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再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
背景技术:
2.再热器实质上是一种把作过功的低压蒸汽再进行加热并达到一定温度的蒸汽过热器,再热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电厂循环的热效率,并使汽轮机末级叶片的蒸汽温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3.在公开号为cn218119732u的中国专利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通过将盖板带着再热器沿着螺栓固定在烟管顶端,且通过在烟管与隔热层内部分别设置隔热层,便于保持烟管内部的温度挥发较慢,使烟管内部的温度保持在高温,且便于提高吸热管内部的流动蒸汽吸出烟管内部的温度,通过在烟管与盖板之间设置密封圈,便于使连接处保持密封,防止烟气泄漏,且通过在吸热管之间设置固定架,便于将吸热管之间相互固定,避免使吸热管相对晃动导致的磨损,降低热偏差,使换热器受热均匀,且通过将再热器固定在盖板内部,便于通过拆卸盖板对再热器进行更换,且被吸出热量的烟气通过风扇吸入出烟管内部进行排放。
4.在该技术中,再热器中的吸热管的形状为u型,并通过固定架进行固定避免晃动,但吸热管的形状在烟道中的接触面较小,使吸热管上的受热面偏低,导致热量的传递效率较低,进而影响吸热管内部蒸汽吸出烟管内部温度的效率,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顶部设置有烟道,所述烟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内壁设置有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吸热机构,所述吸热机构包括第一吸热管,所述第一吸热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热管。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热管和第一吸热管的形状均为螺旋盘型,所述第一吸热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内壁与第二吸热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热管的顶部与定位槽的内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吸热管的顶部与定位槽的内部固定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外表面与连接管,所述内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定
位筒的顶部与连接管的底部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限制机构包括限制筒,所述限制筒的顶部与内管的底部相接触,所述限制筒的外表面与定位筒的内壁滑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限制筒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形状为l型,所述滑槽的内壁与卡块滑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烟道内部设置有第一吸热管和第二吸热管,然后第一吸热管和第二吸热管螺旋盘旋的中部通过连接筒连通,同时第一吸热管和第二吸热管均采用螺旋盘型,增大吸热机构在烟道中的热量传递的接触面积,进而解决现有吸热管的形状在烟道中的接触面较小,使吸热管上的受热面偏低,导致热量的传递效率较低,进而影响吸热管内部蒸汽吸出烟管内部温度效率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机构推动限制筒向下运动,限制筒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形状为l型,然后通过定位筒的内壁设置有卡块,使卡块设置在滑槽内部,从而便于将吸热机构安装在盖板的下方,以便于对吸热机构进行安装更换。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机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烟道正视图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槽正视图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正视图的剖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吸热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局部分解示意图。
22.图中:1、锅炉;2、烟道;3、盖板;4、连接管;5、弹性机构;501、内管;502、弹簧;6、限制机构;601、限制筒;602、滑槽;7、定位槽;8、吸热机构;801、第一吸热管;802、连接筒;803、第二吸热管;804、加强柱;9、定位机构;901、定位筒;90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该装置包括锅炉1,锅炉1的顶部设置有烟道2,烟道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3,盖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连接管4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机构5,连接管4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机构9,定位机构9的内壁设置有限制机构6,限制机构6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槽7,定位槽7的底部设置有吸热机构8,吸热机构8包括第一吸热管801,第一吸热管80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802,连接筒8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热管803。
25.参见图3和图5,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第二吸热管803和第一吸热管801的形状均为螺旋盘型,第一吸热管8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柱804,加强柱804的内壁与第二吸热管8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每个第二吸热管80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两个加强柱804,通过加强柱804提高第一吸热管801和第二吸热管803进行定位,加强再热器内部的第一吸热管
801和第二吸热管803之间的稳定性,第二吸热管803的顶部与定位槽7的内部固定连通,第一吸热管801的顶部与定位槽7的内部固定连通,每组吸热机构8顶部设置的定位槽7数量有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一吸热管801和第二吸热管803的顶部,便于气体流通。
26.参见图4和图5,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弹性机构5包括内管501,内管501的外表面与连接管4,内管501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502,连接管4内侧设置有向着中部水平延伸部分,且水平延伸部分与内管501连接,弹簧502设置在水平延伸部分下方,通过弹簧502推动内管501向下运动,提供向下推力,起到固定和拆卸时向下推出的作用,定位机构9包括定位筒901,定位筒9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902,定位筒901的顶部与连接管4的底部转动连接,卡块902数量有四个,相邻的两个卡块902之间角度为九十度,通过对定位筒901进行旋转,使定位筒901带动卡块902运动,实现卡接固定的作用。
27.参见图1~图6,一种便于拆装锅炉再热器,限制机构6包括限制筒601,限制筒601的顶部与内管501的底部相接触,限制筒601的底部与定位槽7固定连接,限制筒601的外表面与定位筒901的内壁滑动连接,限制筒601与定位筒901内部接触,且相接触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便于限制筒601和定位筒901之间进行密封,使气体流动,限制筒601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602,滑槽602的形状为l型,滑槽602的内壁与卡块902滑动连接,通过卡块902沿着滑槽602滑动,运动到l型内部的一侧,在弹簧502的推动下,使卡块902和滑槽602将限制筒601进行固定,以便于快速安装的拆卸。
28.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盖板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管4,连接管4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筒901,然后将限制筒601上的滑槽602对接卡块902,使卡块902沿着滑槽602运动,使限制筒601插入到定位筒901内部,同时限制筒601推动内管501向上运动,同时内管501对弹簧502进行挤压,然后卡块902运动到适当距离后,旋转限制筒601,使限制筒601带动滑槽602旋转,使卡块902运动到l型的滑槽602的一端处,限制卡块902上下运动,进而使内管501在弹簧502的推动下,顶住限制筒601,将限制筒601和定位筒901进行对接安装,同时限制筒601底部设置有定位槽7,定位槽7底部设置有吸热机构8,实现将吸热机构8通过定位筒901和限制筒601安装在盖板3的下方,从而将盖板3和烟道2安装后,将吸热机构8定位在烟道2内部,同时第一吸热管801和第二吸热管803均采用螺旋盘型,同时第一吸热管801和第二吸热管803螺旋的中部通过连接筒802连通,增大在烟道2内部的接触面,提高热量的传输效率。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