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智能种植设备-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755658发布日期:2023-10-16 20:49阅读: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红薯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红薯智能种植设备。


背景技术:

2.红薯,学名甘薯,是一种高产稳产、栽培广泛的旱粮作物。红薯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势作物,在我国常年栽培面积有6000万亩。种植红薯,需要采用薯苗移栽,以往主要采用人工栽插方式,用工量大、劳动强度高,而现有的红薯机械化移栽技术尚不完善,应用普及率偏低,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本发明针对红薯移栽机械化程度低,研发了新型设备及技术,可有效提高薯苗移栽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应用前景广阔。
3.现有技术的红薯种植设备包括有底板和扶手,底板顶部两侧均连接有扶手,底板远离扶手一侧开有矩形槽;移动机构,底板两侧之间连接有移动机构;下料机构,移动机构与底板之间连接有下料机构;稳定机构,下料机构上连接有稳定机构;防滑垫,扶手上连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
4.现有技术的红薯种植设备主要采用人工推送种植,种植效率低,且费时费力;根据红薯种植技术要求,应当以水平浅栽法栽植,产量会更高,而现有的种植机主要采用竖直插栽法,不利于提高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红薯智能种植设备,设置左右同时平插的种植组,并辅以两循环输送组,工作效率高,有助于提高产量;同时工作人员只需坐在座椅上便可以工作,便利轻松。
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红薯智能种植设备,包括支撑组、输送组及种植组,所述支撑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底板,两所述底板底部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有两移动轮,两所述底板顶面两相近边缘固定设有两支撑板一,两所述支撑板一之间从下往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平台一、平台二及平台三,所述平台一可拆卸连接有种植组,所述平台二固定连接有输送组,所述平台三为顶部及一侧开口的槽状结构,两所述底板顶面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底部中空的座椅,两所述座椅与两所述支撑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板中部设有插销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组为整个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以保证输送组和种植组正常运行通过设置移动轮,方便装置的移动,采用螺栓固定便于拆卸安装和检修;通过设置平台一作为种植组的工作平台,通过设置平台二作为输送组的工作平台,通过设置平台三,用于放置红薯苗,将平台三设置为顶部及一侧开口的槽状结构,便于工作人员拿取红薯苗;通过设置底部中空的座椅,可供作业人员坐着工作,不必太过劳累,同时中空的结构既能减轻设备的整体重量,又能放置一些使用工具;通过设置连接板及插销孔,方便设备与动力车连接,带动设备移动。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组包括电机一,所述电机一底部固定设有承台一,
所述承台一固定设于所述平台一顶面,所述电机一旋转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为s型,所述导向杆另一端套接有半圆弧型导向环,所述导向环沿径向设有两相同滑杆,两所述滑杆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导向环中部的两侧,两所述滑杆均滑动套接有滑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机一,作为种植组的动力源,通过设置承台将电机一固定在平台一上,稳定运行;通过设置s型导向杆套接半圆弧型导向环,再通过滑块对滑杆的限位,利用导向杆的旋转带动半圆弧型导向环左右移动,进而带动滑杆的左右移动,实现双向种植,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半圆弧型导向环可实现滑杆的间歇性运动,实现红薯面的间隔种植。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台一设有缺口二,所述导向环底部穿过所述缺口二,所述缺口二与所述电机一之间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固定板后与所述导向环套接,两所述滑块采用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缺口二可为导向环的移动提供空间;通过设置固定板,将滑块可拆卸连接在固定板上,便于拆卸、安装及检修。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杆为l型,所述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送板,所述推送板另一端设有v型缺口;两所述支撑板一分别设有一相同的缺口一,两所述缺口一分别位于所述缺口二两端,所述滑杆和所述推送板均可活动与所述缺口一和所述缺口二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l型滑杆,适应红薯种植垄的形状,便于将红薯苗插接于垄内;通过设置带有v型缺口的推送板,可方便红薯苗卡接于推送板内,更方便插入垄中;通过设置缺口一,为滑杆及推送板的左右滑动提供通道。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组包括电机二,所述电机二底部固定设有承台二,所述承台二固定设于所述平台二顶面,所述电机两端旋转连接有两相同转轴,所述转轴穿过两所述支撑板一,且所述转轴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等距设有多块相同的支撑板二,多块所述支撑板二外缘共同固定连接有输送环,所述输送环等距设有多块相同的隔板,多块所述隔板外缘滑动设有一辅助环。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机二作为输送组的动力源;通过设置承台二,使电机二稳定固定在平台二上;通过设置转轴,将电机二的动力传递至两端的中心轴,然后通过中心轴、支撑板二、输送环实现红薯苗的循环输送;通过设置多块相同的隔板,将红薯苗单株独立放置,均匀种植;通过设置辅助环,协助隔板将红薯苗单株独立运送至底部,再通过推送板插接在垄中。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环顶部被截断1/3,且所述辅助环底部设有一方形凹槽,所述所述方形凹槽顶部设有设有一短杆,所述短杆位于两所述辅助环相近一侧,所述推送板可从所述短杆底部穿过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辅助环顶部截断1/3,方便作业人员放置红薯苗;通过设置短杆,当红薯苗运送至凹槽时,在短杆的作用下,一端会担放在短杆上,另一端下落至凹槽内,更有利于推送板将红薯苗推送至垄中。
18.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的红薯智能种植设备通过设置左右同时运行的种植组,并辅以两循环输送组,使得设备一次性可种植两垄,工作效率高;同时采用平插法,更有利于红薯的发育生长,提高产量;
20.本发明的红薯智能种植设备通过设置两座椅,并在设备中部设置红薯苗放置平台,方便两侧的工作人员拿取及放置红薯苗,高效快捷,且工作轻松;
21.本发明的红薯智能种植设备通过s型导向杆及圆弧形导向环的结构,利用间歇传动原理,既实现了种植组的双向种植,又实现间歇性插接,使得红薯均匀种植在垄内。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红薯智能种植设备的结构图(上部视角);
2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红薯智能种植设备的结构图(底部视角);
2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红薯智能种植设备的种植组结构图;
2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红薯智能种植设备的输送组结构图。
26.图中:1、底板;2、移动轮;3、座椅;4、支撑板一;5、缺口一;6、平台一;7、缺口二;8、固定板;9、滑块;10、滑杆;11、导向环;12、承台一;13、电机一;14、导向杆;15、推送板;16、v型缺口;17、平台二;18、承台二;19、电机二;20、转轴;21、中心轴;22、支撑板二;23、输送环;24、隔板;25、辅助环;26、凹槽;27、短杆;28、平台三;29、连接板;30、插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9.实施例:
3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红薯智能种植设备,包括支撑组、输送组及种植组,支撑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底板1,两底板1之间的距离应当根据垄宽决定,两底板1实质上是设置于垄两侧的沟内;两底板1底部采用螺栓固定安装有两移动轮2,两移动轮2应根据设备重心位置进行安装,确保设备的平稳运行;两底板1顶面两相近边缘固定安装有两支撑板一4,两支撑板一4之间从下往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平台一6、平台二17及平台三28,平台一6可拆卸连接有种植组,种植组包括电机一13,电机一13底部固定安装有承台一12,承台一12固定安装于平台一6顶面,电机一13旋转连接有导向杆14,导向杆14为s型,导向杆14另一端套接有半圆弧型导向环11,导向环11沿径向焊接有两相同滑杆10,两滑杆10分别对称焊接于导向环11中部的两侧,两滑杆10均滑动套接有滑块9;平台一6设有缺口二7,导向环11底部穿过缺口二7,由于平台一6是在垄上部移动,因此为了垄不被破坏,具体安装时,应当保证导向环11的最底部应当在垄上部;缺口二7与电机一13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导向杆14穿过固定板8后与导向环11套接,两滑块9采用螺栓固定安装于固定板8上;滑杆10为l型,滑杆10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推送板15,推送板15另一端设有v型缺口16;两支撑板一4分别设有一相同的缺口一5,两缺口一5分别位于缺口二7两端,滑杆10和推送板15均可活动与缺口一5和缺口二7内;平台二17固定连接有输送组,输送组包括电机二19,电机二19底部固定安装有承台二18,承台二18固定安装于平台二17顶面,电机两端旋转连接有两相同转轴20,转轴20穿过
两支撑板一4,且转轴20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中心轴21,中心轴21等距焊接有多块相同的支撑板二22,多块支撑板二22外缘共同固定固定焊接有输送环23,输送环23等距焊接有多块相同的隔板24,多块隔板24外缘滑动安装有一辅助环25;辅助环25顶部被截断1/3,且辅助环25底部设有一方形凹槽26,方形凹槽26顶部焊接有一短杆27,短杆27位于两辅助环25相近一侧,推送板15可从短杆27底部穿过凹槽26,凹槽26底面与底板1固定焊接;平台三28为顶部及一侧开口的槽状结构,两底板1顶面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底部中空的座椅3,两座椅3与两支撑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有连接板29,支撑板中部设有插销孔30。
31.工作原理:当需要种植红薯时,首先将设备通过插销孔30连接于动力机车上,然后将红薯苗放置在平台三28上,种植人员坐在座椅3上,并将红薯苗单株依次放入两相邻隔板24内,并且根部应当朝向外侧,启动电机一13、电机二19,电机带动s型导向杆14旋转,s型导向杆14旋转过程中带动导向环11左右移动,导向环11带动滑杆10左右移动,滑杆10带动推送板15左右移动;电机二19带动转轴20移动,转轴20带动中心轴21、输送环23转动,进而将红薯苗不断输送到底部,当红薯苗输送到凹槽26内时,由于短杆27的横担作用,红薯苗会斜向下,然后在推送板15的推动作用下推入土层中,完成种植。
3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