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土壤理化性质智能喷淋的生物炭制备炉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695874发布日期:2023-10-11 18:5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生物炭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土壤理化性质智能喷淋的生物炭制备炉。


背景技术:

2.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生物活动密切相关,且互有影响。比如植物根系和蚯蚓的活动、有机质的分解产物对形成土壤良好结构有重要作用;钙饱和的土壤所形成的土壤结构远优于钠饱和的土壤;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养分的保持、移动和有效性,制约土壤生物特性以及植物根系的定植、穿插和摄取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除受自然成土因素影响外,人类的耕作活动(包括耕作、轮作、灌排和施肥等)也能使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农业措施、水利建设以及化学方法等对土壤不良的理化性质进行改良、调节和控制。
3.当作物收获或开垦荒地时会产生大量的农业、林业废弃物等高炭废弃物,对于这些高碳废弃物的处理常见采用进行填埋、焚烧等常规处理方式。在对高碳废弃物进行填埋、焚烧处理时:产生的污染物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燃烧也存在引发火灾的潜在危险,因此通过将生物质资源进行生物质热解和炭化处理,从而将其转化为生物质炭、生物质油这类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4.生物炭利用工农业有机废弃物、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等在一定的温度、氧气条件下,通过合适的工艺方法将有机物干燥裂解成稳定、难溶、富炭的超强吸附性物质;生物炭原材料尺寸的大小会影响到生物炭产率,主要表现为尺寸增大生物炭产量随之增加;不同的制备材料与工艺条件影响生物炭的性能,且生物炭的产率、吸附性等特性影响其在土壤环境质量改良、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土壤污染联合修复中作用效能;生物炭作为一种再生可利用材料,在农业、工业以及环境修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生物炭的制备、改性及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生物炭制备炉包括燃烧装置与药剂喷淋装置组成,本发明用于生物炭制备完成后对药剂进行均匀喷淋处理。
5.目前秸秆生物炭制备过程中,将作物秸秆粉碎放置于生物炭制备炉内加热燃烧,对其进行炭化处理,同时根据生物炭实际使用需求对生物炭喷洒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药液,从而自动调配生物质的ph值、氮与磷含量,而现有炭化炉对生物炭喷洒药液过程中,通常采用直接喷洒的方式,而由于炭化炉内生物炭的数量较多且堆积在一起,喷洒的药剂只能对成堆生物炭的表面进行喷洒,进而使药液无法与炭化炉内成堆的生物炭进行充分混合,导致生物炭制备的质量不一致,从而影响生物炭无法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导致生物炭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现提出一种基于土壤理化性质智能喷淋的生物炭制备炉,能够对炭化炉内成堆的生物炭进行充分喷洒药剂。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土壤理化性质智能喷淋的生物炭制备炉,解决了现有生物炭制备炉内药剂喷洒不均匀的问题,具有生物炭与药剂充分混合的优点。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土壤理化性质智能喷淋的生物炭制备炉,包括收纳仓,所述收纳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活动套接有分散组件,所述分散组件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喷洒组件,所述分散组件的外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收纳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所述收纳仓的一侧远离所述排料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承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绞龙,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散板,所述承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盖,所述传动杆的外部远离所述绞龙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叶轮。
11.优选的,所述分散组件包括第一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与所述传动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所述传动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聚集环,所述聚集环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聚集环的外部环形等角度活动卡接有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第二扇形齿轮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架,所述进料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限位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进料管的内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一叶轮,所述进料管的一端环形等角度开设有进料孔,所述收纳仓内部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支撑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齿轮,所述支撑环的外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聚集刮板。
12.优选的,所述喷洒组件包括蓄液箱,所述蓄液箱的底部与所述聚集环的顶部活动安装,所述蓄液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蓄液箱的外壁环形等角度开设有喷洒孔,所述蓄液箱内部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传动环,所述传动环的顶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防沉淀板,所述传动环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支撑环的顶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
13.优选的,所述第二扇形齿轮的外部与所述第一扇形齿轮的外部相啮合,所述第二扇形齿轮的一侧与所述聚集环的外部活动套接,所述进料管与所述聚集环的内部相连通。
14.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固定齿轮的顶部相啮合,所述限位环滑动卡接于所述收纳仓内部的底部,所述限位架的底部与所述限位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架与所述进料管活动套接,所述支撑环的底部与所述收纳仓内部的底部活动卡接,所述进料管的外部分别活动贯穿于支撑环的外部。
15.优选的,所述蓄液箱的外径值从上往下逐渐递增,所述分散板的底部远离所述蓄液箱的顶部,且所述分散板的外径值大于所述蓄液箱顶部的外径值,所述分散板呈环形圆弧状,所述喷洒孔从内向外呈四十五度倾斜。
16.优选的,所述蓄液箱的内部开设有环状梯形槽,所述传动环活动套接于所述环形
梯形槽的底部,所述防沉淀板呈“s”状,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为异极。
17.优选的,一个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与所述蓄液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一侧与一个所述固定架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蓄液箱的外部与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固定连接。
18.优选的,所述刮板的外壁与所述收纳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刮板的内壁与所述喷洒组件的外部相接触。
19.(三)有益效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进料管、第一叶轮与固定齿轮等达到了生物炭与药剂混合均匀的目的,通过进料管旋转将收纳仓内部炭化处理后的生物炭集中至聚集环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叶轮与绞龙旋转的作用下,将聚集环内部的生物炭向上输送,并经过蓄液箱的内部从蓄液箱的顶部排出,排出的生物炭与分散板的底部相接触,使得生物炭向四周进行分散,生物炭沿着蓄液箱的外部向下滚落,通过喷洒孔喷出药液,由于喷洒孔呈四十五度倾斜,且喷洒孔分布与蓄液箱的外部,喷洒的药液形成水膜,生物炭在下落的过程中经过药液水膜的内部,从而使药液均匀的与生物炭相接触,从而使改良药剂与生物炭充分接触,以此反复,使生物炭与药液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了生物炭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从而达到了生物炭与药剂混合均匀的效果;
2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传动环、防沉淀板与第一磁铁等达到了药剂防沉淀的目的,通过将土壤理化改良药剂注入蓄液箱的内部,由于土壤理化性质改良药剂由多种药液混合而成,在支撑环旋转的过程中,同时带动顶部的第二磁铁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根据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下,带动第一磁铁与传动环旋转,并通过防沉淀板对蓄液箱内部的药液进行搅动,从而避免改良药液沉淀于蓄液箱的内部,从而保证药液的质量,有效避免药液沉淀降低生物炭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从而达到了药剂防沉淀的效果;
2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刮板、蓄液箱与聚集刮板等达到了炭化炉内部清理的目的,通过支撑环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刮板进行旋转,通过喷洒孔将药液喷出,并与生物炭进行混合,生物炭吸附液体,将附着于收纳仓与蓄液箱的外部,并通过刮板旋转,对蓄液箱与收纳仓内壁附着的生物炭进行清理,从而避免生物炭吸收液体无法下落,影响生物炭与药液充分混合,同时减少人工对收纳仓内部的清理,提高生物炭与药液混合效果,从而达到了炭化炉内部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结构整体外观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面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结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结构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结构内部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结构喷洒组件与刮板配合示意图;
30.图7为本发明结构喷洒组件与驱动组件装配示意图;
31.图8为本发明结构分散组件外观示意图;
32.图9为本发明结构喷洒组件装配示意图。
33.图中:1-收纳仓;2-排料管;3-连通管;4-喷洒组件;401-蓄液箱;402-喷洒孔;403-传动环;404-防沉淀板;405-第一磁铁;406-第二磁铁;5-分散组件;501-聚集环;502-第一扇形齿轮;503-第二扇形齿轮;504-限位架;505-传动齿轮;506-支撑环;507-进料管;508-进料孔;509-第一叶轮;510-固定齿轮;511-限位环;512-聚集刮板;6-承接板;7-驱动组件;701-电机;702-保护盖;703-绞龙;704-传动杆;705-分散板;706-第二叶轮;8-刮板;9-支撑腿;10-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壤理化性质智能喷淋的生物炭制备炉,包括收纳仓1,收纳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9,支撑腿9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承接板6,承接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的输出端活动套接有分散组件5,分散组件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喷洒组件4,分散组件5的外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刮板8,收纳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料管2,收纳仓1的一侧远离排料管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3,刮板8的外壁与收纳仓1的内壁相接触,刮板8的内壁与喷洒组件4的外部相接触。
3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粉碎后的秸秆放置于炭化炉内进行炭化处理,处理后的秸秆进入通过收纳仓1的顶部进入收纳仓1的内部,启动驱动组件7带动分散组件5旋转,分散组件5的内部形成负压,将收纳仓1内部底部的生物炭进行集中,并通过驱动组件7将其向上输送,并通过喷洒组件4的顶部排出,使生物炭从喷洒组件4的顶部向四周进行分散,并沿着喷洒组件4的外部向下滚落,同时连通管3与药剂存储箱进行对接,通过程序控制向喷洒组件4的内部注入土壤理化性质改良药液,同时通过程序控制自动将喷洒组件4内部的药液喷出,喷出的过程中与生物炭进行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生物炭与药液混合的效果,从而提高生物炭品质。
37.现有秸秆生物炭制备炉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质量传感器来检测投入炭化炉的生物质材料的重量。质量传感器的信号通过下位机和上位机将投入的生物质量显示在显示屏上,以助于调节投入生物质的质量;投入一定量的生物质后,通过固定栓和固定孔,将炉门稳定地固定在炉壁上;开启鼓风机,鼓风机将通过可调整角度的活页网和高温网向燃烧腔中提供充足的氧气,之后逐渐调节燃气节流阀使合适量的燃气进入炉腔并通过点火线圈进行点火操作;根据燃气节流阀来控制燃气和氧气混合的比例,并且通过安装在炉壁上的温度传感器来达到280℃从而预热生物质,并根据重量重新调节燃气节流阀的大小,逐渐将其加热到350℃;
38.当逐渐加热炉内的生物质材料到350℃的过程中,会产生的挥发性的木煤气,木醋液等挥发性可燃烧物质;这些物质会通过回收管道进入炉腔内混合燃气和氧气燃烧,在炉壁上温度传感器将信号通过抗干扰能力强的rs-485信号传到下位机进行数据封包处理,并将其发送到上位机同时再次动态调节进入燃气和氧气的比例,实现燃烧效率的最大化;此
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将从废弃排放管道排出,此废气排放管道亦可以连接净化装置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炭化炉内部温度,确保炭化过程的稳定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接受rs-485信号的下位机会不断将这些受到数据传输到显示装置上,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9.由于木煤气的产生只需要加热生物质,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但在大部分炭化中间的过程中,由于大量的木煤气亦可作为燃料,天然气管道中的天然气其实是作为备用燃料的来源,保证炭化炉的正常运转。炭化接近结束后,由于产生的木煤气减少,天然气管道的节流阀重新慢慢调节到最大,最终通过温度传感器和节流阀通过天然气的大小以及炭化时间在上位机决定炭化是否完成,并显示数据在屏幕和控制面板上,从而可以对整个炭化炉进行自动控制和监测;
40.当炭化结束后,首先关闭燃气节流阀,此后慢慢关闭扇叶和鼓风机。此时温度传感器将不断将信号通过下位机传送到上位机上,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决定耐高温止逆止水阀的开关。要注意的是,在以上的炭化过程中,耐高温材料止逆止水阀始终是处于关闭的状态下的,这一步操作是防止高温炉壁加热管道内的液体药剂或水分。
41.当系统监测到温度降至60℃时,下位机将通过rs-485双绞线将位于装置四角的重量传感器信号记录并在下一步操作中使用。此时上位机发出信号使继电器工作,使水泵开启并将水罐内的水抽入进入喷淋管道,此时将会记录水泵工作的时间从而推算出喷淋的水的质量。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蒸汽将通过木煤气回收管道和炉腔排出。
42.当炉腔内的达到耐高温液位传感器的高度的1/4的时候,由于浸润出的物质浓度已经达到可以计算的数量,上位机将读取下位机保存的数据并通过喷淋水份前的质量和喷淋水份的质量来得出炉内生物质的数量。炉内由耐高温参比电极制成的ph计和高温电导率传感器将数据信号进行1min的采样,并将信号发送到下位机进行处理,下位机将得出平均值通过rs-485的双绞线将数据传送到上位机上。
43.此时上位机经过分析数据并进行计算,得出需要喷洒的药液质量并进行喷洒。药物喷洒系统将进行工作,从而实现自动调配生物质的ph值,氮,磷含量。此时上位机控制继电器使水泵工作,并根据传感器得出的药液的浓度的值决定喷洒时间。此时药液将从耐腐蚀药剂罐通过耐腐蚀的水泵,喷洒管道,止逆阀进入炉腔内的喷头并喷洒。喷洒完成后,上位机将再次获取从下位机存储的ph值和电导率等数据的值,再次确认喷洒的剂量。当喷洒过程结束后,将进入加热模式从而将多余的水分蒸干。要注意的是,在喷洒的过程中,水罐和耐腐蚀药剂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如出现液位不足的现象将会在控制屏幕提示报警,此时可以从加注水管接口和加注药剂管接口加入液体;
44.此时的操作将于上述点火的内容类似。首先启动鼓风机,其将空气透过可调节角度的活页网及高温网,向燃烧腔提供充足氧气。随后,逐渐调节燃气节流阀,以确保适量的燃气进入炉腔,并经由点火线圈进行点火,保持点火状态,此时上位机将从炉内的液位传感器和位于装置下的重量传感器获取此时的液位数据和装置重量数据。上位机随时监测液位数据并燃气节流阀将调节到较小的位置防止沸腾,重量传感器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并于炭化完成时的重量进行比对,当液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并且重量接近炭化完成时的重量时,首先关闭燃气节流阀和扇叶后关闭鼓风机,等待温度降下后将生物质取出即可。
45.如图2、图3、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驱动组件7包括电机701,电机701与承接
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电机7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杆704,传动杆704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绞龙703,传动杆70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散板705,承接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盖702,传动杆704的外部远离绞龙70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叶轮706;
46.分散组件5包括第一扇形齿轮502,第一扇形齿轮502与传动杆704的外部固定安装,传动杆70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聚集环501,聚集环50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环506,聚集环501的外部环形等角度活动卡接有第二扇形齿轮503,第二扇形齿轮503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料管507,进料管507的外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架504,进料管507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505,限位架5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511,进料管507的内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一叶轮509,进料管507的一端环形等角度开设有进料孔508,收纳仓1内部的底部且位于支撑环50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齿轮510,支撑环506的外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聚集刮板512;
47.喷洒组件4包括蓄液箱401,蓄液箱401的底部与聚集环501的顶部活动安装,蓄液箱40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0,蓄液箱401的外壁环形等角度开设有喷洒孔402,蓄液箱401内部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传动环403,传动环403的顶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防沉淀板404,传动环403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405,支撑环506的顶部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406。
4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粉碎后的秸秆放置于炭化炉内部进行处理,经过炭化处理后的生物炭进入收纳仓1的内部,启动电机701带动第一扇形齿轮502旋转,由于第二扇形齿轮503的外沿分别与第一扇形齿轮502的外沿相啮合,同时带动第二扇形齿轮503旋转,分别带动进料管507旋转,进料管507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内部的第一叶轮509进行旋转,第一叶轮509旋转过程中,进料管507的内部形成负压,收纳仓1内部底部的生物炭在进料管507内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进料管507进入聚集环501的内部,同时进料管507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传动齿轮505旋转,传动齿轮505沿着固定齿轮510的顶部进行旋转运动,并带动进料管507沿着固定齿轮510的顶部进行旋转,从而对收纳仓1内部底部的生物炭集中至聚集环501的内部,再通过电机701带动传动杆704旋转,并分别带动第二叶轮706与绞龙703旋转,在第二叶轮706与绞龙703旋转的作用下,将聚集环501内部的生物炭向上输送,并经过蓄液箱401的内部从蓄液箱401的顶部排出,排出的生物炭与分散板705的底部相接触,由于分散板705呈弧形,使得生物炭向四周进行分散,同时由于蓄液箱401的外径值从上往下逐渐递增,生物炭落入蓄液箱401的外部,沿着蓄液箱401的外部向下滚落,在滚落的过程中通过程序自动控制输送泵通过连通管3与固定架10向蓄液箱401的内部注入改良药剂,并分别通过喷洒孔402喷出,由于喷洒孔402呈四十五度倾斜,且喷洒孔402分布与蓄液箱401的外部,喷洒的药液形成水膜,生物炭在下落的过程中经过药液水膜的内部,从而使药液均匀的与生物炭相接触,从而使改良药剂与生物炭充分接触,混合药液的生物炭落入收纳仓1内部的底部进行收集,以此反复重复对生物炭进行输送,并不断喷淋药液,从而实现生物炭与土壤理化性质药液混合更加均匀。
49.如图3、图7、图8所示,第二扇形齿轮503的外部与第一扇形齿轮502的外部相啮合,第二扇形齿轮503的一侧与聚集环501的外部活动套接,进料管507与聚集环501的内部相连通,传动齿轮505分别与固定齿轮510的顶部相啮合,限位环511滑动卡接于收纳仓1内部的底部,限位架504的底部与限位环511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架504与进料管507活动套接,支
撑环506的底部与收纳仓1内部的底部活动卡接,进料管507的外部分别活动贯穿于支撑环506的外部。
5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炭化处理后秸秆落入收纳仓1的内部,并启动电机701带动第一扇形齿轮502旋转,由于第二扇形齿轮503的外沿分别与第一扇形齿轮502的外沿相啮合,同时带动第二扇形齿轮503旋转,分别带动进料管507旋转,进料管507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内部的第一叶轮509进行旋转,第一叶轮509旋转过程中,进料管507内部的压力小于外部的压力,此时收纳仓1内部底部的生物炭在进料管507内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进料管507进入聚集环501的内部,同时进料管507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传动齿轮505旋转,传动齿轮505沿着固定齿轮510的顶部进行旋转运动,并带动进料管507沿着固定齿轮510的顶部进行旋转,再通过聚集刮板512对收纳仓1内部底部的生物炭向中部进行集中,从而能够对收纳仓1内部底部的生物炭进行完全集中,避免收纳仓1的内部存在死角,导致生物炭无法输送与药液进行混合。
51.上述固定齿轮510与传动齿轮505的直径比满足正常工作需求,同时定期对传动齿轮505与固定齿轮510进行维护,从而降低传动齿轮505与固定齿轮510之间的磨损。
52.如图5、图6、图7所示,蓄液箱401的外径值从上往下逐渐递增,分散板705的底部远离蓄液箱401的顶部,且分散板705的外径值大于蓄液箱401顶部的外径值,分散板705呈环形圆弧状,喷洒孔402从内向外呈四十五度倾斜。
5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进料管507对收纳仓1内部的生物炭集中至聚集环501的内部时,再通过电机701带动传动杆704旋转,并分别带动第二叶轮706与绞龙703旋转,在第二叶轮706与绞龙703旋转的作用下,将聚集环501内部的生物炭向上输送,并经过蓄液箱401的内部从蓄液箱401的顶部排出,排出的生物炭与分散板705的底部相接触,由于分散板705呈弧形,使得生物炭向四周进行分散,同时由于蓄液箱401的外径值从上往下逐渐递增,生物炭落入蓄液箱401的外部,沿着蓄液箱401的外部向下滚落;
54.在滚落的过程中通过程序自动控制输送泵通过连通管3与固定架10向蓄液箱401的内部注入改良药剂,并分别通过喷洒孔402喷出,由于喷洒孔402呈四十五度倾斜,且喷洒孔402分布与蓄液箱401的外部,喷洒的药液形成水膜,生物炭在下落的过程中经过药液水膜的内部,从而使药液均匀的与生物炭相接触,从而使改良药剂与生物炭充分接触。
55.如图2、图4、图5、图7、图9所示,蓄液箱401的内部开设有环状梯形槽,传动环403活动套接于环形梯形槽的底部,防沉淀板404呈“s”状,第一磁铁405与第二磁铁406之间为异极,一个固定架10的内部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与蓄液箱401的内部相连通,蓄液箱401的外部与固定架10的内侧固定连接。
5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程序控制将土壤理化改良药剂注入蓄液箱401的内部,由于土壤理化性质改良药剂由多种药液混合而成,在支撑环506旋转的过程中,同时带动顶部的第二磁铁406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根据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下,带动第一磁铁405与传动环403旋转,并通过防沉淀板404对蓄液箱401内部的药液进行搅动,由于防沉淀板404呈“s”状,在旋转过程中使蓄液箱401内部的药剂进行充分混合,从而避免改良药液沉淀于蓄液箱401的内部,从而保证药液的质量,有效避免药液沉淀降低生物炭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
5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58.首先将粉碎后的秸秆放置于炭化炉内进行炭化处理,经过炭化处理后,通过收纳仓1的顶部落入收纳仓1的内部,同时根据生物炭实际使用需求向生物炭中喷洒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药液,并将药液的输送管道与连通管3进行对接,通过连通管3与一个固定架10向蓄液箱401的内部注入喷洒药液;
59.同时生物炭进入收纳仓1的内部时,启动电机701带动第一扇形齿轮502旋转,由于第二扇形齿轮503的外沿分别与第一扇形齿轮502的外沿相啮合,同时带动第二扇形齿轮503旋转,分别带动进料管507旋转,进料管507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内部的第一叶轮509进行旋转,第一叶轮509旋转过程中,进料管507内部的压力小于外部的压力,此时收纳仓1内部底部的生物炭在进料管507内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进料管507进入聚集环501的内部;
60.同时进料管507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传动齿轮505旋转,传动齿轮505沿着固定齿轮510的顶部进行旋转运动,并带动进料管507沿着固定齿轮510的顶部进行旋转,从而对收纳仓1内部底部的生物炭集中至聚集环501的内部,再通过电机701带动传动杆704旋转,并分别带动第二叶轮706与绞龙703旋转,在第二叶轮706与绞龙703旋转的作用下,将聚集环501内部的生物炭向上输送,并经过蓄液箱401的内部从蓄液箱401的顶部排出,排出的生物炭与分散板705的底部相接触,由于分散板705呈弧形,使得生物炭向四周进行分散,同时由于蓄液箱401的外径值从上往下逐渐递增,生物炭落入蓄液箱401的外部,沿着蓄液箱401的外部向下滚落;
61.在滚落的过程中通过输送泵通过连通管3与固定架10向蓄液箱401的内部注入改良药剂,并分别通过喷洒孔402喷出,由于喷洒孔402呈四十五度倾斜,且喷洒孔402分布与蓄液箱401的外部,喷洒的药液形成水膜,生物炭在下落的过程中经过药液水膜的内部,从而使药液均匀的与生物炭相接触,从而使改良药剂与生物炭充分接触,混合药液的生物炭落入收纳仓1内部的底部进行收集;
62.同时土壤理化改良药剂进入蓄液箱401的内部时,由于土壤理化性质改良药剂由多种药液混合而成,在支撑环506旋转的过程中,同时带动顶部的第二磁铁406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根据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下,带动第一磁铁405与传动环403旋转,并通过防沉淀板404对蓄液箱401内部的药液进行搅动,从而避免改良药液沉淀于蓄液箱401的内部,从而保证药液的质量;
63.同时在支撑环506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刮板8进行旋转,通过喷洒孔402将药液喷出,并与生物炭进行混合,生物炭吸附液体,将附着于收纳仓1与蓄液箱401的外部,并通过刮板8旋转,对蓄液箱401与收纳仓1内壁附着的生物炭进行清理,从而避免生物炭吸收液体无法下落,影响生物炭与药液充分混合,通过将药液与生物炭进行充分混合后,即可通过排料管2将其排出。
6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