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10),内镜安装在所述夹持部(10)的第一端;调节部(20),所述调节部(20)位于所述夹持部(10)的上方,所述调节部(20)的第一端与所述夹持部(1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部(20)的第二端端部设有环形凸齿部(21),且所述调节部(20)的第二端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孔(22),所述第一连接孔(22)位于所述环形凸齿部(21)的中部,且所述第一连接孔(22)沿所述调节部(20)长度方向;标定板(30),所述标定板(30)的第一端端面设有环形凹齿部(31),所述环形凹齿部(31)与所述环形凸齿部(21)配合,在所述环形凹齿部(3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32),所述第二连接孔(32)沿所述标定板(30)第一端面的垂直方向,且所述第一连接孔(22)延伸至所述标定板(30)第二端的端面上;固定部(40),所述标定板(30)通过所述固定部(40)与所述调节部(2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0)包括第一转动手柄(11)和夹持件(12);所述第一转动手柄(11)垂直插装在所述夹持件(12)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转动手柄(11)和所述夹持件(1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内镜安装在所述夹持件(12)的第一端,并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手柄(11)顶紧所述内镜,所述夹持件(12)的第二端与所述调节部(2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12)的第一端设有一侧开口的夹持口(121),所述夹持件(12)第一端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三连接孔(122)和第四连接孔(123),所述夹持口(121)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122)和所述第四连接孔(123)的中部,所述第三连接孔(122)和所述第四连接孔(123)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口(121)中固定安装有所述内镜,所述第一转动手柄(11)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122)或所述第四连接孔(123)并延伸至所述夹持口(121)中,并顶紧所述内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20)包括第二转动手柄(23)和调节柱(24);所述调节柱(24)的第一端设有第五连接孔(25),所述夹持件(12)的第二端设有第六连接孔(124),所述第二转动手柄(23)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连接孔(25)和所述第六连接孔(124),使得所述调节柱(24)的第一端和夹持件(12)的第二端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齿部(21)中凸齿的个数为3-8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0)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32)和所述第一连接孔(22),并通过所述固定部(40)的第二端,使得所述调节部(20)和所述标定板(30)固定,所述标定板(30)与所述调节部(20)相互垂直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板(30)具有与所述标定板(30)第一端端面对应设置的第二端端面,所述第二端端面上设有标识物(33)。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0)还包括顶紧件(13),所述顶紧件(13)位于所述夹持口(121)中,所述顶紧件(13)与所述第一转动手柄(11)的第一端垂直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镜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件(13)与所述第三连接孔(122)或所述第四连接孔(123)相对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镜夹持器。内镜夹持器包括:夹持部;调节部,调节部的第一端与夹持部的第二端转动连接,调节部的第二端端部设有环形凸齿部,且,调节部的第二端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位于环形凸齿部的中部;标定板,标定板的第一端端面设有环形凹齿部,环形凹齿部与环形凸齿部配合。在环形凹齿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沿标定板第一端面的垂直方向,且第一孔延伸至标定板第二端的端面上;固定部,标定板通过固定部与调节部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内镜夹持器存在标定的坐标不精确以及操作不便,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袁润明 谢永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柏惠维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