的供水管7连接在喷头8上,循环时,通过喷头8将水再次送至罐体1内的不同高度上,形成水流循环,提高提取效果。
30.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得筛网4的限位,罐体1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凸起9,筛网4的边缘上设有和限位凸起9对应的限位槽10,在使用过程中筛网4不易发生位移,使得筛网4始终处于直上直下移动。
31.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安装于酸枣汁提取生产线中,加工时,将打好的酸枣
汁通过罐体1顶部的进料口泵入罐体1内,加入50-75℃的温水,通过加热机构进行保温,或者直接加入常温水通过加热机构进行加热,筛网4向上抬起,高度高于出料管2和抽水管6的高度即可,同时开启水循环结构,达到设定的浸渍时间后,出料管2正常出料,将第一次浸渍的酸枣汁排出,进行二次浸渍,根据工艺要求只需两次浸渍时,在二次浸渍完成后将筛网4降下,将酸枣汁和果肉籽皮全部排出,进行下一批次浸渍。
3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33.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