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引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视穿刺颅脑自调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置单腔不透明管引流术治疗是神经科常用的针对颅内部分病变的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便捷、损伤小、有效等优点,以往通常采用单管单腔不可视的引流装置,需反复经引流管向这类病变注药物冲洗引流治疗,以求达到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
3.现有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
4.1、现有技术中置管操作在不可视条件下进行,置管过程发生偏移,达不到预计病变靶点位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在置管的过程中存在盲穿造成的穿刺路径和方向误差较大的现象,而且单腔单管冲洗引流需要医务人员反复操作,多次注射药物,且每次注射药物时,即使缓慢推注仍会对局部造成短时压力升高,同时由于引流压力超过正常值范围引起引流受阻或低颅压的发生,容易造成脑组织损伤、药液外渗,以及炎性液外渗超出脓肿腔和颅内感染,更主要的是注液和引流为同管完成,不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5.2、现有技术由于反复的人工注药或者冲洗,而且引流时需要根据病人的体位调节引流压力的高度,过多消耗人力和工作时间,又会引起高颅压、低颅压的损害,也增大了颅内感染的风险,这样无法保持局部稳定的药物浓度及引流压力梯度,导致注液、引流效果差从而降低了治疗效果,难以满足现有对颅内病变引流治疗的需求。
6.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视穿刺颅脑自调压引流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穿刺颅脑自调压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穿刺颅脑自调压引流装置,包括刻度板、注液壶、可视导引探针和注引管,所述注液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压壶,所述注液壶和调压壶的背面通过滑轨安装有刻度板,所述注液壶的顶部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第一通气口,所述注液壶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注液口,且注液壶的顶部远离第一注液口的一侧安装有延伸至调压壶内部的管路三,所述注液壶的侧面安装有延伸至调压壶内部的管路二,所述注液壶的侧面位于管路二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的一端安装有管路一,所述管路一远离第二排液口的一端安装有注引管,所述注引管内设置有注液腔和引流腔,所述注引管的内部可贯穿安装可视导引探针,所述注引管的开放端安装有与调压壶底部连接的管路四,所述管路四的一端延伸至调压壶的内部安装有防虹吸管,所述调压壶的底部一侧安装有管路五,所述管路五远离调压壶的一端安装有积液袋,所述积液袋的底部一侧安装有第四排液口,所述积液袋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第四通气口,所述积液袋的顶部远离第四通气口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注液口,且第三注液口与管路五连接。
9.优选的,所述注引管的内部设置有注液腔和引流腔,且注液腔的直径小于引流腔
的直径。
10.优选的,所述可视导引探针的近头端设有连通导线的摄像头和冷光源,导线另一端连接可显示摄像头所拍摄画面的显示器。
11.优选的,所述注引管插入端的端面为透明半球状,且注引管在可视导引探针的轴向带动下刺入脑部。
12.优选的,所述管路一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
13.优选的,所述注液壶上的第一注液口上安装有注液阀,所述第二排液口与注引管的注液腔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通过各个注引元件的有效连通,实现维持稳定的颅内生理所需压力,从而能够可持续地、稳定地注入液体和引流病灶,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和颅内压的病灶引流治疗,避免局部灌注液积聚引起颅内压增高或引流过度的低颅压发生;通过可视导引探针不但起支撑注引管的作用,而且通过其连接的显示器可直观地观察置管过程的位置和方向,降低置管操作时的误差,置管过程更准确、安全,疗效更为可靠。
16.2、双管双壶结构中双壶为分为上端注液壶和下端的调压壶,双管为管路二和管路三,管路二可有效预防由于引流腔堵塞后注液腔继续持续向颅内注液而造成的颅内压过高,管路三使注液壶和调压壶的气压相等,内部形成压力平衡,该设计的双腔壶能够在颅内病灶处形成较平稳的注液引流,保证良好的注液引流效果,保持局部稳定的药物浓度及引流压力梯度,提高治疗效果。
17.3、注引管的注液腔、引流腔并排布置,注液腔较细,在满足药物顺利进入颅内腔体的前提下,减小了注引管的整体直径,降低置管的二次损伤;引流腔较粗,引流腔侧壁上设有两个左右交错对应的连通腔体的超大侧孔,可有效防止腔内血肿或者脓液对引流腔造成堵塞,起到注入药液并引流出夹杂血液或者脓液等引流液的作用,注引管置入颅内方式与传统引流管置入、固定、包扎方式相同,在置入该注引管后只需衔接好管路不需要再次开放,可同时实现注入药物冲洗液和排出引流液的效果,降低了维持注引管的难度,避免了传统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多次开放造成的感染风险,减轻了对病人的伤害。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注引管外观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的注引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的注引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的可视导引探针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的可视导引探针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的可视导引探针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刻度板;2、第一注液口;3、注液壶;4、管路二;5、第二排液口;6、管路一;7、显示器;8、注液腔;9、可视导引探针;10、脑部;11、注引管;12、管路四;13、管路五;14、第四排液口;15、积液袋;16、第四通气口;17、第三注液口;18、调压壶;19、防虹吸管;20、管路三;21、第一通气口;22、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视穿刺颅脑自调压引流装置,包括刻度板1、注液壶3、可视导引探针9和注引管11,注液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压壶18,所述注液壶3和调压壶18的背面通过滑轨22安装有刻度板1,所述注液壶3的顶部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第一通气口21,所述注液壶3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注液口2,且注液壶3的顶部远离第一注液口2的一侧安装有延伸至调压壶18内部的管路三20,所述注液壶3的侧面安装有延伸至调压壶18内部的管路二4,所述注液壶3的侧面位于管路二4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排液口5,所述第二排液口5的一端安装有管路一6,所述管路一6远离第二排液口5的一端安装有注引管11,所述注引管11内设置有注液腔8和引流腔,所述注引管11的内部可贯穿安装可视导引探针9,所述注引管11的开放端安装有与调压壶18底部连接的管路四12,所述管路四12的一端延伸至调压壶18的内部安装有防虹吸管19,所述调压壶18的底部一侧安装有管路五13,所述管路五13远离调压壶18的一端安装有积液袋15,所述积液袋15的底部一侧安装有第四排液口14,所述积液袋15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第四通气口16,所述积液袋15的顶部远离第四通气口16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注液口17,且第三注液口17与管路五13连接,双管双壶结构中双壶为分为上端注液壶3和下端的调压壶18,双管为管路二4和管路三20,管路二4可有效预防由于引流腔堵塞后注液腔继续持续向颅内注液而造成的颅内压过高,管路三20使注液壶3和调压壶18的气压相等,内部形成压力平衡,该设计的双腔壶能够在颅内病灶处形成较平稳的注液引流,保证良好的注液引流效果,保持局部稳定的药物浓度及引流压力梯度,提高治疗效果,能够在颅内病灶处形成较平稳的注液引流,保证良好的注液引流效果,保持局部稳定的药物浓度及引流压力梯度,提高治疗效果。
29.进一步地,注引管11的内部设置有注液腔8和引流腔,且注液腔8的直径小于引流腔的直径,注引管11的注液腔8较细,在满足药物顺利进入颅内腔体的前提下,减小了注引管11的整体直径,降低置管的二次损伤;引流腔较粗,引流腔侧壁上设有两个左右交错对应的连通腔体的超大侧孔,可有效防止病变部位血肿或者脓液对引流腔造成堵塞,起到注入药液并引流出夹杂血液或者脓液等引流液的作用。
30.进一步地,可视导引探针9的近头端设有连通导线的摄像头和冷光源,导线另一端连接可显示摄像头所拍摄画面的显示器7,可视导引探针9的插入端设有摄像头和冷光源,通过导线连接显示器7,从钻孔置管开始到病变中靶点植入均为可视过程,可直观地观察置管过程的位置和方向,降低置管操作时的误差。
31.进一步地,注引管11插入端的端面为透明半球状,且注引管11在可视导引探针9的轴向带动下刺入脑部10。
32.进一步地,管路一6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管路一6为单向管,使液体只能由注液壶3向调压壶18单向流动。
33.进一步地,注液壶3上的第一注液口2上安装有注液阀,所述第二排液口5与注引管11的注液腔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
34.基于实施例一的可视穿刺颅脑自调压引流装置工作原理是:将导线与显示器7连接,接通可视电源,细孔钻颅,将可视导引探针9插入注引管11的引流腔内,向颅内置入注引
管11,通过观察显示器7的图像调整好置管位置和方向,到达病变靶点位置后,退出可视导引探针9,暂时以管帽封闭引流管和注液腔8的开放端,无菌包扎固定颅内压监测注引管11;检查装置上的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衔接好管路:管路一6接第二排液口5、注液腔8,管路四12接引流管、防虹吸弯管,管路五13接调压壶18底部和第三注液口17,管路连接及注液入壶均需无菌操作,注液壶3需补充液体时同样要求无菌操作;返病房后在挂杆上悬挂好该装置的刻度板1,根据术中穿刺引流情况粗略估计病灶区域压力初步设计出双腔壶的高度后,将调压壶18和注液壶3组合形成的双腔壶在滑轨22上纵向移动,设置在正常颅内压范围内;一般初始高度注液壶3下部液面高于患者头部中心,即双侧外耳道连线中点位置作为头部中心上10—20cm左右水平,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病灶区域实际压力调整高度;在注液准备过程中,拆开管路一6与注液腔8的接口,打开第一注液口2的注液阀和第一通气口21的通气阀,将配好的一定量的药液用输液器经第一注液口2注入注液壶3,注液完成后关闭第一注液口2的注液阀,打开管路一6的第一控制阀,抬高管路一6的下端进行排气,排空管路一6中的空气后关闭管路一6的第一控制阀,接通注液管;打开管路四12、管路五13上的阀门,缓慢打开管路一6上的阀门,注意经注液观察滴速,并观察经防虹吸弯管进入调压壶18的滴速。
35.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