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分流叠加式静电除尘器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4956558发布日期:2023-07-29 14:18阅读: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除尘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下分流叠加式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2.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场使烟气发生电离,气流中的粉尘荷电在电场作用下与气流分离,负极由不同断面形状的金属导线制成,叫放电电极,大型的工业生产工作中,某些工作场合(如火力发电厂等)会产生很多粉尘,这些粉尘在排放之前需要经过净化除尘处理装置处理之后才能排放到外界中,否则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电除尘器种类繁多,根据在除尘过程中是否采用液体除尘和清灰,
3.经检索,现有的中国专利cn201921766072.1具体为一种上下分流叠加式湿式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上静电除尘器、下静电除尘器、进烟装置、风机、水泵,所述壳体内部上方固定安装所述上静电除尘器,所述上静电除尘器底部设有所述下静电除尘器,所述上静电除尘器的阳极系统采用蜂窝型结构,所述阳极系统内壁设有阴极系统,所述阴极系统顶部通过电木支架进行固定,所述电木支架两端通过缆绳吊装在所述壳体内壁,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电木支架对阴极系统具有绝缘效果,并对阴极系统具有安装作用,缆绳上安装有花篮螺栓,花篮螺栓对阴极系统具有稳定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4.上述专利虽改进了烟尘的清理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除尘器在出料口位置没有设置加热装置以及清理机构,并且没有考虑到在寒冷的冬天,由于室内外温度较低,从而使得出料口内部的水结冰,造成出料口堵塞的问题出现,使得出料口无法正常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拿去加热棒对出料口进行加热,融化冰块,耗费较多的时间,并且增加工作人员劳动量,由于出了口的直径较小,人工操作起来就会费劲,效率较低,并且在出院后左侧外部没有设置阻挡结构,传统的只设置一个盖帽较为松动,对于一些小老鼠以及其他的小动物容易从出料口位置钻进壳体内部,从而对壳体内部的部件造成一定的损坏和短路问题出现,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分流叠加式静电除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没有设置加热装置和没有设置清理机构,出料口内部的水结冰,造成堵塞的问题出现,耗费较多的时间,没有设置阻挡结构,对壳体内部的部件造成一定的损坏和短路问题出现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分流叠加式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扰流板,且扰流板的右端设置有进烟装置,并且进烟装置的右端下方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下方设置有喷头,且喷头的下方设置有上静电除尘器,并且上静电除尘器的下方设置有下静电除尘器,所述下静电除尘器的左侧设置有水管,且水管的底部设置有吸泵,所述吸泵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右端设置有
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左侧设置有丝杆,并且丝杆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丝杆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左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挡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挡板的尺寸相同,并且两组挡板相加长度大于出料口的直径。
8.优选的,所述丝杆设置为双向螺纹,且丝杆与活动块为螺纹连接,并且丝杆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活动块,所述两组活动块关于丝杆中心轴对称分布。
9.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两端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顶端通过轴与顶板连接,所述顶板顶部设置有凸块,且顶板为半环形,所述凸块设置有多组,且多组凸块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凸块的顶部呈锥形,且凸块的顶部与出料口的内壁相接处。
10.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滑块,并且滑块与固定杆为一体化结构,而且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上下分流叠加式静电除尘器设置;
12.通过在出料口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以及清理机构,通过启动气缸带动电机向左移动,使得活动块表面的固定杆一体化结构的滑块,在出料口内壁的滑槽内向左滑动至出料口的内部,同时启动加热装置,使得出料口内部的温度逐渐升高,对冰块进行融化,同时启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双向丝杆驱动与两组活动块螺纹连接转动,并且活动块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使得连接杆带动顶板表面的多组凸块进行移动,由于凸块顶部与出料口内壁相接触,从而对出料口内部的冰块快速打碎,然后通过气缸驱动使得整体的清理结构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可以将冰块快速推出入口内部,由于在出料口,左端外部设置有固定板连接的液压杆,启动液压杆带动挡板通过转轴进行旋转打开,从而对内部的冰块和杂质进行清理,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无需人工进行手动清理,效率较高,省时省力,在不需要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液压杆带动挡板通过转轴进行旋转关闭出料口,避免老鼠和其它小动物误进造成的损坏,更好的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料口的清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理结构的闭合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丝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料口清洁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壳体;2、扰流板;3、进烟装置;4、风机;5、喷头;6、上静电除尘器;7、水管;8、下静电除尘器;9、吸泵;10、出料口;11、气缸;12、电机;13、丝杆;14、连接杆;15、活动块;16、顶板;17、凸块;18、固定板;19、液压杆;20、挡板;21、转轴;22、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上下分流叠加式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扰流板2,且扰流板2的右端设置有进烟装置3,并且进烟装置3的右端下方设置有风机4,风机4的下方设置有喷头5,且喷头5的下方设置有上静电除尘器6,并且上静电除尘器6的下方设置有下静电除尘器8,下静电除尘器8的左侧设置有水管7,且水管7的底部设置有吸泵9,吸泵9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0,且出料口10的右端设置有气缸11,气缸1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12,且电机12的左侧设置有丝杆13,并且丝杆13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杆14,丝杆13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22。
21.连接杆14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板18,且固定板18的左侧设置有液压杆19,液压杆19的顶部设置有挡板20,且挡板20的一端通过转轴21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挡板20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挡板20的尺寸相同,并且两组挡板20相加长度大于出料口10的直径,便于对出料口10挡住,避免老鼠的进入;
22.丝杆13设置为双向螺纹,且丝杆13与活动块15为螺纹连接,并且丝杆13的外部设置有两组活动块15,两组活动块15关于丝杆13中心轴对称分布,更好的清理;
23.活动块15两端设置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顶端通过轴与顶板16连接,顶板16顶部设置有凸块17,且顶板16为半环形,凸块17设置有多组,且多组凸块17呈等间距分布,凸块17的顶部呈锥形,且凸块17的顶部与出料口10的内壁相接处,便于对冰块清除;
24.活动块15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滑块,并且滑块与固定杆为一体化结构,而且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便于更好的移动。
2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上下分流叠加式静电除尘器时,首先,通过壳体1右端设置的进烟装置3将脱硫后烟尘进入壳体1内部,然后通过设置的扰流板2对清理后的烟尘与空气充分混合,此时烟尘带正电荷,并且烟气进入设置多层阴极板的电除尘器通道,由于带正电荷岩层与阴极电板的相互吸附作用,使烟气中的颗粒烟尘吸附到阴极板上,此时通过启动吸泵9带动水管7连接的喷头5定时喷洒液体清洗阴极板,使得烟尘在自重和水流的双重作用下跌落至壳体内壁底部,从而达到清除烟气中的烟尘的目的,并且下静电除尘器8安装在壳体1中部位置,下静电除尘器8的结构与上静电除尘器6的结构相同,原理相同,从而下静电除尘器8对烟尘具有除尘作用,然而在寒冷的冬季,温度较低,从而使得出料口10里面的水结冰,造成出料口10堵塞,此时工作人员通过启动气缸11带动电机12向左移动,使得活动块15表面的固定杆一体化结构的滑块,在出料口10内壁的滑槽内向左滑动至出料口10的内部,同时启动加热装置22,使得出料口10内部的温度逐渐升高,对冰块进行融化,同时启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带动双向丝杆13驱动与两组活动块15螺纹连接转动,并且活动块15带动连接杆14进行移动,使得连接杆14带动顶板16表面的多组凸块17进行移动,由于凸块17顶部与出料口10内壁相接触,从而对出料口10内部的冰块快速打碎,然后通过气缸11驱动使得整体的清理结构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可以将冰块快速推出入口内部,由于在出料口10左端外部设置有固定板18连接的液压杆19,启动液压杆19带动挡板20通过转轴21进行旋转打开,从而对内部的冰块和杂质进行清理,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无需人工进行手动清理,由于在不使用除尘器时出料口10的盖帽较为松动,从而使得老鼠以及其他小动物容易钻进出料口10,通过气缸11带动挡板20进行打开和关闭较为固定,避免对除尘器内部的构造成损坏,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