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分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木材精密分切机。
背景技术:
2.分切机通常由退卷机构、牵引机构、裁切机构以及收卷机构等部件组成。它是利用刀具把一定宽度的材料进行纵向裁剖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
3.目前的木材精密分切机在切割木材时,缺少竖向的夹持,使得电锯在切割木材时的巨大震动力,会使得木材在竖向方向上进行抖动造成切割的不准,影响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木材精密分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木材精密分切机,包括台面,所述台面的顶部设置有竖向夹持机构,所述竖向夹持机构包括,伸缩缸一,所述台面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台面顶部的连接杆顶部固定在伸缩缸一的外壳上,所述伸缩缸一的输出轴固定在电机一的外壳上,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在电锯片的表面,所述电机一的外壳底部固定在滑槽块的顶部,所述滑槽块的内壁开设有锯齿槽,所述滑槽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工字块,所述工字块的内壁与弹簧一的一端固定,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固定在锥形块的表面,所述锥形块与工字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工字块的底部固定在弹簧二的一端,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持柱的顶部,所述工字块的底部固定在导向柱一的顶部,所述导向柱一的底部滑动连接在夹持柱的内壁上,开启伸缩缸一和电机一,伸缩缸一带动电机一向下移动,电机一带动滑槽块向下移动,滑槽块通过锯齿槽带动锥形块向下移动,锥形块带动工字块向下移动,工字块带动弹簧二向下移动,弹簧二带动夹持柱向下移动,直到夹持柱底部对木材进行抵触,同时如果抵触力过大,弹簧二的挤压过度,弹簧二使得锥形块挤压弹簧一,锥形块在锯齿槽上向上进行移动,使得对木材的抵触力度不会过大,起到了切割时对木材的竖向夹持作用。
6.作为优选,所述台面的底部设置有磨刀机构,所述磨刀机构包括竖向板一,所述台面的底部固定在竖向板一的顶部,所述竖向板一的数量为六,六个所述竖向板一按照对称排列,其一所述竖向板一的表面固定在弹簧三的一端,所述弹簧三的另一端固定在磨刀石的表面上,所述磨刀石的表面固定在导向柱二的表面,所述导向柱二贯穿竖向板一,且导向柱二与竖向板一滑动连接,所述台面的底部固定有磁铁,所述磁铁按照对称排列,所述磨刀石按照对称排列,所述磨刀石的顶部开设有斜坡,所述导向柱二按照对称排列,切割时,电锯片与磨刀石抵触进行研磨,磨刀石被电锯片向磁铁的方向移动,磨刀石带动导向柱向磁铁的方向移动,使得导向柱与磁铁吸附,当电锯片向上回位时,弹簧三带动磨刀石回位,磁铁与导向柱的吸附使得磨刀石的回位减缓,避免磨刀石与电锯片过度接触,起到了磨刀的作用。
7.作为优选,所述台面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竖向板二,所述台面的顶部固定有竖向板二,所述台面与竖向板二成垂直关系,所述竖向板二的右侧表面固定有伸缩缸二的外壳,所述伸缩缸二的输出轴贯穿竖向板二的中部,且伸缩缸二的输出轴与竖向板二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伸缩缸二的输出轴固定在推板一的右侧表面,所述推板一的底部表面与台面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台面的顶部开设有刻度,所述刻度的线条与推板一的长边平行,所述推板一为长方体型,开启伸缩缸二,伸缩缸二的输出轴带动推板一在台面移动,根据刻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木材进料的长度被限制,起到了调节切割长短的作用。
8.作为优选,所述台面的顶部设置有横向夹持机构,所述横向夹持机构包括竖向板三,所述台面的顶部固定有竖向板三,所述台面的顶部与竖向板三成垂直关系,所述竖向板三的正面固定有电机二的外壳,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有双向螺杆,所述竖向板三的正面固定有导向柱三,所述导向柱三贯穿夹持块,且导向柱三与夹持块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块的内壁被双向螺杆贯穿,且夹持块的内壁与双向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夹持块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夹持块按照对称分布,将木材贯穿夹持块,使得木材的一端抵触推板一的表面,然后开启电机二,电机二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带动夹持块向木材的方向移动,对木材进行横向的夹持,夹持块表面的滚珠使得木材可以移动,起到了对木材的定位作用。
9.作为优选,所述台面的顶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伸缩缸三,所述台面的背部固定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缩缸三的外壳上,所述伸缩缸三的输出轴与推板二固定,所述推板二的背部固定有棘条,所述台面的背部固定有支撑件的一端,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分别被传动件与风扇贯穿,且支撑件的另一端分别与传动件、风扇转动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右侧为棘轮,所述传动件的左侧为锥齿轮,所述风扇的背部为锥齿轮,所述传动件的左侧锥齿轮与风扇的背部锥齿轮啮合,切割完毕时,开启伸缩缸三,伸缩缸三带动推板二将切割好的木材推出,推板二带动棘条,棘条带动传动件转动,传动件带动风扇转动,对台面进行吹动清理。
10.作为优选,所述滑槽块为中部开设有滑槽的方型块,所述锯齿槽为三角形凹槽阵列而来,所述锯齿槽位于滑槽块的中部滑槽两侧,所述滑槽块按照对称排列,所述锥形块远离弹簧一的一侧为锥形,所述锥形块的正面固定有圆柱块,所述导向柱一为圆柱型,所述夹持柱为中空的圆柱型,所述夹持柱的底部固定有柔性块,所述弹簧一按照对称排列,所述导向柱一位于弹簧二的中部,所述导向柱一的直径小于弹簧二的内径,所述夹持柱的底部水平高度低于电锯片的底部水平高度,所述工字块为表面开设有两处凹槽的方型块。
11.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块为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的方型块,所述夹持块表面的弧形凹槽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按照圆周和阵列排布,所述滚珠的一部分突出夹持块表面的弧形凹槽内壁,所述导向柱三为长杆,所述导向柱三的数量为二,且导向柱三按照对称排列,所述导向柱三贯穿夹持块的顶部,所述导向柱三与夹持块的贯穿位置位于夹持块弧形凹槽的顶部,所述棘条的表面开设有棘齿,所述棘条的表面棘齿与传动件的棘轮啮合,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为l型杆,所述支撑件的顶部为圆柱块。
12.作为优选,所述台面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风扇正对着台面的凹槽。
13.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柱二靠近磁铁的一侧固定有磁性物质。
14.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滑槽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木材精密分切机,包括台面1,台面1的顶部设置有竖向夹持机构2,竖向夹持机构2包括,伸缩缸一21,台面1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杆,台面1顶部的连接杆顶部固定在伸缩缸一21的外壳上,伸缩缸一21的输出轴固定在电机一22的外壳上,电机一22的输出轴固定在电锯片23的表面,电机一22的外壳底部固定在滑槽块24的顶部,滑槽块24的内壁开设有锯齿槽25,滑槽块2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工字块26,工字块26的内壁与弹簧一27的一端固定,弹簧一27的另一端固定在锥形块28的表面,锥形块28与工字块26的内壁滑动连接,工字块26的底部固定在弹簧二29的一端,弹簧二29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持柱211的顶部,所述工字块26的底部固定在导向柱一210的顶部,导向柱一210的底部滑动连接在夹持柱211的内壁上。
29.在本实施例中,滑槽块24为中部开设有滑槽的方型块,锯齿槽25为三角形凹槽阵列而来,锯齿槽25位于滑槽块24的中部滑槽两侧,滑槽块24按照对称排列,锥形块28远离弹簧一27的一侧为锥形,锥形块28的正面固定有圆柱块,导向柱一210为圆柱型,夹持柱211为中空的圆柱型,夹持柱211的底部固定有柔性块,弹簧一27按照对称排列,导向柱一210位于弹簧二29的中部,导向柱一210的直径小于弹簧二29的内径,夹持柱211的底部水平高度低于电锯片23的底部水平高度,工字块26为表面开设有两处凹槽的方型块。
3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1.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竖向夹持机构,开启伸缩缸一21和电机一22,伸缩缸一21带动电机一22向下移动,电机一22带动滑槽块24向下移动,滑槽块24通过锯齿槽25带动锥形块28向下移动,锥形块28带动工字块26向下移动,工字块26带动弹簧二29向下移动,弹簧二29带动夹持柱211向下移动,直到夹持柱211底部对木材进行抵触,同时如果抵触力过大,弹簧二29的挤压过度,弹簧二29使得锥形块28挤压弹簧一27,锥形块28在锯齿槽25上向上进行移动,使得对木材的抵触力度不会过大,起到了切割时对木材的竖向夹持作用。
32.实施例二
33.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台面1的底部设置有磨刀机构3,磨刀机构3包括竖向板一31,台面1的底部固定在竖向板一31的顶部,竖向板一31的数量为六,六个竖向板一31按照对称排列,其一竖向板一31的表面固定在弹簧三32的一端,弹簧三32的另一端固定在磨刀石33的表面上,磨刀石33的表面固定在导向柱二34的表面,导向柱二34贯穿竖向板一31,且导向柱二34与竖向板一31滑动连接,台面1的底部固定有磁铁35,磁铁35按照对称排列,磨刀石33按照对称排列,磨刀石33的顶部开设有斜坡,导向柱二34按照对称排列。
3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5.本实施例切割时,电锯片23与磨刀石33抵触进行研磨,磨刀石33被电锯片23向磁铁35的方向移动,磨刀石33带动导向柱向磁铁35的方向移动,使得导向柱与磁铁35吸附,当电锯片23向上回位时,弹簧三32带动磨刀石33回位,磁铁35与导向柱的吸附使得磨刀石33的回位减缓,避免磨刀石33与电锯片23过度接触,起到了磨刀的作用。
36.实施例三
37.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台面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竖向板二41,台面1的顶部固定有竖向板二41,台面1与竖向板二41成垂直关系,竖向板二41的右侧表面固定有伸缩缸二42的外壳,伸缩缸二42的输出轴贯穿竖向板二41的中部,且伸缩缸二42的输出轴与竖向板二41的中部滑动连接,伸缩缸二42的输出轴固定在推板一43的右侧表面,推板一43的底部表面与台面1的顶部滑动连接,台面1的顶部开设有刻度44,刻度44的线条与推板一43的长边平行,推板一43为长方体型。
3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9.开启伸缩缸二42,伸缩缸二42的输出轴带动推板一43在台面1移动,根据刻度44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木材进料的长度被限制,起到了调节切割长短的作用。
40.实施例四
41.如图6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台面1的顶部设置有横向夹持机构5,横向夹持机构5包括竖向板三51,台面1的顶部固定有竖向板三51,台面1的顶部与竖向板三51成垂直关系,竖向板三51的正面固定有电机二52的外壳,电机二52的输出轴固定有双向螺杆53,竖向
板三51的正面固定有导向柱三54,导向柱三54贯穿夹持块55,且导向柱三54与夹持块55滑动连接,夹持块55的内壁被双向螺杆53贯穿,且夹持块55的内壁与双向螺杆53的表面螺纹连接,夹持块55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滚珠56,夹持块55按照对称分布。
42.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块55为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的方型块,夹持块55表面的弧形凹槽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滚珠56,滚珠56按照圆周和阵列排布,滚珠56的一部分突出夹持块55表面的弧形凹槽内壁,导向柱三54为长杆,导向柱三54的数量为二,且导向柱三54按照对称排列,导向柱三54贯穿夹持块55的顶部,导向柱三54与夹持块55的贯穿位置位于夹持块55弧形凹槽的顶部
4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44.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木材贯穿夹持块55,使得木材的一端抵触推板一43的表面,然后开启电机二52,电机二52带动双向螺杆53转动,双向螺杆53带动夹持块55向木材的方向移动,对木材进行横向的夹持,夹持块55表面的滚珠56使得木材可以移动,起到了对木材的定位作用。
45.实施例五
46.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台面1的顶部设置有清理机构6,清理机构6包括伸缩缸三61,台面1的背部固定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缩缸三61的外壳上,伸缩缸三61的输出轴与推板二62固定,推板二62的背部固定有棘条63,台面1的背部固定有支撑件64的一端,支撑件64的另一端分别被传动件65与风扇66贯穿,且支撑件64的另一端分别与传动件65、风扇66转动连接,传动件65的右侧为棘轮,传动件65的左侧为锥齿轮,风扇66的背部为锥齿轮,传动件65的左侧锥齿轮与风扇66的背部锥齿轮啮合。
47.在本实施例中,夹棘条63的表面开设有棘齿,棘条63的表面棘齿与传动件65的棘轮啮合,支撑件64的底部为l型杆,支撑件64的顶部为圆柱块。台面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风扇66正对着台面1的凹槽,导向柱二34靠近磁铁35的一侧固定有磁性物质。
4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49.本实施例在切割完毕时,开启伸缩缸三61,伸缩缸三61带动推板二62将切割好的木材推出,推板二62带动棘条63,棘条63带动传动件65转动,传动件65带动风扇66转动,对台面1进行吹动清理。
50.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