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顶管机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2.根据机型不同,顶管机至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切削工具管,二是盾尾,这两部分通常都为圆柱形的管道,并通过铰链相互连接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切削工具管通过导向油缸支撑于盾尾,其作用是控制顶进方向并提供容纳破碎工具的空间,同时也作为岩土的破碎空间,但是顶管机上较少有进行限定移动距离的结构以及移动距离计算,并不能根据计算移动总体的距离来判定顶管工程的前进距离,在有该结构的条件下,间隔性进行施工操作的时候不会出现计算失误。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3776572u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顶管机,涉及顶管机技术领域,包括顶管装置和限位装置,顶管装置的一侧安装有限位装置,当顶管装置通过吊机下降至施工地时,位置调整好后,可转动转盘,使限位杆能够脱离限位孔,此时伸缩杆在复位弹簧的弹力推动下快速回弹,使伸缩杆能够带动顶板快速顶至施工场地背面的墙面,方便对顶板的横向快速调节,当顶板在伸缩杆的推动下移动后,反向转动转盘,转盘带动齿轮进行旋转,齿轮旋转后,使上端和下端啮合连接的齿条同时向两侧移动,从而使限位杆能够插进限位孔,且限位杆一侧的磁块能够吸附在限位孔内腔,使限位杆起到限位固定效果,防止顶管装置在进行顶管时,反向推力使防止顶管装置出现移动;该结构从顶管机的固定方向进行优化,但是并未从限定移动距离计算防线进行优化。
4.鉴于以上,提出一种顶管机限位结构用于解决以上问题,在使用中可根据测量不同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同时可根据重复移动的调价下计算全部移动的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管机限位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顶管机限位结构,包括顶管机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套接有套框,所述支撑架的套接有方框,所述方框的一侧通过滑道连接有可沿滑道进行推拉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可旋转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卷轴;
9.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套框一侧套接有外框,所述外框的表面通过滑道连接有可沿滑道上下移动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可旋转的延长板,所述延长板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卷尺轴,所述卷尺轴上设置有测量尺。
10.可选的,所述套框的上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可旋转的短板,所述短板远离所述套
框的一侧螺纹穿设有固定螺栓。
11.可选的,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短板内壁的一端与套框的内壁螺纹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外框的上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外框的一端螺纹穿设有定位螺钉,所述套框的表面开设有与定位螺钉相适配的螺纹孔。
13.可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通过螺栓与方框的表面连接,所述连接板的背面通过滑道与方框的表面连接。
14.可选的,所述延长板的背面通过滑道与外框的表面连接。
15.可选的,所述收卷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测量尺的一端贯穿卡块内壁的一端与收卷轴的中心位固定连接。
16.可选的,所述测量尺的表面设置有塑胶圈,所述塑胶圈的表面设置有暗扣。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管机限位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顶管机限位结构,收卷轴、测量尺与卷尺轴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完成顶管距离的限定,并根据每次的限位距离来统计顶管的总长计算,在每次限位距离不同的条件下,也能同样计算全部的移动情况,并在使用后可进行折叠收纳,从而达成限位是移动总成的计算以及限定位置的判定,并同步具有收纳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卷轴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顶管机;2、支撑架;3、套框;4、方框;5、移动板;6、连接板;7、横板;8、收卷轴;9、外框;10、调节板;11、延长板;12、卷尺轴;13、测量尺;14、短板;15、固定螺栓;16、定位螺钉;17、螺纹孔;18、安装板;19、卡块;20、塑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本技术提出一种顶管机限位结构;
27.请参阅图1-4:
28.顶管机1和支撑架2,支撑架2的表面套接有套框3,支撑架2的套接有方框4,连接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7,横板7远离连接板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卷轴8;
29.移动板5在使用中可完成两种调节,可将移动板5通过调节短板14后将固定螺栓15贯穿短板14螺纹穿设在方框4上,从而使移动板5与套框3形成固定连接,在顶管机1移动的时候使套框3带动方框4同步在支撑架2上进行移动;
30.同时在方框4并不移动的时候,旋转位于方框4上侧的短板14,从而使短板14上的固定螺栓15移动位于支撑架2的上侧,从而使固定螺栓15与支撑架2上侧进行连接,形成固
定对方框4进行定位,因此在顶管机1移动结构进行驱动迁移的时候并不会带动方框4进行移动;
31.两者方框4的调节方式是为了更好的通过测量尺13对顶管机1的驱动测量位置定向定位,从而完成移动距离的限定效果;
32.将收卷轴8位置设置于顶管机1的驱动位置同步,更加便捷的进行移动距离的测量,将收卷轴8通过横板7与连接板6进行连接固定,因此在方框4固定的效果下,连接的收卷轴8处于固定状态,并通过测量尺13定位卷尺轴12的位置,当下测量尺13形成的距离就为限定顶管机1需要移动的距离;
33.在设计中将测量尺13上设置有塑胶圈20用于进行总体统计顶管退动的距离长度,在方框4固定的条件下,顶管机1的移动距离在方框4与外框9之间的连接距离,可根据使用来调节移动的长限距离;
34.在顶管机1的移动结构在推动一次后到达距离位于外框9的时候,在更改移动距离的时候方框4并不发生变化,进行调节外框9,调节后,通过卷尺轴12收卷将塑胶圈20所定位前的测量尺13全部进行收卷,后续再次限定塑胶圈20位于测量尺13上的位置,从而达成不间断测量的效果;
35.需要说明的是,卷尺轴12为自动收卷,在方框4随顶管机1移动而发生移动的时候,并不需要设置塑胶圈20,从而随收卷轴8的移动与卷尺轴12距离缩短,卷尺轴12会自动收缩测量尺13,从而达成顶管机1不重复移动的限位性;
36.方框4的一侧通过滑道连接有可沿滑道进行推拉的移动板5,移动板5的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可旋转的连接板6,外框9的表面通过滑道连接有可沿滑道上下移动的调节板10,调节板10的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可旋转的延长板11;
37.则在设置的移动板5与调节板10上均设置有安装板18进行定位,在将安装板18上的拆卸之后可带动连接板6与延长板11向下,在将移动板5与调节板10均向下移动到连接板6与延长板11再将安装板18上的螺栓重新进行安装,当下,连接板6与延长板11可实现向下侧进行旋转的效果,从而将收卷轴8与卷尺轴12旋转位于支撑架2的下侧;
38.在旋转后,将方框4与外框9均与套框3进行连接固定,从而随套框3移动而进行移动,期间并不会对顶管机1的运动造成影响;
39.从而在不具体使用测量的时候可将测量结构旋转位于支撑架2的底部,达成收纳的效果,在连接板6和延长板11与移动板5和调节板10的连接上,均采取为阻尼转轴的连接。
40.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41.1、首先,通过根据重复移动测量,或是单一移动测量的效果下进行选择方框4的安装方式,在固定方框4位于套框3的时候,随套框3移动而移动,当下限定的移动距离为方框4到达外框9的距离;
42.2、其次,在将方框4设置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上,后根据设置卷尺轴12的固定位置进行移动,并在移动前,在卷尺轴12出口处的测量尺13上设置塑胶圈20,进行测量;
43.3、然后,根据每次移动的变化更改卷尺轴12的位置,收卷轴8并不发生位置变化,并通过收卷轴8收卷测量尺13到塑胶圈20的位置,并在收卷后再次定位塑胶圈20的位置;
44.4、最后,根据塑胶圈20最后出现的位置,从而来缺定在使用中顶管机1所顶管的距离直线,并在测量中,限定每次不同的顶管距离。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