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经线分层预紧的送线装置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4956436发布日期:2023-07-29 14:1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的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带经线分层预紧的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织带,尤其是弹力织带,需要通过重磅织带机进行编织,在编织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织带的弹性,需要在织带预紧的状态下送入到重磅织带机的棕框上编织,在编织的过程中,棕框随着重磅织带机上的凸轮结构上下起落实现多层经线与纬线的编织,棕框上下起落会反过来影响预紧后织带经线的送入,使得经线形成一松一紧的起落,由于经线在预紧后经线处于一种相对绷紧状态,经线在随着棕框的起落而产生的松紧过程中,经线因此很容易拉扯断线,影响了重磅织带机的正常运行,同时,经线由于松紧不同程度的被送入棕框中,编织后的织带的弹性效果因此受到了影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织带经线的分层预紧的送线装置,保证预紧的经线在送入重磅织带机的棕框过程中因此不会受到棕框上下起落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织带经线分层预紧的送线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在经线的送入方向上依次设有导向板、第一压杆、第二压杆、第一预紧组件和第二预紧组件,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供经线导向的导向孔,所述第一压杆与所述第二压杆两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两侧,所述第一预紧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和所述第三转动辊均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架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转动辊与所述第二转动辊之间和所述第二转动辊与所述第三转动辊之间留有供经线缠绕且预紧通过的缝隙,经线沿着所述第一压杆的上部表面、所述第二压杆下部表面和所述第一预紧组件呈波浪状起落缠绕,所述第二压杆的下部表面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压杆的上部表面高度,所述第二压杆的下部表面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转动辊的上部表面高度,使得所述第二压杆下部表面抵压经线形成对经线的初步预紧,所述第二预紧组件,包括转动杆、联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架体两侧,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架体内侧两端上设有第一联动板,所述联动杆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联动板之间,所述联动杆通过所述第一联动板形成一个联动构件,转动转动杆,转动杆通过第一联动板联动带动所述联动杆上下挥动起落,从所述第一预紧组件引出的经线缠绕在所述联动杆上引出,经线通过所述联动杆的上下挥动起落配合棕框的上下起落实现经线的送料。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辊,其两端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框、活动块、第一气缸,所述调节框为四边框形结构,所述活动块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调节框内部,所述活动块内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有所述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气缸透过所述调节框外侧与所述活动块连接,借由所述第一气缸,所述活动块可活动的沿着经线送入方向上前后移动,进而改变所述第一转动辊与所述第二压杆之间的距离,以实现经线的初步
预紧的程度的调节。通过上述设置,第一转动辊可以根据织带的要求进行对经线预紧程度的调节,保证织带的后的最佳效果。
5.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框,其上下端内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块的两侧具有与所述滑动槽相配合的滑动柱,通过所述滑动柱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活动块可活动的沿着所述滑动槽方向前后移动。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一端连接有供其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变速器,通过电机带动,缠绕于所述第二转动辊的经线通过转动的第二转动辊以一定的预紧状态送料,通过变速器,调节电机的转速,实现第二转动辊缓慢转动,保证第二转动辊对棕框均匀慢速送料。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另外一端还设有带轮,同侧所述第三转动辊上也设有带轮,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带轮与所述第三转动辊的带轮之间具有联动带联动的连接。通过联动带,所述第三转动辊与所述第二转动辊同步地转动,从而实现经线预紧后的转动送料。
8.进一步地,所述带轮为同步轮,所述联动带为同步带。
9.进一步地,所述带轮为皮带轮,所述联动带为皮带。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紧组件还包括供所述转动杆转动的第二气缸,所述转动杆,在位于所述第一联动板与所述架体之间设有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二联动板与所述第一联动板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所述第二气缸另外一端转动的连接于架体上,通过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通过第一联动板和第二联动板带动所述联动杆以所述转动杆为转动支点转动。可以通过设定第二气缸和棕框的上下起落同步设置开启,使得联动杆同步地和棕框的上下起落同步,因而实现了经线同步的在预紧的状态下随着棕框的上下起落同步送料,保证了经线的按照一定的预紧程度均匀的为重磅织带机同步送料。
11.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在其前端还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之间具有导向杆。从联动杆引出的经线通过导向杆导向在重磅织布机的棕框上。
12.本实用新型,从前端供线架上引出的经线通过导向板导向的分层后经过第一压杆、第二压杆和第一预紧组件的缠绕的实现可调节的初步预紧,使得分层后的经线以一定的预紧程度为重磅织带机供线料,同时,通过第二预紧组件可调节的配合重磅织带机的棕框上下起落同步供线料,保证了分层后的经线能够相同预紧程度连续织带,提高了织带的质量。
13.本实用新型,第一预紧组件通过设置多个相同外径大小的多个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经线通过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的多道缠绕后,经线在第二预紧组件的转动杆转动起落的过程中,在第二预紧组件上的经线的松紧波动不会因此而波及影响到经线在第二压杆和第一转动辊的初步预紧,第一预紧组件的多个辊体形成经线前后的缓冲,保证了经线预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17.图4为图2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5为图3中b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其中:1-架体、11-横杆、12-连接座、13-凸出部、14-导向杆、15-第一连接柱、2-导向板、21-导向孔、3-第一压杆、4-第二压杆、5-第一预紧组件、51-第一转动辊、52-第二转动辊、53-第三转动辊、54-调节机构、541-调节框、541a-滑动槽、542-活动块、542a-滑动柱、543-第一气缸、55-带轮、56-联动带、6-第二预紧组件、61-第二气缸、62-转动杆、63-第一联动板、64-第二联动板、65-第二连接柱、66-联动杆、7-经线、8-动力装置、81-电机、82-变速器、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21.一种织带经线分层预紧的送线装置,图1-图3,包括架体1,架体1在经线7的送入方向上依次设有导向板2、第一压杆3、第二压杆4、第一预紧组件5和第二预紧组件6,导向板2上开设有供经线7导向的导向孔21,架体1的的两侧设有横杆11,横杆11设置连接座12,连接座12的内部安装有轴承9,第一压件3与第二压杆4两端转动的通过连接座12实现转动的连接在架体1的两侧,架体1的横杆11前端还设有凸出部13,凸出部13延伸在横杆11的前端,凸出部13之间具有导向杆14,第一预紧组件5包括第一转动辊51、第二转动辊52、第三转动辊53,第一转动辊51、第二转动辊52和第三转动辊53均转动的连接在架体1的两侧,第一转动辊51、第二转动辊52和第三转动辊53为三个外径相同的辊体,其中,第二转动辊52和第三转动辊53同样的和第一压杆3和第二压杆4的安装方式转动安装,第一转动辊51与第二转动辊52之间和第二转动辊52与第三转动辊53之间留有供经线7缠绕且预紧通过的缝隙,经线7沿着第一压杆3的上部表面、第二压杆4下部表面和第一预紧组件5呈波浪状起落缠绕,具体地,经线7通过同层导向孔21同层的导向在第一压杆3上部表面且从第二压杆4的下部表面缠绕,经线7通过第一转动辊51的上部表面沿着第一转动辊51与第二转动辊52之间的缝隙围绕在第二转动辊52的下部表面,且从第二转动辊52与第三转动辊53之间的缝隙缠绕在第三转动辊53的上部表面引出,由于第二压杆4的下部表面高度低于第一压杆3的上部表面高度,第二压杆4的下部表面高度低于第一转动辊51的上部表面高度,使得第二压杆4下部表面抵压经线7形成对经线7的初步预紧。
22.第二预紧组件6,参照图4,包括转动杆62、联动杆66、第二气缸61,转动杆62转动的通过连接座12连接在架体1两侧,转动杆62位于架体1内侧两端上设有第一联动板63,联动杆66转动的连接在第一联动板63之间,联动杆66通过第一联动板63形成一个联动构件,转动转动杆62,转动杆62通过第一联动板63联动带动联动杆66上下挥动起落,转动杆62的转动通过第二气缸61带动,转动杆62,在位于第一联动板63与架体1之间设有第二联动板64,第二联动板64与第一联动板63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柱65连接,第二气缸61的伸缩杆端转动的连接在第二连接柱65上,第二气缸61另外一端通过设置在架体1之间的第一连接柱15转动的连接,通过第二气缸61,第二气缸61推动第二连接柱65,第二连接柱65通过第一联动板63和第二联动板64带动联动杆66以转动杆62为转动支点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二气缸61和棕框的上下起落同步设置开启,使得联动杆66同步地和棕框的上下起落同步,因而实现了经
线7同步的在预紧的状态下随着棕框的上下起落同步送料,保证了经线7的按照一定的预紧程度均匀的为重磅织带机同步送料。
23.本实施例中,第一预紧组件5的第一转动辊51设置成可活动的,活动的第一转动辊51因活动的设置,改变第一转动辊51与第二压杆4之间的距离,第一转动辊51与第二压杆4之间缠绕的同层经线7因此预紧的松紧程度得到改变,参照图5,第一转动辊51的两端设有调节机构54,调节机构54包括调节框541、活动块542、第一气缸543,调节框541为四边框形结构,调节框541其上下端内侧设有滑动槽541a,活动块542可活动的设置于调节框541内部,活动块542内部安装有轴承9,轴承9套设有第一转动辊51,通过第一转动辊51的两端的活动块542的可活动实现第一转动辊51与第二压杆4之间的距离的改变,第一气缸543透过调节框541外侧与活动块542连接,活动块542的两侧具有与滑动槽541a相配合的滑动柱542a,滑动柱542a与滑动槽541a之间滑动配合,通过第一气缸543的作用,活动块542可活动的沿着滑动槽541a方向前后移动,进而改变第一转动辊51与第二压杆4之间的距离,以实现经线7的初步预紧的程度的调节。
24.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辊52的一端连接有供其转动的动力装置8,动力装置8包括电机81和变速器82,通过电机81带动,缠绕于第二转动辊52的经线7通过转动的第二转动辊52以一定的预紧状态送料,通过变速器82,调节电机81的转速,实现第二转动辊52缓慢转动,保证第二转动辊52对棕框均匀慢速送料,第二转动辊52的另外一端还设有带轮55,同侧第三转动辊53上也设有带轮55,第二转动辊52的带轮55与第三转动辊53的带轮55之间具有联动带56联动的连接,利用联动带56,第三转动辊53与第二转动辊52同步地转动,从而实现经线7预紧后的转动送料,带轮55可以为同步轮或者皮带轮,对应地联动带56为同步带或者皮带,一种较为常见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揭示的带轮55为皮带轮,联动带56为皮带。
25.织带经线分层预紧的送线装置,本实施中虽然仅揭示送线装置中单层结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设置多层上述送线装置以实现多层经线的送料,从而实现多层的经线7的送线装置为重磅织带机提供线料。
26.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与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