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的回收利用装置-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4948098发布日期:2023-07-29 06:47阅读: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尾水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的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养殖尾水中的污染物可分为固体污染物和可溶性污染物,其中,固体污染物主要为鱼类粪便、残饵以及鱼、虾等水生生物的死亡残骸等;可溶性污染物主要包括氮(氨氮、亚硝酸盐等)、磷、有机物、硫化物、抗生素、重金属等。养殖水体中可溶性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大量积累,会严重危害养殖动物健康。水产养殖尾水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回收处理,才能重复利用,而水产养殖尾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就是一种对水产养殖尾水进行多次处理的回收处理装置,如公开号为“cn113666572a”的现有专利中所公开的“一种养殖尾水的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多个反应池组成,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处理水体时的设施占地面积,同时各处理阶段的反应池依次相邻连通,可提升水体的处理水量,缩短处理时间,相比现有尾水处理装置无需增加额外的净化设备,搭建及运行成本低
……”
,可以看出该申请中所描述的就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尾水回收利用装置,将水产养殖尾水依次经过生物沉淀池、生物反应池及生物净化池的沉淀、曝气及生物净化处理后,可实现高效的脱氮除磷及水体净化的效果,不仅处理时效短,且无需添加额外化学试剂或增设净化装置,即可完成回收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水还输至养殖池内再利用,达到回收利用的效果。
3.然而,原有装置主要是在有氧环境中利用硝化细菌等将养殖尾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氧化为硝酸盐,因此处理后的水体中硝酸盐的浓度出现升高,如果处理后的水循环利用,会导致养殖环境中硝酸盐浓度越来越高,长时间积累后会超过养殖排放标准,也有可能在溶解氧氧浓度低的时候转化为对水生动物有毒害作用的亚硝酸盐、氨氮等。另外,上述专利中的这种水产养殖尾水回收利用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因清水蓄水池上方没有设置任何的遮挡结构,导致外界的异物甚至其他处理池内的液体容易溅射到清水蓄水池内部,造成清水蓄水池内水体被再污染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回收利用装置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回收处理效果,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的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的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内侧的混合反应池、生物沉淀池a、生物反应池a、生物沉淀池b、生物反应池b、厌氧环境池、生物净化池、清水蓄水池和紫外消毒灯,所述清水蓄水池位于主体的内侧中心处,且清水蓄水池的内部设置有紫外消毒灯,所述混合反应池、生物沉淀池a、生物反应池a、生物沉淀池b、生物反应池b和生物净化池环绕在清水蓄水池的周围,并依次串联,厌氧环境池设置在生物反应池b和生物净化池之间,所述清水蓄水池的顶端安装有防护
顶盖,所述清水蓄水池上连接有输水管道,所述防护顶盖的表面开设有与输水管道相对应的t形滑座,所述清水蓄水池的顶端内部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t形滑座,所述t形滑座的顶端伸出至清水蓄水池的顶部,并固定有矩形座,所述矩形座的顶端贯穿至防护顶盖的顶部,并与防护顶盖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防护顶盖的中心处设置有气浮结构,所述厌氧环境池(10)内填充有陶粒、火山岩等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且厌氧环境池(10)上还通过管道设置有一个单向阀。
6.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动设置在防护顶盖顶部表面的u形拨块,所述u形拨块的一侧固定有侧卡块,所述矩形座的顶端表面开设有限位卡孔,所述侧卡块的端部插入至限位卡孔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弹簧a、t形滑槽和t形滑块,所述t形滑槽开设在防护顶盖的顶部表面,所述弹簧a通过t形滑块活动设置在t形滑槽内,且弹簧a的顶端伸出至防护顶盖的顶部,并与u形拨块固定。
7.优选的,所述t形滑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圆柱形安装槽,所述t形滑块的一端插入至圆柱形安装槽中,所述防护顶盖的表面还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位于t形滑槽的左侧。
8.优选的,所述清水蓄水池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t形滑座和环形滑槽之间,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内槽、弹簧b、伸缩卡珠和圆形卡槽,所述t形滑座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通过弹簧b活动安装有伸缩卡珠,所述环形滑槽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卡槽,所述伸缩卡珠的端部嵌入至其中一个圆形卡槽中。
9.优选的,所述气浮结构包括圆形槽、浮球、顶杆和顶板,所述圆形槽开设在防护顶盖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浮球设置在清水蓄水池的内侧,所述浮球的顶部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贯穿至圆形槽的内部,并安装有顶板。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先,在回收装置中增加厌氧环境池,利用厌氧反硝化细菌、厌氧氨氧化菌等,将尾水中的氨氮、亚硝酸和硝酸盐等直接转化为n2和n2o排除,进一步提高尾水处理效率。其次,在清水蓄水池的上方设置了防护顶盖,可有效防止外界的异物和其他处理池内的液体溅射到清水蓄水池内部,保证清水蓄水池内水体的洁净度,同时利用紫外消毒灯对水体进行消毒杀菌,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再利用,从而提升整个回收利用装置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回收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12.图2为本发明清水蓄水池和防护顶盖连接处的正视剖视图;
13.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14.图4为本发明图3中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15.图5为本发明图4中定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16.图中:1、主体;2、混合反应池;3、生物沉淀池a;4、生物反应池a;5、生物沉淀池b;6、生物反应池b;7、生物净化池;8、清水蓄水池;81、输水管道;82、防护顶盖;83、矩形座;84、连接结构;841、u形拨块;842、侧卡块;843、限位卡孔;844、t形滑槽;845、t形滑块;846、弹簧a;85、t形滑座;86、环形滑槽;87、定位结构;871、内槽;872、弹簧b;873、伸缩卡珠;874、圆形卡槽;88、9、气浮结构;91、圆形槽;92、浮球;93、顶杆;94、顶板;10、厌氧环境池。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
19.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主体1内侧的混合反应池2、生物沉淀池a3、生物反应池a4、生物沉淀池b5、生物反应池b6、厌氧环境池10将氨氮、亚硝酸和硝酸盐等直接转化为n2和n2o排除,降低硝酸盐的浓度作用、生物净化池7、清水蓄水池8和紫外消毒灯88,所述清水蓄水池8位于主体1的内侧中心处,且清水蓄水池8的内部设置有紫外消毒灯88,所述混合反应池2、生物沉淀池a3、生物反应池a4、生物沉淀池b5、生物反应池b6和生物净化池7环绕在清水蓄水池8的周围,并依次串联,厌氧环境池10设置在生物反应池b6和生物净化池7之间。
20.其中,厌氧环境池10内填充有陶粒、火山岩等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且厌氧环境池10上还通过管道设置有一个单向阀,主要是考虑到n2和n2o气体的排放问题,单向阀的设计使得只能向外排气体,不能进气体,只允许气体单向通过,当处理后的尾水进入厌氧环境池10中,里面填充陶粒、火山岩等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供厌氧反硝化细菌、厌氧氨氧化菌等细菌附着生长,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反硝化细菌、厌氧氨氧化菌等,将尾水中的氨氮、亚硝酸和硝酸盐等直接转化为n2和n2o排除,使尾水中的氮元素通过气体的形式排除,进一步提高尾水处理效率,从而为后续尾水的回收利用做好准备工作。
21.生物沉淀池a3内含有负载微生物添料,生物净化池7内设有可净化水质的贝壳类生物,实际使用时,外界水产养殖尾水会先被送入混合反应池2内,然后依次进入生物沉淀池a3、生物反应池a4、生物沉淀池b5、生物反应池b6、生物净化池7进行逐一处理,净化后的洁净水最后再送入清水蓄水池8内进行存储,然后通过水泵和输水管道81还输至养殖池内进行再利用,清水蓄水池8的顶端安装有防护顶盖82,可有效防止外界的异物和其他处理池内的液体溅射到清水蓄水池8内部,保证清水蓄水池8内水体的洁净度,清水蓄水池8上连接有输水管道81,输水管道81的底端伸入至清水蓄水池8的内侧,并安装有抽水泵,可将清水蓄水池8内的清水抽走进行再次利用,防护顶盖82的表面开设有与输水管道81相对应的t形滑座85,确保后期防护顶盖82拆下时不会受到输水管道81的阻挡,清水蓄水池8的顶端内部开设有环形滑槽86,环形滑槽86内滑动安装有t形滑座85,t形滑座85的顶端伸出至清水蓄水池8的顶部,并固定有矩形座83,矩形座83的顶端贯穿至防护顶盖82的顶部,并与防护顶盖82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84,使得防护顶盖82可稳定稳定安装在清水蓄水池8的顶部,同时还可以通过t形滑座85在环形滑槽86内的滑动,改变矩形座83的位置,并改变防护顶盖82的位置,使得防护顶盖82的位置可在清水蓄水池8的顶端进行旋转改变,以便于将t形滑座85旋转至与输水管道81对齐,确保防护顶盖82的正常拆装,防护顶盖82的中心处设置有气浮结构9。
22.其中,连接结构84包括滑动设置在防护顶盖82顶部表面的u形拨块841,u形拨块841的一侧焊接固定有侧卡块842,矩形座83的顶端表面开设有与侧卡块842相对应的限位
卡孔843,侧卡块842的端部插入至限位卡孔843中,实现防护顶盖82和矩形座83的稳定连接,后续只需将u形拨块841侧拉,使得侧卡块842移出限位卡孔843,即可直接将防护顶盖82上移与矩形座83完成拆分,连接结构84还包括弹簧a846、t形滑槽844和t形滑块845,t形滑槽844开设在防护顶盖82的顶部表面,弹簧a846通过t形滑块845活动设置在t形滑槽844内,且弹簧a846的顶端伸出至防护顶盖82的顶部,并与u形拨块841固定,使得日常使用过程中侧卡块842的端部可稳定的卡在限位卡孔843内,后续也只需用力将u形拨块841侧拉,使得弹簧a846将t形滑块845压缩,即可顺利将u形拨块841和侧卡块842侧移,实现防护顶盖82的拆装步骤。
23.其中,t形滑槽844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圆柱形安装槽,t形滑块845的一端插入至圆柱形安装槽中,保证t形滑块845的稳定安装,防护顶盖82的表面还开设有与矩形座83相对应的穿孔,穿孔位于t形滑槽844的左侧,供矩形座83的顺利贯穿,同时矩形座83和穿孔俯视均呈矩形。
24.其中,清水蓄水池8还包括定位结构87,定位结构87设置在t形滑座85和环形滑槽86之间,可通过设置的定位结构87,实现t形滑座85在环形滑槽86内滑动后的辅助限位,方便操作人员调节t形滑座85和矩形座83的位置,定位结构87包括内槽871、弹簧b872、伸缩卡珠873和圆形卡槽874,t形滑座85的内部开设有内槽871,内槽871内通过弹簧b872活动安装有伸缩卡珠873,环形滑槽86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与伸缩卡珠873相对应的圆形卡槽874,伸缩卡珠873的端部嵌入至其中一个圆形卡槽874中,使得t形滑座85在环形滑槽86内滑动时,伸缩卡珠873的端部会先被挤入内槽871内,实现t形滑座85的顺利滑动,然后随着t形滑座85在环形滑槽86内的滑动,伸缩卡珠873的端部则会在弹簧b872的推动下卡入另一个圆形卡槽874内,实现对t形滑座85的辅助限位,此时必须继续用力的将矩形座83和t形滑座85推动,即可再次将伸缩卡珠873的端部挤入内槽871,实现矩形座83和t形滑座85的继续滑动。
25.实施例2
26.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可通过设置的气浮结构9,在清水蓄水池8内水面过高时起到提醒作用,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放水处理。
27.具体的,气浮结构9包括圆形槽91、浮球92、顶杆93和顶板94,圆形槽91开设在防护顶盖82的顶部中心处,浮球92为塑料空心球,浮球92设置在清水蓄水池8的内侧,浮球92的顶部胶接固定有顶杆93,顶杆93的顶端贯穿至圆形槽91的内部,并安装有顶板94,当清水蓄水池8内存储的清水过多时,水面会上升,而因浮球92为空心结构具有浮力,当清水蓄水池8内的水位过高导致水面上升至清水蓄水池8的顶端处时,会带着浮球92和顶杆93一起上升,使得顶板94升起至防护顶盖82的顶部,方便操作人员在不打开防护顶盖82的情况下,判断清水蓄水池8内水位是否过高。
28.本发明水产养殖尾水回收利用装置本身的工作原理以及混合反应池2、生物沉淀池a3、生物反应池a4、生物沉淀池b5、生物反应池b6、生物净化池7和清水蓄水池8的使用原理均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的已知技术,具体可参考公开号为“cn113666572a”的现有专利,在此不过多赘述。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详见上述详尽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