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架桥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2.目前高架桥的墩柱施工普遍都是混凝土现浇,施工时首先需要在墩柱的设计位置进行模板的搭设,再由施工人员向模板内部现浇混凝土以成型墩柱,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站在高于模板顶部的施工平台上进行操作,因此施工平台的搭设是墩柱施工中较为关键的一环。目前的施工平台普遍都是以地面为基底,通过搭设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这会消耗大量的钢材和大量的时间,尤其考虑到不同位置的墩柱施工都需要搭设相应的施工平台,这对人力物力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另外,施工平台搭建后底部大量的支撑钢材也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使得施工平台下方对应的地面空间较为局促。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新的高架桥墩柱的施工平台,以解决目前墩柱施工平台搭建存在的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快速地进行搭建、消耗的钢材量少、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不占用施工平台下方对应的地面空间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包括若干个围设于墩柱模板周向的子平台,每个子平台均包括一对与墩柱模板的主梁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入连接有三角支架,在一对三角支架之间架设有支撑平台。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摒弃了传统的外脚手架式的施工平台,在施工平台与其下方对应的地面之间不另设脚手架,整体为无支架结构,消耗的钢材量少,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且不占用施工平台下方对应的地面空间。具体地,考虑到墩柱的模板上都是有主梁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对连接件与主梁相连接,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外侧设有插槽,可以供三角支架,当三角支架插入后仅需在其上方固定支撑平台,单侧的子平台即完成搭建,根据墩柱模板上主梁的位置可以搭建多个子平台将模板包围,实现施工平台的搭设,可以省去大量用于搭设脚手架的钢管,整个搭设过程较为方便,包括后期的拆装也较为方便,拆装后的各部件还能重复利用,大大提升了搭设速度,降低了成本。
6.前述的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中,所述连接件主体呈c形,套设在墩柱模板的主梁外围。
7.前述的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中,所述三角支架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支腿、垂直于第一支腿的第二支腿,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经第三支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腿的下端插入到插槽内,所述支撑平台置于第二支腿上方。
8.前述的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中,所述插槽与三角支架之间经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支腿与插槽延伸至插槽的外侧,螺栓的另一端穿过连接件与主梁延伸至连接件的外侧。
9.前述的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中,所述第一支腿的顶端高度高于第二支腿的设置高度,所述支撑平台的下底面抵住第二支腿,支撑平台的侧面抵住第一支腿并与第一支腿相连接。
10.前述的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中,所述插槽的开口朝上,插槽的内壁设有若干第一外凸;第一支腿上与若干第一外凸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外凸;在第一支腿插入插槽后,若干第一外凸和若干第二外凸由上至下交替排列。
11.前述的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中,所述第一外凸和第二外凸的形状均呈半球体形,第一外凸的球体半径小于第二外凸的球体半径。
12.前述的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中,在若干第二外凸相对侧的第一支腿侧面与插槽的内壁之间夹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厚度大于第一外凸的球体半径。
13.前述的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中,所述垫片的高度大于插槽的深度。
14.前述的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中,所述支撑平台上安装有安全护栏。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个子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一对连接件与主梁之间的连接位置关系示意图;
17.图3是连接件与主梁、第一支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19.附图标记:1-子平台,2-主梁,3-连接件,4-插槽,5-三角支架,6-支撑平台,7-垫片,8-安全护栏,41-第一外凸,51-第一支腿,52-第二支腿,53-第三支腿,511-第二外凸。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1.实施例: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若干个围设于墩柱模板周向的子平台1,每个子平台1均包括一对与墩柱模板的主梁2相连接的连接件3,连接件3的外侧设有插槽4,插槽4内插入连接有三角支架5,在一对三角支架5之间架设有支撑平台6。
22.作为优选,子平台1的数量为4个,当4个子平台1搭建完毕,施工平台整体呈正方形。
23.本实用新型一般需要搭配一个梯笼使用,其中梯笼可以移动到施工平台一侧接近某个子平台1的位置,当施工平台整体搭设完毕,施工人员可以顺着梯笼上到施工平台。
24.作为优选,连接件3主体呈c形,套设在墩柱模板的主梁2外围,连接件3从主梁2的端部套入,c形的形状保证了连接件3至少有三个内侧面可以与主梁2接触连接,保证连接强度,连接件3的c形开口可以设置的小一些,可供螺栓穿过即可,这样能实现连接件3有四个内侧面可以与主梁2接触连接,进一步提升连接强度。
25.作为优选,三角支架5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支腿51、垂直于第一支腿51的第二支腿52,第一支腿51和第二支腿52之间经第三支腿53固定连接,第一支腿51的下端插入到插槽4内,支撑平台6置于第二支腿52上方,三个支腿稳定性高。
26.作为优选,插槽4与三角支架5之间经螺栓固定连接,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支腿51与插槽4延伸至插槽4的外侧,螺栓的另一端穿过连接件3与主梁2延伸至连接件3的外侧,进一步保证连接件3与主梁2、第一支腿51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安全性。
27.作为优选,第一支腿51的顶端高度高于第二支腿52的设置高度,支撑平台6的下底面抵住第二支腿52,支撑平台6的侧面抵住第一支腿51并与第一支腿51相连接,方便支撑平台6的安装,可将其及精准限位。
28.作为优选,插槽4的开口朝上,插槽4的内壁设有若干第一外凸41;第一支腿51上与若干第一外凸41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外凸511;在第一支腿51插入插槽4后,若干第一外凸41和若干第二外凸511由上至下交替排列,当第一支腿51插入插槽4后,若干第一外凸41和若干第二外凸5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可相互限位,可有效防止三角支架5向外拔出,提升安全性。
29.作为优选,第一外凸41和第二外凸511的形状均呈半球体形,第一外凸41的球体半径小于第二外凸511的球体半径,由于第一外凸41和第二外凸511的存在,第一支腿51在插入插槽4时,第一支腿51光滑的侧壁(第二外凸511的相对侧)需要紧贴插槽4光滑的侧壁(第一外凸41的相对侧),而第一外凸41的球体半径小于第二外凸511的球体半径可以保证第一支腿51顺利地插入。
30.作为优选,在若干第二外凸511相对侧的第一支腿51侧面与插槽4的内壁之间夹设有垫片7,垫片7的厚度大于第一外凸41的球体半径,在第一支腿51顺利地插入插槽4后,沿第一外凸41所在方向水平推移三角支架5,使若干第一外凸41和若干第二外凸5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形成相互限位的关系,此时第一支腿51光滑的侧壁与插槽4光滑的侧壁之间就会留出间隙,垫片7插入间隙可提升三角支架5安装的稳定性。
31.作为优选,垫片7的高度大于插槽4的深度,方便垫片7的拔插。
32.作为优选,支撑平台6上安装有安全护栏8,提升安全性。
33.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首先取一对连接件3,沿着主梁2的两端套入;随后在一对连接件3的插槽4内插入各自插入一个三角支架5,三角支架5插入后用螺栓紧固;随后在一对三角支架5的第二支腿52上架设支撑平台6,支撑平台6抵住第一支腿51并用螺栓与第一支腿51紧固连接;随后在支撑平台6上完成安全护栏8的安装,一个子平台1搭建完毕;重复以上搭建步骤,完成4个子平台1的搭建,形成一个整体式的施工平台。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