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方向混匀功能的水泥胶砂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泥胶砂是一种建筑材料,在制作水泥胶砂时,需要对水泥胶砂的性能进行检测,以保证其原料的最佳配比,而水泥胶砂检测前需要将其搅拌均匀。
3.目前水泥胶砂的搅拌设备一般通过固定安装的搅拌叶,通过搅拌叶不断转动而使水泥胶砂完成混合,而固定方式安装的搅拌叶搅拌范围有限,无法对其他竖直位置上的水泥胶砂搅拌,导致水泥胶砂的混合速度降低,混合时间过长,最终会影响对水泥胶砂的检测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固定安装的搅拌叶搅拌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方向混匀功能的水泥胶砂搅拌装置。
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多方向混匀功能的水泥胶砂搅拌装置,包括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接有固定壳和控制终端,所述固定壳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排料口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电磁阀,所述固定壳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所述固定架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的伺服电机和电动推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套筒之间通过动力组件传动,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所述转动套筒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套筒滑动连接有滑管,所述滑管固接有周向分布的l形管,所述l形管设置有搅拌叶,所述转动套筒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滑管固接的第一推盘,所述转动套筒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电动推杆伸缩端转动连接的第二推盘,所述第二推盘与所述第一推盘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转动套筒设置有进气槽。
6.优选地,l形管还包括有通气机构,所述通气机构包括有周向分布的加压套筒,周向分布的所述加压套筒分别固接于相邻的所述l形管,所述加压套筒通过所述l形管与所述滑管连通,所述滑管与所述转动套筒内连通,所述第二推盘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l形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加压套筒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通孔,所述转动套筒设置有用于搅拌所述固定壳内底部物料的搅拌部件。
7.优选地,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接于所述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滑动连接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与所述固定环之间固接有拉簧,所述滑动环固接有周向分布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置有将所述固定壳内部中的物料推向其内壁的推料部件。
8.优选地,所述推料部件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接于相邻的所述弧形板,所述加压套筒滑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固接有对称分布的推板,所述推板的横截面为v形,用于推动物料,所述套环与相邻的所述固定板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套环与相邻的所述搅拌叶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搅拌叶与相邻的所述l形管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壳设
置有用于限位所述加压套筒的限位部件。
9.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壳,所述固定套固接有周向分布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固定套连通,所述固定套设置有球阀,所述球阀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导气管滑动连接有第三推盘,所述第三推盘固接有固定杆,周向分布的所述固定杆固接有与所述转动套筒滑动连接的限位环,所述导气管限位环通过l形板固接有浮球,所述限位环与周向分布的所述加压套筒配合,所述加压套筒设置有用于刮除所述固定壳内壁物料的刮料部件。
10.优选地,所述刮料部件包括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滑动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加压套筒内,所述加压套筒内滑动连接有与相邻的所述排气管固接的封堵盘,所述排气管固接有导流板,导流板的形状设置为弧形,所述导流板设置有空腔,所述排气管与相邻的所述导流板的空腔连通,所述导流板设置有出气孔,所述限位环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封堵盘的挤压组件,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用于清洗所述固定壳内壁残余物料的清理组件。
11.优选地,所述搅拌叶固接有与相邻的所述导流板配合的封堵板。
12.优选地,所述排气管固接有与相邻的所述弧形板配合的挤压板。
13.优选地,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接于所述限位环,所述转动套筒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上部为直槽、下部为斜槽,所述封堵盘固接有与相邻所述加压套筒滑动连接的挤压杆,所述限位环设置有周向分布且与相邻所述挤压杆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环设置有与周向分布所述挤压杆配合的倾斜环面。
14.优选地,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固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转动套筒转动连接有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储液箱连通,所述进液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电磁阀,所述密封壳体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单向阀。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搅拌叶对水泥胶砂周向搅拌时同步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加快水泥胶砂的混匀速度,根据加入水泥胶砂的量不同,调节搅拌叶的位置,使得搅拌叶始终处于水泥胶砂液面之下,以保证最佳的搅拌效率,在搅拌的过程中向水泥胶砂中通入空气,将水泥胶砂进行翻滚,且不断将靠近固定壳内壁的水泥胶砂导向固定壳内的中部,进一步提高对水泥胶砂的混合效果,在水泥胶砂混合完成后,将导流板贴近固定壳内壁、将弧形板贴近固定壳内底部,对固定壳内残余的水泥胶砂进行清理,且不断向固定壳内壁注入清洗液,辅助固定壳内水泥胶砂的脱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限位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清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推料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刮料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导流板和封堵板密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球阀和固定套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挤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挤压杆和限位环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固定架,101-控制终端,2-固定壳,201-进料口,202-排料口,3-转动套筒,301-进气槽,302-滑槽,4-伺服电机,5-电动推杆,6-滑管,7-l形管,8-搅拌叶,9-第一推盘,10-第二推盘,1001-进气孔,11-弹簧,12-加压套筒,1301-固定环,1302-滑动环,1303-拉簧,1304-弧形板,1401-固定板,1402-套环,1403-推板,1404-第一连接杆,1405-第二连接杆,1501-固定套,1502-导气管,1503-球阀,1504-第三推盘,1505-固定杆,1506-限位环,15061-限位槽,1601-排气管,1602-封堵盘,1603-导流板,16031-出气孔,1604-封堵板,1605-挤压板,1701-限位杆,1702-挤压杆,1801-储液箱,1802-密封壳体,1803-进液管,18031-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19.实施例1:一种具有多方向混匀功能的水泥胶砂搅拌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有固定架1,固定架1的上侧固接有固定壳2,固定架1固接有控制终端101,固定壳2上部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口201,固定壳2下部的右侧排料口202,排料口202设置有与控制终端101电连接的电磁阀,固定壳2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3,转动套筒3贯穿固定壳2的下侧,固定架1固接有与控制终端101电连接的伺服电机4和电动推杆5,伺服电机4位于电动推杆5的右侧,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和转动套筒3外侧的下部均固接有齿轮,伺服电机4输出轴的齿轮与转动套筒3的齿轮啮合,电动推杆5的伸缩端与转动套筒3滑动连接,转动套筒3的上侧滑动连接有滑管6,滑管6的上端固接有周向分布的三个l形管7,l形管7的下侧设置有搅拌叶8,搅拌叶8为带有方形孔的矩形板,在搅拌叶8转动的过程中,l形管7带动搅拌叶8上下移动,增加搅拌叶8的搅拌范围,加快水泥胶砂的搅拌速度,转动套筒3内滑动连接有与滑管6下端固接的第一推盘9,滑管6与转动套筒3的滑动连接处未密封,用于排出转动套筒3内第一推盘9上侧的气体,保证第一推盘9自由移动,电动推杆5伸缩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推盘10,第二推盘10与转动套筒3滑动连接且位于其内,第二推盘10与第一推盘9之间固接有位于转动套筒3内的弹簧11,转动套筒3下侧的左部设置有进气槽301。
20.当需要使用本装置对水泥胶砂进行搅拌时,操作人员将水泥胶砂的原料通过进料口201加入固定壳2内,所加入水泥胶砂的高度不应超过转动套筒3,水泥胶砂加入完成后,控制终端101启动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带动转动套筒3转动,转动套筒3带动滑管6、第一推盘9和第二推盘10转动,滑管6通过三个l形管7带动搅拌叶8转动,搅拌叶8对固定壳2内水泥胶砂的原料进行搅拌,加快水泥胶砂的生成,在搅拌叶8转动的过程中,控制终端101启动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伸缩端向上或向下移动位置固定,电动推杆5的伸缩端带动第二推盘10向上移动,转动套筒3内第二推盘10下侧的压力降低,外界气体通过进气槽301进入转动套筒3内第二推盘10的下侧,第二推盘10通过弹簧11带动第一推盘9向上移动,转动套筒3内第一推盘9上侧压力增大,转动套筒3内第一推盘9上侧的气体通过滑管6和转动套筒3之间的缝隙排出,第一推盘9通过滑管6和l形管7带动搅拌叶8向上移动,因此,搅拌叶8在转动时向上移动对固定壳2内上侧的水泥胶砂进行搅拌,当搅拌叶8移至水泥
胶砂的上侧时,控制终端101控制电动推杆5的伸缩端向下移动,此时,电动推杆5的伸缩端通过第二推盘10、弹簧11、第一推盘9、滑管6和l形管7带动搅拌叶8向下移动,当搅拌叶8恢复初始位置后,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综上所述,在搅拌叶8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改变搅拌叶8上下的位置,对固定壳2内其余位置的水泥胶砂进行搅拌,加快水泥胶砂的混匀速度,当水泥胶砂搅拌完成后,控制终端101将伺服电机4和电动推杆5关闭并将排料口202内的电磁阀打开,固定壳2内的水泥胶砂通过排料口202排出,操作人员将排出的水泥胶砂收集,当固定壳2内的水泥胶砂全部排出后,控制终端101将排料口202内的电磁阀关闭,本装置使用完成。
2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图6所示,l形管7还包括有通气机构,通气机构包括有周向分布的三个加压套筒12,三个加压套筒12分别固接于相邻的l形管7的下端,加压套筒12为横向放置,加压套筒12通过l形管7与滑管6连通,滑管6与转动套筒3内连通,第二推盘10的右侧设置有进气孔1001,进气孔1001内设置有单向阀,进气孔1001内的单向阀用于向上输送流体、无法向下输送流体,l形管7内的下侧设置有单向阀,l形管7内的单向阀用于向下输送流体、无法向上输送流体,加压套筒12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通孔,转动套筒3内气体,通过滑管6和l形管7进入加压套筒12,并通过加压套筒12的通孔排出,将固定壳2内水泥胶砂翻滚,进一步混合水泥胶砂,转动套筒3设置有用于搅拌固定壳2内底部物料的搅拌部件。
22.如图5和图6所示,搅拌部件包括有固定环1301,固定环1301固接于转动套筒3的外侧面,转动套筒3滑动连接有滑动环1302,滑动环1302位于固定环1301的下侧,滑动环1302与固定环1301之间固接有拉簧1303,拉簧1303位于转动套筒3外侧的下部,滑动环1302固接有周向分布的三个弧形板1304,弧形板1304下侧的弯曲程度与固定壳2内底部的弯曲程度相等,便于后续清理固定壳2内底部的残余水泥胶砂,初始状态下,拉簧1303通过滑动环1302使得三个弧形板1304远离固定壳2内的底部,避免弧形板1304转动摩擦固定壳2内的底部,弧形板1304设置有将固定壳2内部中的物料推向其内壁的推料部件。
23.如图5和图6所示,推料部件包括有固定板1401,固定板1401固接于相邻弧形板1304的上侧,加压套筒12靠近固定壳2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套环1402,套环1402固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推板1403,推板1403的横截面为v形,在推板1403由转动套筒3向固定壳2内壁移动的过程中,将固定壳2中部的物料推向其周侧,加快水泥胶砂的搅拌速度,套环1402与相邻的固定板1401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404,套环1402与相邻的搅拌叶8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405,第一连接杆1404和第二连接杆1405均为倾斜放置,搅拌叶8与相邻的l形管7滑动连接,当套环1402靠近转动套筒3时,套环1402通过第二连接杆1405带动搅拌叶8向上移动,固定壳2设置有用于限位加压套筒12的限位部件。
24.如图2、图3和图8-图10所示,限位部件包括有固定套1501,固定套1501转动连接于固定壳2,固定套1501贯穿固定壳2的上侧,固定套1501外侧的下部固接有周向分布的三个导气管1502,导气管1502位于固定壳2内,导气管1502与固定套1501连通,固定套1501设置有球阀1503,球阀1503由带孔球体、转动柱、转盘组成,球阀1503球体的通孔内设置有单向阀,初始状态下,球阀1503内的单向阀用于向上排气,导气管1502内的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三推盘1504,第三推盘1504的下表面固接有固定杆1505,三个固定杆1505的下端固接有与转动套筒3滑动连接的限位环1506,限位环1506通过l形板固接有浮球(用于检测水泥胶液的
高度),限位环1506的上部为大直径圆环,限位环1506的大直径圆环与三个加压套筒12配合,当加压套筒12向上移动与限位环1506的上侧接触后受其限位无法继续向上移动,最终保证搅拌叶8始终低于水泥胶砂的液面,增加搅拌效果,加压套筒12设置有用于刮除固定壳2内壁物料的刮料部件。
25.如图6和图7所示,刮料部件包括有排气管1601,排气管1601滑动连接于相邻的加压套筒12内,排气管1601靠近固定壳2内壁的一侧探出加压套筒12,加压套筒12内滑动连接有与相邻的排气管1601固接的封堵盘1602,封堵盘1602位于相邻加压套筒12靠近转动套筒3的一侧,排气管1601靠近固定壳2内壁的一侧固接有导流板1603,导流板1603的形状设置为弧形,导流板1603设置有空腔,排气管1601与相邻的导流板1603空腔的下侧连通,导流板1603设置有上下等间距分布的出气孔16031,搅拌叶8固接有与相邻的导流板1603配合的封堵板1604,初始状态下,封堵板1604将导流板1603的出气孔16031封堵,避免导流板1603转动的过程中,水泥胶砂通过出气孔16031进入导流板1603内,排气管1601靠近固定壳2内壁一侧的下部固接有与相邻的弧形板1304配合的挤压板1605,排气管1601带动挤压板1605靠近固定壳2内壁挤压弧形板1304向下移动,使得弧形板1304紧贴固定壳2内底部并对其内残余的水泥胶砂进行清理,限位环1506设置有用于挤压封堵盘1602的挤压组件,固定架1设置有用于清洗固定壳2内壁残余物料的清理组件。
26.如图9和图10所示,挤压组件包括有限位杆1701,限位杆1701固接于限位环1506上表面的右侧,限位杆1701为l形,转动套筒3的右侧设置有与限位杆1701配合的滑槽302,限位杆1701沿滑槽302滑动,滑槽302的上部为直槽、下部为顺时针偏转的斜槽,当限位杆1701滑至滑槽302的斜槽时,限位杆1701发生顺时针转动,封堵盘1602固接有与相邻加压套筒12滑动连接的挤压杆1702,限位环1506设置有周向分布且与相邻挤压杆1702配合的限位槽15061,当限位环1506位于转动套筒3上侧时,挤压杆1702向上移动会移入相邻的限位槽15061内,限位环1506外侧的下部设置有与周向分布挤压杆1702配合的倾斜环面,当限位环1506位于转动套筒3下侧时,挤压杆1702向上移动会与限位环1506的倾斜环面接触并受其限位远离转动套筒3。
27.如图1-图4所示,清理组件包括有储液箱1801,储液箱1801固接于固定架1,储液箱1801位于电动推杆5的左侧,转动套筒3外侧的下部转动连接有密封壳体1802,密封壳体1802不发生转动,密封壳体1802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1803,进液管1803的左侧与储液箱1801连通,进液管1803内设置有与控制终端101电连接的电磁阀,需要清理固定壳2残余的水泥胶砂时,控制终端101将电磁阀打开,密封壳体1802的右侧设置有通槽18031,通槽18031内设置有单向阀,通槽18031内的单向阀用于外界气体进入密封壳体1802内。
28.当每次所加入水泥胶砂的量不同时,水泥胶砂在固定壳2内的高度不同,因此,需要搅拌叶8仅在存有水泥胶砂的范围移动,以保证最佳的搅拌效率,避免搅拌叶8从水泥胶砂中移出或搅拌叶8未到达水泥胶砂的上侧,具体操作如下:初始状态下,弧形板1304未与固定壳2内底部接触,导流板1603未与固定壳2内壁接触,封堵板1604与相邻的导流板1603接触并将其上的出气孔16031封堵(避免后续水泥胶砂通过出气孔16031进入导流板1603的空腔内),以右侧的加压套筒12为例,封堵盘1602处于加压套筒12内的最左侧,球阀1503内的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固定套1501和导气管1502内第三推盘1504的上侧处于密封状态,第三推盘1504无法向下移动,固定杆1505和限位环1506均无法向下移动,限位环1506位于
转动套筒3的上侧,限位杆1701与滑槽302的直槽配合。
29.当水泥胶砂加入完成后,操作人员将球阀1503转动180
°
,此时球阀1503内单向阀的压力传递方向改变(仅会向球阀1503内下侧输送气体),由于限位环1506受自身重力向下移动,限位环1506通过固定杆1505带动第三推盘1504向下移动,固定套1501内下侧压力降低,球阀1503内单向阀打开,外界气体通过球阀1503的单向阀进入固定套1501并进入三个导气管1502内,限位环1506通过l形板带动浮球逐渐向下移动,当限位环1506上的浮球与固定壳2内水泥胶砂的液面接触时,限位环1506上的浮球受浮力无法下降,因此限位环1506无法下降,此时,限位杆1701仍与滑槽302的直槽部分配合,限位槽15061位于相邻挤压杆1702的正上方。
30.在转动套筒3转动的过程中,转动套筒3通过限位杆1701带动限位环1506和其上的零件同步转动,转动套筒3通过滑动环1302带动三个弧形板1304转动,l形管7通过加压套筒12带动排气管1601和导流板1603逆时针转动,l形管7带动搅拌叶8和其上的零件逆时针转动,搅拌叶8带动封堵板1604逆时针转动并保证对相邻导流板1603的封堵,封堵板1604逆时针转动将靠近固定壳2内壁的水泥胶砂导向固定壳2内的中部,保证靠近固定壳2内壁的水泥胶砂也会与搅拌叶8接触,加快水泥胶砂的搅拌,而在搅拌水泥胶砂的过程中,导流板1603和弧形板1304未与固定壳2内壁直接接触,避免导流板1603和弧形板1304将水泥胶砂中的小颗粒挤压至固定壳2内壁并与其紧贴,在长时间搅拌过程中造成固定壳2内壁持续受磨损,在对水泥胶砂进行搅拌的过程中,进液管1803内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在第二推盘1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转动套筒3内第二推盘10下侧压力降低,同时密封壳体1802内压力降低,通槽18031内的单向阀打开,外界气体通过通槽18031内的单向阀进入密封壳体1802内并通过进气槽301进入转动套筒3内第二推盘10下侧。
31.以右侧的l形管7为例,在l形管7向上移动的过程中,l形管7带动加压套筒12向上移动,由于固定板1401无法向上移动,因此,加压套筒12向上移动时,套环1402沿加压套筒12外侧向左移动,套环1402带动两个推板1403向左移动,套环1402通过第二连接杆1405使得搅拌叶8迅速向上移动并远离加压套筒12,使得搅拌叶8在固定壳2内的移动速度并非恒速,加快对固定壳2内水泥胶砂的搅拌速度,随着加压套筒12不断向上移动,加压套筒12带动挤压杆1702向上移动,挤压杆1702向上移动逐渐进入相邻的限位槽15061内,当加压套筒12的左上侧与限位环1506接触时,状态如图9所示,加压套筒12受限位环1506限位无法继续向上移动,而球阀1503内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限位环1506无法向上移动,此时,加压套筒12位于水泥胶砂的中部并转动对其搅拌,搅拌叶8位于水泥胶砂的上部对其进行搅拌,弧形板1304对水泥胶砂的下部进行搅拌,通过对水泥胶砂不同位置进行搅拌,提高水泥胶砂的混合速度,此时,第一推盘9无法向上移动,第二推盘10继续向上移动,弹簧11被压缩,第一推盘9和第二推盘10之间压力增大,进气孔1001内单向阀关闭,三个l形管7内单向阀打开,第二推盘10其与第一推盘9之间的气体通过滑管6和l形管7分别推入三个加压套筒12内,并通过三个加压套筒12内的通孔排出,排出的气体将固定壳2内的水泥胶砂进行翻滚,进一步加快对水泥胶砂的搅拌。
32.在第二推盘1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弹簧11会先复位,第一推盘9和第二推盘10之间压力降低,三个l形管7内的单向阀关闭,进气孔1001内单向阀打开,通槽18031内单向阀关闭,转动套筒3内第二推盘10下侧的气体逐渐进入第一推盘9和第二推盘10之间,当弹簧11
复位后,第二推盘10继续向下移动通过弹簧11带动第一推盘9向下移动,搅拌叶8和加压套筒12同步向下移动,套环1402带动推板1403向右移动将固定壳2内部中的水泥胶砂推向固定壳2内壁附近,进一步加快对水泥胶砂的搅拌,当搅拌叶8移至固定壳2内的下侧时,继续重复上述步骤对水泥胶砂进行搅拌。
33.当水泥胶砂搅拌完成后,控制终端101将伺服电机4关闭,当电动推杆5处于收缩状态(初始状态)时,控制终端101将电动推杆5停止,随后,控制终端101打开排料口202内的电磁阀,固定壳2内的水泥胶砂通过排料口202排出,在固定壳2内的水泥胶砂排出的过程中,水泥胶砂的液面逐渐降低,同时限位环1506和其上的浮球同步下降,限位环1506带动限位杆1701向下移动,当限位杆1701由滑槽302的直槽移至斜槽时,限位杆1701受滑槽302斜槽的限位顺时针转动,限位杆1701带动限位环1506顺时针转动,限位槽15061逐渐与相邻的挤压杆1702错位,当限位杆1701位于滑槽302的最下侧时,限位环1506不再向下移动,此时,限位环1506位于加压套筒12的上侧,挤压杆1702未与限位环1506的倾斜环面接触,操作人员将排出的水泥胶砂收集。
34.当固定壳2内的水泥胶砂全部排出后,需要将固定壳2内壁和底部残余的水泥胶砂刮除,具体操作如下:控制终端101首先打开进液管1803内的电磁阀,保证后续第二推盘1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将储液箱1801内的清洗液通过进液管1803和密封壳体1802抽入转动套筒3内第二推盘10下侧,而通槽18031内的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开启压力较大),不会打开,随后在第二推盘10向下移动时,储液箱1801内清洗液通过进气孔1001内的单向阀进入第一推盘9和第二推盘10之间,此时注入固定壳2内的不再是空气而是清洗液,控制终端101启动电动推杆5,加压套筒12带动挤压杆1702向上移动,挤压杆1702与限位环1506的倾斜环面接触后受其挤压向右移动,挤压杆1702带动封堵盘1602向右移动,封堵盘1602通过排气管1601带动导流板1603向右移动,导流板1603远离封堵板1604并不再受其封堵。
35.在排气管1601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排气管1601带动挤压板1605向右移动,挤压板1605挤压弧形板1304向下移动,弧形板1304带动滑动环1302向下移动,拉簧1303被拉伸,当加压套筒12左侧的上部受限位环1506限位无法向上移动时,状态如图10所示,导流板1603与固定壳2的内壁接触,弧形板1304与固定壳2内的底部接触,此时,控制终端101启动伺服电机4,弧形板1304和导流板1603同步转动分别将固定壳2内底部和内壁粘附的水泥胶砂刮除,避免影响下次使用,随着第二推盘10继续向上移动,第一推盘9和第二推盘10之间的清洗液通过滑管6和l形管7进入加压套筒12内封堵盘1602的左侧,并通过排气管1601进入导流板1603内的空腔后通过出气孔16031排出,出气孔16031排出的清洗液对固定壳2内壁的水泥胶砂进行冲洗,加快固定壳2内壁水泥胶砂的脱落,当对固定壳2内残余的水泥胶砂清理完成后,控制终端101将伺服电机4和排料口202内的电磁阀,将本装置复位,操作人员将球阀1503转动180
°
,此时,限位环1506向上移动不受限制,随后,在加压套筒1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加压套筒12通过挤压杆1702将限位环1506推至转动套筒3的上侧,在加压套筒1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限位环1506处于转动套筒3的上侧无法下移,当加压套筒12恢复初始位置后,控制终端101将电动推杆5关闭,本装置使用完成。
36.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
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