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中庭顶处避难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住宅塔楼高空支模区域主要集中在住宅塔楼的避难层架空区域、外立面局部悬挑板区域以及建筑设计的超高中庭架空位置,本工程为超高层住宅塔楼,采用铝模 爬架施工体系,避难层局部外挑结构,最大悬挑长度4.2m,悬挑梁截面尺寸200
×
400mm、200
×
500mm、300
×
650mm、800
×
650mm等。在高空施工项目中高空支模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危险性极高,尤其是高层建筑结构中还设置有中庭结构,在简化施工工序以及施工周期的前提下,需要一种模板支撑架的高空平台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中庭顶处避难层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解决了高空支模难度大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中庭顶处避难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前期施工,先施工基础及地下室部分,然后进行主楼结构的施工,施工至避难层所在楼层的下层时暂停主楼结构施工;所述主楼结构的平面外轮廓为四边形,在主楼结构的中部设有一个中庭,而中庭顶部为主楼结构的避难层;在中庭顶部两侧的墙体上预留设置有安装孔;步骤二,高空平台搭建,局部拆除主楼结构的防护外架,在中庭顶部搭建高空平台;所述高空平台具体搭建步骤为:s0,高空平台拼装,由操作人员在地面进行高空平台的拼装;s1,高空平台吊装前准备,将高空平台安装位置处的防护外架拆除,保留高空平台安装位置处下方的防护外架作为操作平台;s2,高空平台吊装,使用塔吊将拼装完成的高空平台起吊至安装位置处,通过溜绳或由操作人员调整高空平台以确保高空平台顺利安装到位;s3,高空平台吊装后准备,在高空作业平台上焊接多根方通,并在方通上方通过紧固件安装支撑架;步骤三,避难层施工,在高空平台上搭建支撑架,搭建完成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支模,支模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建筑完成后再将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所述避难层施工具体为避难层楼板施工,施工步骤为:a0,支撑架搭建,在高空平台上搭建避难层楼板施工用第一支撑架,该第一支撑架架体高于避难层楼板所在位置,在高出部分外挂密目网作为混凝土浇筑的临边防护;a1,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模,在避难层楼板施工用第一支撑架上方进行避难层楼板
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支模;a2,混凝土浇筑,支模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避难层楼板,随后将避难层楼板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a3,后续施工,在高空平台与避难层楼板间拉设多根安全绳,在高工平台搭建外悬挑爬架,继续施工上层主体结构;所述避难层施工具体为避难层悬挑板施工,施工步骤为:b0,支撑架搭建,在高空平台下方悬挑部位支撑多根支撑杆,在高空平台上搭建避难层悬挑板施工用第二支撑架,该第二支撑架架体顶部高于避难层楼板所在位置,在高出部分外挂密目网作为混凝土浇筑的临边防护;b1,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模,在避难层悬挑板施工用第二支撑架上方进行避难层悬挑板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支模;b2,混凝土浇筑,支模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避难层悬挑板,随后将避难层悬挑板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步骤四,高空平台拆除,将高空平台上的支撑架拆除,在已施工完成的避难层楼板下方安装吊篮,在高空平台上选定吊装点,将起吊设备与高空平台相连接,操作人员搭乘吊篮将高空平台与中庭顶部连接处进行切割,再将切割完的整个高空平台通过起吊设备输送至指定位置处。
5.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高空平台包括平台架、多根连接杆和多个斜撑架,平台架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斜撑架上,所述平台架包括多根横杆和多根纵杆,多根纵杆平行间隔设置在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根横杆下方,所述斜撑架包括四根斜撑支腿,四根斜撑支腿呈两组八字形间隔设置,每组八字形顶部均通过一根所述连接杆连接,斜撑支腿与连接杆一端通过斜撑杆支撑连接;所述横杆由工字钢制成,在横杆上竖向设置有多根定位筋。
6.优选的,所述高空平台横跨安装在中庭顶两侧,所述斜撑支腿底端以及所述连接杆两端均安装在预留设置在中庭顶部两侧的墙体上安装孔内。
7.优选的,在所述安装孔内预埋有连接筋;斜撑支腿底部设置有连接横杆,斜撑支腿通过连接横杆与连接筋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组成避难层楼板施工用支撑架的立杆与所述定位筋相连。
9.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组成避难层悬挑板施工用支撑架的立杆与所述定位筋相连。
10.本发明中,主楼结构中下部分为左、右两个独立部分,在两个独立部分间的间隔区域为中庭,在进行施工时,为了简化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周期,主楼结构中下部分的防护外架和爬架可只依托左、右两个独立部分搭建,在施工至中庭顶部,即将进行避难层施工时,可局部拆除外护爬架,在组成中庭的左、右两个独立部分间搭建高空平台,依托该高空平台进行避难层及上层主楼结构的施工,因此降低了施工难度。当位于中庭上方的避难层为普通楼板结构时,即可依托高空平台搭建第一支撑架,并在第一支撑架上进行避难层支模和混凝土浇筑,避难层施工完成后在高空平台和避难层底板间拉结多根安全绳,以增大高空平台的安全性,然后可继续以高空平台为支撑架基础,继续进行上层主楼结构的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风险;当位于中庭上方的避难层为悬挑结构时,高空平台的平台架需要依照避难层悬挑板的悬挑长度做适用性调整,因此为了增加高空平台的安全性在高空平台下方
悬挑部位支撑多根支撑杆,对高空平台加固后再进行第二支撑架的搭建以及混凝土浇筑成型。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主楼结构的平面外轮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步骤二施工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步骤二施工另一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步骤三施工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步骤三中避难层施工具体为避难层悬挑板施工示意图;图中:1、主楼结构;2、高空平台;3、密目网;4、支撑架;5、支撑杆;10、避难层;11、中庭;110、安装孔;111、连接筋;20、平台架;21、连接杆;22、斜撑架;40、第一支撑架;41、第二支撑架;200、横杆;201、纵杆;202、定位筋;220、斜撑支腿;221、连接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一种超高中庭顶处避难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前期施工,先施工基础及地下室部分,然后进行主楼结构1的施工,施工至避难层10所在楼层的下层时暂停主楼结构1施工;在本例中,如图1所示,主楼结构1的平面外轮廓为四边形,在主楼结构1的中部设有一个中庭11,而中庭11顶部为主楼结构1的避难层10;在中庭11顶部两侧的墙体上预留设置有安装孔110;步骤二,高空平台2搭建,如图2和图3所示,局部拆除主楼结构的防护外架,在中庭11顶部搭建高空平台2;在本例中,高空平台2包括平台架20、多根连接杆21和多个斜撑架22,平台架20通过连接杆21安装在斜撑架22上,平台架20包括多根横杆200和多根纵杆201,多根纵杆201平行间隔设置在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根横杆200下方,斜撑架22包括四根斜撑支腿220,四根斜撑支腿220呈两组八字形间隔设置,每组八字形顶部均通过一根连接杆21连接,斜撑支腿220与连接杆21一端通过斜撑杆支撑连接;横杆200由工字钢制成,在横杆200上竖向设置有多根定位筋202。高空平台2横跨安装在中庭11顶两侧,斜撑支腿220底端以及连接杆21两端均安装在预留设置在中庭11顶部两侧的墙体上安装孔110内。在安装孔110内预埋有连接筋111;斜撑支腿220底部设置有连接横杆221,斜撑支腿220通过连接横杆221与连接筋111相连接,连接横杆221与连接筋111通过焊接连接。
13.高空平台2具体搭建步骤为:s0,高空平台2拼装,由操作人员在地面进行高空平台2的拼装;s1,高空平台2吊装前准备,将高空平台2安装位置处的防护外架拆除,保留高空平台2安装位置处下方的防护外架作为操作平台;s2,高空平台2吊装,使用塔吊将拼装完成的高空平台2起吊至安装位置处,通过溜绳或由操作人员调整高空平台2以确保高空平台2顺利安装到位;s3,高空平台2吊装后准备,在高空作业平台上焊接多根方通,并在方通上方通过
紧固件安装支撑架4;步骤三,避难层施工,在高空平台上搭建支撑架4,搭建完成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支模,支模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参见图4,建筑完成后再将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避难层施工具体为避难层楼板施工,施工步骤为:a0,支撑架4搭建,在高空平台2上搭建避难层楼板施工用第一支撑架40,在本例中,组成避难层楼板施工用第一支撑架40的立杆与定位筋202相连,该第一支撑架40架体高于避难层楼板所在位置,在高出部分外挂密目网3作为混凝土浇筑的临边防护;a1,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模,在避难层楼板施工用第一支撑架40上方进行避难层楼板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支模;a2,混凝土浇筑,支模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避难层楼板,随后将避难层楼板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a3,后续施工,在高空平台2与避难层楼板间拉设多根安全绳,在高工平台3搭建外悬挑爬架,继续施工上层主体结构1;避难层施工具体为避难层悬挑板施工,参见图5,施工步骤为:b0,支撑架4搭建,在高空平台2下方悬挑部位支撑多根支撑杆5,在高空平台2上搭建避难层悬挑板施工用第二支撑架41,该第二支撑架41架体顶部高于避难层楼板所在位置,在高出部分外挂密目网3作为混凝土浇筑的临边防护;在本例中,组成避难层悬挑板施工用第二支撑架41的立杆与所述定位筋202相连;b1,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模,在避难层悬挑板施工用第二支撑架41上方进行避难层悬挑板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支模;b2,混凝土浇筑,支模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避难层悬挑板,随后将避难层悬挑板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步骤四,高空平台2拆除,将高空平台2上的支撑架4拆除,在已施工完成的避难层楼板下方安装吊篮,在高空平台2上选定吊装点,将起吊设备与高空平台2相连接,操作人员搭乘吊篮将高空平台2与中庭11顶部连接处进行切割,再将切割完的整个高空平台2通过起吊设备输送至指定位置处。
14.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构思和实现的若干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发明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