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2.天然河道和长期运行的渠道,河渠内外的水压力是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也就是稳定边坡,但是在进行河渠清淤、边坡修筑、拦水构筑物建设的情况下,河渠需要进行围堰截水,尤其是对于一些边坡较高的人造河渠,很容易造成边坡的块状脱落乃至滑塌。
3.对于此类现象,目前常采用的方案为水泥土修补,对于滑塌面积比较严重的边坡没有合适的补救方案,重新修筑将会付出较大的代价,且延长河渠治理的周期,对于有非汛期工期压力的水利工程来说无疑是一大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河道围堰施工过程中,边坡存在的失稳滑塌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的外管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锥头,内管由外管的开口端插入并设置在外管内部。
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外管的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第一进水孔,内管的管壁上均布设有至少三道沿内管轴向的第二进水孔。
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外管管壁上的第一进水孔上安装有挡土网。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管外壁上设有一道螺旋橡胶条,螺旋橡胶条与外管内壁紧贴接触设置。
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为排水口。
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管长度大于外管长度,内管的排水口一端位于外管的开口端外部。
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挡土网为片状弧形网板并固定在第一进水孔中。
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挡土网为直径与外管内径相同的网筒结构,挡土网设置在螺旋橡胶条与外管内壁之间并通过螺旋橡胶条顶紧固定。
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采用内外管双层结构,解决单层疏水管在插入边坡过程中受到的土壤挤压应力或岩石撞击导致的损坏问题,保证了疏水管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保障了疏水效果;
15.(2)内外管双层结构同时实现了内层排水管的二次回收再利用;
16.(3)通过采用软质的橡胶条,在外观受到土壤挤压应力时为内管提供缓冲,避免直接作用至内管上导致内管变形;
17.(4)橡胶条采用螺旋状,也可以在保证内管能够旋转插入外管中的同时,实现安装到位后的内管与外管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内管的轴向滑移。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管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结构示意图。
22.图中:外管1,内管2,锥头3,第一进水孔4,挡土网5,第二进水孔6,螺旋橡胶条7,开口端8,排水口9。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3中,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的外管1一端为开口端8,另一端为锥头3,内管2由外管1的开口端8插入并设置在外管1内部。
2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外管1的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第一进水孔4,内管2的管壁上均布设有至少三道沿内管2轴向的第二进水孔6。
2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外管1管壁上的第一进水孔4上安装有挡土网5。
2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管2外壁上设有一道螺旋橡胶条7,螺旋橡胶条7与外管1内壁紧贴接触设置。
2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管2一端封闭,另一端为排水口9。
2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管2长度大于外管1长度,内管2的排水口9一端位于外管1的开口端8外部。
2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挡土网5为片状弧形网板并固定在第一进水孔4中。
3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挡土网5为直径与外管1内径相同的网筒结构,挡土网5设置在螺旋橡胶条7与外管1内壁之间并通过螺旋橡胶条7顶紧固定。
31.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在进行河道围堰施工时:
32.考虑到在河渠治理工程中,存在驳岸的整治工作,包括水下部分和水上部分,水下部分的边坡长期处于浸泡,边坡两侧的水压力达到自然的平衡状态,当河道导流或者抽排水后,河道内测的水压力会短时间内被削除,这就导致河道外侧水压力过大,原本在水面一下的河道边坡会受到扬压力的作用而发生顶胀破坏,致使下边坡土质疏松,承受不了上层压力,导致边坡开裂变形,严重甚至会导致滑坡和垮塌。
33.另外河道边坡一侧的水压力主要来自于土壤的含水,正常土壤都会具备一定的含水率,正常的含水并不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但是河渠边坡的含水率远远高出正常水平,超过了土壤持水能力,超出土壤持水力的部分就是依靠河渠内的水压来维持平衡,而当河渠内的水位骤降时,过饱和的土壤水便会发生渗流,渗流本省只是土壤的正常排水现象,但是根据堤岸土质的情况,细小的水流会带走泥土,引发管涌现象,从而导致边坡的结构失衡,依据边坡的稳定情况,管涌导致的滑塌成都也有所不同,其中以泥沙混合质的边坡情况最为严重。
34.因此在进行围堰施工时,在进行河道水位下降前,将多根外管1通过一端的锥头3
均匀插入河道常水位线位置的边坡土体中,并保证插入深度为完全超过第二进水孔4区为止(即使第二进水孔4完全位于土体以下),并在土体外预留部分;
35.然后将内管3一端插入外管1的开口端8,缓慢转动内管2,并轴向推送内管2至外管1内部直至完全到位;
36.最后进行正常施工即可。
37.完成施工后,反向旋动内管2并逐步使其抽离外管1后回收,之后对外管1埋入边坡用于强化边坡结构,外管1也可以随内管2一同回收。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的外管(1)一端为开口端(8),另一端为锥头(3),内管(2)由外管(1)的开口端(8)插入并设置在外管(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1)的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第一进水孔(4),内管(2)的管壁上均布设有至少三道沿内管(2)轴向的第二进水孔(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1)管壁上的第一进水孔(4)上安装有挡土网(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2)外壁上设有一道螺旋橡胶条(7),螺旋橡胶条(7)与外管(1)内壁紧贴接触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2)一端封闭,另一端为排水口(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2)长度大于外管(1)长度,内管(2)的排水口(9)一端位于外管(1)的开口端(8)外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土网(5)为片状弧形网板并固定在第一进水孔(4)中。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土网(5)为直径与外管(1)内径相同的网筒结构,挡土网(5)设置在螺旋橡胶条(7)与外管(1)内壁之间并通过螺旋橡胶条(7)顶紧固定。
技术总结一种用于河道边坡排水的疏水管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的外管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锥头,内管由外管的开口端插入并设置在外管内部。外管的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第一进水孔,内管的管壁上均布设有至少三道沿内管轴向的第二进水孔。内管外壁上设有一道螺旋橡胶条,螺旋橡胶条与外管内壁紧贴接触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上述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河道围堰施工过程中,边坡存在的失稳滑塌问题。边坡存在的失稳滑塌问题。边坡存在的失稳滑塌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山 李元元 贺新星 张大周 台喜荣 徐洲 季小宇 满益东 王威威 车文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