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防水倒流打湿衣袖护腕。
背景技术:
2.人们在洗脸、刷牙、洗衣、洗碗时,部分水会停留在手上,当抬手时,由于水的重力作用,水会顺着手臂倒流下滑,从而导致袖口打湿,影响日常生活。
3.授权公告号为cn206699462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防水倒流护腕,该护腕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本体包括外层和高度小于外层的内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连接有盛水凹槽,内层为一层或多层,相邻两个内层之间通过盛水凹槽相连。
4.该专利使用时,由于使用人的手臂粗细不同,所以使用人需要将本体沿手臂往上拉,使本体的内侧壁卡紧手腕,倒流的水进入盛水凹槽,保证衣袖不会被水弄湿。
5.但是当冬天使用上述专利的产品时,由于冬天的衣服比较多,护腕往上拉会受到衣袖的阻挡,护腕不能卡紧手腕,从而影响护腕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倒流打湿衣袖护腕,其为了解决如何不需要拉起护腕,就能实现护腕卡紧在手腕上的技术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倒流打湿衣袖护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套、中套和后套;
8.前套上开设有用于套设在使用者手掌上的第一穿孔,第一穿孔贯穿前套相对的两个表壁;第一穿孔的两端分别记为第一敞口和第二敞口,第二敞口处于靠近中套的一侧;
9.中套上开设有用于套设在使用者手腕上的第二穿孔,第二穿孔贯穿中套相对的两个表壁且与第一穿孔连通;第二穿孔的两端分别记为第三敞口和第四敞口,第三敞口与第二敞口重合;第四敞口处于靠近后套的一侧;
10.后套上开设有用于套设在使用者袖口上的第三穿孔,第三穿孔贯穿后套相对的两个表壁且与第二穿孔连通;第三穿孔的两端分别记为第五敞口和第六敞口,第五敞口与第四敞口重合;
11.中套的外壁上套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中套套紧在手臂上的弹性绳圈。
12.进一步地,所述第六敞口的口径大于第二敞口的口径,第一敞口的口径大于第六敞口的口径。
13.第六敞口的口径大于第二敞口,是因为使用者手臂的粗度一般是大于手腕的,这样符合人体的手臂构造;第一敞口的口径大于第六敞口的口径,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手部有足够大的空间实施洗碗等动作。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穿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水层,吸水层沿第二穿孔的内壁设置一圈。
15.利用吸水层,可以避免一些残留在手腕处的水渍流动到后套位置,加强本体隔断水流的作用。
16.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层覆盖第二穿孔的内壁。
17.吸水层覆盖了整个第二穿孔的内壁,延长了阻断水渍的距离,吸水效果更加明显,水渍更加不容易到达后套并弄湿袖口。
18.进一步地,所述前套和后套呈正圆台形,中套呈圆柱形。
19.结构简单,穿戴时,正圆台形的前套和后套,使用者都是从后套敞口口径大的一端插入敞口口径小的一端,容易插入。
2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绳圈设置为两根,分别沿第二穿孔的轴线套设在中套上,两根弹性绳圈分别位于中套轴线方向的两端。
21.两根弹性绳圈,不仅同时套紧了中套的两端,提高了中套的隔水效果,同时,也使得中套与人手腕处的连接牢固性得到提高。多设计几个弹性绳套,又会勒得手腕不舒服,所以两根弹性绳圈是最合适的。
有益效果
22.设置了弹性绳圈,穿戴时,无需向上移动衣服,也无需移动本体才能卡紧手腕,而是直接利用弹性绳圈套紧在使用者手臂上,此时后套又是直接套在袖口上,所以穿戴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护腕穿戴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中套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中套的展开示意图。
27.1、前套;2、中套;3、后套;4、第一敞口;5、第六敞口;6、弹性绳圈;7、吸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见图1和图2,一种防水倒流打湿衣袖护腕,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本体由硅胶制成,属于防水材料。本体包括前套1、中套2和后套3,前套1、中套2和后套3依次连接。佩戴时,前套1处于靠近人手的一端。
30.前套1上设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贯穿前套1相对的两个表壁,第一穿孔的两端分别记为第一敞口4和第二敞口。第一敞口4处于远离中套2的一侧,第二敞口处于靠近中套2的一侧,第一敞口4的口径大于手掌的宽度。前套1依靠第一穿孔套设在手掌的一部分上。
31.中套2上设有第二穿孔,第二穿孔两端贯穿中套2相对的两个表壁。使用者依靠第二穿孔,将中套2套设在手腕上。第二穿孔的两端分别记为第三敞口和第四敞口,第三敞口
处于靠近前套1的一侧,第三敞口与第二敞口相互重合,第四敞口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三敞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第二穿孔与第一穿孔连通。
32.第三敞口和第四敞口的口径略微大于使用者手腕直径。
33.后套3上设有第三穿孔,第三穿孔两端贯穿后套3相对的两个表壁。第三穿孔与第二穿孔连通。使用者依靠第三穿孔,将后套3套设在手臂的袖口上。第三穿孔的两端分别记为第五敞口和第六敞口5,第五敞口处于靠近中套2的一侧,第六敞口5处于远离中套2的一侧。
34.第五敞口与第四敞口完全重合。第六敞口5的口径大于第五敞口的口径,而且,第六敞口5的口径略小于第一敞口4的口径。这样本体符合人手臂的基本形状。
35.见图3和图4,中套2上套设有两根弹性绳圈6,两根弹性绳圈6分别处于中套2沿使用者手臂长度方向的两端。弹性绳圈6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在中套2的外壁上,弹性绳圈6处于收缩状态,用于缩小中套2两端第三敞口和第四敞口的口径,保证中套2能套紧在手腕上。
36.本实施例中前套1和后套3均呈正圆台形,中套2呈圆柱形。衣袖护腕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具体一定的厚度,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在自然状态下,能呈现上述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前套1和后套3均为喇叭形等。
37.本实施例中,第二穿孔的内壁上,沿周向覆盖有一圈吸水层7,吸水层7为聚酯纤维,属于现有材料。百度百科记载,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8.吸水层7与中套2可以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吸水层7完全覆盖第二穿孔的内壁。
39.在其他实施例中,吸水层7可以不完全覆盖中套2的内壁,吸水层7只需要绕中套2的第二穿孔一圈,且沿第二穿孔的轴线有一定的长度即可。
40.本装置使用时,人手从第六敞口5处依次穿入到第三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中,最终,第三穿孔套设在人的袖口上,第二穿孔套设在手腕上,第一穿孔套设在手掌的一部分上。
41.通过两根弹性绳圈6收紧中套2,来防止水流经过第二穿孔到达后套3,起到防水的目的。
42.少部分手腕处残留的水,被吸水层7吸收,所以也不会流到后套3。
43.本技术的手腕相比于cn206699462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防水倒流护腕,依靠两根弹性绳圈6收紧中套2,让中套2套紧在手腕上,不再需要拉起护腕,就能实现护腕卡紧在手腕上,使用更加方便。
44.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