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好氧堆肥室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599875发布日期:2023-09-27 21:1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废弃物堆肥装置,特别是一种好氧堆肥室。
背景技术
2.污泥处理

背景技术:

3.污泥处理方式包括减量化和稳定化,处置方式包括无害化和资源化。其中减量化包括总量减少和体积减小两个方面,总量减少包括原位污泥减量技术以及异位污泥减量技术等,体积减小包括污泥脱水技术、污泥浓缩技术等。稳定化包括厌氧发酵、好氧消化、石灰稳定、干化等。无害化包括卫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烧等。资源化包括建材利用等。
4.原位污泥减量技术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污泥总量减少的工艺,主要分为溶胞-隐形生长、解偶联代谢、内源代谢、微生物捕食等四种污泥减量技术。
5.溶胞-隐形生长技术是指:微生物细胞衰亡后,胞内物质(含碳有机物及营养物质)通过溶胞释放到系统中,一部分被活细胞增长的再利用,另一部分作为呼吸代谢产物被释放从而实现污泥减量的过程。
6.解偶联代谢技术是指:不影响污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基础下,通过解偶联作用将用于细胞合成的能量降低,减少污泥产量。
7.内源代谢技术是指:当外源基质匮乏时,微生物氧化降解内源基质来提供细胞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且此部分能量不用于细胞合成,这种在外源基质匮乏时不进行细胞合成而耗能维持生存的状态称为内源代谢。
8.微生物捕食技术是指:利用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捕食悬浮液中的细菌导致食物链中的能量损失,从而实现污泥产量的减少。
9.异位污泥减量技术是指:将污水处理系统中产生的剩余污泥,以外运的形式,集中于特定的污泥处理厂进行减量处理。
10.污泥脱水技术是指:将流态的污泥,通过物理方法脱除水分,并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饼的一种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带式压滤、板框压滤、离心脱水三个方面。为了提高污泥脱水的效率,一般会在污泥脱水之前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这称之为污泥调节,污泥调节的方法包括化学调节法、热处理法、冷冻法、淘洗法四种。
11.厌氧发酵技术是指: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或者是挥发性有机小分子酸,从而使污泥中有机物稳定的过程。厌氧消化可降低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污泥体积,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在厌氧发酵处理前,一般会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包括酸预处理技术、碱预处理技术、超声波预处理技术、氧化预处理技术、微波预处理技术等,其中高温热水解预处理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12.好氧堆肥技术是指:好在高温好氧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生物代谢作用,使污泥中有机物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
13.石灰稳定技术是指:通过向脱水污泥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生石灰并均匀掺混,生石灰与脱水污泥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并释放热量,使污泥达到稳定化
目的的工艺。
14.污泥干化技术是指: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水分的过程。有蒸汽式、热风式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污泥干化工艺设备包括流化床干化、带式干化、桨叶式干化、卧式转盘式干化、立式圆盘式干化和喷雾干化等六种工艺设备。
15.卫生填埋技术是指:对污泥经过简单消毒,与其它垃圾进行混合后,倾倒于垃圾填埋场坑体内,进行覆土压实填埋。
16.焚烧技术是指:通过焚烧炉将脱水污泥加温干燥,再用高温氧化污泥中的有机物,使污泥成为少量灰烬的工艺。分为直接焚烧技术和混合焚烧技术。
17.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原位污泥减量技术缺点:技术不成熟、运营困难;异位污泥减量技术缺点:经济成本高、外运过程容易泄露臭气;污泥脱水技术缺点:稳定与杀菌不足、产生恶臭、污泥中有机质含量没有降低;厌氧发酵技术缺点:维持厌氧消化所需温度需消耗大量热能、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停留时间较长、厌氧消化池体积大、厌氧消化之后污泥的含水率仍较高,须进行后续处理;好氧堆肥技术缺点:停留时间长、容积大、卫生条件差、堆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臭气,污染周边环境;石灰稳定技术缺点:由于添加石灰量大,减量化程度相对其他工艺不高、处理后污泥呈强碱性,土地利用价值低且面窄、药剂使用费高;污泥干化技术缺点:投资大,能耗高,运行成本高、易产生恶臭、干化过程粉尘控制要求严格,存在安全隐患;卫生填埋技术缺点:对垃圾填埋场影响较大,填埋处置不当还有可能导致污泥中包含的重金属成分污染土壤以及地下水等问题;焚烧技术缺点:运行费用高,处置过程中处置不当可能会产生大气污染等。
18.畜禽粪污处理背景技术:
19.粪污全量技术:对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粪水和污水集中收集,全部进入氧化塘贮存,粪污通过氧化塘贮存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施肥季节进行农田利用。
20.粪便堆肥利用模式:经好氧堆肥无害化处理后,就地农田利用或生产有机肥。
21.粪污能源化利用模式:对养殖场粪便和粪水,进行厌氧发酵,沼气发电上网或提纯生物天然气,沼渣生产有机肥农田利用,沼液农田利用或深度处理达标排放。
22.粪便垫料化技术:将粪污固液分离后,固体粪便进行好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后回用作为牛床垫料,污水贮存后作为肥料进行农田利用。
23.粪便饲料化技术(主要养殖蚯蚓、蝇蛆、黑水虻等):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干清粪与蚯蚓、蝇蛆及黑水虻等动物蛋白进行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用于农业种植,发酵后的蚯蚓、蝇蛆及黑水虻等动物蛋白用于制作饲料等。
24.粪便燃料化技术(生物干化、生物质压块燃料):畜禽粪便经过搅拌后脱水加工,进行挤压造粒,生产生物质燃料棒。
25.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粪污全量技术缺点:粪污贮存周期一般要达到半年以上,需要足够的土地建设氧化塘贮存设施;施肥期较集中,需配套专业化的搅拌设备、施肥机械、农田施用管网等;粪污长距离运输费用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施用。粪便堆肥技术缺点:好氧堆肥过程易产生大量的臭气且仅适用于只有固体粪便、无污水产生的家禽养殖场或羊场等。粪污能源化技术缺点:一次性投资高,能源产品利用难度大,沼液产生量大集中,处理成本较高,需配套后续处理利用工艺。粪便垫料化技术缺点:作为垫料如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粪便饲料化技术缺点:动物蛋白饲养温度、湿
度、养殖环境的透气性要求高。粪便燃料化技术缺点:粪便脱水干燥能耗较高。
26.农作物秸秆处理背景技术:
27.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收割的时候直接将秸秆打碎还田,不仅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增加土地的有机物质,增强土地的肥力。
28.秸秆制成型生物质燃料技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林木的枝叶、花生壳、稻壳等,经过粉碎-除杂-烘干-加压成型的新型燃料。
29.秸秆厌氧产沼气技术:沼气设备,以秸秆和畜禽粪便为发酵原料,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厌氧发酵获得沼气等产品的一种秸秆利用技术。
30.制作饲料化技术:大部分的农作物秸秆在回收之后通过二次加工都可以制作成纤维饲料。
31.上述技术,除了秸秆就地还田技术之外,剩下的仅仅适合于规模化种植的地区,对于分散的秸秆,由于收集难的问题,不适用,但是秸秆还田也是存在非常大的弊端的,还田之后的秸秆如果发酵不好不仅容易滋生病虫害,成团的干枯秸秆在土壤之中还影响作物的生长。
32.公开号为cn21647296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元有机物混合覆膜好氧堆肥装置,包括发酵仓、若干个架杆、若干个伸缩杆、半透膜、集液池、集液管、喷淋管、鼓风机和曝气管;其中,架杆为拱形,架杆设置于发酵仓的顶部;伸缩杆设置于相邻架杆之间;半透膜设置于架杆上方;集液池设置于发酵仓外侧的地下;集液管的一端设置于发酵仓的底部,另一端穿过发酵仓与集液池连接;喷淋管的一端设置于发酵仓的顶部,另一端穿过发酵仓与集液池连接;鼓风机设置于发酵仓外侧的地面;曝气管的一端设置于发酵仓的底部,另一端穿过发酵仓与鼓风机连接。虽然该专利中所述发酵仓的底部坡度为3-6
°
,通过底部坡度的设置,能够使半透膜上形成的水蒸汽滴落后汇集至集液池,再通过喷淋回流至发酵堆体,从而避免了水分流失,该专利中还设置有喷淋泵,该专利所述的装置适合于堆肥过程中需要较多水分的物质进行堆肥。
33.该专利处理后剩余污泥含水量高,单独发酵时,高含水率达不到好氧堆肥要求的含水率范围(污泥好氧堆肥的含水率通常是50~65%),不易进行好氧发酵。
34.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城镇地区大型污水处理厂不同,农村地区往往采用的是小型的一体化处理设备,这些一体化设备往往较为分散且处理规模比较小,从50t/d-1000t/d,相关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也较小,同时,一般就地晾晒干化之后填埋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对周围环境主要是空气和土壤影响较大,但如果采用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的方式,往往由于其分散性,运费会增加。与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不同,农村地区的污泥重金属含量比较低、含水率较高、有机质含量及持久性有机物和致病菌含量较高,因此存在可以采用回归土地的利用方式。农村地区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这类养殖通常点多、面广、规模小,没有配套相关的处理处置设施,粪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附近水体污染严重,气味难闻;此外,较为分散的秸秆难以收集,相关农户仍然采用焚烧等处理方式,产生污染。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本次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农村地区的固体废物处理的好氧堆肥室。


技术实现要素:

3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好氧堆肥室,发酵效率高,发酵时间短,能耗低,减量化率高,有效地对污泥以及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达到综合利用的效果。
3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好氧堆肥室,包括好氧发酵仓,所述好氧发酵仓倾斜设置,所述好氧发酵仓的底面安装有传输带组件,所述好氧发酵仓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传输带组件上方,平行所述好氧堆肥室的底面安装有搅拌组件。
37.本实用新型将好氧发酵仓倾斜设置,降低好氧发酵的畜禽粪污和污泥等的含水率,含水率低的畜禽粪污、污泥和秸秆在好氧堆肥室进行堆肥发酵,搅拌组件和传输带组件增加了堆肥发酵的内循环,使其反应更加均匀,缩短发酵周期。
38.所述传输带组件带动其上表面的物料倾斜向上运动。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好氧发酵仓顶部安装有透明防雨棚组件。透明防雨棚组件不仅可以挡雨,而且阳光可以照射进好氧发酵仓内,可以蒸发半固体状态的污泥、畜禽粪污以及秸秆混合物(简称:混合物)里面的水分,同时高温加快好氧堆肥的速度,水蒸汽以及好氧堆肥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气体如h2s和nh3等也通过好氧发酵仓外壁上的透气孔外排。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太阳光,相比一般的好氧堆肥设备而言,腐熟条件更合适,混合物的含水率下降更快。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带组件的两侧安装有内敷气管,所述内敷气管的进气端与鼓风机连通,所述内敷气管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气孔。增加了充气管道,加大了与空气的接触,因此好氧堆肥相比一般槽式或者跺式发酵周期会较低。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带组件包括传输带滚轮,环绕所述传输带滚轮安装的传输带皮带,传输带电机的主轴与所述传输带滚轮的转轴固定连接。
42.在重力的作用下,混合物向下滚动,这时好氧发酵仓内底部传输带滚轮在传输带电机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带动传输带皮带、向上方向移动,增加反应时间。
43.传输带增加了内循环,使其反应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局部熟化过量的问题,一般好氧堆肥根据原料情况需要通风供氧,使堆肥原料有合适的氧浓度,不然会导致微生物生命活动将受到限制,堆肥进入厌氧状态而产生恶臭。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处理成本方面有显著作用。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带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传输带皮带顶部侧面的挡板。在顶部挡板的作用下,避免混合物落入缝隙。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带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传输带皮带底部侧面的出料仓门。用于排出发酵完成的物料。
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料仓门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滑斜槽,所述出料滑斜槽倾斜设置,且一侧与所述传输带皮带连接,所述出料滑斜槽的另一端位于地表。打开出料仓门,传输带皮带上的混合物滑出出料仓门,通过出料滑斜槽有机肥产品排出,用于苗木生长。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防雨棚组件包括钢骨架,所述钢骨架上表面固定支撑有透明上覆膜。
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覆膜为pvc或者pe覆膜。采用本技术中的好氧堆肥室进行堆肥,好氧堆肥室顶部为pvc或者pe覆膜,既可以晒太阳,且可以防止雨水进入。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覆膜安装于所述传输带组件的正上方,所述上覆膜两侧安装有透气覆膜,增加好氧发酵仓中的氧气量。
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好氧发酵仓内的轴孔,所述轴孔上安装有平行于所述好氧堆肥室底面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桨。
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52.第一、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内循环,使其反应更加均匀,充分利用太阳光,使得发酵时间短,能耗低,减量化率高,有效地对污泥以及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
53.第二、本设备主要用于处理农村地区的剩余污泥以及分散养殖畜禽产生的粪污和分散种植的农作物秸秆,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并达到资源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的是农村地区的污泥以及较为分散的粪污和秸秆,减少了此类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由于本设备体积小,在农村地区可以根据原料多少进行调节,如果原料较少,占地面积小,可以将好氧堆肥室置于车上,方便流动使用。
附图说明
5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好氧堆肥室的立体图;
5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好氧堆肥室的侧面图;
5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好氧堆肥室的仓内构建图;
5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好氧堆肥室的俯视图;
5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好氧堆肥室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9.实施例1
60.如图1-5所示,所述好氧堆肥室2倾斜设置,平行所述好氧堆肥室2的底面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好氧堆肥室2的底面安装有传输带组件,所述传输带组件倾斜向上运动,所述传输带组件的两侧安装有内敷气管2.17,所述内敷气管2.17外表面开设有气孔2.18,所述内敷气管2.17与鼓风机2.15连通。所述传输带组件包括传输带滚轮2.12,环绕所述传输带滚轮2.12安装的传输带皮带2.13,传输带电机2.11的主轴与所述传输带滚轮2.12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传输带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传输带皮带2.13顶部侧面的挡板2.14。所述传输带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传输带皮带2.13底部侧面的出料仓门2.21,所述出料仓门2.2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滑斜槽2.22。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好氧发酵仓2.1内的轴孔2.9,所述轴孔2.9上安装有平行于所述好氧堆肥室2底面的搅拌轴2.8,所述搅拌轴2.8上安装有搅拌桨2.10。
61.所述好氧堆肥室2的顶部安装有钢骨架2.5,所述钢骨架2.5上表面固定支撑有上覆膜2.3,所述上覆膜2.3为pvc或者pe覆膜,所述上覆膜2.3位于所述传输带皮带2.13上方安装,所述上覆膜2.3两侧安装有透气覆膜2.6。
62.半固体待发酵物料通过导管经进料口2.19进入好氧发酵仓2.1内,进料口2.19上有电动开关门2.20,防止雨水进入。好氧堆肥室2上有钢骨架2.5,支撑上覆膜2.3,该材料为阳光大棚所用的材料pvc或者pe,通过卡槽2.4固定在好氧堆肥室2上,阳光通过上覆膜2.3照射进好氧发酵仓2.1内,可以蒸发半固体状态的污泥、畜禽粪污以及秸秆混合物简称:混合物里面的水分,同时高温加快好氧堆肥的速度,水蒸汽以及好氧堆肥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气体如h2s和nh3等也通过好氧发酵仓外壁2.2上的透气孔2.6外排,此外好氧发酵仓外壁2.2采用保温的结构,可以进一步提供仓内温度。
63.搅拌轴2.8通过轴孔2.9架在好氧发酵仓2.1内,随着搅拌电机2.7的作用转动,搅拌桨2.10随着搅拌轴2.8在好氧发酵仓2.1搅拌如图3右,混合物在随之均匀混合并且与空气作用,该空气来自于鼓风机2.15、由进气导管2.16排入内敷气管2.17,最后由内敷气管2.17上的气孔2.18排出。在重力的作用下,混合物向下滚动,这时好氧发酵仓2.1内底部传输带滚轮2.12在传输带电机2.11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带动传输带皮带2.13、向上方向移动,增加反应时间,在顶部挡板2.14的作用下,避免混合物落入缝隙。
64.好氧堆肥室2下端外侧有出料仓门2.21,好氧反应完成之后,打开仓门,有机肥产品则可通过出料滑斜槽2.22排出,用于苗木生长。
65.好氧堆肥室2一端由侧方支撑1.11支撑,另一端由支撑柱2.23支撑,最后与底板2.24一齐形成稳定的结构。
66.使用时,将经过浓缩脱水之后的泥粪通过出料导管1.6进入好氧堆肥室2,液体部分则通过液体导管1.8流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进一步处理,达标后外排。农户收集的秸秆自行破碎,并通过进料口2.19进入好氧发酵仓2.1,阳光通过好氧发酵仓2.1上的上覆膜2.3进入仓内,仓内混合物水分随之蒸发并随着透气孔2.6排出,混合物在搅拌桨2.10的作用下,在仓体内搅拌,同时,在传输带皮带2.13向上移动混合物,进一步增加了内循环。同时气孔2.18将空气流入仓内,与混合物充分接触。待好氧堆肥过程完成之后,传输带滚轮2.12顺时针转动传输带皮带2.13向下移动,有机肥通过出料仓门2.21以及出料滑斜槽2.22流出。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