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汽车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现有转向直拉杆装置如图1所示,其结构由转向垂臂、转向直拉杆和转向上臂三部分构成。
3.造成前轮制动跑偏的外部因素之一为:转向系拉杆与悬架导向杆系在运动学上不协调,发生运动干涉。当板簧弧高过大,转向垂臂过长使直拉杆接近水平状态时,在紧急制动时由于惯性,车身下移压平板簧,前轴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车架后移,该机构运动产生的拉力会导致整车向左跑偏,而该问题通过增加直拉杆的倾斜度即可解决。已知当转向垂臂长度一定时,通过调整直拉杆长度即可实现直拉杆倾斜度调整,而现有方案转向直拉杆长度无法在不拆卸的情况下调整,调整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能够在不拆卸的情况下,实现转向直拉杆长度的调节,从而实现车辆跑偏的调整。
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包括转向垂臂、转向直拉杆和转向上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调节机构,所述转向直拉杆包括至少两段转向直拉分杆,相邻所述转向直拉分杆之间均采用可伸缩的形式进行连接,形成转向直拉杆;所述伸缩调节机构驱动至少一段所述转向直拉分杆运动,其它所述转向直拉分杆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所述转向直拉杆长度的调节。
6.作为优选,所述转向直拉杆包括两段转向直拉分杆,分别为与转向垂臂连接的第一转向直拉分杆和与转向上臂连接的第二转向直拉分杆;所述伸缩调节机构驱动第一转向直拉分杆运动,实现转向直拉杆长度的调节。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向直拉分杆和第二转向直拉分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伸缩调节机构驱动第一转向直拉分杆运动,所述第二转向直拉分杆在螺纹副的作用下轴向水平运动。
8.作为优选,所述伸缩调节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转向垂臂上,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向直拉分杆连接。
9.作为优选,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伸缩调节机构将转向直拉杆长度调节到位后,所述限位机构将所述转向直拉分杆相对固定。
1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销、限位座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转向直拉分杆上,所述限位座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限位销通过销轴铰接在限位座上,形成杠杆结构;相邻所述转向直拉分杆上设有与限位销配合的卡槽。
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采用吸盘式电磁铁,当吸盘式电磁铁通正向电流时,限位销
末端与吸盘式电磁铁相吸;当吸盘式电磁铁通反向电流时,限位销末端与吸盘式电磁铁相斥。
12.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销与卡槽配合的末端向下折弯,形成勾型结构,且采用磁性材料。
13.一种上述的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出现制动跑偏情况时,按下操作开关,发送电信号传递至plc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源输出的电流方向改变吸盘式电磁铁磁极,打开限位开关;而后控制器输出方波脉冲,该脉冲可控制步进电机的转角从而控制伺服机构的进给量,最终实现转向直拉杆总长调整,过程中位移传感器将每段转向直拉分杆的相对位置状态反馈回控制器以辅助判断是否需要停止脉冲输出;调整完毕,plc控制器控制电源输出反向电流,通过限位机构锁止。
14.一种车辆,具有上述的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车辆出现制动跑偏情况时,通过调整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即可实现纠偏。
15.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通过将转向直拉杆制作成分体式结构(包括至少两段转向直拉分杆),且转向直拉分杆相互之间通过可伸缩方式进行连接;伸缩调节机构驱动其中一段或多段转向直拉分杆,即可实现转向直拉分杆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而实现转向直拉杆总长的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拆卸,即可实现转向直拉杆总长的调节。同时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当转向直拉杆长度调整到理想状态后,通过限位机构即可实现所有转向直拉分杆的相对锁止。
附图说明
16.图1为现有转向直拉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20.图中:1、转向垂臂;2、转向上臂;3、转向直拉杆;31、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2、第二转向直拉分杆;4、伸缩调节机构;5、限位机构;51、固定座;52、限位座;53、限位销;5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4.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包括转向垂臂1、转向直拉杆3、转向上臂2和伸缩调节机构4,转向直拉杆3包括至少两段转向直拉分杆,相邻转向直拉分杆之间均采用可伸缩的形式进行连接,形成转向直拉杆3;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至少一段转向直拉分杆运动,其它转向直拉分杆相对运动,从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调节,进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拆卸,即可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
25.本实施例中,转向直拉杆3可以采用两段式或多段式结构;伸缩调节机构4也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当采用两个时,两个伸缩调节机构4分别设置在两端,对两端的转向直拉分杆驱动,使转向直拉分杆发生沿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移;当伸缩调节机构4采用三个以上时,其对应的转向直拉杆3也需对应设置多段(即包括三段以上的转向直拉分杆),一个伸缩调节机构4对应调节一个转向直拉分杆运动。
26.本实施例中,相邻转向直拉分杆之间采用可伸缩式的连接形式,如内外螺纹的连接形式、内外套筒式或弹簧式等,只要能实现伸缩功能均可。
27.实施例一
28.一种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包括转向垂臂1、转向直拉杆3、转向上臂2和伸缩调节机构4,转向直拉杆3包括至少两段转向直拉分杆,相邻转向直拉分杆之间均采用可伸缩的形式进行连接,形成转向直拉杆3;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至少一段转向直拉分杆运动,其它转向直拉分杆相对运动,从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调节,进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拆卸,即可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
29.本实施例中,转向直拉杆3包括两段转向直拉分杆,分别为与转向垂臂1连接的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和与转向上臂2连接的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2;伸缩调节机构4采用一个,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运动,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调节。
30.实施例二
31.一种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包括转向垂臂1、转向直拉杆3、转向上臂2和伸缩调节机构4,转向直拉杆3包括至少两段转向直拉分杆,相邻转向直拉分杆之间均采用可伸缩的形式进行连接,形成转向直拉杆3;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至少一段转向直拉分杆运动,其它转向直拉分杆相对运动,从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调节,进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拆卸,即可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
32.本实施例中,转向直拉杆3包括两段转向直拉分杆,分别为与转向垂臂1连接的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和与转向上臂2连接的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2;伸缩调节机构4采用一个,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运动,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调节。
33.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和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内外螺纹的连接方式),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运动,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1在螺纹副的作用下轴向水平运动。
34.实施例三
35.一种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包括转向垂臂1、转向直拉杆3、转向上臂2和伸缩调节机构4,转向直拉杆3包括至少两段转向直拉分杆,相邻转向直拉分杆之间均采用可伸缩
的形式进行连接,形成转向直拉杆3;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至少一段转向直拉分杆运动,其它转向直拉分杆相对运动,从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调节,进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拆卸,即可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
36.本实施例中,转向直拉杆3包括两段转向直拉分杆,分别为与转向垂臂1连接的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和与转向上臂2连接的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2;伸缩调节机构4采用一个,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运动,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调节。
37.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和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内外螺纹的连接方式),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运动,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1在螺纹副的作用下轴向水平运动。
38.本实施例中,伸缩调节机构4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转向垂臂1上,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连接。采用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可以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连续调节。
39.实施例四
40.一种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包括转向垂臂1、转向直拉杆3、转向上臂2和伸缩调节机构4,转向直拉杆3包括至少两段转向直拉分杆,相邻转向直拉分杆之间均采用可伸缩的形式进行连接,形成转向直拉杆3;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至少一段转向直拉分杆运动,其它转向直拉分杆相对运动,从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调节,进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拆卸,即可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
41.本实施例中,转向直拉杆3包括两段转向直拉分杆,分别为与转向垂臂1连接的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和与转向上臂2连接的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2;伸缩调节机构4采用一个,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运动,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调节。
42.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和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内外螺纹的连接方式),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运动,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1在螺纹副的作用下轴向水平运动。
43.本实施例中,伸缩调节机构4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转向垂臂1上,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连接。采用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可以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连续调节。
44.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5,伸缩调节机构4将转向直拉杆3长度调节到位后,限位机构5将转向直拉分杆锁止,使其位置相对固定。
45.实施例五
46.一种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包括转向垂臂1、转向直拉杆3、转向上臂2和伸缩调节机构4,转向直拉杆3包括至少两段转向直拉分杆,相邻转向直拉分杆之间均采用可伸缩的形式进行连接,形成转向直拉杆3;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至少一段转向直拉分杆运动,其它转向直拉分杆相对运动,从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调节,进而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拆卸,即可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的调节。
47.本实施例中,转向直拉杆3包括两段转向直拉分杆,分别为与转向垂臂1连接的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和与转向上臂2连接的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2;伸缩调节机构4采用一个,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运动,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调节。
48.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和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内外螺纹的连接方式),伸缩调节机构4驱动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运动,第二转向直拉分杆31在螺纹副的作用下轴向水平运动。
49.本实施例中,伸缩调节机构4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转向垂臂1上,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向直拉分杆31连接。采用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可以实现转向直拉杆3长度的连续调节。
50.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5,伸缩调节机构4将转向直拉杆3长度调节到位后,限位机构5将转向直拉分杆锁止,使其位置相对固定。
51.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销53、限位座52和固定座51,固定座51固定在转向直拉分杆上,限位座52固定在固定座51上,限位销53通过销轴铰接在限位座52上,形成杠杆结构;相邻转向直拉分杆上设有与限位销53配合的卡槽54。
52.本实施例中,固定座52采用吸盘式电磁铁,限位销53与卡槽54配合的末端向下折弯,形成勾型结构,且采用磁性材料。当吸盘式电磁铁通正向电流时,限位销53末端与吸盘式电磁铁相吸,限位机构打开;当吸盘式电磁铁通反向电流时,限位销53末端与吸盘式电磁铁相斥,限位机构锁紧。
53.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的控制方法,驾驶员主观感受到车辆出现制动跑偏情况时,按下操作开关,发送电信号传递至plc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源输出的电流方向改变吸盘式电磁铁磁极,打开限位开关;而后控制器输出方波脉冲,该脉冲可控制步进电机的转角从而控制伺服机构的进给量,最终实现转向直拉杆3总长调整,过程中位移传感器将各转向直拉分杆的相对位置状态反馈回控制器以辅助判断是否需要停止脉冲输出;调整完毕,plc控制器控制电源输出反向电流,实现限位锁止。上述步骤完成后,驾驶员可通过制动行为主观判断制动跑偏改善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机构调整费时实力的问题。
54.一种车辆,具有本发明的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在车辆出现制动跑偏情况时,通过调整可伸缩转向直拉杆装置,即可实现纠偏。
5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特征。本发明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56.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是示例性的,本说明书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技术方案。相反,提供这些说明将使得本发明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57.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