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拍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防护型悬停航拍摄像机。
背景技术:
2.航拍又称空拍、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是指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获得俯视图,此图即为空照图,航拍的摄像机可以由摄影师控制,也可以自动拍摄或远程控制。航拍摄像机则是航拍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
3.现有的航拍用摄像机组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弊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也成为航拍领域的重要载件,但是在使用无人机搭配摄像机进行航拍作业时,需要考虑无人机失速、失控等特殊情况,虽然现在很多无人机在失速失控时都有自动缓降功能,但是为了避免摄像组件的损坏,还是会在摄像组件外周加装防护组件,避免落下时发生磕碰,虽然具有不错的防护能力,但现有的防护组件也存在整体套装在摄像机外周,导致体积和占用空间大,增加航拍器负重,保护不够全面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防护型悬停航拍摄像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防护型悬停航拍摄像机,通过安装架内部的防护机构,能够大大降低防护组件的整体占用空间,保证对摄像机主体的防护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防护型悬停航拍摄像机,包括安装架,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安装架内部之间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转轴、防护罩、摄像机主体、限位槽、限位条和马达,安装架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内部安装有进行航拍的摄像机主体,防护罩靠近安装架内部一端安装有马达且马达动力输出端与摄像机主体底部相连接。
7.进一步地,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马达动力输出端与摄像机主体底部之间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槽、丝杆、杆套、轴套和连接座,防护罩内壁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马达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位于安装槽内部的丝杆,丝杆外周活动连接有杆套且杆套外周通过轴套与摄像机主体表面相连接;马达运行时其动力输出端带动丝杆在安装槽内部转动,丝杆转动时杆套配合转动并水平运动,进而通过轴套和连接座带动摄像机主体的移动,以达到控制摄像机主体收放和展开的目的,使得摄像机主体能够根据不同的指令在防护罩内部进行平顺的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且连杆端部安装有与飞行器组件相对接的安装座;通过安装架顶部的连杆以及安装座,方便与无人机等飞行载体进行对接。
9.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机主体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防护罩内壁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嵌入至限位槽内部的限位条;限位条和限位槽配合,使得摄像机主体能够平顺在防护罩内部移动。
10.进一步地,所述轴套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并通过连接座与摄像机主体表面
相连接,所述马达控制端与飞行器内置控制单元相连接;连接座起到连接作用,马达控制端与飞行器控制端相连,在飞行器失控状态下可以立刻进入回缩状态。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防护罩安装在安装架内部之间,摄像机主体位于防护罩内部,在进行摄像角度调节时安装架通过各传动组件直接带动防护罩的调整进而带动摄像机主体的角度调整,不使用状态下摄像机主体收于防护罩内部,使用时控制电机运行,通过传动机构将摄像机主体向外定出,使得摄像端延伸至防护罩外部,方便散热同时不影响拍摄视角,马达与飞行器控制端相连接,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发生失速、失控等情况时,马达运行通过丝杆的转动带动杆套的位移,使得摄像机主体立刻收入至防护罩内部,并在下坠过程中通过防护罩避免摄像机主体的直接磕碰磨损,防护组件整体体积更小,同时能够根据飞行器状态自动进入防护状态,有效保护摄像机的正常使用;马达运行时其动力输出端带动丝杆在安装槽内部转动,丝杆转动时杆套配合转动并水平运动,进而通过轴套和连接座带动摄像机主体的移动,以达到控制摄像机主体收放和展开的目的,使得摄像机主体能够根据不同的指令在防护罩内部进行平顺的移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型悬停航拍摄像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型悬停航拍摄像机的防护罩与摄像机主体之间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型悬停航拍摄像机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安装架;101、连杆、102、安装座;2、防护机构;201、转轴;202、防护罩;203、摄像机主体;204、限位槽;205、限位条;206、马达;3、传动机构;301、安装槽;302、丝杆;303、杆套;304、轴套;305、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7.如图1-3所示,防护型悬停航拍摄像机,包括安装架1,还包括防护机构2,所述安装架1内部之间安装有防护机构2,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转轴201、防护罩202、摄像机主体203、限位槽204、限位条205和马达206,安装架1之间通过转轴201活动连接有防护罩202且防护罩202内部安装有进行航拍的摄像机主体203,防护罩202靠近安装架1内部一端安装有马达206且马达206动力输出端与摄像机主体203底部相连接。
18.其中,还包括传动机构3,所述马达206动力输出端与摄像机主体203底部之间安装有传动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安装槽301、丝杆302、杆套303、轴套304和连接座305,防护罩202内壁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01且马达206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位于安装槽301内部的丝杆302,丝杆302外周活动连接有杆套303且杆套303外周通过轴套304与摄像机主体203表面相连接;马达206运行时其动力输出端带动丝杆302在安装槽301内部转动,丝杆302转动时杆套303配合转动并水平运动,进而通过轴套304和连接座305带动摄像机主体203的移动,以达到控制摄像机主体203收放和展开的目的,使得摄像机主体203能够根据不同的指令在防护罩202内部进行平顺的移动。
19.其中,所述安装架1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101且连杆101端部安装有与飞行器组件相对接的安装座102,所述摄像机主体203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04,所述防护罩202内壁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嵌入至限位槽204内部的限位条205;通过安装架1顶部的连杆101以及安装座102,方便与无人机等飞行载体进行对接,限位条205和限位槽204配合,使得摄像机主体203能够平顺在防护罩202内部移动。
20.其中,所述轴套304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05并通过连接座305与摄像机主体203表面相连接,所述马达206控制端与飞行器内置控制单元相连接;连接座305起到连接作用,马达206控制端与飞行器控制端相连,在飞行器失控状态下可以立刻进入回缩状态。
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防护型悬停航拍摄像机,工作时,防护罩202安装在安装架1内部之间,摄像机主体203位于防护罩202内部,在进行摄像角度调节时安装架1通过各传动组件直接带动防护罩202的调整进而带动摄像机主体203的角度调整,不使用状态下摄像机主体203收于防护罩202内部,使用时控制电机运行,通过传动机构3将摄像机主体203向外定出,使得摄像端延伸至防护罩202外部,方便散热同时不影响拍摄视角,马达206与飞行器控制端相连接,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发生失速、失控等情况时,马达206运行通过丝杆302的转动带动杆套303的位移,使得摄像机主体203立刻收入至防护罩202内部,并在下坠过程中通过防护罩202避免摄像机主体203的直接磕碰磨损,防护组件整体体积更小,同时能够根据飞行器状态自动进入防护状态,有效保护摄像机的正常使用;马达206运行时其动力输出端带动丝杆302在安装槽301内部转动,丝杆302转动时杆套303配合转动并水平运动,进而通过轴套304和连接座305带动摄像机主体203的移动,以达到控制摄像机主体203收放和展开的目的,使得摄像机主体203能够根据不同的指令在防护罩202内部进行平顺的移动。
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