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4872581发布日期:2023-07-24 02:0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的雾化组件结构主要包括电极引线30、发热件40和支架50,电极引线30由发热件40直接延伸出来,通过将电极引线30焊接到电池上实现电路连通。由于这种雾化组件是通过引线焊接实现电路连通,导致其更换不方便。该电极引线30有部分需要露出于雾化组件的支架50以焊接到电池上,该部分电极引线30由于位于支架50外,其容易受力而牵动到内部的发热件40,使得发热件40和导液体60之间产生间隙,影响进液,从而造成糊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雾化组件,包括可导电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进气端以及与所述进气端相对的出气端,所述进气端形成有可导电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进气端的外壁向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
5.所述安装支架内设有发热体和电极壳,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电极壳以及所述安装支架导电连接;所述电极壳安装于所述进气端处;
6.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部以及与所述发热部导电连接的电极引线部,所述发热部外设有导液件;所述电极引线部包括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与所述电极壳导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引线与所述延伸部导电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纵长的进液孔以及进气孔,所述进液孔贯通所述安装支架的内外表面且沿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进气孔相对所述进液孔靠近于所述进气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进气端处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呈柱状结构,其设有贯穿其轴向相对表面的通孔;所述固定件的周向侧壁设有供所述电极引线部穿设其中的定位槽。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顶壁以及侧壁,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自所述顶壁向所述进气端延伸设置,且所述通孔贯穿于所述顶壁,并与所述进气端气流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还包括供所述电极壳安装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形成于所述侧壁以及所述凸起部之间,并环绕所述通孔周向设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引线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并抵接于所述电
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29.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用于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在本实施例中,该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为液态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即雾化液。该电子雾化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大致呈柱状的雾化器100以及与该雾化器100可拆卸地连接的电源组件(未图示),该雾化器100可用于收容并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该电源组件可包括电池,用于给该雾化器100供电。
30.一同参阅图3和图4,雾化器100包括壳体10以及雾化组件20,壳体10可以为中空结构,雾化组件20可收容于壳体10内。壳体10内可包括储液结构,以方便向雾化组件20进行供液。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0包括管状的安装支架1,该安装支架1具有导电作用,安装支架1包括进气端101以及与进气端101相对的出气端102,进气端101形成有可导电的延伸部2,延伸部2自进气端101的外壁向远离安装支架1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端102的外径小于进气端101的外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支架1可采用金属薄片通过拉升冲压制成,制作效率更高,尺寸更加精准。
31.一同参阅图5,安装支架1内设有发热体3和电极壳4,发热体3均与电极壳4以及安装支架1导电连接。安装支架1内靠近出气端102处形成有收容槽11,发热体3可安装于该收容槽11内;电极壳4安装于进气端101处。该安装支架1一方面可对发热体3和电极壳4起支撑作用,同时可作为电极的一部分。
32.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上设有纵长的进液孔12以及进气孔13,以方便控制进液量以及气体进入量。进液孔12贯通安装支架1的内外表面且沿安装支架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进气孔13位于进液孔12的下方,也即进气孔13相对进液孔12更靠近于进气端101。
33.发热体3包括发热部31以及与发热部31导电连接的电极引线部32,发热部31外设有用于导液的导液件5,发热部31可以为管状结构,导液件5设有轴向穿孔51,该发热部31可位于该轴向穿孔51中并形成导气通道,气流可在该导气通道中流通。当气流进入导气通道时,同时带走雾化生成的气溶胶从出气端102排出,以供用户吸食。
34.结合图5,导液件5的周向外侧面形成吸液面501,吸液面501可与雾化液直接接触,导液件5的周向内侧面形成导液面502。发热体3可嵌设或贴覆于导液面502,发热体3与导液件5相连接的一面为雾化面,使得雾化液经吸液面501、导液面502引至发热体3进行加热。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件5可覆盖于发热体3的雾化面,即导液面502的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雾化面的面积;同时,导液面502的面积也可以大于进液孔12的开孔面积,以使雾化液可充分供给至发热体3的雾化面进行加热,提高雾化效率。
3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液件5可以由棉等多孔材料制成。这样,雾化液可通过进液孔12进入到导液件5中,并且该导液件5可以存储雾化液,以方便快速提供至发热体3加热,能有效提高雾化效率。
37.一同参阅图4和图5,电极引线部32包括第一电极引线321和第二电极引线322,第一电极引线321与电极壳4导电连接;第二电极引线322与延伸部2导电连接,此时,电极壳4可形成一个第一电极触点,延伸部2可形成一个第二电极触点,电池可与该两个电极触点实现接触式连接,即可实现电路连通,无需再通过额外的引线将其焊接到电池上;而且该雾化组件20通过接触式与电池连接更换更加方便,并且可避免因电极引线受力而牵动内部发热体,使其与导液件之间造成间隙。
38.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0还包括收容于进气端101处的固定件6,该固定件6可用于将第二电极引线322固定到安装支架1上,使其形成导通,此时安装支架1的延伸部2可形成第二电极触点;同时该固定件6可作为第一电极引线321和第二电极引线322之间的绝缘件。固定件6可大致呈柱状结构,其设有贯穿其轴向相对表面的通孔61;固定件6的周向侧壁64设有供电极引线部32穿设其中的定位槽62,第二电极引线322可穿设于该定位槽62中。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6包括顶壁63以及侧壁64,固定件6上设有凸起部65,凸起部65自顶壁63向进气端101延伸设置,且通孔61贯穿于顶壁63,并与进气端101气流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6还包括供电极壳4安装的安装槽66,安装槽66形成于侧壁64以及凸起部65之间,并环绕通孔61周向设置。该安装槽66的尺寸大小可与电极壳4的尺寸大小适配,以使电极壳4可安装于该安装槽66中。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引线321部分收容于安装槽66内,并抵接于电极壳4。第一电极引线321远离发热部31的一端穿设于固定件6的通孔61,并形成弯折结构收容到安装槽66内,且抵接于电极壳4以形成导通,形成第一电极触点。
41.雾化组件20还包括柱状的密封件7,密封件7设置于安装支架1内,密封件7将第一电极引线321以及第二电极引线322分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7包括贯穿其轴向相对表面的安装孔71,第一电极引线321穿设于安装孔71中,第二电极引线322抵接于密封件7远离安装孔71的外壁面。该密封件7可用于固定电极引线部32,防止液体顺着电极引线部32往下流对其下方的电池造成污染。由于进气孔12位于安装支架1的侧壁,并且设有密封件7进行密封,可以有效地避免少量的雾化液和冷凝液从进气端101漏出。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2远离出气端102的端面与电极壳4远离出气端102的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第一电极触点和第二电极触点与电池接触时能形成良好接触,方便操作。
43.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100还包括储液仓,该雾化组件20可以通过导液件5与储液仓实现液体导通,雾化液可存储于导液件5中,不容易出现漏液问题。而且该雾化组件20通过模组化改进后,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且更容易更换,而不必更换储液仓。
44.组装时,首先将导液件5包裹住发热体3装入安装支架1内,然后装入密封件7,并且密封件7将发热体3的第一电极引线321和第二电极引线322分隔开,第一电极引线321从密封件7的安装孔71内穿过,第二电极引线322固定在密封件7的外壁和安装支架1的内壁之间,这样安装支架1上的延伸部2形成了第二电极触点。接着装入固定件6将第二电极引线322固定住,使得第二电极引线322和安装支架1形成良好导通,第一电极引线321穿过固定
件6的中心孔弯折到固定件6的槽内,再将电极壳4装入固定紧第一电极引线321,形成第一电极触点。通过形成环状的触点,易于和电池的连接以及雾化组件的更换。
45.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