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裸眼立体画领域,尤其是一种光栅立体画。
背景技术:
2.光栅立体画是利用特种光学材料(通称光栅材料)在平面上展示出栩栩如生的立体世界,匪夷所思的立体效果。手摸上去是平的,眼看上去是立体的,有突出的前景和深邃的后景,景物逼真。各类型图像都可以做出立体效果。是结合数码科技与传统印刷输出的技术,用一组序列的立体图像去构成一张图片,图片表面覆盖着一层的光栅所组成的。光栅立体画包括光栅片和图案层,传统上,图案层与光栅片一般都是通过胶水或固体胶粘附于一体。光栅片的厚度决定了立体图的深度效果,如若需要更突出的前景和更深邃的后景则需要更厚的光栅片搭配图案层,过厚的光栅层,会使可见光的透射比下降,降低展示效果,且增加了光栅片的成本及生产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光栅立体画,使光栅膜与底画之间保持间隔距离,具有更突出的前景和更深邃的后景,减少光损,提高立体展示效果。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栅立体画,包括:光栅膜、底画以及框架,光栅膜与底画分别设置在框架的前后两端,框架使光栅膜与底画保持间隔。
5.其框架包括底框与面框,光栅膜安装于底框与面框之间,面框与底框之间形成卡夹口,将光栅膜固定。
6.面框包括横框杆、纵框杆;所述横框杆、纵框杆将光栅膜绷紧。
7.横框杆,设置有能够横向滚动的滚动压轴,该滚动压轴紧压光栅膜,光栅膜能在该滚动压轴的滚动方向上拉伸,将光栅膜横向绷紧。
8.纵框杆,设置有能够纵向滚动的滚动压轴,该滚动压轴紧压光栅膜,光栅膜能在该滚动压轴的滚动方向上拉伸,将光栅膜横向绷紧。
9.作为优选,纵框杆的侧部设置有插销腔,横框杆的两端部分别插入插销腔内;其中,纵框杆内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插销腔,两根横框杆分别插入插销腔内,形成框架结构。
10.作为优选,插销腔的两侧端壁面分别设置有条形安装槽,两侧的条形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横向调节栓、纵向调节栓;其中,横向调节栓位于纵框杆的外侧部,纵向调节栓位于纵框杆的上侧部。其中,横向调节栓、纵向调节栓分别连接于横框杆上,且在横框杆上自由旋转。
11.作为优选,旋转横向调节栓,调节横向调节栓的深浅,将横向调节栓往内部深处旋转,两侧的纵框杆之间的横向距离逐渐增大,光栅膜在横框杆上的滚动压轴上伸展,能够横向紧绷光栅膜。
12.作为优选,旋转纵向调节栓,调节纵向调节栓的深浅,将纵向调节栓向外部旋转,两侧的横框杆之间的纵向距离逐渐增大,能够纵向紧绷光栅膜。其中,安装光栅膜前,将纵向调节栓旋转在最深处,安装膜后,往外旋转纵向调节栓,光栅膜在纵框杆上的滚动压轴上伸展。
13.作为优选,,横框杆插入插销腔部分的两端面及侧端面分别设置有沉孔,两个沉孔位置分别与横向调节栓、纵向调节栓对应,横向调节栓、纵向调节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旋转套,旋转套外沿固定安装于沉孔内。
14.作为优选,,条形安装槽上设置有可滑动的螺纹座,螺纹座的外沿具有环槽,呈工字状结构,环槽卡入条形安装槽的侧沿,且能在条形安装槽滑动。
15.作为优选,所述纵框杆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调节安装槽,通过一固定销插入横向调节安装槽内,固定销固定安装在底框上,使纵框杆可横向限位调节安装于底框上。
16.作为优选,所述光栅膜与底画之间的距离h为50-80mm。
17.作为优选,根据光学公式,光栅膜与底画之间的距离h与光栅膜焦距f之间的关系为:
[0018][0019]
即
[0020][0021]
其中,n为光栅膜与底画的距离h之间的折射率,z为图像成像与光栅膜之间的距离,由于光栅膜与底画的距离h之间为空气介质,折射率为n=1;当h=80mm时,f=40-52mm,z=80-150mm。
[0022]
作为优选,所述视差d的深度满足于下列公式:
[0023]
d=(k*b)/(h-k)。
[0024]
d是视差,k是眼睛到光栅片的距离,b是光栅片的厚度,h是物体到光栅片的距离。
[0025]
其中,光栅膜厚度b=2-4mm。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光栅立体画,使光栅膜与底画之间保持间隔距离,其间隔距离根据需求能够达到80mm以上,使立体画具有更突出的前景和更深邃的后景,提高立体效果的同时,减少光损,提高立体展示效果,通过增加距离来提高立体效果,减小pet膜的厚度,节省材料。并且能够调整光栅膜的绷紧状态,光栅膜安装好后还能够进一步调整两个横框杆之间的距离、两个纵框杆的距离,并且使光栅膜的纵横方向上均为绷紧状态,使光栅膜即使悬空安装,也能够保持平整,不影响立体效果。
附图说明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光栅立体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光栅立体画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光栅立体画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图2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光栅立体画的光学原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光栅立体画的视差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003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6]
如图1、2所示的光栅立体画,由光栅膜1、底画2以及框架组成,光栅膜1与底画2分别设置在框架的前后两端,框架使光栅膜1与底画2保持间隔,使立体画具有更突出的前景和更深邃的后景。
[0037]
其中,框架包括底框3与面框4,光栅膜1安装于底框3与面框4之间,面框4与底框3之间形成卡夹口,卡夹口将光栅膜1固定。
[0038]
所述面框4包括横框杆41、纵框杆42;横框杆41、纵框杆42将光栅膜1绷紧。
[0039]
横框杆41,设置有能够横向滚动的滚动压轴5,该滚动压轴5紧压光栅膜1,光栅膜1能在该滚动压轴5的滚动方向上拉伸,将光栅膜1横向绷紧。
[0040]
纵框杆42,设置有能够纵向滚动的滚动压轴5,该滚动压轴5紧压光栅膜1,光栅膜1能在该滚动压轴5的滚动方向上拉伸,将光栅膜横向绷紧。
[0041]
参见图3、4,纵框杆42的侧部设置有插销腔421,横框杆41的两端部分别插入插销腔421内;其中,纵框杆42内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插销腔421,两根横框杆41分别插入插销腔421内,形成框架结构。
[004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插销腔421的两侧端壁面分别设置有条形安装槽422,两侧的条形安装槽422内分别设置有横向调节栓51、纵向调节栓52;其中,横向调节栓51位于纵框杆42的外侧部,纵向调节栓52位于纵框杆42的上侧部。其中,横向调节栓51、纵向调节栓52分别连接于横框杆41上,且在横框杆41上自由旋转。
[004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旋转横向调节栓51,调节横向调节栓51的深浅,将横向调节栓51往内部深处旋转,两侧的纵框杆42之间的横向距离逐渐增大,光栅膜1在横框杆41上的滚动压轴5上伸展,能够横向紧绷光栅膜1。
[004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旋转纵向调节栓52,调节纵向调节栓52的深浅,将纵向调节栓52向外部旋转,两侧的横框杆41之间的纵向距离逐渐增大,能够纵向紧绷光栅膜1。其中,安装光栅膜1前,将纵向调节栓52旋转在最深处,安装膜后,往外旋转纵向调节栓52,光栅膜1
在纵框杆42上的滚动压轴5上伸展。
[0045]
其中,横框杆41插入插销腔421部分的两端面及侧端面分别设置有沉孔411,两个沉孔411位置分别与横向调节栓51、纵向调节栓52对应,横向调节栓51、纵向调节栓5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旋转套53,旋转套53外沿固定安装于沉孔411内,使横向调节栓51、纵向调节栓52与横框杆41为连接且又可自由旋转的连接关系。
[0046]
本实施方式中,条形安装槽422上设置有可滑动的螺纹座6,螺纹座6的外沿具有环槽61,呈工字状结构,环槽61卡入条形安装槽422的侧沿,且能在条形安装槽422内滑动。
[0047]
纵框杆42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调节安装槽423,通过一固定销7插入横向调节安装槽423内,固定销7固定安装在底框3上,使纵框杆42可横向限位调节安装于底框3上。其中,固定销7为螺丝,旋接锁合在底框3上,底框3设置有相应的螺孔。在调节横向调节栓51使纵框杆42之间的横向距离逐渐增大时,纵框杆42沿横向调节安装槽移动,调节可靠。
[0048]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栅膜与底画之间的距离h为50-80mm。
[0049]
参见图5,光栅膜与底画之间的距离h与光栅膜焦距f之间的关系根据光学公式:
[0050][0051]
即
[0052][0053]
其中,n为光栅膜与底画的距离h之间的折射率,z为图像成像与光栅膜之间的距离,由于光栅膜与底画的距离h之间为空气介质,折射率为1;
[0054][0055]
当h=80mm时,f=40-52mm,z=80-150mm。
[0056]
根据透镜光栅成像视差公式d=(k*b)/(h-k)
[0057]
参见图6,d是视差,k是眼睛到光栅片的距离,b是光栅片的厚度,h是物体到光栅片的距离。因此,通过调整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立体效果,当观察距离k为固定值时,光栅膜与底画的距离h越接近于k时,具有更大的视差效果,使立体画具有更强的深邃感。
[0058]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