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巨菌草三物循环生态轮饲养羊的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羊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使得羊的养殖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羊的饲养过程中周边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污染。解决羊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成为了养殖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
3.1养殖行业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4.1.1排放过量的污染物
5.羊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主要集中在这几年,养殖规模的突然扩大,大量的养殖排泄物突然排放到周围环境中,远远超出了周围环境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6.1.2随意排放污染物
7.目前,羊类的养殖产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散养以及放牧形式,养殖规模不大同时各养殖户又较为分散,养殖户普遍学历较低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同时其环保意识又较为淡薄,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对羊的粪便进行随意堆放以及丢弃,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8.2羊养殖环境污染类型
9.2.1粪便污染
10.在羊的饲养过程中,其饲料主要为草料,由于食用了大量难以消化的草料,经过消化羊会产生大量的粪便,这些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磷、氮以及有机污染物。随着养殖户将这些粪便进行随意堆放和丢弃,这些粪便会随着雨水进入土壤以及地下水,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羊舍内铺设的大量草料在高温条件下会出现严重的腐败,从而滋生各种细菌以及蚊虫,一方面给羊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11.2.2水质污染
12.羊舍内排出的污水进入地下水以及河水中以后,会造成当地水质的不断恶化,不仅给当地村民的生产以及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集中用水的水源地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3.2.3大气污染
14.羊的粪便经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氮、甲烷以及粪臭素等气体,这些气体具有大量的臭味,同时作为有毒气体,这些气体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这些气体很容易向周围扩散,不仅影响周围环境,威胁羊群的生存环境,还会威胁人的健康。
1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生态养羊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养羊方法污染严重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巨菌草三物循环生态轮饲养羊的方法。
17.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巨菌草三物循环生态轮饲养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9.(1)在大棚中种植巨菌草;
20.(2)在羊圈中设置巨菌草发酵床,同时每天饲喂巨菌草饲料并采食步骤(1)大棚中种植的巨菌草;
21.所述巨菌草发酵床每8~16个月更换一次,并将更换的巨菌草发酵床施用于大棚中用于种植巨菌草;
22.所述巨菌草发酵床的制备方法为:将巨菌草与菌剂混合后铺设在发酵床中发酵,得到巨菌草发酵床。
23.优选的,所述巨菌草发酵床的厚度为60~100mm。
24.优选的,所述巨菌草与菌剂的质量比为800~1200kg:0.4~0.6kg;所述菌剂为em发酵菌剂。
25.优选的,步骤(2)所述巨菌草饲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巨菌草青贮料80~90份、玉米5~15份、豆粕3~7份、盐0.3~0.7份和小苏打0.3~0.7份。
26.优选的,所述巨菌草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巨菌草青贮料、玉米、豆粕、盐和小苏打混合厌氧发酵。
27.优选的,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为25~30℃;所述厌氧发酵的时间为20~40h。
28.优选的,步骤(2)所述巨菌草饲料的饲喂量为4~6kg/只/d。
29.优选的,当巨菌草生长到高度0.8~1.2m时进行采食;所述采食的方法为:将巨菌草种植区域平均划分为8~10个区域,每天采食一个区域,8~10d为一个循环。
30.优选的,步骤(2)所述巨菌草发酵床中羊的养殖密度为0.8~1.5m2/头。
31.优选的,步骤(1)所述巨菌草的种植面积与羊的比例为600~700m2:16~20只。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33.1、本发明所提供的巨菌草发酵床在养殖过程中不用清理粪便,圈舍内也无臭味,免冲洗,零排放。当羊的粪便、尿液排到巨菌草发酵床上,发酵床里的微生物菌种就开始分解。巨菌草发酵床里羊的粪尿在发酵菌种的作用下被分解转化,一部分降解为无臭气体被排放掉,例如:水蒸气和co2;另一部分转化为粗蛋白、菌体蛋白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34.为了确保分解的均匀,每隔一段时间需要用小型旋耕机翻耕一次,确保排泄物翻到发酵床里面,达到充分分解,不会有异味,也使发酵床恢复平整。每两个星期用大型旋耕机深旋一次。确保发酵床的透气性从而保证微生物菌种的活力。巨菌草发酵床垫料根据需求每年可清理一次,可作为巨菌草的育苗基质,或者蔬菜瓜果、花卉的上等育苗基质。也可将发酵床垫料当作有机肥直接还田。
35.所以,巨菌草发酵床具有极强的吸附臭味能力,能够迅速降低养殖场的氨气浓度,保持养殖场的干净卫生无异味。羊圈卫生干净,空气好,而且发酵床因升温发酵,平均温度在35~40℃,能杀灭多种虫卵与病原菌,羊染病几率低,而且增重快、肉质好,水分少而肉香。无论是圈养还是牧养的羊,平均每头羊能多增重10%以上。
36.2、本发明在阳光大棚种植巨菌草,当巨菌草生长高度到1m左右时,可将羊投放进
大棚直接采食巨菌草,可增加圈养羊的运动量,提高了肉质。
37.轮饲一般划分为8~10个种植单元,每天采食1个单元,8~10天一个循环。因为巨菌草的生长点在破坏点上,所以当羊啃食后的伤口就会分蘖长出成倍的新叶,一般8~10天就会恢复到轮饲标准。
38.并且,羊在大棚内采食过程中会排尿排粪,直接还田作为巨菌草的肥料,可为菌草生长提供养分。在我国北方冬天棚内温度夜间在20℃以上,湿度在25%左右,白天温度在30℃以上,菌草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从而达到最佳生长状态,尤其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菌草实现了周年生长,一种永收的目标。一次投资,终身受益。
39.综上,本发明建设巨菌草微生物发酵床 阳光棚种植巨菌草循环生态轮饲方式养羊,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且巨菌草的生长实现了循环供给,采收后的巨菌草可作为青贮饲料,和巨菌草发酵床施用,而更换下来的巨菌草发酵床又能作为巨菌草生长的肥料使用,以此形成循环供给模式。本发明方法达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结合,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4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巨菌草三物循环生态轮饲养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1)在大棚中种植巨菌草;
42.(2)在羊圈中设置巨菌草发酵床,同时每天饲喂巨菌草饲料并采食步骤(1)大棚中种植的巨菌草;
43.所述巨菌草发酵床每8~16个月更换一次,并将更换的巨菌草发酵床施用于大棚中用于种植巨菌草;
44.所述巨菌草发酵床的制备方法为:将巨菌草与菌剂混合后铺设在发酵床中发酵,得到巨菌草发酵床。
45.在本发明中,所述巨菌草发酵床的厚度为60~100mm;优选为70~90mm;进一步优选为75~85mm;更优选为80mm。
46.在本发明中,所述巨菌草与菌剂的质量比为800~1200kg:0.4~0.6kg;优选为800~1200kg:0.5kg;进一步优选为900~1100kg:0.5kg;更优选为1000kg:0.5kg。
47.在本发明中,所述菌剂为em发酵菌剂。
48.在本发明中,步骤(2)所述巨菌草饲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巨菌草青贮料80~90份、玉米5~15份、豆粕3~7份、盐0.3~0.7份和小苏打0.3~0.7份;优选为巨菌草青贮料82~88份、玉米7~13份、豆粕4~6份、盐0.4~0.6份和小苏打0.4~0.6份;进一步优选为巨菌草青贮料84~86份、玉米9~11份、豆粕5份、盐0.5份和小苏打0.5份;更优选为巨菌草青贮料85份、玉米10份、豆粕5份、盐0.5份和小苏打0.5份。
49.在本发明中,所述巨菌草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巨菌草青贮料、玉米、豆粕、盐和小苏打混合厌氧发酵。
50.在本发明中,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为25~30℃;优选为26~29℃;进一步优选为27~28℃;更优选为28℃。
51.在本发明中,所述厌氧发酵的时间为20~40h;优选为24~36h;进一步优选为28~32h;更优选为30h。
52.在本发明中,步骤(2)所述巨菌草饲料的饲喂量为4~6kg/只/d;优选为5kg/只/d。
53.在本发明中,当巨菌草生长到高度0.8~1.2m时进行采食;优选为0.9~1.1m;进一步优选为1m。
54.在本发明中,所述采食的方法为:将巨菌草种植区域平均划分为8~10个区域,每天采食一个区域,8~10d为一个循环;优选为将巨菌草种植区域平均划分为9个区域,每天采食一个区域,8~10d为一个循环;进一步优选为将巨菌草种植区域平均划分为9个区域,每天采食一个区域,9d为一个循环。
55.在本发明中,步骤(2)所述巨菌草发酵床中羊的养殖密度为0.8~1.5m2/头;优选为0.9~1.4m2/头;进一步优选为1.0~1.3m2/头;更优选为1.2m2/头。
56.在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巨菌草的种植面积与羊的比例为600~700m2:16~20只;优选为620~680m2:17~19只;进一步优选为640~660m2:18只;更优选为650m2:18只。
5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58.实施例1
59.一种用巨菌草三物循环生态轮饲养羊的方法,步骤如下:
60.(1)将生长周期150d的大田种植的巨菌草进行收割,然后进行粉碎,粉碎后巨菌草的长度为18cm,并调整含水量为80%;
61.(2)将粉碎后的巨菌草使用青贮打包设备进行排气和挤压,制作成圆柱形草捆,草捆直径0.55m,高0.65m,体积0.154m3,重量55kg;
62.(3)使用裹包机将所述草捆用塑料拉伸膜包裹,包裹的层数为5层,得到裹包;
63.(4)将裹包在自然环境下堆放,20℃厌氧发酵50d即得巨菌草青贮料,并在20℃放置3d。
64.(5)将巨菌草青贮料80份、玉米5份、豆粕3份、盐0.3份和小苏打0.3份混合,套入塑料袋中25℃厌氧发酵20h得到巨菌草饲料。
65.(6)在阳光棚中种植巨菌草,种植面积与羊的比例为600m2:16只。
66.(7)将含水率在50%巨菌草粉碎至15cm后填入发酵床,然后按质量比为800kg:0.4kg加入em发酵菌剂混合后37℃发酵5d,巨菌草铺设的厚度为60mm,得到巨菌草发酵床。
67.(8)在羊圈中铺设巨菌草发酵床,饲养幼羊,养殖密度为0.8m2/头;每2天需要用小型旋耕机翻耕一次巨菌草发酵床;所巨菌草发酵床每8个月更换一次,并将更换的巨菌草发酵床施用于大棚中,作为巨菌草生长肥料使用,每亩用量500kg;
68.(9)养殖过程中每天饲喂巨菌草饲料,早晚各一次,巨菌草饲料的饲喂量为4kg/只/d,并采食步骤(1)大棚中种植的巨菌草;
69.(10)当大棚中的巨菌草生长到高度0.8m时,将羊投放入大棚中采食巨菌草;采食的方法为:将巨菌草种植区域平均划分为8个区域,每天采食一个区域,8d为一个循环。每天采食时间为下午2点,采食时间为3h。
70.实施例2
71.一种用巨菌草三物循环生态轮饲养羊的方法,步骤如下:
72.(1)将生长周期120d的大田种植的巨菌草进行收割,然后进行粉碎,粉碎后巨菌草的长度为14cm,并调整含水量为80%;
73.(2)将粉碎后的巨菌草使用青贮打包设备进行排气和挤压,制作成圆柱形草捆,草捆直径0.55m,高0.65m,体积0.154m3,重量55kg;
74.(3)使用裹包机将所述草捆用塑料拉伸膜包裹,包裹的层数为5层,得到裹包;
75.(4)将裹包在自然环境下堆放,20℃厌氧发酵50d即得巨菌草青贮料,并在25℃放置3d。
76.(5)将巨菌草青贮料90份、玉米15份、豆粕7份、盐0.7份和小苏打0.7份混合,套入塑料袋中30℃厌氧发酵40h得到巨菌草饲料。
77.(6)在阳光棚中种植巨菌草,种植面积与羊的比例为700m2:20只。
78.(7)将含水率在60%巨菌草粉碎至14cm后填入发酵床,然后按质量比为1200kg:0.6kg加入em发酵菌剂混合后36℃发酵5d,巨菌草铺设的厚度为100mm,得到巨菌草发酵床。
79.(8)在羊圈中铺设巨菌草发酵床,饲养成年羊,养殖密度为1.5m2/头;每3天需要用小型旋耕机翻耕一次巨菌草发酵床;所巨菌草发酵床每8~16个月更换一次,并将更换的巨菌草发酵床施用于大棚中,作为巨菌草生长肥料使用,每亩用量300kg;
80.(9)养殖过程中每天饲喂巨菌草饲料,早晚各一次,巨菌草饲料的饲喂量为6kg/只/d。并采食步骤(1)大棚中种植的巨菌草;
81.(10)当大棚中的巨菌草生长到高度1.2m时,将羊投放入大棚中采食巨菌草;采食的方法为:将巨菌草种植区域平均划分为10个区域,每天采食一个区域,10d为一个循环。每天采食时间为下午3点,采食时间为3h。
82.实施例3
83.一种用巨菌草三物循环生态轮饲养羊的方法,步骤如下:
84.(1)将生长周期150d的大田种植的巨菌草进行收割,然后进行粉碎,粉碎后巨菌草的长度为18cm,并调整含水量为80%;
85.(2)将粉碎后的巨菌草使用青贮打包设备进行排气和挤压,制作成圆柱形草捆,草捆直径0.55m,高0.65m,体积0.154m3,重量55kg;
86.(3)使用裹包机将所述草捆用塑料拉伸膜包裹,包裹的层数为5层,得到裹包;
87.(4)将裹包在自然环境下堆放,20℃厌氧发酵50d即得巨菌草青贮料,并在23℃放置3d。
88.(5)将巨菌草青贮料85份、玉米10份、豆粕5份、盐0.5份和小苏打0.5份混合,套入塑料袋中28℃厌氧发酵30h得到巨菌草饲料。
89.(6)在阳光棚中种植巨菌草,种植面积与羊的比例为650m2:18只。
90.(7)将含水率在55%巨菌草粉碎至13cm后填入发酵床,然后按质量比为1000kg:0.5kg加入em发酵菌剂混合后35℃发酵7d,巨菌草铺设的厚度为80mm,得到巨菌草发酵床。
91.(8)在羊圈中铺设巨菌草发酵床,饲养成年羊,养殖密度为1.2m2/头;每3天需要用小型旋耕机翻耕一次巨菌草发酵床;所巨菌草发酵床每12个月更换一次,并将更换的巨菌草发酵床施用于大棚中,作为巨菌草生长肥料使用,每亩用量400kg;
92.(9)养殖过程中每天饲喂巨菌草饲料,早晚各一次,巨菌草饲料的饲喂量为5kg/只/d。并采食步骤(1)大棚中种植的巨菌草;
93.(10)当大棚中的巨菌草生长到高度1.0m时,将羊投放入大棚中采食巨菌草;采食的方法为:将巨菌草种植区域平均划分为9个区域,每天采食一个区域,9d为一个循环。每天
采食时间为下午2点,采食时间为3h。
9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