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器拆卸限制结构。
背景技术:
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壳体被固定于液压单元的主体。在延伸到壳体的分隔壁的侧壁的外侧的部分,形成有单元侧连接器,在单元侧连接器的外周壁的内部,设置有被连接于电子控制单元基板多个端子。在单元侧连接器上,结合有被设置在线束的一端的车辆侧连接器。在车辆侧连接器上,形成有供单元侧连接器的外周壁嵌入的环状槽。
3.先行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0564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侧连接器那样,有时在相对于对方侧的液压单元(电子控制单元)的单元侧连接器而被连接的连接器(外部连接连接器)上,能够沿第1方向移动地设置有用于保持与单元侧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锁定部件。此时,在将外部连接连接器连接于单元侧连接器的状态下,当使锁定部件向上述第1方向的一侧移动时,外部连接连接器向拆卸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当使锁定部件向上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移动时,外部连接连接器向拆卸方向的移动的限制被解除,能够将外部连接连接器从单元侧连接器拆下。
8.但是,在将外部连接连接器连接于单元侧连接器后,为了禁止向电子控制单元的基板的不正当的接触,有时希望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拆卸外部连接连接器。在上述锁定部件中,通过使锁定部件向上述第1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移动,能够解除锁定而将外部连接连接器从单元侧连接器拆下,因此,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拆卸外部连接连接器是困难的。
9.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拆卸外部连接连接器的连接器拆卸限制结构。
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连接器拆卸限制结构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外部连接连接器以及封锁部件。电子控制单元具有单元侧连接器。外部连接连接器具有:外部连接器主体,其被连接于单元侧连接器;以及锁定部件,其以能够在外部连接器主体侧的锁定位置与比锁定位置更靠第1方向的一侧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外部连接器主体。外部连接连接器中,在锁定部件位于锁定位置的锁定状态下,与单元侧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连接状态的外部连接器主体向拆卸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在锁定部件位于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解除状态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外部连接器主体向拆卸方向的移动被允许。封锁部件相对于锁定状态的外部连接连接器及电子控制单元,在向与第1方向交叉的方
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从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向另一侧滑动移动而被安装,在上述另一侧的封锁位置限制锁定部件相对于外部连接器主体从锁定位置向锁定解除位置侧移动。电子控制单元及外部连接器主体的至少一方具有第1卡定部。封锁部件具有:抵接部,其在封锁位置相对于锁定位置的锁定部件从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抵接;第2卡定部,其在封锁位置被卡定于第1卡定部而限制封锁部件向相对于锁定状态的电子控制单元及外部连接连接器的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移动。
12.在上述结构中,封锁部件相对于锁定状态的外部连接连接器及电子控制单元,在向与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滑动移动而被安装。并且,在将封锁部件相对于锁定状态的外部连接连接器及电子控制单元安装在封锁位置的状态(以下称为“封锁状态”)下,封锁部件的抵接部相对于锁定位置的锁定部件从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抵接,第2卡定部被卡定于第1卡定部,因此封锁部件相对于锁定状态的电子控制单元及外部连接连接器沿第1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即,在封锁状态下,封锁部件沿第1方向的移动、以及向与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因此不能从锁定状态的外部连接连接器及电子控制单元拆下。此外,所谓外部连接连接器,是指相对于电子控制单元从外部被连接的连接器。
13.另外,在封锁状态下,封锁部件的抵接部相对于锁定位置的锁定部件从第1方向的上述1侧抵接,第2卡定部被卡定于第1卡定部而限制封锁部件相对于锁定状态的电子控制单元及外部连接连接器向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移动。
14.因此,由于不能将封锁部件从锁定状态的外部连接连接器及电子控制单元拆下,不能使锁定部件从锁定位置向锁定解除位置移动,所以能够将外部连接连接器的锁定部件通过封锁部件封锁为锁定状态,能够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拆卸外部连接连接器。
15.另外,通过使封锁部件相对于锁定状态的外部连接连接器及电子控制单元滑动移动而安装的简单的作业,能够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拆卸外部连接连接器。因此,例如与如下情况不同:在外部连接器主体及锁定部件这双方设置在锁定状态下相互连通的线插通孔,在锁定状态下向线插通孔插通封锁线并使其成环,在封锁线的两端部用专用工具安装封锁铅部件等进行封锁。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容易地将外部连接连接器的锁定部件封锁,从而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拆卸外部连接连接器。
16.本公开的第2方案为上述第1方案的连接器拆卸限制结构,封锁部件具有:延伸设置部,其从与抵接部的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一端部向第1方向的两侧延伸;以及肋,其被配置于延伸设置部中比抵接部的上述一端部更靠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的一侧区域与抵接部之间的角部,被一体地设置于延伸设置部的一侧区域及抵接部这双方。封锁部件的第2卡定部被一体地设置于延伸设置部中比抵接部的上述一端部更靠第1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另一侧区域。封锁部件的肋被形成为与第1方向及第2方向这双方交叉的板状。当对抵接部输入朝向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的载荷,而抵接部以上述一端部为轴向与延伸设置部的一侧区域接近的方向倾动时,封锁部件的肋断裂。
17.在上述结构中,封锁部件具有从抵接部的第2方向的一端部向第1方向的两侧延伸的延伸设置部,封锁部件的第2卡定部一体地被设置在延伸设置部中比抵接部的一端部靠第1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另一侧区域。因此,例如,当为了不正当地接触电子控制单元的基板而要拆下封锁状态的封锁部件,将封锁部件的抵接部向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拉拽时,封锁部件的抵接部以上述一端部为轴向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倾动,应力容易集中于抵接部(的一
端部)与延伸设置部交叉的部分。
18.另外,封锁部件具有肋,该肋被配置于延伸设置部的一侧区域与抵接部之间的角部,被一体地设置于延伸设置部的一侧区域及抵接部这双方。当向抵接部输入朝向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的载荷,抵接部以上述一端部为轴向与延伸设置部的一侧区域接近的方向倾动时,封锁部件的肋断裂。即,如上所述,当为了不正当地接触电子控制单元的基板,而要拆下封锁状态的封锁部件,将封锁部件的抵接部向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拉拽,而封锁部件的抵接部以上述一端部为轴向与延伸设置部的一侧区域接近的方向倾动时,封锁部件的肋塑性变形后断裂。因此,将封锁状态的封锁部件的抵接部向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拉拽而将抵接部与延伸设置部交叉的部分断裂而拆下封锁部件后,即使用粘接剂等固定上述断裂部分,使封锁部件再次成为封锁状态,肋也会塑性变形,因此能够从外部识别已将封锁部件拆下过一次。这样,即使将封锁状态的封锁部件断裂而拆下,之后,也不能将封锁部件按原样再次安装,因此能够抑制封锁状态的封锁部件的拆卸,能够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拆卸外部连接连接器。
19.本公开的第3方案为上述第2方案的连接器拆卸限制结构,封锁部件被形成为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双方交叉的板状,具有被配置在抵接部的第1方向的上述另一侧并一体地被设置在延伸设置部的另一侧区域及抵接部这双方的板部。封锁部件的板部具有从板部的第1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部向抵接部与延伸设置部的另一侧区域的角部延伸的易断裂部。
20.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封锁部件具有被配置在抵接部的第1方向的上述另一侧并一体地被设置在延伸设置部的另一侧区域及抵接部这双方的板部,所以能够通过板部加强抵接部和延伸设置部。
21.另外,由于封锁部件的板部具有易断裂部,所以在将封锁状态的封锁部件的抵接部向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拉拽时,能够使板部在易断裂部断裂。
22.另外,封锁部件的板部的易断裂部从板部的第1方向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部向抵接部与延伸设置部的另一侧区域的角部延伸。因此,由于在将封锁状态的封锁部件的抵接部向第1方向的上述一侧拉拽而使板部在易断裂部断裂时,能够使应力集中在抵接部与延伸部交叉的部分,所以能够在抵接部与延伸部交叉的部分使封锁部件容易地断裂。
23.发明效果
24.根据本公开,能够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拆卸外部连接连接器。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拆卸限制结构的平面图。
26.图2是图1的液压单元及安装前的线束侧连接器的立体图。
27.图3是连接器连接状态的线束侧连接器及液压单元的立体图。
28.图4是线束侧连接器的侧视图。
29.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的线束侧连接器的立体图。
30.图6是封锁夹的三视图。
31.图7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32.图8是安装了封锁夹状态下的图1的viii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将沿各图的箭头x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第2方向),将沿箭头y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第1方向),将沿箭头z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从而进行说明。在图7中,简化了液压单元1。
34.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拆卸限制结构适用于如下结构:在相对于用于控制车辆的制动液压的液压用abs单元(电子控制单元)1(以下称为“液压单元1”)而连接线束侧连接器(外部连接连接器)2后,用于禁止线束侧连接器2被从液压单元1不正当地拆卸。
35.连接器拆卸限制结构包括液压单元1、线束侧连接器2和封锁夹(封锁部件)3。
36.如图1~图3所示,液压单元1是被用于车辆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电子控制单元,其控制车辆的制动液压。液压单元1具有:箱状的主体部4,其将未图示的液压泵、储液箱、以及多个电磁控制阀等(以下称为“电磁控制阀等”)收纳于内部;以及基板壳体部5,其将用于对主体部4的电磁控制阀等进行电子控制的基板(省略图示)收纳于内部。
37.基板壳体部5被固定于主体部4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箭头z朝向的一侧)的面上。基板壳体部5具有:连接器支承部6,其比主体部4更向后方(箭头x朝向的方向)突出;单元侧连接器7,其从连接器支承部6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箭头z朝向的方向的相反侧)的连接器基面6a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突出;以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加强肋(第1卡定部)8,其被配置于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与单元侧连接器7之间。
38.单元侧连接器7具有:外周壁7a,其被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比前后方向长的大致矩形筒状,从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突出;以及端子7b,其被配置于外周壁7a的径向的内侧,被连接于上述基板(省略图示)。在从外周壁7a向前方(箭头x朝向的方向的相反侧)分离的位置,配置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与外周壁7a的前表面相对。
39.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从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立起。在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与单元侧连接器7的外周壁7a之间,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比前后方向长的间隙9。该间隙9的前后方向的两侧由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和单元侧连接器7的外周壁7a的前表面界定,宽度方向的一侧由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界定,上下方向的两侧及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被开放。
40.多个加强肋8是加强基板壳体部5的肋,其被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以上下相互分离于的状态被配置于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与单元侧连接器7之间的间隙9。多个加强肋8被形成于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与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的角部,被一体地设置在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及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这双方。多个加强肋8的后端从单元侧连接器7的外周壁7a向前方分离。
41.如图1~图5所示,线束侧连接器2是被连接于液压单元1的单元侧连接器7上的连接器,被安装在线束10(图4中用单点划线表示)的一端。线束10的一端被连接于线束侧连接器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面(参照图4)。
42.通过将线束侧连接器2连接于液压单元1的单元侧连接器7,能够将来自各种传感器(省略图示)的信号向液压单元1侧输入,液压单元1根据来自上述各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磁控制阀等来控制车辆的制动液压。线束侧连接器2具有:连接器主体(外部连接器主体)11,其被连接于单元侧连接器7;以及滑动锁(锁定部件)12,其能够沿上下方向(第一方向)
滑动地被支承于连接器主体11。
43.线束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11具有:环状槽11a,其能够插入单元侧连接器7的外周壁7a;端子插入部11b,其能够插入单元侧连接器7的端子7b;以及卡定凹部11c,其能够卡定封锁夹3。环状槽11a是以从连接器主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面13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凹陷的状态环状地被设置的槽,其容许单元侧连接器7的外周壁7a的插入。
44.端子插入部11b被配置于连接器主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面13中环状槽11a的径向内侧的区域。在端子插入部11b的内部,配置线束10侧的端子(省略图示)。
45.卡定凹部11c被设置于连接器主体11的后部侧,从环状槽11a向后侧被形成切口状。卡定凹部11c从连接器主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面13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凹陷。在设为将线束侧连接器2连接于单元侧连接器7的连接器连接状态的情况下,使线束侧连接器2相对于单元侧连接器7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图2的空白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并将单元侧连接器7的外周壁7a插入到连接器主体11的环状槽11a,同时将单元侧连接器7的端子7b插入到连接器主体11的端子插入部11b。
46.在连接器连接状态下,在线束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11的端子插入部11b的内部,单元侧连接器7的端子7b和线束10侧的端子(省略图示)被相互连接。在连接器主体1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孔状的滑动锁支承部14。
47.线束侧连接器2的滑动锁12是用于将连接器连接状态的线束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11向单元侧连接器7侧锁定并限制连接器主体11相对于单元侧连接器7向拆卸方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移动的部件。滑动锁12被形成为具有锁定下板部12a、锁定前板部12b、以及锁定后板部12c的大致u状。锁定下板部12a是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部,被形成为与宽度方向相比在前后方向上更长条的大致矩形。
48.锁定前板部12b及锁定后板部12c是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部,从锁定下板部12a的前后的两端部向上方(箭头y朝向的方向的相反侧)延伸。锁定前板部12b及锁定后板部12c被从下方(箭头y朝向的方向)插入到连接器主体11的前后的滑动锁支承部14,并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移动地被支承于连接器主体11。
49.滑动锁12能够在使锁定下板部12a抵接于连接器主体11的下表面侧的锁定位置(图4中用实线表示)、与比锁定位置更靠下方(第1方向的一侧)的锁定解除位置(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之间滑动移动。
50.在设为连接器连接状态时,在将滑动锁12配置于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解除状态(参照图2)下,使线束侧连接器2相对于单元侧连接器7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图2的空白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在设为连接器连接状态后,通过使滑动锁12从锁定解除位置向锁定位置滑动移动,从而滑动锁12被卡定于单元侧连接器7侧(省略图示),成为线束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11相对于单元侧连接器7向拆卸方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移动被限制的锁定状态(参照图3)。
51.另一方面,当使锁定状态的滑动锁12从锁定位置向锁定解除位置滑动移动时,线束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11与单元侧连接器7的锁定被解除,连接器主体11相对于单元侧连接器7向拆卸方向的移动被容许。
52.如图1及图3所示,锁定状态的线束侧连接器2的后端侧比液压单元1的连接器支承部6更向后方突出。在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的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与线束侧连
接器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箭头z朝向的一侧)的面之间,设置有间隙(省略图示)。即,锁定状态的线束侧连接器2从液压单元1的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分离。
53.锁定状态的线束侧连接器2的前表面位于比液压单元1的多个加强肋8稍靠后方的位置,与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从后方相对。在锁定状态下,多个加强肋8中位于最下方的肋8位于比线束侧连接器2的滑动锁12的锁定下板部12a的下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
54.如图1、图6~图8所示,封锁夹3是用于禁止从液压单元1拆卸线束侧连接器2的树脂制的部件,被安装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及线束侧连接器2(以下称为“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封锁夹3一体地具有: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的抵接板部(抵接部)15;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的前板部(延伸设置部)16;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的后板部17;与宽度方向交叉的板状的中板部(板部)18;以及能够检测封锁夹3的断裂的薄板肋(肋)19。
55.封锁夹3的抵接板部15被形成为与宽度方向相比在前后方向上更长条。抵接板部1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线束侧连接器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更长。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板部15前后方向的长度为,在将封锁夹3安装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的封锁状态下,如后所述,被设定为前板部16与液压单元1的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抵接、并且后板部17与线束侧连接器2的后表面抵接的长度。
56.封锁夹3的前板部16从抵接板部15的前端部(一端部)15a向上下方向的两侧呈直线状地延伸。前板部16在相对于抵接板部15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前板部16具有:下侧区域(一侧区域)16a,其比抵接板部15的前端部15a更靠下方(第1方向的一侧);以及上侧区域(另一侧区域)16b,其比抵接板部15的前端部15a更靠上方(第1方向的另一侧)。
57.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从锁定状态的线束侧连接器2的滑动锁12的锁定下板部12a的下表面到被配置于液压单元1的最下方的加强肋8的距离更短。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20被配置于与抵接板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21大致相同的宽度位置(宽度方向的位置)。
58.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得比抵接板部15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更长。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22被配置于比抵接板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21更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23被配置于与抵接板部1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24大致相同的宽度位置。
59.封锁夹3的后板部17从抵接板部15的后端部15b向上方呈直线状地延伸。后板部17在相对于抵接板部15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后板部1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从线束侧连接器2的下端到上端的下方附近(比线束侧连接器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更靠上方)的长度。后板部17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25被配置于比抵接板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21更靠宽度方向的一侧。即,后板部17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比抵接板部15更向宽度方向的一侧突出。
60.封锁夹3的中板部18被形成为相对于抵接板部15、前板部16及后板部17正交的板状。中板部18被形成为在从宽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向上方开放的大致u状。中板部18的板厚比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的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与线束侧连接器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面之间的距离更薄。
61.中板部18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区域18a、从第1区域18a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第2区域18b、以及从第1区域18a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的第3区域18c,位于抵接板部15的上方,一体地被设置在抵接板部15、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以及后板部17。
62.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与第3区域18c之间的前后距离被设定为比液压单元1的单元侧连接器7的筒状的外周壁7a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更长。中板部18的第1区域18a从抵接板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21向上方立起,沿着抵接板部15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21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中板部18的第1区域18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更短。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的前端与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的后表面侧连续。即,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一体地被设置在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
63.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延伸至比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更靠上方的位置。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的上端26位于比前板部16的上端27更靠上方、且比后板部17的上端28更靠下方的位置。在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的前端缘侧,形成有向前下方延伸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第1爪部(第2卡定部)29。即,多个第1爪部29经由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一体地被设置在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
64.多个第1爪部29被形成为能够卡定于液压单元1的多个加强肋8中的下侧3个加强肋8上的形状。另外,多个第1爪部29被形成为在被卡定于加强肋8的状态下能够限制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下方移动的形状。
65.中板部18的第3区域18c沿着后板部17的前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中板部18的第3区域18c的后端与后板部17的前表面侧连续。中板部18的第3区域18c的上端34位于比后板部17的上端28稍靠下方的位置。在中板部18的第3区域18c,形成有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下方延伸的第2爪部35。
66.第2爪部35被形成为能够卡定于线束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11的卡定凹部11c。另外,第2爪部35形成为在被卡定于连接器主体11的卡定凹部11c的状态下能够限制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下方移动的形状。
67.在封锁夹3的中板部18中的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与抵接板部15的角部30(第1区域18a与第2区域18b的外侧的角部),形成有沿宽度方向贯通中板部18的角开口31。中板部18具有从第1区域18a与第2区域18b的内侧的角部32向中板部18的角开口31呈直线状地延伸的易断裂部33。即,中板部18的易断裂部33从中板部18的第1区域18a的上侧(第1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向抵接板部15与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的角部30延伸。中板部18的易断裂部33的板厚被形成为比中板部18的其他区域(易断裂部33以外的区域)的板厚薄,变得比中板部18的上述其他区域更容易断裂。
68.封锁夹3的薄板肋19被形成为比抵接板部15、前板部16、后板部17及中板部18更薄的厚度。薄板肋19被形成为在从宽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的大致直角三角形,被配置于抵接板部15与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的角部39,一体地被设置在抵接板部15及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
69.薄板肋19的夹着直角的边沿着抵接板部15的下表面及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的后表面延伸。薄板肋19的斜边从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的下端向后上方延伸。当以抵接板部15的前端部15a为轴而在抵接板部15的后端侧向下方(接近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的方向)倾动的方向上对抵接板部15输入规定的载荷时,薄板肋19屈服而塑性变形,当进一步输
入载荷时,其断裂。
70.接着,针对封锁夹3的安装进行说明。在将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进行安装的情况下,如图1及图7所示,使封锁夹3从线束侧连接器2的滑动锁12的锁定下板部12a的下方向上方移动。
71.在使封锁夹3向上方移动时,使封锁夹3的前板部16与液压单元1的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抵接,使封锁夹3的后板部17中的比中板部18更靠宽度方向的一侧的区域36与液压单元1的连接器支承部6的后表面37抵接,在使封锁夹3的中板部18与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抵接的状态下,使封锁夹3向上方滑动移动。
72.然后,将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的第3区域18c的上端34插入到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与线束侧连接器2的后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面之间的间隙(省略图示),并且将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的上端26插入到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与线束侧连接器2的前端部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面之间的间隙(省略图示)。
73.当将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的第3区域18c的上端34插入到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与线束侧连接器2的后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面之间的间隙(省略图示)时,封锁夹3的后板部17中的比中板部18更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区域38与线束侧连接器2的后表面接近或接触。
74.这样,在将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的上端26、34插入到线束侧连接器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前端卡定状态下,封锁夹3向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移动由于封锁夹3的中板部18与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的抵接而被限制,封锁夹3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移动由于封锁夹3的中板部18与线束侧连接器2的抵接而被限制。
75.另外,由于在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与第3区域18c之间配置有单元侧连接器7,所以封锁夹3的前后方向的移动通由于与单元侧连接器7的抵接而被限制。
76.另外,在前端卡定状态下,封锁夹3向前方的移动由于封锁夹3的前板部16与液压单元1的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的抵接而被限制,或者由于封锁夹3的后板部17中的比中板部18更靠宽度方向的一侧的区域36与液压单元1的连接器支承部6的后表面37的抵接而被限制,或者由于封锁夹3的后板部17中的比中板部18更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区域38与线束侧连接器2的后表面的抵接而被限制。即,封锁夹3从前端卡定状态进一步向上方的移动成为在向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前后方向及宽度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的滑动移动。
77.当使封锁夹3从前端卡定状态进一步向上方滑动移动时,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被插入到液压单元1的加强肋8与单元侧连接器7的外周壁7a的前后之间,中板部18的多个第1爪部29被卡定于液压单元1的规定的加强肋8,中板部18的第2爪部35被卡定于线束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11的卡定凹部11c,中板部18的第1区域18a被插入到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与线束侧连接器2的下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面之间的间隙(省略图示),抵接板部15与线束侧连接器2的滑动锁12的锁定下板部12a从下方抵接。由此,成为将封锁夹3安装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的封锁状态(参照图8)。
78.如图1双点划线及图8所示,在封锁状态下,由于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第1区域18a、第2区域18b及第3区域18c)插入到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与线束侧连接器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面之间的间隙(省略图示),所以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宽
度方向的移动被限制。
79.另外,在封锁状态下,与上述的前端卡定状态同样,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另外,在封锁状态下,由于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被插入到液压单元1的加强肋8与单元侧连接器7的外周壁7a的前后之间,所以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
80.另外,在封锁状态下,由于封锁夹3的多个第1爪部29被卡定于液压单元1的规定的加强肋8,第2爪部35被卡定于线束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11的卡定凹部11c,所以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下方的移动被限制。
81.另外,在封锁状态下,由于封锁夹3的抵接板部15与滑动锁12的锁定下板部12a从下方抵接,所以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即,在封锁状态下,封锁夹3由于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所以不能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不断裂地拆下。
82.另外,在封锁状态下,由于封锁夹3的抵接板部15与滑动锁12的锁定下板部12a从下方抵接,所以线束侧连接器2的滑动锁12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1向下方(锁定解除位置侧)的移动被限制。
83.接着,针对将封锁状态的封锁夹3断裂而从液压单元1等上面拆下的情况进行说明。例如,在设为封锁状态后为了不正当地接触液压单元1的基板而想要解除连接器连接状态的情况下,需要将封锁状态的封锁夹3断裂。
84.在将封锁状态的封锁夹3断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使封锁夹3的后板部17的上端侧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倾动而解除了中板部18的第2爪部35与线束侧连接器2侧的卡定凹部11c的卡定的状态下,将抵接板部15的后端侧向下方拉拽。
85.由于在抵接板部15的前端部15a侧设置有前板部16,在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侧一体地设置有被卡定于液压单元1的加强肋8的多个第1爪部29,所以即使将封锁夹3的抵接板部15的后端侧向下方拉拽,抵接板部15的前端部15a侧也不会向下方滑动移动。因此,当为了拆下封锁状态的封锁夹3而将抵接板部15的后端侧向下方拉拽时,以封锁夹3的抵接板部15的前端部15a为轴,抵接板部15的后端侧向下方倾动,应力集中在抵接板部15(的前端部15a)与前板部16交叉的部分而该部分容易断裂。
86.在抵接板部15与前板部16交叉的部分断裂时,由于抵接板部15向接近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的方向倾动,所以抵接板部15与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之间的薄板肋19断裂。由此,由于能够从液压单元1等上拆下封锁夹3的抵接板部15,所以能够使滑动锁12向锁定解除位置移动,并能够将线束侧连接器2从单元侧连接器7拆下。
87.在如上所述构成的连接器拆卸限制结构中,在封锁状态下,由于无法从液压单元1等(液压单元1及线束侧连接器2)上不断裂地拆下封锁夹3,且无法使滑动锁12从锁定位置向锁定解除位置移动,所以能够将线束侧连接器2的滑动锁12通过封锁夹3封锁在锁定状态。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7拆卸线束侧连接器2。
88.另外,在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设置第1爪部29,在中板部18的第3区域18c设置第2爪部35。封锁夹3的第1爪部29及第2爪部35在封锁状态下被配置于单元侧连接器7及线束侧连接器2的前后两侧,被卡定于液压单元1等(液压单元1及线束侧连接器2)的加强肋(第1卡定部)8及卡定凹部11c。因此,与仅有封锁夹3的第1爪部29被卡定于锁定状态
的液压单元1等的情况不同,能够强力地限制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下方移动。
89.另外,通过使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滑动移动而安装的简单的作业,能够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7拆卸线束侧连接器2。因此,例如,与如下情况不同:在线束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11及滑动锁12这双方设置在锁定状态下相互连通的线插通孔,在锁定状态下向线插通孔插通封锁线并使其成环,在封锁线的两端部用专用工具安装封锁铅部件等并封锁。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容易地将线束侧连接器2的滑动锁12封锁为锁定状态,从而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7拆卸线束侧连接器2。
90.另外,封锁夹3的薄板肋19被配置于抵接板部15与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的角部39,一体地被设置于抵接板部15及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
91.当为了将封锁状态的封锁夹3断裂而拆下,而如上所述使抵接板部15向下方倾动时,抵接板部15向接近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的方向倾动。而且,薄板肋19在输入规定的载荷时屈服而塑性变形,在进一步输入载荷时断裂。因此,在将封锁状态的封锁夹3的抵接板部15向下方拉拽而将抵接板部15与前板部16交叉的部分断裂而取下封锁夹3后,即使用粘接剂等固定上述断裂部分,使封锁夹3再次成为封锁状态,薄板肋19也已经塑性变形,所以能够从外部识别已将封锁夹3拆下过一次。
92.这样,即使将封锁状态的封锁夹3断裂而拆下,之后,也无法将封锁夹3按原样再次安装,因此能够抑制封锁状态的封锁夹3的不正当的拆卸,能够禁止从单元侧连接器7拆卸线束侧连接器2。
93.另外,在封锁夹3的中板部18上,设置有易断裂部33,易断裂部33比中板部18的其他区域(易断裂部33以外的区域)更容易断裂。因此,在将封锁夹3的抵接板部15向下方拉拽时,能够使中板部18在易断裂部33断裂。
94.另外,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的易断裂部33从中板部18的第1区域18a的上侧的端部向抵接板部15与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的角部30延伸。因此,在使封锁状态的封锁夹3的抵接板部15向下方倾动时,能够朝向抵接板部15与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的角部30而使中板部18断裂,因此能够使应力集中于抵接板部15与前板部16交叉的部分,能够在该部分使封锁夹3容易地断裂。
95.另外,封锁夹3的中板部18被形成为相对于抵接板部15、前板部16及后板部17正交的板状,被一体地设置于抵接板部15、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及后板部17。因此,通过中板部18,能够加强抵接板部15、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及后板部17。
9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的易断裂部33形成为比中板部18的其他区域(易断裂部33以外的区域)的板厚薄,但并不被限定于此,易断裂部33只要比上述其他区域容易断裂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将多个小孔配置成虚线状的易断裂部33。
9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封锁夹3的中板部18上设置了易断裂部33,但也可以是,不设置易断裂部33。
9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封锁夹3的中板部18插入到液压单元1的连接器支承部6的连接器基面6a与线束侧连接器2之间,从而限制了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宽度方向移动,但限制封锁夹3的向宽度方向移动的方法并不被限定于此。
99.封锁夹3及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只要具备限制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
单元1等向宽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的移动限制手段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将相对于封锁夹3的前板部16或后板部17而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抵接的凸部等设置在线束侧连接器2侧。
10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与第3区域18c之间配置单元侧连接器7,另外,使封锁夹3的前板部16与液压单元1的基板壳体部5的后表面5a抵接,另外,使封锁夹3的后板部17与液压单元1的连接器支承部6的后表面37及线束侧连接器2的后表面抵接,另外,将封锁夹3的中板部18的第2区域18b配置于液压单元1的加强肋8与单元侧连接器7的外周壁7a之间,从而限制了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前后方向移动,但限制封锁夹3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法不被限定于此。
101.封锁夹3及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只要具备限制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前后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的移动限制手段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在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中,设置以在宽度方向上凹陷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槽状的轨道,在封锁夹3上,设置能够使所述轨道滑动的凸部,通过所述轨道与所述凸部的卡合,限制封锁夹3相对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向前后方向移动。
10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板部18上形成了封锁夹3第1爪部(第2卡定部)29,但并不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前板部16的上侧区域16b上形成第1爪部29,或者,也可以是,设置从抵接板部15向上方延伸的臂部(与中板部18及前板部16不同的臂部),在该臂部形成第1爪部29。
10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封锁夹3上设置了中板部18,但也可以是,不设置中板部1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前板部16,但也可以是,不设置前板部1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后板部17,但也可以是,不设置后板部17。即,封锁夹3只要至少具有与锁定状态的滑动锁12从下方抵接的抵接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抵接板部15)、以及被卡定于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的第1卡定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加强肋8)的第2卡定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爪部29)即可。
10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从宽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为大致直角三角形的薄板肋19设置在封锁夹3上,但薄板肋19的形状并被不限定于此。薄板肋19被配置于抵接板部15与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的角部39,并一体地被设置在抵接板部15及前板部16的下侧区域16a,即可。
10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封锁夹3上设置了薄板肋19,但也可以是,不设置薄板肋19。
10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压单元1上设置了多个加强肋(第1卡定部)8,但加强肋8的数量并不被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一个加强肋(第1卡定部)8。
10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液压单元1的加强肋8作为用于卡定封锁夹3的第1爪部(第2卡定部)29的第1卡定部发挥功能,但第1卡定部并不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仅具有卡定封锁夹3的第1爪部29的功能的卡定部(第1卡定部)设置在液压单元1上。
10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卡定部设置在锁定状态的液压单元1等中的液压单元1侧,但也可以是,设置在线束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11侧。
10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线束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11上设置了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被支承的滑动锁(锁定部件)12,但锁定部件并不被限定于此,只要在连接器主体
11上能够沿上下方向(第1方向)移动地被支承,并在连接器主体11侧的锁定位置限制连接器主体11相对于单元侧连接器7向拆卸方向移动,则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110.例如,也可以是,一体地被设置在连接器主体11的下表面侧并沿宽度方向延伸、呈悬臂状地被弹性支承于连接器主体11上的锁定部件;也可以是,该锁定部件的前端侧能够在连接器主体11侧的锁定位置和比锁定位置更靠下方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沿上下方向(第1方向)倾动,当设为连接器连接状态时,所述前端侧被卡定于被设置在单元侧连接器7侧的卡定部而成为锁定状态。
11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接于单元侧连接器7的外部连接连接器作为被设置在线束10的一端的线束侧连接器2,但外部连接连接器并不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固定地被设置在规定的装置上的外部连接连接器。
11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线束侧连接器(外部连接连接器)2与用于控制车辆的制动液压的液压单元(电子控制单元)1的单元侧连接器7连接,但并不被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将外部连接连接器与其他电子控制单元的单元侧连接器7连接。
113.以上,针对本公开,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即,基于该实施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等进行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等当然地全部被包含在本公开的范畴内。
114.本技术基于2021年3月2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21-032970),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此。
115.工业可利用性
116.本公开的连接器拆卸限制结构能够广泛适用于限制连接于电子控制单元的外部连接连接器的拆卸的结构。
117.附图标记说明
118.1:液压单元(电子控制单元)
119.2:线束侧连接器(外部连接连接器)
120.3:封锁夹(封锁部件)
121.7:单元侧连接器
122.8:加强肋(第1卡定部)
123.11:连接器主体(外部连接器主体)
124.12:滑动锁(锁定部件)
125.15:抵接板部(抵接部)
126.16:前板部(延伸设置部)
127.16a:前板部的下侧区域(一侧区域)
128.16b:前板部的上侧区域(另一侧区域)
129.18:中板部(板部)
130.19:薄板肋(肋)
131.29:第1爪部(第2卡定部)
132.33:易断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