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滇黄精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黄精采收后,需要炮制加工成饮片,才能用于临床,炮制前需要切除根须, 黄精在进行精加工时需要进过清洗、晾千、切片、烘于等工序,由于黄金表面分布有很多的须根,为确保成品黄精药材的品质,都会将这些须根修去除,由于黄精的外形不规则,尚无专门的设备进行去除,现在采取的方法都是手工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限制了黄精的加工效率,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手工去除黄精根须的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限制了黄精的加工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黄精块从活动门放入筛分滚筒,筛分滚筒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使其可以不断的运作,通过黄精块之间的摩擦和黄精块与筛分滚筒之间的摩擦达到快速去除根须的效果,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提升了黄精根须去除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主要包括机架、轴承座、筛分滚筒、滚轴、电机、短轴、皮带轮、齿轮,所述的轴承座通过螺栓和销轴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筛分滚筒与滚轴固定连接,通过轴承转动装配于轴承座上,筛分滚筒的一面设置有活动门,活动门一边固定在筛分滚筒上,一边通过插销实现可拆卸连接,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位于筛分滚筒端部,短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滚轴一侧,短轴端部延申出机架安装有皮带轮,电机的输出端与短轴上设置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短轴和滚轴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滚轴和短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5.所述的机架底端安装有车轮和万向轮,车轮固定安装在靠近电机一侧,车轮尺寸比万向轮尺寸大。
6.所述的机架底端安装有便于运输去除根须的可移动式收集箱。
7.所述的滚轴上安装有便于根须脱落的毛刷。
8.所述的筛分滚筒为六边形结构,六个面均匀设置有通孔。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黄精块从活动门放入筛分滚筒,筛分滚筒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使其可以不断的运作,通过黄精块之间的摩擦和黄精块与筛分滚筒之间的摩擦达到快速去除根须的效果,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提升了黄精根须去除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1。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2。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所述的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主要包括机架1、轴承座2、筛分滚筒3、滚轴4、电机5、短轴6、皮带轮7、齿轮8,所述的轴承座2通过螺栓和销轴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筛分滚筒3与滚轴4固定连接,通过轴承转动装配于轴承座2上,筛分滚筒3的一面设置有活动门31,活动门31一边固定在筛分滚筒3上,一边通过插销32实现可拆卸连接,电机5安装在机架1上,位于筛分滚筒3端部,短轴6通过轴承座2安装在滚轴4一侧,短轴6端部延申出机架1安装有皮带轮7,电机5的输出端与短轴6上设置的皮带轮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短轴6和滚轴4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8,滚轴4和短轴6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16.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打开筛分滚筒3的活动门31,将需要去除根须的黄精块倒入筛分滚筒3中,放入完毕后,将活动门31关闭,启动电机5,电机5带动短轴6转动,相互啮合的齿轮8传动进而带动筛分滚筒3滚动,黄精块随着筛分滚筒3的转动,不断摩擦翻滚,通过黄精块之间的摩擦和黄精块与筛分滚筒3之间的摩擦达到快速去除根须的效果,同时黄精在筛分滚筒3中不停地翻滚,增加了黄精根须与毛刷41的接触次数,不但增大了黄精块之间的摩擦力,而且使得黄精块上的根须一部分缠绕在毛刷41上,提高了根须的去除效率,去除后的根须从通孔下落至可移动式收集箱9中,不需要人工再对黄精块和根须进行二次筛分,可移动式收集箱9对剔除的根须进行收纳,加工结束或需要更换毛刷时,只需将插销32旋松抽出就可将黄精块倒出,无需拆除其他部件,方便快捷,适用于大批量的黄精块根须的去除,自动化程度高,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17.所述的机架1底端安装有车轮11和万向轮12,车轮11固定安装在靠近电机5一侧,车轮11尺寸比万向轮12尺寸大。
18.所述的机架1底端安装有便于运输去除根须的可移动式收集箱9,对剔除的根须进行收纳,需要取出时将可移动式收集箱9拉出即可。
19.所述的滚轴4上安装有便于根须脱落的毛刷41,黄精在筛分滚筒3中不停地翻滚,增加了黄精根须与滚轴4上的毛刷41接触次数,一方面增大了黄精块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使得黄精块上的根须一部分缠绕在毛刷41上,提高了根须的去除效率。
20.所述的筛分滚筒3为六边形结构,六个面均匀设置有通孔,去除后的根须可从通孔下落至可移动式收集箱9,不需要人工再对黄精块和根须进行二次筛分。
21.工作过程:
22.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打开筛分滚筒3的活动门31,将需要去除根须的黄精块倒入筛分滚筒3中,放入完毕后,将活动门31关闭,启动电机5,电机5带动短轴6转动,相互啮合的齿轮8传动进而带动筛分滚筒3滚动,黄精块随着筛分滚筒3的转动,不断摩擦翻滚,通过黄
精块之间的摩擦和黄精块与筛分滚筒3之间的摩擦达到快速去除根须的效果,同时黄精在筛分滚筒3中不停地翻滚,增加了黄精根须与毛刷41的接触次数,不但增大了黄精块之间的摩擦力,而且使得黄精块上的根须一部分缠绕在毛刷41上,提高了根须的去除效率,去除后的根须从通孔下落至可移动式收集箱9中,不需要人工再对黄精块和根须进行二次筛分,可移动式收集箱9对剔除的根须进行收纳,加工结束或需要更换毛刷时,只需将插销32旋松抽出就可将黄精块倒出,无需拆除其他部件,方便快捷,适用于大批量的黄精块根须的去除,自动化程度高,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轴承座(2)、筛分滚筒(3)、滚轴(4)、电机(5)、短轴(6)、皮带轮(7)、齿轮(8),所述的轴承座(2)通过螺栓和销轴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筛分滚筒(3)与滚轴(4)固定连接,通过轴承转动装配于轴承座(2)上,筛分滚筒(3)的一面设置有活动门(31),活动门(31)一边固定在筛分滚筒(3)上,一边通过插销(32)实现可拆卸连接,电机(5)安装在机架(1)上,位于筛分滚筒(3)端部,短轴(6)通过轴承座(2)安装在滚轴(4)一侧,短轴(6)端部延申出机架(1)安装有皮带轮(7),电机(5)的输出端与短轴(6)上设置的皮带轮(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短轴(6)和滚轴(4)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8),滚轴(4)和短轴(6)通过齿轮(8)传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底端安装有车轮(11)和万向轮(12),车轮(11)固定安装在靠近电机(5)一侧,车轮(11)尺寸比万向轮(12)尺寸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底端安装有便于运输去除根须的可移动式收集箱(9)。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轴(4)上安装有便于根须脱落的毛刷(4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分滚筒(3)为六边形结构,六个面均匀设置有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除滇黄精须根的加工装置,属于滇黄精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机架、轴承座、筛分滚筒、滚轴、电机、短轴、皮带轮、齿轮,所述的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筛分滚筒与滚轴固定连接,通过轴承转动装配于轴承座上,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位于筛分滚筒端部,短轴安装在滚轴一侧,短轴端部延申出机架安装有皮带轮,电机的输出端与短轴上设置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滚轴和短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黄精块放入筛分滚筒,筛分滚筒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使其可以不断的运作,通过黄精块之间的摩擦和黄精块与筛分滚筒之间的摩擦达到快速去除根须的效果,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提升了黄精根须去除的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绍兵 王元忠 李智敏 李健美 左智天 张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3/7/28