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进度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进度管控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在一些场地环境较为复杂,工作人员不方便直接进入或者较为危险的地区信息采集时,如灾害现场救援信息采集、现场调度辅助、危险地区的施工现场信息采集和施工监控等场景,往往需要借助无人机进行信息采集和监控;
3.在建筑施工领域,无人机能够通过航拍合成3d模型,对建筑施工进度进行检测,但是无人机需要飞行至一定的高度方可对施工场地进行监测,但在高空易受到风流的影响,造成无人晃动的情况,进而导致摄像机随之晃动,促使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不清晰,甚至无法精准的拍摄出建筑施工场地图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进度管控的无人机,通过在无人机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摄像机安装在减震装置的底部,其中减震装置包括竖直减震机构和水平减震机构,竖直减震机构能够对无人机上下移动时而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并释放,水平减震机构能够在无人机进行水平移动时或者在高空中所遇到的风流而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和释放,从而保障了摄像机的稳定性,解决了摄像机拍摄图像不清晰的问题。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进度管控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无人机的底部设有一对支撑杆,摄像头通过减震装置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部且其位于两个支撑杆的中间,减震装置包括竖直减震机构和水平减震机构,竖直减震机构的顶部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部且其底部与水平减震机构连接,摄像头安装在水平减震机构的底部。
7.优选的,竖直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舱、减震杆、减震组件和减震弹簧;第一减震舱通过连接盘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部,第一减震舱的内部具有空腔;减震杆呈竖直状且能够上下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减震舱的底部,减震杆的顶部设有第一减震活塞,第一减震活塞呈水平状且其位于第一减震舱的空腔中;减震组件安装在减震杆的底部;减震弹簧套设在减震杆上,减震弹簧的顶部与第一减震舱的底部抵接,减震弹簧的底部与减震组件的顶部抵接。
8.优选的,减震组件包括第二减震舱和第二减震活塞;第二减震舱呈竖直状且能够上下滑动的安装在减震杆的底部,第二减震舱的内部具有空腔;第二减震活塞呈水平状安装在减震杆的底部且其位于第二减震舱的空腔中。
9.优选的,水平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盘;减震盘具有一对且对称设置在摄像机与第二减震舱的中间;两个减震盘的表面均设有至少两个向外部延伸的连接杆,多个连接杆均匀分布在减震盘的表面;上下两个减震盘分别与第二减震舱的底部和摄像机的顶部进行连
接,上下两个连接杆之间安装有用于进行减震的减震球。
10.优选的,减震球为橡胶材质。
11.优选的,水平减震组件还包括万向接头;万向接头的顶部与第二减震舱的底部连接,万向接头的底部与摄像机的顶部连接。
12.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技术通过在无人机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摄像机安装在减震装置的底部,其中减震装置包括竖直减震机构和水平减震机构,竖直减震机构能够对无人机上下移动时而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并释放,水平减震机构能够在无人机进行水平移动时或者在高空中所遇到的风流而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和释放,从而保障了摄像机的稳定性,解决了摄像机拍摄图像不清晰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进度管控的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进度管控的无人机的结构主视图;
16.图3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进度管控的无人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7.图4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进度管控的无人机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图;
18.图5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进度管控的无人机的局部立体结构剖视图;
19.图6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进度管控的无人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0.图中标号为:
21.1-无人机;11-支撑杆;
22.2-摄像机;
23.3-减震装置;31-竖直减震机构;311-第一减震舱;3111-连接盘;312-减震杆;3121-第一减震活塞;313-减震弹簧;314-减震组件;3141-第二减震舱;3142-第二减震活塞;32-水平减震机构;321-减震盘;322-连接杆;323-减震球;324-万向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进度管控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1,无人机1的底部设有一对支撑杆11,摄像头通过减震装置3安装在无人机1的底部且其位于两个支撑杆11的中间,减震装置3包括竖直减震机构31和水平减震机构32,竖直减震机构31的顶部安装在无人机1的底部且其底部与水平减震机构32连接,摄像头安装在水平减震机构32的底部。
26.当无人机1在高空中飞行拍摄时,摄像机2会随随之晃动,为了使摄像机2保持稳定,将摄像头通过减震装置3安装在无人机1的底部,减震装置3包括有竖直减震机构31和水平减震机构32,竖直减震机构31能够在无人机1进行上下移动飞行时,对上下移动过程中造成的竖直方向的晃动进行减震卸力,使摄像机2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水平减震机构32能够在无人机1进行水平移动时,或者当无人机1遇到高空中风流的影响时,水平减震机构32能够将水平的晃动进行减震卸力,从而保持了摄像机2的稳定性,解决了摄像机2拍
摄图像不清晰的问题。
27.参见图3至图5所示,竖直减震机构31包括第一减震舱311、减震杆312、减震组件314和减震弹簧313;第一减震舱311通过连接盘3111安装在无人机1的底部,第一减震舱311的内部具有空腔;减震杆312呈竖直状且能够上下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减震舱311的底部,减震杆312的顶部设有第一减震活塞3121,第一减震活塞3121呈水平状且其位于第一减震舱311的空腔中;减震组件314安装在减震杆312的底部;减震弹簧313套设在减震杆312上,减震弹簧313的顶部与第一减震舱311的底部抵接,减震弹簧313的底部与减震组件314的顶部抵接。
28.当无人机1进行上下移动时,无人机1底部的摄像机2会向无人机1施加一定的推力,此时会造成摄像机2的晃动,为了保持摄像机2的平稳,将第一减震舱311通过连接盘3111安装在无人机1的底部且其内部具有空腔,减震杆312的顶部通过第一减震活塞3121安装在第一减震盘321内部的空腔中且其能够上下滑动,减震弹簧313套设在减震杆312上,减震弹簧313的顶部与第一减震舱311抵接,减震弹簧313的底部与减震组件314抵接,当无人机1移动后停止时摄像机2因惯性会向上方冲击,摄像机2的向上冲击会使减震杆312向上方移动,减震杆312的向上移动使减震弹簧313发生挤压,并且使第一减震活塞3121在第一减震舱311的内部进行向上移动,减震弹簧313能够使向上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第一减震杆312带动第一减震活塞3121在第一减震舱311内进行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减震舱311内部的空气发生压缩,从而使向上的冲击力转换为热量,从而实现了冲击力缓冲与释放,解决了摄像机2晃动的问题。
29.参见图4至图5所示,减震组件314包括第二减震舱3141和第二减震活塞3142;第二减震舱3141呈竖直状且能够上下滑动的安装在减震杆312的底部,第二减震舱3141的内部具有空腔;第二减震活塞3142呈水平状安装在减震杆312的底部且其位于第二减震舱3141的空腔中。
30.为了减少无人机1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对摄像机2的晃动,同时增加力的释放,通过在减震杆312的底部设有第二减震舱3141,第二减震舱3141的内部设有第二减震活塞3142,第二减震舱3141与减震杆312滑动连接,减震杆312的底部与第二减震活塞3142连接,当无人机1的移动使第二减震舱3141向上移动时,减震杆312与第二减震活塞3142是固定不动的,第二减震舱3141向上方移动会使其空腔内的空气进行压缩,从而能够使向上移动的力转换为热量,实现了对力的释放,保持了摄像机2的稳定性。
31.参见图5至图6所示,水平减震机构32包括减震盘321;减震盘321具有一对且对称设置在摄像机2与第二减震舱3141的中间;两个减震盘321的表面均设有至少两个向外部延伸的连接杆322,多个连接杆322均匀分布在减震盘321的表面;上下两个减震盘321分别与第二减震舱3141的底部和摄像机2的顶部进行连接,上下两个连接杆322之间安装有用于进行减震的减震球323。
32.当无人机1进行水平移动,或者在高空遇到风流时,为了减少摄像机2的晃动,通过在第二减震舱3141的底部设有两个减震盘321,两个减震盘321对称设置在摄像机2顶部和第二减震舱3141的底部,两个减震盘321的表面设有多个向外部延伸的连接杆322,上下两个连接杆322之间通过减震球323连接,当无人机1产生水平晃动时,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减震盘321与减震球323能够使晃动的力进行缓冲,使无人机1在晃动时,减少了摄像机2
的晃动,从而能够使摄像机2保持稳定,增加了拍摄时画面的清晰度。
33.参见图5所示,减震球323为橡胶材质。
34.当无人机1发生晃动时,通过上下两个减震盘321与减震球323能够减少摄像机2的晃动,通过将减震球323设置为橡胶材质能够使两个减震盘321之间的连接具有弹性,从而当无人机发生晃动时,能够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
35.参见图5至图6所示,水平减震组件314还包括万向接头324;万向接头324的顶部与第二减震舱3141的底部连接,万向接头324的底部与摄像机2的顶部连接。
36.摄像机2的顶部两个减震盘321通过减震球323连接,为了增加摄像机2与竖直减震机构31之间的牢固性,摄像机2通过万向接头324与竖直减震机构31中的第二减震舱3141连接,当无人机1晃动时,两个减震盘321之间通过减震球323进行减震,此时底部的摄像机2与第二减震舱3141之间存在着晃动,从而便通过万向接头324连接,当晃动产生时,万向接头324能够始终使摄像机2与第二减震舱3141之间保持连接,从而增加了摄像机2与竖直减震机构31连接时的牢固性。
37.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