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水面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2.救生筏和救生艇是消防救援常见的水面救援设备,是用于水上救援任务的专门装备和工具,它们旨在帮助救援人员在水上环境中进行营救和救援工作,可以提供安全的漂浮平台,让人们躲避危险并等待救援;
3.现有的救生艇是一种具备自主推动能力的船只,通常为刚性结构,能提供更大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可以容纳多名乘坐者,并配备舒适的座椅和防波设施,使乘坐者可以在恶劣的海况下保持相对安全和舒适,救生艇通常配备有所需的救生设备如:救生圈,食品、水源、医疗包和通信设备,以便乘坐者在救援期间获得必要的支持,救生艇通过自己的动力系统如划桨、发动机等进行自主推进和操控,以寻找安全的区域或逃离危险区域;
4.但在救生艇救援过程中,由于需要靠近遇难人员,才能借助人工力量将救生圈抛向遇难人员,这种方式存在两个弊端,其一,由于人工力量有限,救生圈抛出距离较短,因此救生艇需要较为接近遇难人员,而救生艇在接近过程中,船体造成的波浪对营救遇难人员是不利的;其二,人工抛出救生圈,极易发生抛出方向偏差,容易错过最佳营救时间;其三,一些遇难人员由于过度惊慌,无法冷静使用救生圈,使营救难度大大增加,需要使用外力将其托起,而人工营救以及救生绳都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能够将救生圈精准抛向某一特定方向,提高营救效率,并设有专用的营救抄网,将遇难人员快速从水面下托起,提高营救成功率,降低营救风险。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它包括双筒型防沉壳体,所述双筒型防沉壳体两端固定连接有防沉导流仓,所述双筒型防沉壳体外固定连接有主架,所述主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救生圈弹射装置,所述主架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旋转连接有三角旗,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红外夜视仪,所述红外夜视仪下方固定安装有360
°
无线摄像头,所述主架两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架,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浮漂,两个所述梯形浮漂下端固定安装有螺旋推进装置,所述主架下方设有抄网救生装置。
7.作为改进,所述救生圈弹射装置包括与主架固定连接的固定主板,所述固定主板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板上固定安装有梯形固定块,所述梯形固定块内固定安装有与滑动块滑动连接的限位滑杆,所述滑动块内设有与限位滑杆相配合的限位滑孔,所述梯形固定块与滑动块之间设有套在限位滑杆外的弹簧,所述滑动块上方设有可使滑动块蓄力弹射的弹射开关板,,所述固定主板两侧设有可控制滑动板左右移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固定主板远离主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救生圈放置架,所述
救生圈放置架上设有救生圈。
8.作为改进,所述固定主板靠近救生圈放置架一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靠近滑动块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弹射开关板旋转连接,所述滑动板上设有挡块,所述弹射开关板底部设有与挡块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弹射开关板靠近梯形固定块一端设有与梯形固定块相配合的梯形端头。
9.作为改进,所述滑动板两侧设有齿条,所述固定主板两侧设有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与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主动轴固定连接。
10.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杆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环形槽,所述三角旗包括与第一连接杆相配合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内设有与环形槽相配合的半球型滑槽,所述半球型滑槽与环形槽之间设有转珠,所述旋转套一侧固定连接有旗。
11.作为改进,所述双筒型防沉壳体包括双筒型壳体,所述双筒型壳体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隔板,所述双筒型壳体内设有若干由隔板分隔成的第一气室,所述防沉导流仓包括防沉导流壳体,所述防沉导流壳体内设有第二气室。
12.作为改进,所述主架,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内设有两个对称的通孔,所述主架体一侧设有两个对称安装的轴架,所述轴架上设有条形轴槽。
13.作为改进,所述抄网救生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架体的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通孔穿过主架体,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主架体相配合的l型连接杆,所述轴架上设有可在条形轴槽内滑动旋转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连接轴一端与l型连接杆旋转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座,所述电动伸缩杆座端头处设有第一抄网固定器,所述电动伸缩杆座上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远离电动伸缩杆座一端设有第二抄网固定器,两个所述第一抄网固定器与两个所述第二抄网固定器之间设有软性抄网。
14.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5.1、设有救生圈弹射装置,通过滑动板、滑动块、弹簧、弹射开关板以及驱动电机之间的配合,可使滑动块将救生圈快速弹射,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抛出救生圈,弹射方向更为精准,避免了出现人工抛出方向偏差较大从而错过最佳营救时间的情况,弹射距离相较人工抛出距离更远,可使本设备于遇难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防止由于救生设备接近遇难人员造成较大的波浪使遇难人员发生呛水等二次伤害;
16.2、设有抄网救生装置,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l型连接杆、连接轴、第二电动伸缩杆、软性抄网以及主架之间的配合,使本设备遇到遇难者过于惊慌或丧失行动能力而无法自救时,可使用软性抄网将遇难者进行一定的托举,相较与人工施救,降低营救风险,增大营救成功率;
17.3、通过双筒型壳体内形成若干由隔板分隔成的第一气室,以及防沉导流仓内设有的第二气室,使本设备整体形成多个独立气室,大大提高了受到撞击后的稳定性,提高安全性。
18.4、通过旋转套、主杆与转珠之间的配合,使本设备在行驶过程中,旗尾端始终与本设备行驶方向相反,从而使遥控救援人员可清晰观测本设备的行驶方向,并且本设备停留水面后,可观测到水面风向。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的正交侧视图之一。
20.图2是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的正交侧视图之二。
21.图3是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的救生圈弹射装置的正交侧视图。
22.图4是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的救生圈弹射装置的a区域的细节图。
23.图5是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的救生圈弹射装置的俯视图。
24.图6是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的救生圈弹射装置的a-a方向的剖视图。
25.图7是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的主架的正交侧视图。
26.图8是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的三角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的双筒型防沉壳体和防沉导流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是本发明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的抄网救生装置的正交侧视图。
29.如图所示:1、双筒型防沉壳体;101、双筒型壳体;102、隔板;103、第一气室;2、防沉导流仓;201、防沉导流壳体;202、第二气室;3、主架;301、主架体;302、轴架;303、条形轴槽;304、通孔;4、电动伸缩架;5、螺旋推进装置;6、救生圈弹射装置;601、固定主板;602、滑动板;603、滑动块;604、梯形固定块;605、限位滑杆;606、弹簧;607、支架;608、转轴;609、弹射开关板;610、卡块;611、挡块;612、驱动电机;613、救生圈放置架;614、救生圈;615、齿条;616、齿轮;617、限位滑孔;618、梯形端头;7、支撑杆;701、主杆;702、第一连接杆;703、环形槽;8、三角旗;801、旋转套;802、半球型滑槽;803、转珠;804、旗;9、抄网救生装置;901、第一电动伸缩杆;902、l型连接杆;903、连接轴;904、第二连接杆;905、电动伸缩杆座;906、第二电动伸缩杆;907、软性抄网;908、第一抄网固定器;909、第二抄网固定器;10、360
°
无线摄像头;11、红外夜视仪;12、梯形浮漂。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1.结合附图1和附图9,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面救援设备,它包括双筒型防沉壳体1,所述双筒型防沉壳体1包括双筒型壳体101,所述双筒型壳体101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隔板102,所述双筒型壳体101内设有若干由隔板102分隔成的第一气室103。所述双筒型防沉壳体1两端固定连接有防沉导流仓2,所述防沉导流仓2包括防沉导流壳体201,所述防沉导流壳体201内设有第二气室202。
32.通过双筒型壳体101内设有的若干均匀分布的隔板102,使双筒型壳体101内形成若干由隔板102分隔成的第一气室103,以及防沉导流仓2内设有的第二气室202,使本设备整体形成多个独立气室,大大提高了受到撞击后的稳定性,提高安全性。
33.结合附图7和附图10,所述双筒型防沉壳体1外固定连接有主架3,所述主架3,包括主架体301,所述主架体301内设有两个对称的通孔304,所述主架体301一侧设有两个对称安装的轴架302,所述轴架302上设有条形轴槽303。所述主架3下方设有抄网救生装置9,所述抄网救生装置9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架体301的第一电动伸缩杆90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
901通过通孔304穿过主架体30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901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主架体301相配合的l型连接杆902,所述轴架302上设有可在条形轴槽303内滑动旋转的连接轴903,所述连接轴90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904,所述第二连接杆904远离连接轴903一端与l型连接杆902旋转连接,所述连接轴90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座905,所述电动伸缩杆座905端头处设有第一抄网固定器908,所述电动伸缩杆座905上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906,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906远离电动伸缩杆座905一端设有第二抄网固定器909,两个所述第一抄网固定器908与两个所述第二抄网固定器909之间设有软性抄网907。
34.通过此结构,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906伸缩长度,当第二电动伸缩杆906最长时,软性抄网907完全张开,当第二电动伸缩杆906最短时,软性抄网907完全闭合,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901伸缩长度,当第一电动伸缩杆901由短伸长时,软性抄网907以连接轴903为轴心向上旋转上升,当第一电动伸缩杆901由长缩短时,软性抄网907以连接轴903为轴心向下旋转下降,当遇难人员无法通过救生圈自救时,可通过软性抄网907将遇难人员托起,降低营救风险,增大营救成功率。
35.结合附图2、附图3和附图5,所述主架3一端固定连接有救生圈弹射装置6,所述救生圈弹射装置6包括与主架3固定连接的固定主板601,所述固定主板60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602,所述滑动板60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603,所述滑动板602上固定安装有梯形固定块604,所述梯形固定块604内固定安装有与滑动块603滑动连接的限位滑杆605,所述滑动块603内设有与限位滑杆605相配合的限位滑孔617,所述梯形固定块604与滑动块603之间设有套在限位滑杆605外的弹簧606,所述滑动块603上方设有可使滑动块603蓄力弹射的弹射开关板609,所述固定主板601两侧设有可控制滑动板602左右移动的驱动电机612,所述固定主板601远离主架3一端固定连接有救生圈放置架613,所述救生圈放置架613上设有救生圈614。
36.通过两个对称的驱动电机612控制滑动板602左右移动,当滑动板602从主架3方向移向救生圈放置架613方向时,滑动块603随滑动块603移动,当滑动块603接触到弹射开关板609时,滑动块603被弹射开关板609卡住,此时滑动块603继续移动,从而使弹簧606空间受到挤压,进而使弹簧606蓄力,当滑动板602继续移动与弹射开关板609时接触后,弹射开关板609抬起,脱离与滑动块603的接触,此时滑动块603受到弹簧606弹力,快速从主架3方向移向救生圈放置架613方向弹出,即可将救生圈614弹出,从而防止因人工抛出救生圈614方向偏差错过最佳救援时间,且本设备在弹出救生圈614时,可与遇难人员保持距离,防止因本设备造成波浪使遇难人员产生呛水等风险。
37.结合附图3、附图5和附图6,所述固定主板601靠近救生圈放置架613一侧设有支架607,所述支架607靠近滑动块603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08,所述转轴608与弹射开关板609旋转连接,所述滑动板602上设有挡块611,所述弹射开关板609底部设有与挡块611相配合的卡块610,所述弹射开关板609靠近梯形固定块604一端设有与梯形固定块604相配合的梯形端头618。
38.通过此结构,实现滑动块603在从主架3方向移向救生圈放置架613的滑动过程中,滑动块603上的挡块611与弹射开关板609下端的卡块610接触后,可被弹射开关板609限制行程轨迹,使滑动板602与滑动块603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弹簧606蓄力,并且弹射开关板609一端的梯形端头618接触滑动板602上的梯形固定块604后,梯形固定块604使梯形端头
618向上抬起,使滑动块603与弹射开关板609脱离并迅速弹出。
39.结合附图3和附图4,所述滑动板602两侧设有齿条615,所述固定主板601两侧设有与齿条615相配合的齿轮616,两个所述齿轮616与两个所述驱动电机612的主动轴固定连接。
40.通过此结构,实现两个驱动电机612带动滑动板602从主架3方向移向救生圈放置架613反复移动。
41.所述主架3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上旋转连接有三角旗8,所述支撑杆7包括主杆701,所述主杆701上设有第一连接杆702,所述第一连接杆702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环形槽703,所述三角旗8包括与第一连接杆702相配合的旋转套801,所述旋转套801内设有与环形槽703相配合的半球型滑槽802,所述半球型滑槽802与环形槽703之间设有转珠803,所述旋转套801一侧固定连接有旗804。
42.通过此结构,由于旋转套801与主杆701通过转珠803旋转连接,使本设备在行驶过程中,旗804尾端始终与本设备行驶方向相反,从而使遥控救援人员可清晰观测本设备的行驶方向,以及设备停留水面后,可观测到水面风向。
43.所述支撑杆7顶部固定连接有红外夜视仪11,所述红外夜视仪11下方固定安装有360
°
无线摄像头10,所述主架3两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架4,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架4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浮漂12,两个所述梯形浮漂12下端固定安装有螺旋推进装置5。
44.通过设有红外夜视仪11以及360
°
无线摄像头10,可供远程遥控人员清晰观察遇难现场的情况,主架3两侧与梯形浮漂12之间设有的电动伸缩架4可使本设备根据水域的宽窄做出调整,两个独立的螺旋推进装置5可保证本设备的前进后退以及旋转等动作的实现,以上为现有技术,在此未做赘述。
45.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通过远程无线遥控螺旋推进装置5进行移动,通过红外夜视仪11以及360
°
无线摄像头10进行远程图像反馈,驱动电机612、第一电动伸缩杆901、第二电动伸缩杆906以及电动伸缩架4,均由远程遥控技术控制,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未做赘述,救生圈614弹射方向为设备后端,旋转套801与主杆701通过转珠803旋转连接,使本设备在行驶过程中,旗804尾端始终与本设备行驶方向相反,从而使遥控救援人员可清晰观测本设备的行驶方向,以及设备停留水面后,可观测到水面风向。
46.具体实施例1:当需要对遇难人员抛出救生圈614时,预先使救生圈弹射装置6进入预弹射状态,远程遥控驱动电机612,使滑动板602带动滑动块603同时朝向前端移动,当滑动块603上的挡块611与弹射开关板609下端的卡块610接触时,滑动块603停止运动,此时滑动板602继续运动,使滑动块603与滑动板60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弹簧606受到挤压,直至梯形端头618与梯形固定块604之间距离最小时,救生圈弹射装置6进入预弹射状态;
47.本设备通过螺旋推进装置5行驶至遇难者目标水域附近,与遇难者保持距离,防止行驶造成的波浪导致遇难者呛水等,后端朝向遇难者,此时远程遥控驱动电机612,使滑动板602继续朝向前端移动,此时梯形端头618与梯形固定块604相接处,使弹射开关板609围绕转轴608向上旋转抬起,从而使挡块611与卡块610脱离,此时,在弹簧606的弹力作用下,滑动块603快速将救生圈614弹出,即可精准对某一方向弹出救生圈614,避免人工抛出易发生方向偏差过大而错过最佳救援时间的情况;
48.具体实施例2,当遇难人员因过于恐慌或呛水等丧失通过救生圈614自救的情况
时,可通过远程控制螺旋推进装置5行驶至遇难者目标水域,设备前端朝向遇难者,通过远程遥控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906伸至最长,此时软性抄网907完全张开,通过远程遥控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901伸长,使l型连接杆902向下移动,此时第二连接杆904角度发生旋转,从而使电动伸缩杆座905以连接轴903为轴心向上旋转,进而使软性抄网907将遇难者想想托起,相较于人工营救,降低了营救风险,增大营救成功率。
49.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