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器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4954079发布日期:2023-07-29 12:41阅读: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电子雾化器包括雾化装置和为雾化装置供电的供电器,雾化装置内部构建有储液腔、气流通道及电子雾化组件。供电器开设有容纳槽,雾化装置安装于容纳槽内,并与供电器建立电性连接。当供电器为雾化装置内部的电子雾化组件供电时,雾化组件将储液仓内部存储的溶液雾化成气雾排出。
3.现有的雾化器结构较为复杂,尤其是供电器和雾化装置的配合使用中,两者为独立生产和组装,结构复杂,装配成本高,组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层叠组装结构设计、组装方便的电子雾化器,解决了现有电子雾化器结构复杂,组装不便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壳体、由上至下依次设于壳体的吸嘴、吸油组件、雾化组件、电控组件、以及底座,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密封元件、储液元件、设于储液元件内的导向管、以及设于导向管内的雾化元件,所述导向管用于将储液元件上储存的液体导入至雾化元件进行雾化,所述雾化元件与电控组件电连接,所述密封元件用于储液元件密封,所述吸油组件为吸油棉、并设于密封元件上,所述吸嘴设有引出管,所述引出管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吸油棉的一面。
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壳体呈管状,所述吸嘴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的顶端,所述底座连接于壳体的底部,所述吸油组件、雾化组件以及电控组件均安装在壳体内部。
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吸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面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密封元件密封连接。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吸嘴靠近连接部的内侧设有压紧条,所述压紧条与所述引出管分别抵接所述吸油棉的两侧。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储液元件包括储油套筒、以及设于储油套筒内的储油棉,所述导向管设于储油棉内,所述密封元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分别密封连接于储油套筒的两端。
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容纳槽,所述吸油棉设于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外沿设有密封外唇,所述密封外唇与所述吸嘴的内周表面密封抵接。
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密封件靠近所述导向管设有引脚固定件,所述雾化元件包括发热片、以及连接于发热片的接电引脚,所述引脚固定件用于所述接电引脚固定,所述接电引脚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控组件。
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固定支架、
安装在固定支架内的电源、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与固定支架之间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电源和所述雾化元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上安装有气动感应元件,所述气动感应元件设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吸嘴。
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气动密封件,所述气动密封件用于气动感应元件密封,所述气动密封件留有气孔,所述气动密封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1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座设有固定卡扣和固定接口,所述固定卡扣用于将所述控制板固定,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接头,所述固定接口用于接头的固定。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相比现有的电子雾化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方式装配,结构组装方便,适合自动化大批量生产;还设置吸油棉在密封元件上、并且引出管抵接吸油棉,防止出现漏液现象以及气道内部冷凝液逆流。具体是,设置了壳体、由上至下依次设于壳体的吸嘴、吸油组件、雾化组件、电控组件、以及底座,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密封元件、储液元件、设于储液元件内的导向管、以及设于导向管内的雾化元件,所述导向管用于将储液元件上储存的液体导入至雾化元件进行雾化,所述雾化元件与电控组件电连接,所述密封元件用于储液元件密封,所述吸油组件为吸油棉、并设于密封元件上,所述吸嘴设有引出管,所述引出管的一端抵接在吸油棉的一面。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器另一视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吸嘴2、引出管21、连接部22、压紧条23、吸油组件3、吸油棉31、雾化组件4、密封元件41、第一密封件411、第二密封件412、引脚固定件4121、储液元件42、储油套筒421、储油棉422、导向管43、雾化元件44、发热片441、接电引脚442、电控组件5、固定支架51、气动密封件511、电源52、控制板53、气动感应元件531、底座6、固定卡扣61、固定接口62。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涉及了一种电子雾化器,设置了壳
体1、由上至下依次设于壳体1的吸嘴2、吸油组件3、雾化组件4、电控组件5、以及底座6,雾化组件4包括密封元件41、储液元件42、设于储液元件42内的导向管43、以及设于导向管43内的雾化元件44,导向管43用于将储液元件42上储存的液体导入至雾化元件44进行雾化,雾化元件44与电控元件电连接,密封元件41用于储液元件42密封,吸油组件3为吸油棉31、并设于密封元件41上,吸嘴2设有引出管21,引出管21的一端抵接在吸油棉31的一面。
24.壳体1呈管状,吸嘴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的顶端,底座6连接于壳体1的底部,吸油组件3、雾化组件4以及电控组件5均安装在壳体1内部,采用管状结构的壳体1,在组装时只需要将内部组件层叠组装即可,组装方便,也方便结构的自动化装配,装配灵活性好。
25.吸嘴2设有连接部22,连接部22的一面与壳体1连接、另一面与密封元件41密封连接,吸嘴2通过连接部22的两面分别连接密封元件41和壳体1的内径,结构装配方便,而且通过密封元件41配合下起到密封作用。
26.吸嘴2靠近连接部22的内侧设有压紧条23,压紧条23与引出管21分别抵接吸油棉31的两侧,通过压紧条23配合引出管21的一端将吸油棉31抵接,保证了对吸油棉31的固定作用,防止吸油棉31在内部浮动。
27.储液元件42包括储油套筒421、以及设于储油套筒421内的储油棉422,导向管43设于储油棉422内,密封元件41包括第一密封件411和第二密封件412,第一密封件411和第二密封件412分别密封连接于储油套筒421的两端,采用储油套筒421配合第一、二密封件配合下将储油棉422密封安装,结构密封性好,而且组装过程中,将储油套筒421组装完成后再组装到壳体1内,组装方便。
28.第一密封件411设有容纳槽,吸油棉31设于容纳槽内,第一密封件411位于容纳槽的外沿设有密封外唇,密封外唇与吸嘴2的内径密封抵接,将容纳槽用于吸油棉31的安装,配合抵接的吸嘴2结构,结构稳定,而密封外唇进行结构的密封和连接密封性好。
29.第二密封件412靠近导向管43设有引脚固定件4121,雾化元件44包括发热片441、以及连接于发热片441的接电引脚442,引脚固定件4121用于接电引脚442固定,接电引脚442用于电连接电控元件,通过引脚固定件4121用于接电引脚442的固定,方便后续装配时接触电控元件。
30.电控组件5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的固定支架51、安装在固定支架51内的电源52、以及安装在底座6与固定支架51之间的控制板53,控制板53与电源52和雾化元件44电连接,控制板53上安装有气动感应元件531,气动感应元件531设有气道,气道的一端连通至吸嘴2,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为,固定支架51上安装有气动密封件511,气动密封件511用于气动感应元件531密封、并留有气孔,气动密封件511的一端与底座6连接,底座6设有固定卡扣61和固定接口62,固定卡扣61用于将控制板53固定,控制板53上设有接头,固定接口62用于接头的固定,在工作时,通过吸附吸嘴2产生负压,负压将通过气道传输到给气动感应元件531,气动感应元件531将信息传输给到控制板53,控制板53将控制雾化元件44加热形成气雾从吸嘴2导出。
31.本实用新型将结构采用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方式装配,结构组装方便,适合自动化大批量生产,而且雾化具有储液元件42和导向管43用于储存的液体导向到雾化元件44上进行加热雾化,形成气雾后从吸嘴2导出供吸食使用,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雾化结构复杂,组装不便等问题,采用层叠组装结构的设计,组装方便。具体是,设置了壳体1、由上至下依
次设于壳体1的吸嘴2、吸油组件3、雾化组件4、电控组件5、以及底座6,雾化组件4包括密封元件41、储液元件42、设于储液元件42内的导向管43、以及设于导向管43内的雾化元件44,导向管43用于将储液元件42上储存的液体导入至雾化元件44进行雾化,雾化元件44与电控元件电连接,密封元件41用于储液元件42密封,吸油组件3为吸油棉31、并设于密封元件41上,吸嘴2设有引出管21,引出管21的一端抵接在吸油棉31的一面。还设置吸油棉31在密封元件41上,并且通过引出管21抵接,预防出现漏液现象。
32.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