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集成喷码设备。
背景技术:
2.喷码设备,又称喷码机,是一种通过软件控制,使用喷码头等部件以非接触方式在产品基材(例如胶带)上进行喷墨标识的喷涂设备,经过喷码操作后的基材具有良好的可追溯性,可便于后续进行产品识别。因此,喷码工艺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3.传统喷码设备一般仅具有油墨喷涂功能,会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在喷涂工艺前,若产品基材出现表面附着力不足的情况,会影响喷涂油墨的附着效果,此时需通过进行外部电晕设备进行电晕操作以提高基材表面的附着力;在喷涂工艺后,产品基材的表面附着大量油墨,等待其自然干燥固化的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此时需通过外部固化设备加速油墨的干燥固化。并且,通过外部电晕设备进行电晕操作以及通过外部固化设备进行固化操作时,容易出现温度过高而导致基材热变形的现象。
4.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实用新型一种可集成电晕、固化以及冷却功能的喷码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传统喷墨设备功能单一以及无法对产品基材实现电晕、固化和冷却等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集成喷码设备。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高集成喷码设备,其包括:
8.支撑板;
9.喷码装置,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码支架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喷码支架上的若干喷码头,所述喷码支架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喷码头的喷嘴朝向底部设置;
10.电晕装置和第一冷却辊,所述电晕装置包括电晕支架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晕支架上的若干电极,所述电晕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冷却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电极朝向所述第一冷却辊设置;
11.固化装置和第二冷却辊,所述固化转置包括固化支架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化支架上的若干uv灯,所述固化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冷却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uv灯朝向所述第二冷却辊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喷码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喷码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滑块和所述导轨可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喷码支架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喷码支架的侧边设有微调螺丝,所述固定支架设有台阶部,所述微调螺丝的底端和所述台阶部之间的距离可调整;其中,当所述微调螺丝的底端和所述台阶部相抵接时,可限制所述喷码支架向下运动。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化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
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和所述固化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固化支架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冷却辊的方向运动。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辊和所述第二冷却辊为水冷辊,所述水冷辊的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冷水;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辊和所述第二冷却辊为风冷辊,所述风冷辊的内部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冷空气。
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可转动地设有若干传动辊,且所述传动辊设置于所述电晕装置和所述喷码装置之间、所述喷码装置和所述固化装置之间,所述传动辊用于对基材起到传动作用。
18.进一步地,高集成喷码设备还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压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压辊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压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辊朝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压辊的方向运动。
19.进一步地,高集成喷码设备还包括伺服电机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绕设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各个所述传动辊、所述第一冷却辊、所述第二冷却辊和所述第一压辊上,用于通过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辊、所述第一冷却辊、所述第二冷却辊和所述第一压辊旋转运动。
20.进一步地,所述喷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喷码模块,任意一个所述喷码模块均至少由两个所述喷码头组合形成,以使所述喷码模块的喷码有效宽幅小于等于1.3m。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集成喷码设备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集成喷码设备包括喷码装置、电晕装置以及固化装置。其中,喷码装置中的喷码头用于完成对基材的喷墨操作;电晕装置用于在喷码前完成对基材的电晕操作,以提高基材表面的达因值,增强油墨的附着力,提高喷码质量;固化装置用于在喷码后完成对基材的uv固化操作,以加快基材表面的油墨干燥固化速度,便于后续对基材进行收卷等操作。通过以上结构设计方式,使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喷码设备兼具喷码功能、电晕功能和固化功能,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无需采用外部设备即可实现对产品基材的全工艺流程自动化操作,显著提高加工效率。
2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集成喷码设备还包括第一冷却辊和第二冷却辊。其中,第一冷却辊和电晕装置的电极相对设置,当基材经过第一冷却辊时,电极对基材表面进行电晕放电操作,此时通过第一冷却辊的冷却效果可避免基材因电晕操作引起的高温而导致热变形,进而避免影响后续的喷码效果。第二冷却辊和固化装置的uv灯相对设置,当基材经过第二冷却辊时,uv灯对基材表面进行紫外线照射,此时通过第二冷却辊的冷却效果可避免基材因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高温而导致热变形,进一步避免影响喷码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喷码设备还具有冷却功能,可避免基材在电晕操作和固化操作时因高温出现热变形现象。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喷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喷码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晕装置和第一冷却辊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化装置和第二冷却辊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喷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图5所示的h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31.a、基材;1、支撑板;11、传动辊;2、喷码装置;21、喷码支架;22、喷码头;23、固定支架;24、导轨;25、滑块;26、台阶部;3、电晕装置;31、电晕支架;32、电极;4、第一冷却辊;5、固化装置;51、固化支架;52、uv灯;53、第一气缸;6、第二冷却辊;7、伺服电机;71、传送带;8、第一压辊;9、第二压辊;91、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35.实施例1
3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关于高集成喷码设备的整体结构设置的技术方案。
37.参见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高集成喷码设备包括支撑板1,该支撑板1的数量为两个,且二者相互平行设置。其中,支撑板1用于为喷码装置2、电晕装置3、第一冷却辊4、固化装置5和第二冷却辊6等结构提供结构支撑作用。
38.参见图2、图5和图6所示,高集成喷码设备还包括喷码装置2,喷码装置2包括喷码支架21以及固定安装在喷码支架21上的若干喷码头22,喷码支架21可升降地设置于支撑板1上,喷码头22的喷嘴朝向底部设置。其中,多个喷码头22间隔布置在喷码支架21的底部,将喷码头22的喷嘴朝向底部设置,可便于对经过喷码支架21下端的基材进行喷墨操作。具体工作时,根据预设模板和参数,喷码头22底部的喷嘴将储存在油墨腔中的油墨喷涂至基材a表面。
39.参见图2和图3所示,高集成喷码设备还包括电晕装置3和第一冷却辊4,电晕装置3包括电晕支架31以及固定安装在电晕支架31上的若干电极32,电晕支架3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上,第一冷却辊4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1上,电极32朝向第一冷却辊4设置。具体地,第一冷却辊4和电晕装置3的电极32相对设置,当基材a经过第一冷却辊4时,电极32对基材a表面进行电晕放电操作,以提高基材a表面的达因值,增强油墨的附着力,提高喷码质量。并且,通过第一冷却辊4的冷却效果可避免基材a因电晕操作引起的高温而导致热变形,进而
避免影响后续的喷码效果。更为具体地,电晕装置3的工作原理为:利用电极32的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基材a表面电晕放电,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使基材a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表面变粗糙并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性,进而将被处理的表面分子氧化和极化,离子电击侵蚀表面,以致增加承印物表面的附着能力。
40.参见图2和图4所示,高集成喷码设备还包括固化装置5和第二冷却辊6,固化转置5包括固化支架51以及固定安装在固化支架51上的若干uv灯52,固化支架5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上,第二冷却辊6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1上,uv灯朝向第二冷却辊6设置。具体地,第二冷却辊6和固化装置5的uv灯52相对设置,当基材a经过第二冷却辊6时,uv灯52对基材a表面进行紫外线照射,可加快基材a表面的油墨干燥固化速度,便于后续对基材a进行收卷等操作。并且,通过第二冷却辊6的冷却效果可避免基材a因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高温而导致热变形,进一步避免影响基材a的喷码效果
41.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喷码设备集成设置有喷码装置2、电晕装置3、固化装置4和两个冷却辊(第一冷却辊4和第二冷却辊6),从而兼具对基材a的喷码功能、电晕功能、固化功能和冷却功能,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无需采用外部设备即可实现对产品基材的全工艺流程自动化操作,显著提高加工效率和喷码效果。
42.实施例2
4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关于喷码装置2的具体结构设置的技术方案。
44.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喷码装置2还包括固定支架23,固定支架23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上,且固定支架23上固定连接有滑块25,喷码支架21上固定连接有导轨24,滑块25和导轨24可滑动连接,从而使喷码支架21可升降地设置于支撑板1上。具体来说,固定支架23的数量为两个,且二者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板1的顶部,两个固定支架23相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5,喷码支架2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导轨24,该两侧的滑块25分别和两个导轨24可滑动连接,即可实现喷码支架21的升降运动,也即可实现喷码头22和基材a之间的距离微调操作,在保证喷码效果的同时,还可确保喷码头22不会因误操作而导致发生碰撞。
45.进一步地,参见图6所示,喷码支架21的侧边设有微调螺丝(图中未示出),固定支架23设有台阶部26,微调螺丝的底端和台阶部26之间的距离可调整。其中,当微调螺丝的底端和台阶部26相抵接时,可限制喷码支架21向下运动。具体来说,微调螺丝沿竖直方向设置,通过旋转微调螺丝可调整微调螺丝的底端和台阶部26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喷码支架21向下运动的位移路程,确保当微调螺丝的底端和台阶部26相抵接时,喷码支架21无法继续向下运动,防止喷码头22发生碰撞。
46.实施例3
47.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关于固化装置5的具体结构设置的技术方案。
48.参见图2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固化装置5还包括第一气缸53,第一气缸53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上,且第一气缸53的输出端和固化支架51固定连接,第一气缸53用于驱动固化支架51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冷却辊6的方向运动,从而调节uv灯和经过第二冷却辊6上的基材a之间的距离。具体地,针对喷码装置2喷涂的不同类型的油墨,可
通过调节uv灯52和基材a之间的距离,确保uv灯52照射的紫外灯强度和该类型油墨的扩散性、固化效率相匹配,在不影响油墨质量的情况下最大化缩短油墨的干燥固化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第一冷却辊4和第二冷却辊6可设置为水冷辊,水冷辊的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冷水。具体而言,可通过外部水箱及管道向水冷辊内部的第一容纳腔通入冷却水,确保水冷辊可对经过的基材a起到冷却效果,避免因uv灯52发出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高温而导致基材a热变形,也即避免影响喷码效果。
49.可选地,第一冷却辊4和第二冷却辊6也可设置为风冷辊,风冷辊的内部设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冷空气。具体而言,可通过外部风冷设备及管道向风冷辊内部的第二容纳腔通入冷却水,确保风冷辊可对经过的基材a起到冷却效果,避免因uv灯52发出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高温而导致基材a热变形,也即避免影响喷码效果。
50.实施例4
51.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中,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关于各个传动辊11如何实现传动的技术方案。
52.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支撑板1上可转动地设有若干传动辊11,且传动辊11设置于电晕装置3和喷码装置2之间、喷码装置2和固化装置5之间,该传动辊11用于对基材起到传动作用。具体工作时,基材a绕设在各个传动辊11上,通过转动辊11旋转运动带动基材a移动,使基材a依次经过电晕装置3、喷码装置2和固化装置5,进而使基材a依次完成电晕操作、喷码操作和固化操作,最终在设备端部完成收卷。
53.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示,高集成喷码设备还包括第一压辊8、第二压辊9和第二气缸91,第一压辊8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板1上,第二压辊9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支撑板1上,第二气缸91的输出端和第二压辊9固定连接,第二气缸91用于驱动第二压辊9朝远离或靠近第一压辊8的方向运动。其中,第一压辊8和第二压辊9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喷码设备的始端位置,基材a从此处进入喷码设备完成后续工艺。具体工作时,基材a穿过第一压辊8和第二压辊9之间的间隙,第二气缸91驱动第二压辊9朝靠近第一压辊8的方向运动直至将基材a压紧贴合在第一压辊8上,通过第一压辊8和第二压辊9的挤压作用将基材a压平,提高基材a表面的平整度,进而提高后续的喷码质量和喷码效果。
54.更进一步地,参见图1所示,高集成喷码设备还包括伺服电机7和传送带71,传送带71绕设在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各个传动辊11、第一冷却辊4、第二冷却辊6和第一压辊8上,可通过伺服电机7驱动传动辊11、第一冷却辊4、第二冷却辊6和第一压辊8旋转运动,进而使基材a实现在喷码设备上的始端位置-电晕装置-喷码装置-固化装置-末端位置的输送操作,使基材a依次完成电晕-喷码-固化-收卷操作。更为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单个伺服电机7以及皮带71即可实现驱动多个传动辊11以及第一冷却辊4、第二冷却辊6和第一压辊8等结构旋转运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显著降低加工成本。其中,可通过设置伺服电机7的输出转速来调节传动辊11的转速,使基材a的输送速度为20~60m/min。
55.实施例5
5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中,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关于高集成喷码设备所使用的喷码工艺的技术方案。
57.其中,喷码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8.步骤s1:启动电晕装置3,通过电极22对经过第一冷却辊3的基材表面进行电晕放
电以完成电晕操作,同时通过第一冷却辊3对经过第一冷却辊3表面的基材进行冷却操作。其中,第一冷却辊4和电晕装置3的电极32相对设置,当基材经过第一冷却辊4时,电极32对基材a表面进行电晕放电操作,以提高基材a表面的达因值,增强油墨的附着力,提高喷码质量。同时,通过第一冷却辊4的冷却效果可避免基材a因电晕操作引起的高温而导致热变形,进而避免影响后续的喷码效果。
59.步骤s2:启动喷码装置2,调节喷码头22和基材a之间的距离,通过喷码头22底部的喷嘴对基材a表面进行油墨喷涂以完成喷码操作。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喷码头22可优选采用理光g5喷头、理光g6喷头、京瓷kj4a-ta喷头、京瓷kj4a-aa喷头、京瓷kj4a-rh、kj4a-0300喷头等,喷码所用的油墨可优选采用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聚酯丙烯酸酯树脂、聚醚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酸丙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具体来说,进行喷码操作时,由于喷码装置2具有微调和限位功能,可在保证喷码效果的同时,进一步确保喷码头22不会因误操作而导致发生碰撞。
60.步骤s3:启动固化装置5,调节uv灯52和基材a之间的距离,通过uv灯52照射基材a表面使油墨固化以完成固化操作,同时通过第二冷却辊6对经过第二冷却辊6表面的基材a进行冷却操作。其中,第二冷却辊6和固化装置5的uv灯52相对设置,当基材a经过第二冷却辊6时,uv灯52对基材a表面进行紫外线照射,可加快基材a表面的油墨干燥固化速度,便于后续对基材a进行收卷等操作。同时,通过第二冷却辊6的冷却效果可避免基材a因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高温而导致热变形,进一步避免影响喷码效果。
61.步骤s4:将固化完成后的基材a卷绕在喷码设备末端的收卷辊上,完成对基材a的收卷操作。
62.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步骤s2中的“通过喷码头22底部的喷嘴对基材a表面进行油墨喷涂”具体为:喷码装置2包括至少两个喷码模块,任意一个喷码模块均至少由两个喷码头22组合形成。当进行喷码操作时,根据预设模板和参数自动生成喷墨内容和序列,通过各个喷码模块对基材a表面进行油墨喷涂,使喷码的有效宽幅小于等于1.3m。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单个喷码模块由多个喷码头22组合形成,且喷码头22的数量优选为5个,使多个喷码模块拼联形成一次性有效宽幅≤1.3m喷码装置2,通过预设模板和参数,即可自动生成喷墨内容和序列。更为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喷码装置2可实现最大分辨率为600dpi*600dpi、300dpi*600dpi、200dpi*600dpi等喷码效果。
63.因此,该喷码工艺依次包括电晕操作、喷码操作以及固化操作。其中,通过电晕操作提高基材表面附着力的同时,还可通过第一冷却辊4对基材a实现冷却功能。通过固化操作加快油墨干燥固化速度的同时,还可调节uv灯52与基材a之间的距离以匹配油墨的扩散性和固化效率,并且可通过第二冷却辊6对基材a实现冷却功能。进行喷码操作时,可实现喷码头22与基材a之间的距离可调,在保证喷码效果的同时,还可确保喷码头22不会因误操作而导致发生碰撞。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