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成型装置及其食品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2.为了能够对蓬松食品(例如茶叶)实现自动化成型加工,申请人研制了一种食品成型装置及其食品加工设备,具体如专利申请号为zl202221868016.0的专利文献中所记载,其通过能够在成型室内上下挤压的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对处于成型室内的物料(例如茶叶)实现定型,在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采用该成型装置对物料进行定型时,由于其上一工序为对物料的蒸汽软化,以保证在成型室中的物料能够在不被压碎的前提下实现稳定定型,但是软化后的物料温度相对较高,因此在成型室内定型时需要较长的挤压保持以实现物料的稳定定型,这降低了食品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食品成型装置及其食品加工设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成型室内物料蒸汽软化后需要挤压力保压较长时间实现稳定定型,食品成型效率较低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成型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下模组件能够靠近以对处于两者之间的物料形成挤压成型,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头单元,所述上模头单元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下模组件的一侧具有格栅框,所述格栅框的每个格栅内皆设有上压块,所述格栅框包括外框以及处于所述外框内侧的横纵交叉的分隔条,所述分隔条将所述外框的内部区域分隔为多个压块容纳槽,各所述压块容纳槽内分别设有上压块,所述外框上构造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能够将外部气流引入各个所述压块容纳槽内。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条上贯通其相对两侧的连通孔。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压块的侧立面上构造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延伸贯通的过气槽。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框具有处于成型室之内的第一区域以及处于所述成型室之外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进气孔处于所述第二区域。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底座以及依次组装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成型室一侧的u形支撑块、平面支撑板,所述底座上构造有第二进气孔,所述平面支撑板的顶面上构造有与所述成型室能够连通的下模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下模出气口通过第一流道连通。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还构造有第一蒸汽进孔,所述第一蒸汽进孔与所述下模出气口通过第二流道连通。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道由分别构造于所述底座、u形支撑块及平面支撑板内的第一流道下段、第一流道中段以及流道上段接续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流道由分别构
造于所述底座、u形支撑块内的第二流道下段、第二流道中段连通形成,且所述第一流道中段与第二流道中段的流出口汇总于所述流道上段,所述第一流道下段、第一流道中段沿直线延伸且所述第二流道下段及第二流道中段与所述第一流道下段平行设置。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支撑板朝向所述u形支撑块的一侧端面上构造有环槽,所述下模出气口包括多个外周出口,多个所述外周出口环绕所述平面支撑板的顶面外周区域设置,各所述外周出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流道上段与所述环槽连通,且所述第一流道中段与所述第一流道上段通过所述环槽接续连通。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组件内还具有下顶料组件,所述下顶料组件包括顶料块,所述平面支撑板的中央区域具有安装孔,所述顶料块可升降地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下模出气口还包括多个沿着所述顶料块的外周立壁上下贯通的中央出口,所述中央出口与所述第一流道中段及第二流道中段连通。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包括上述的食品成型装置。
14.本实用新型的食品成型装置及其食品加工设备,通过第一进气孔将外部气流引入各个压块容纳槽内,在对物料定型过程中,引入的外部气流可以对处于成型室内的物料形成冷却降温,从而使得挤压成型的保压持续时间缩短,进而有效提成了食品成型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食品成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的上模头单元的一种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1中的上模头单元中的格栅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去各压块)。
18.图4是图1中的下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6为图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图4中的u形支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图4中的平面支撑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上模组件;11、上固定板;12、上模头单元;121、上连接板;122、活动板;123、格栅框;1230、压块容纳槽;1231、外框;1232、分隔条;1233、第一进气孔;1234、连通孔;124、上压块;1241、过气槽;2、下模组件;21、底座;211、第二进气孔;212、第一蒸汽进孔;22、u形支撑块;23、平面支撑板;2311、外周出口;2312、中央出口;233、环槽;241、顶料块;242、第三弹性件;243、止挡件;244、顶杆;3、成型室;101、上驱动件;102、下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为了清晰,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25.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
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26.下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食品成型装置及其食品加工设备,本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7.请参照图1至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成型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2,上模组件1(为上驱动件101驱动升降)与下模组件2(为下驱动件102驱动升降)能够靠近以对处于两者之间的物料形成挤压成型,具体而言,食品成型装置包括成型室3,前述的上模组件1及下模组件2分别处于该成型室3的上下两个开口,并能够至少部分进入该成型室内以能够对处于成型室内的物料(例如茶叶等食品)进行挤压成型,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头单元12,上模头单元12通过上连接板121与上固定板11的底面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螺纹连接),在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上模头单元12时,可以通过将上连接板121与上固定板11的连接,进而极为便利的实现更换,上模头单元12包括活动板122,活动板122朝向下模组件2的一侧具有格栅框123,格栅框123的每个格栅内皆设有上压块124,格栅框123包括外框1231以及处于外框1231内侧的横纵交叉的分隔条1232,分隔条1232将外框1231的内部区域分隔为多个压块容纳槽1230,各压块容纳槽1230内分别设有上压块124,外框1231上构造有第一进气孔1233,第一进气孔1233能够将外部气流引入各个压块容纳槽1230内。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进气孔1233将外部气流引入各个压块容纳槽1230内,在对物料定型过程中,引入的外部气流可以对处于成型室3内的物料形成冷却降温,从而使得挤压成型的保压持续时间缩短,进而有效提成了食品成型效率。前述的外部气流具体可以由专门的气流源提供,引入的气流应该具有较低的温度。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隔条1232上贯通其相对两侧的连通孔1234,通过连通孔1234使相邻的两个压块容纳槽1230形成连通,外部气流能够在各个压块容纳槽1230中流动、分布,从而使外部气流能够与食品的配合面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降温效率更高,进一步缩短定型所需时间,成型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更进一步的,上压块124的侧立面上构造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延伸贯通的过气槽1241,通过过气槽1241的设置能够使外部气流的引入量进一步提高,其与分隔条1232和上压块124的侧立面之间的缝隙一起共同形成外部气流的流动路径,能够进一步提高成型效率。
2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外框1231具有处于成型室3之内的第一区域以及处于成型室3之外的第二区域,第一进气孔1233处于第二区域,也即在对物料进行挤压时,第一区域将被控制伸入成型室3内,第二区域则仍然处于成型室3的外侧,如此,第一进气孔1233上连接的接头、接管将不会与成型室3的壁体形成干涉,简化部件的结构设计。
30.结合参见图4至图8所示下模组件2包括底座21以及依次组装于底座21朝向成型室3一侧的u形支撑块22、平面支撑板23,底座21上构造有第二进气孔211,平面支撑板23的顶面上构造有与成型室3能够连通的下模出气口,第二进气孔211与下模出气口通过第一流道连通。第二进气孔211可以与第一进气孔1233同时连接于同一外部气源,以将外部气流从成型室3的下部引入成型室3内,进而能够对被挤压的物料的底面形成冷却降温,进一步提升
物料成型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物料被挤压的相对较为致密,两个方向同时引入外部气流能够同时对其两侧进行降温冷却,效果更佳,有效防止由于挤压过于致密导致的透气率过小带来的降温效果不佳的现象发生。
31.参见图4所示,底座21上还构造有第一蒸汽进孔212,第一蒸汽进孔212与下模出气口通过第二流道连通。第一蒸汽进孔212能够将外部高温蒸汽经由第二流道引入成型室3内,能够对已蒸汽软化过的物料的下部在进一步蒸汽软化,提升成型效果。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流道由分别构造于底座21、u形支撑块22及平面支撑板23内的第一流道下段(图中未示出、未标引)、第一流道中段(图中未示出、未标引)以及流道上段(图中未示出、未标引)接续连通形成,第二流道由分别构造于底座21、u形支撑块22内的第二流道下段(图中未示出、未标引)、第二流道中段(图中未示出、未标引)连通形成,且第一流道中段与第二流道中段的流出口汇总于流道上段,第一流道下段、第一流道中段沿直线延伸且第二流道下段及第二流道中段与第一流道下段平行设置。如此能够简化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加工难度,且简化了相关的结构设计。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面支撑板23朝向u形支撑块22的一侧端面上构造有环槽233,下模出气口包括多个外周出口2311,多个外周出口2311环绕平面支撑板23的顶面外周区域设置,各外周出口2311分别通过第一流道上段与环槽233连通,且第一流道中段与第一流道上段通过环槽233接续连通。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一个环槽233将多个外周出口2311汇聚连通,简化了第一流道的设计,多个外周出口2311能够对物料的底面较大范围内布气,增加气流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保证降温或者软化效果。
34.参见图5及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模组件2内还具有下顶料组件,下顶料组件包括顶料块241,平面支撑板23的中央区域具有安装孔(图中未标引),顶料块241可升降地设于安装孔内,以能够在物料成型完毕后将物料顶出,此时,下模出气口还包括多个沿着顶料块241的外周立壁上下贯通的中央出口2312,中央出口2312与第一流道中段及第二流道中段连通,从而能够进一步将气流引导至物料底面的中央区域,进一步增加气流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保证降温或者软化效果。前述的下顶料组件具体还包括连接于顶料块241的底部的第三弹性件242(例如螺旋弹簧),该第三弹性件242的一端抵接于u形支撑块22上、另一端则抵接于与顶料块241连接的止挡件243,从而使顶料块241能够在第三弹性件242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而顶料块241的升降则由顶杆244驱动,作为公知的结构,此处不做赘述。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包括上述的食品成型装置。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