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翼伞,具体涉及一种带充气式气囊的翼伞。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翼伞包括冲压式翼伞和单翼伞,冲压式翼伞伞衣由不透气的涂层织物制成上、下翼面,中间连有翼型的肋片。伞衣前缘开有切口,以便于空气进入形成气室。肋片上开有通气孔,便于各气室间空气流通,以保证伞衣迅速充气和各气室压力均匀。单翼伞为具有单层伞衣的结构。
3.冲压式翼伞和单翼伞在遇到侧风或兜风时会影响气动外形,容易造成不能满足飞行或滞空状态的翼伞气动外形(即翼伞塌陷),从而导致翼伞失稳下坠,由此影响翼伞的使用安全性。此外,由于冲压式翼伞具有开放式的气室,在下雨且有风情况下,雨水易从气室前端开口进入气室内部,从而影响冲压式翼伞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充气式气囊的翼伞,在传统冲压翼伞或单翼伞的基础上增加了充放气式气囊,能够确保翼伞在各种风力条件下均能保持气动外形,从而增加翼伞飞行状态的稳定性和滞空性。
5.所述的带充气式气囊的翼伞包括:载荷舱、通过多根翼伞绳与所述载荷舱相连的翼伞本体;
6.当所述翼伞本体为冲压翼伞时,在所述冲压翼伞的一个或多个气室内放置气囊,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气室内部;
7.当所述翼伞本体为单翼伞时,在所述单翼伞的上面或/和下面按照单翼伞气动外形设置由多个沿纵向依次相连的气囊形成的气囊排,各气囊和对应位置处的翼伞本体连接;
8.所述气囊设置有独立的充气阀和放气阀,用于气囊的充放气。
9.优选的:还包括自动收放机构,用于所述翼伞本体的自动收放。
10.优选的:所述自动收放机构设置在所述翼伞本体的中部或设置在所述载荷舱上。
11.优选的:所述自动收放机构包括:电动卷筒和收放缆绳;
12.两根所述收放缆绳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所述电动卷筒上,另一端分别向所述翼伞本体的纵向两端延伸,分别与该侧最端部的翼伞本体相连。
13.优选的:所述电动卷筒包括:离合单元和两个卷绳单元,两个卷绳单元分别用于带动位于自动收放机构两侧的翼伞本体的收放;
14.所述卷绳单元包括:固定凹轮、滑动凸轮、卷绳电机、卷绳盘和卷绳盘轴;
15.所述卷绳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固定凹轮同轴固接;卷绳盘轴通过花键将滑动凸轮和卷绳盘同轴固接;且所述滑动凸轮具有凸齿的端面与固定凹轮具有凹齿的端面同轴相对;所述收放缆绳缠绕在所述卷绳盘上;
16.所述离合单元用于两个卷绳单元中滑动凸轮与固定凹轮之间的结合或断开;所述离合单元包括离合器和滑动凸轮拨叉平移杆;所述滑动凸轮拨叉平移杆的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相连,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卷绳单元的滑动凸轮配合,用于带动两个滑动凸轮同步平移,实现两个卷绳单元中滑动凸轮与固定凹轮的同步结合或分离。
17.优选的:当所述翼伞本体为冲压翼伞时,所述气囊为双层或三层折叠气囊;
18.当采用双层折叠气囊时,包括通过柔性折叠面相连的两个气囊段,其中一个气囊段位于所述气室内部,另一个气囊段折叠至该气室的上方或下方;
19.当采用三层折叠气囊时,包括通过柔性折叠面依次相连的三个气囊段,其中一个气囊段位于所述气室内部,另两个气囊段分别折叠至该气室的上方和下方。
20.优选的:当所述翼伞本体为单翼伞时,每两个相邻的气囊之间设置有柔性增强隔带。
21.优选的:当所述翼伞本体为单翼伞时,所述气囊排的横向一侧设置有纵向的充气带,所述充气带上对应每个气囊设置有一个充气阀,用于对气囊的快速充气。
22.优选的:所述气囊内部充入氢气或氦气。
23.优选的:所述翼伞本体后端纵向中间位置柔性尾翼。
24.有益效果:
2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充气式气囊的翼伞,在传统冲压翼伞或单翼伞的基础上增加了充放气式气囊,能够确保翼伞在各种风力条件(如侧风或兜风或无风等情况)下均能保持气动外形,从而增加飞行状态的稳定性及滞空性;且增设气囊后能够提高翼伞的升力。
26.(2)为实现翼伞的自动收放,进一步设置了自动收放机构,当对气囊放气后,通过自动收放机构能够实现对翼伞本体的自动回收。
27.(3)使用时能够依据使用需求选择气囊的个数,以调整翼伞的升力,使翼伞的结构强度稳定。
28.(4)使用气囊排时,邻的气囊之间设置有柔性增强隔带,不仅能够增大翼面强度,还能使每个独立气囊之间有适当的外形变形量,确保气囊充气后整个翼伞本体的气动外形符合原来设计气动布局。
29.(5)对于冲压翼伞,由于气室容积有限,气囊可采用双层折叠或三层折叠的气囊,由此能够在不改变冲压翼伞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气囊的容积,提高翼伞的升力。
30.(6)可以依据使用需求设置与翼伞本体相连的尾翼,在翼伞本体后端纵向中间位置柔性尾翼,能够增加翼伞本体在某一空域固定滞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1.图1本带气囊的冲压翼伞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带气囊的单翼伞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气囊排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自动收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三层折叠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36.其中:1-牵引绳、2-载荷舱、3-翼伞绳、4-翼伞本体、5-尾翼、6-气囊、7-柔性增强隔带、8-充气阀、9-充气带、12-滑动凸轮,13-固定凹轮,14-卷绳电机,15-离合器,16-卷绳盘,
17-卷绳盘轴,18-滑动凸轮拨叉平移杆,19-气囊段a,20-气囊段b,21-气囊段c,22-柔性折叠面,23-内部通气管,24-外部通气管,25-充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8.实施例1:
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充气式气囊的翼伞,在传统冲压翼伞或单翼伞的基础上增加了充放气式气囊,能够确保翼伞在各种风力条件下均能保持气动外形,从而增加翼伞飞行状态的稳定性和滞空性。
40.如图1所示,该带充气式气囊的翼伞包括:载荷舱2、与载荷舱2相连的牵引绳1、通过多根翼伞绳3与载荷舱2相连的翼伞本体4;还可以依据使用需求设置与翼伞本体4相连的尾翼5。在翼伞本体4后端纵向中间位置柔性尾翼5,通过设置尾翼能够增加翼伞本体在某一空域固定滞空的稳定性。
41.为描述方便,令翼伞本体4的长度方向为纵向(即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为横向(即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翼伞本体4可以为冲压翼伞或单翼伞。
42.本实施例中翼伞本体4为冲压翼伞,冲压翼伞沿纵向具有多个前端开口的气室,可依据使用需要在一个或多个气室内放置气囊6(气囊6固定在气室内部,如通过缝制或绑制的方式与形成对应气室的伞衣连接在一起),且设置气囊6后仍保持翼伞本体4整体为左右对称结构。通过在气室内设置气囊6保证翼伞在各种风况条件均能够保持气动外形,增加冲压翼伞飞行状态的稳定性。
43.在位于中间的气室内部放置气囊6能够调整翼伞自重,避免塌陷。气囊6内部可依据需求充氢气或氦气,以提高翼伞的升力,由此使翼伞能够在无风情况下也可以漂浮。
44.每个气囊6均具有独立的充气阀和放气阀,本例中,充气阀和放气阀均采用单向阀,通过充气阀能够实现对气囊6的快速充气;通过放气阀能够在回收翼伞本体时对气囊进行快速放气和抽气,以排出气囊6内部的气体。各个气囊的充气阀可以通过一个充气带相连,充气带与充气设备相连,由此实现对各气囊6的充气。
45.该种结构形式的翼伞能够弥补常规冲压翼伞的不足,常规冲压翼伞设置有开放的进风口,仅适用于有风的天气;本方案中,在冲压翼伞的气室内依据需求固定充有氦气或氢气的气囊6,由此能够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够通过气囊6保持翼伞的气动外形,且能够保证遇到侧风或其他异常情况确保翼伞始终处于伸展状态,从而增加飞行状态的稳定性。
46.实施例2:
47.当翼伞本体4为单翼伞时,直接在单翼伞伞衣的上面或/和下面按照单翼伞伞衣气动外形设置由多个沿纵向依次相连的气囊6形成的气囊排,气囊排和伞衣连接在一起,如各气囊6通过缝制或绑的方式和对应位置的伞衣相连,如图2和图3所示。
48.如图3所示,气囊排由多个气囊6沿纵向依次相连,每两个相邻的气囊6之间设置有柔性增强隔带7,设置柔性增强隔带7的主要作用为:一是增大翼面强度;二是确保每个独立气囊6之间有适当的外形变形量,确保气囊6充气后整个翼伞本体的气动外形符合原来设计气动布局。设置多个独立气囊6能够避免设计成一个大气囊出现漏气导致整个翼伞面保持气动外形的能力变差。
49.每个气囊6均具有独立的充气阀和放气阀,本例中,在翼伞本体4的横向一侧设置有纵向的充气带9,充气带9上对应每个气囊6设置有一个充气阀8,用于对气囊6的快速充气,充气阀8采用单向阀;此外,每个气囊6均设置有放气阀。
50.实施例3:
51.在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还设置有自动收放机构,用于翼伞本体4的自动收放。自动收放机构可以设置在翼伞本体4的中部,也可以设置在载荷舱2上。
52.本例中,自动收放构包括:电动卷筒机构和收放缆绳,两根收放缆绳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电动卷筒机构上,另一端分别向翼伞本体4的纵向两端延伸,依次穿过对应侧各气囊中部缆绳孔内后与该侧最端部的翼伞本体4相连。
53.电动卷筒机构包括:离合单元和两个卷绳单元,两个卷绳单元分别为左卷绳单元和右卷绳单元,分别用于带动位于自动收放机构左侧和右侧翼伞本体4的收放。两个卷绳单元共用一个离合单元;卷绳单元包括:固定凹轮13、滑动凸轮12、卷绳电机14、卷绳盘16、卷绳盘轴17和收放缆绳;卷绳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与固定凹轮13同轴固接;卷绳盘轴17通过花键将滑动凸轮12和卷绳盘16同轴固接在一起;且滑动凸轮12具有凸齿的端面与固定凹轮13具有凹齿的端面同轴相对。离合单元用于两个卷绳单元中滑动凸轮12与固定凹轮13之间的结合或断开;离合单元包括离合器15和滑动凸轮拨叉平移杆18;离合器15可以为偏心轮电机驱动的偏心轮或电磁离合器带动的电磁推杆,滑动凸轮拨叉平移杆18一端分别与两个卷绳单元的滑动凸轮12配合,另一端与离合器15相连;通过离合器15带动滑动凸轮拨叉平移杆18移动,进而带动两个滑动凸轮12同步移动,实现两个卷绳单元中滑动凸轮12与固定凹轮13的同步结合或分离。滑动凸轮拨叉平移杆18仅用于带动两个滑动凸轮12平移,不随滑动凸轮12转动;如滑动凸轮12的外圆周面上加工有环形槽,滑动凸轮拨叉平移杆18与两个滑动凸轮12配合的部分为圆盘结构,其外圆周面的两相对端分别位于两个滑动凸轮12的外圆周面的环形槽内,推动两个滑动凸轮12轴向移动,不随滑动凸轮12转动。
54.卷绳盘16上缠绕有收放缆绳,收放缆绳依次穿过对应侧各气囊6上的缆绳孔后与翼伞本体该侧的最端部位置相连;对于没有设置气囊的气室,收放缆绳穿过该气室两侧肋片上的穿绳孔后与翼伞本体该侧的最端部相连。
55.当需要回收翼伞本体时,先对各气囊6放气,然后通过离合器15使滑动凸轮12与固定凹轮13结合,卷绳电机14带动卷绳盘16转动,通过对缠绕在卷绳盘16上的收放缆绳的回收带动翼伞本体的两侧向回收拢;当需要释放翼伞本体时,先对各气囊6充气,此时滑动凸轮12与固定凹轮13处于分离状态,设置有气囊6的翼伞本体在气动力的作用下上升,带动卷绳盘16在卷绳盘轴17上空转。
56.实施例4:
57.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当翼伞本体为冲压翼伞时,为了能够在不改变现有冲压翼伞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气囊6的容积,提高翼伞的升力。可依据需要选择在某个气室内使用可折叠气囊,可折叠气囊可以为双层折叠或三层折叠的气囊。
58.可依据需要选择在某个气室内使用可折叠气囊;鉴于在最中间气室内设置有自动收放机构,通常在冲压翼伞最中间的气室内设置可折叠气囊,以调节自重,避免中间塌陷,使自动收放机构的重力不影响气动外形。
59.当采用双层折叠气囊时,包括通过柔性折叠面相连的两个气囊段,其中一个气囊
段位于所述气室内部,另一个气囊段折叠至该气室的上方或下方;
60.当采用三层折叠气囊时,包括通过柔性折叠面依次相连的三个气囊段,其中一个气囊段位于所述气室内部,另两个气囊段分别折叠至该气室的上方和下方。
6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三层折叠气囊的结构,该三层折叠气囊包括三个依次相连的气囊段,分别为气囊段a19、气囊段b20和气囊段c21;其中气囊段a19和气囊段b20之间通过柔性折叠面22相连,气囊段b20和气囊段c21之间通过柔性折叠面22相连;柔性折叠面22上设置有用于将三个气囊段连通的内部通气管23、将三个气囊段与外部充气管路连通的外部通气管24;外部通气管24上设置有用于对三层折叠气囊进行充气的充气阀25。
62.安装时,将气囊段a安装在气室内作为中层气囊,此时,气囊段a和气囊段b之间的柔性折叠面22位于该气室前侧开口处,在该柔性折叠面22位置向上折叠将气囊段b折叠于气室上方作为上层气囊,此时气囊段b和气囊段c之间的柔性折叠面22位于上层气囊的后侧,在上层气囊的后侧向下折叠气囊段c,使气囊段c折叠与气室下方作为下层气囊。然后通过束囊绳将三个气囊段束缚在一起即可。
63.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