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表盘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878875发布日期:2023-10-28 14:16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表盘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手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表盘。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手表的装饰性和时尚性越来越被人们推崇。
3.一般智能手表包括电路板组件、外壳和表带,电路板组件收容于外壳中,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子元器件,如处理器、触控板等,表带连接于外壳的两端。为了吸引消费者,外壳的外形会设计得较为美观、时尚。但每款智能手表的外壳外形是固定的,消费者购买后不能随时更换,为了满足外壳外形变化的需求,出现了可粘贴于外壳上的装饰件,但这些装饰件粘贴于外壳后不易取下,难于更换,即使取下后装饰件也会有损坏,不能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表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饰件不易更换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表盘,包括:
6.电路板组件、外壳和弹性装饰带,所述外壳设有容置腔,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弹性装饰带为环状并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外壳的外侧。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外周开设环形的收容槽,所述弹性装饰带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装饰带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壁过盈配合。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的底壁设置有凸起,所述弹性装饰带对应于所述凸起设置有通孔,所述凸起穿设于所述通孔。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面盖、底座和外壳主体,所述面盖和所述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上下两端面,所述面盖、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主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弹性装饰带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外壳主体的外侧。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主体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开设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凹槽与所述容置腔,所述凹槽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面盖收容于所述凹槽,并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所述面盖的侧边缘卡入所述卡槽。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卡接件,所述外壳主体包括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中的一者开设有卡接孔,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中的另一者卡于所述卡接孔中。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中的一者开设两个卡接孔,两个所述卡接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中的另一者卡于对应的一个
所述卡接孔。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中的另一者的端部设置有斜面。
15.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包括:
16.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智能手表表盘;
17.表带,所述表带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两端。
18.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表盘中,弹性装饰带为环状并可拆卸地套设在外壳的外侧,需要更换时,可使得弹性装饰带发生形变,从而与外壳脱离,即可从外壳上取下弹性装饰带,换上另一个弹性装饰带时,可使得该弹性装饰带发生形变,然后套设于外壳的外侧,弹性装饰带恢复形变后安装于外壳的外侧,由于弹性装饰带可以发生形变,使得弹性装饰带可易于从外壳取下或套设于外壳,取下的弹性装饰带不易损坏,可再次使用。不同的弹性装饰带可具有不同的外形或图案,弹性装饰带可易于从外壳取下或套设于外壳,使得消费者可随时更换,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19.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手表表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表表盘的第一视角爆炸图;
22.图3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表表盘的第二视角爆炸图;
23.图4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表表盘的外壳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表表盘的第三视角爆炸图;
25.图6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表表盘的底座和外壳主体的爆炸图;
26.图7为图6之m处放大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手表爆炸图。
28.附图标识说明:
29.100、智能手表表盘;10、电路板组件;20、外壳;22、面盖;24、外壳主体;242、容置腔;244、收容槽;246、凸起;248、檐台;240、凹槽;241、贯穿孔;243、卡槽;245、第二卡接件;2452、斜面;26、底座;262、第二卡接件;2622、卡接孔;30、弹性装饰带;32、通孔;200、表带;210、第一表带;212、带扣;2122、搭扣;2124、舌片;220、第二表带;222、穿孔;224、连接轴;1000、智能手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顶部”以及“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32.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手表表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表表盘的第一视角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表表盘的第二视角爆炸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表盘100,包括电路板组件10、外壳20和弹性装饰带30,外壳20设有容置腔202,电路板组件10设置于容置腔202内,弹性装饰带30为环状并可拆卸地套设在外壳20的外侧。
33.电路板组件10可包括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子元器件,例如,处理器、触控板、电池、石英谐振器等电子元器件。
34.外壳20用于收容电路板组件10,外壳20具有防水、防尘、防磁性能、抗震性能,可对电路板组件10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外壳20的外形还是手表主体的主要外形,外壳20依据材质划分包括:不锈钢外壳、钨钢外壳、陶瓷外壳、钛合金外壳、铝制外壳、铜外壳、锌合金外壳和塑料外壳等。外壳20按照形状包括圆形外壳、方形外壳、桶形外壳、鹅蛋形外壳等。
35.弹性装饰带30套设在外壳20上,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该弹性装饰带30由软质树脂或塑料制成。该弹性装饰带30呈环形,套设在外壳20的外侧。
36.需要更换时,可使得弹性装饰带30发生形变,从而与外壳20脱离,即可从外壳20上取下弹性装饰带30,换上另一个弹性装饰带30时,可使得该弹性装饰带30发生形变,然后套设于外壳20的外侧,弹性装饰带30恢复形变后安装于外壳10的外侧,由于弹性装饰带30可以发生形变,使得弹性装饰带30可易于从外壳20取下或套设于外壳20,取下的弹性装饰带30不易损坏,可再次使用。不同的弹性装饰带30可具有不同的外形或图案,弹性装饰带30可易于从外壳20取下或套设于外壳20,使得消费者可随时更换,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37.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20的外周开设环形的收容槽244,弹性装饰带30收容于收容槽244内。该收容槽244的作用是将弹性装饰带30更加牢固地安装于外壳20。
38.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装饰带30与收容槽244的槽壁过盈配合。具体的,为了使得弹性装饰带30和收容槽244贴合的更紧密,弹性装饰带30的内直径略小于收容槽244的槽壁的直径。弹性装饰带30有弹性,可以产生形变,将弹性装饰带30套设在收容槽244中。使用的时候,将弹性装饰带30撑开套在收容槽244上,使弹性装饰带30的上下沿和收容槽244的槽壁相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防止产生滑动,弹性装饰带30的内表面和槽壁紧密贴合,弹性装饰带30的外表面和收容槽244的外沿平滑过渡。
39.过盈配合的好处是,智能手表表盘100的外表更紧致流畅,弹性装饰带30不易发生松动和滑动,弹性装饰带30与收容槽244之间的缝隙不易堆积灰尘。
40.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容槽244的底壁设置有凸起246,弹性装饰带30对应于凸起246设置有通孔32,凸起246穿设于通孔32。
41.具体的,凸起246可以用于固定弹性装饰带30,将弹性装饰带30套在外壳20的外部,并卡入到收容槽244中,凸起246和通孔32的内壁可过盈配合,凸起246卡入通孔32中,有利于使得弹性装饰带30更稳定地安装于外壳20,不易发生滑动。一般而言,凸起246和通孔
32的形状保持一致,通孔32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为圆形,也可以为椭圆形。
42.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20包括面盖22、外壳主体24和底座26,面盖22和底座26分别设置在外壳主体24的上下两端面,面盖22、底座26和外壳主体24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202,弹性装饰带30可拆卸地套设在外壳主体24的外侧。
43.面盖22用于承载显示面板,底座26用于托住内部的电路板组件10,且面盖22、底座26和外壳主体24形成密封的结构,防止水汽、灰尘进入,保护内部的元件免受水汽、灰尘的干扰。
44.安装时,可先将电路板组件10放置于底座26,将电子元件在电路板上安装到位,调整好电路板组件10的位置,将电路板组件10固定于底座26,然后将外壳主体24安装于底座26,外壳主体24套设于电路板组件10,调整好电路板组件10相对于外壳主体24的位置,最后将面盖22安装于外壳主体24。外壳20分为面盖22、外壳主体24和底座26三部分,可方便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表盘100的组装。
45.面盖22的制作材料包括硅胶、玻璃、塑料、陶瓷等,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影响着手表的外观和使用体验。
46.外壳主体24和底座26可由塑胶材料注塑成型制得。
47.收容槽244的上部向外凸出,形成一个檐台248,该檐台248为环状。从面盖22到底座26方向为弧形,该弧形和弹性装饰带30的弧形面相切,檐台248的下部和弹性装饰带30相切,将弹性装饰带30可接在檐台248的下部。弹性装饰带30收容于收容槽244可以使得弹性装饰带30与收容槽244之间更紧密。
48.请参阅图4,图4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表表盘的外壳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主体24的顶面开设有凹槽240,凹槽240的底壁开设贯通孔242,贯通孔242连通凹槽240与容置腔202,凹槽240的侧壁开设有卡槽243,面盖22收容于凹槽240,并放置于凹槽240的底壁上,面盖22的侧边缘卡入卡槽243。通过将面盖22的侧边缘卡入卡槽243,可使得面盖22更牢固地固定于外壳主体24。
49.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图5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表表盘的第三视角爆炸图,图6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表表盘的底座和外壳主体的爆炸图;图7为图6之m处放大图。
50.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6包括第一卡接件262,外壳主体24包括第二卡接件245,第一卡接件262和第二卡接件245中的一者开设有卡接孔2622,第一卡接件262和第二卡接件245中的另一者卡于卡接孔2622中。
5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262和第二卡接件245中的一者开设两个卡接孔2622,两个卡接孔2622间隔设置,第一卡接件262和第二卡接件245中的另一者卡于对应的一个卡接孔2622中。
5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262和第二卡接件245中的另一者的端部设置有斜面2452。
53.具体的,底座26包括第一卡接件262,第一卡接件262朝向外壳主体24延伸,第一卡接件262开设有卡接孔2622,外壳主体24包括第二卡接件245,第二卡接件245朝向底座26延伸,第二卡接件245卡于卡接孔2622中。通过将第二卡接件245卡于卡接孔2622中,可快捷地、牢固地将外壳主体24固定安装于底座26。
54.第一卡接件262的数量可为3个,3个第一卡接件262分布于底座26的3个转角,第二
卡接件245的数量可为6个,每2个第二卡接件245分布于外壳主体24的1个转角,每个第一卡接件262开设两个卡接孔2622,两个卡接孔2622间隔设置,每个第二卡接件245卡于对应的一个卡接孔2622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外壳主体24和底座26的连接点分布于3个转角,可更牢固地将外壳主体24固定安装于底座26。
55.第二卡接件245的端部设置有斜面2452,将外壳主体24固定安装于底座26的过程中,斜面2452可引导第二卡接件245卡于对应的一个卡接孔2622中。
56.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中,卡接孔可以开设于第二卡接件,第一卡接件卡于卡接孔中。因此,第一卡接件262和第二卡接件245中的一者开设有卡接孔2622,第一卡接件262和第二卡接件245中的另一者卡于卡接孔2622中,即可实现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表盘100的目的。
57.如图8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手表的爆炸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1000,包括:
58.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智能手表表盘100;
59.表带200,表带200安装在外壳20的两端。
60.表带200包括第一表带210和第二表带220,第一表带210上设置有带扣212,带扣212包括搭扣2122和舌片2124,舌片2124的一端铰接在搭扣2122上,可绕搭扣2122旋转。第二表带22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舌片2124的穿孔222。
61.带扣212构造用于允许表带200打开和闭合,使智能手表1000能够在佩带者的手腕上放置、移除和保护。
62.表带200是由例如皮革或塑料等柔性材料制成的,或者是例如金属或陶瓷的硬质材料以彼此铰接的链环形式制成的。
63.底座26开设有呈圆形的安装孔264,表带200还可铰接在两个呈圆形的安装孔264中。
64.带扣212还可以是展开的,包括一对或两对通过锁紧元件保持闭合的铰接臂。
65.在第一表带210的一端和第二表带220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轴224,该连接轴222穿设于安装孔264。
6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阅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